梁归智评点《红楼梦》.doc_第1页
梁归智评点《红楼梦》.doc_第2页
梁归智评点《红楼梦》.doc_第3页
梁归智评点《红楼梦》.doc_第4页
梁归智评点《红楼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梁归智评点红楼梦(三晋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文笔文心笔法探佚红楼梦评批本序 1994年我完成了一个红楼梦评点本,其后于1995年4月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在清代人评点红楼梦刊印热潮过去一百多年以后出现的一个最早的当代人评点本(同时只有王蒙的红楼梦评点本于1994年9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进入21世纪,又有好几种评点本出现。与王蒙先生的评点本比,我的评批迥异其趣。最大的差别,是王蒙先生以程甲本为底本,基本上不注意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区别,乃泛谈他阅读一百二十回小说文本的感受。而我的评点,则严格区分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以版本和探佚研究为学术基础,深入“两种红楼梦”的文本实际,作思想和艺术的点评。从学术史上追溯观照,可以说王蒙先生的评批接续着护花主人等清朝人针对一百二十回本评点的馀绪,我的评批则上承脂砚斋等早期批书人的传统。这两个评批本所体现的旨趣,其实也就是自有红楼梦以来最为纠结的红学之两大分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红学知识还没有现在这样普及,特别是红楼梦的版本研究,还没有十分深入,故而我颇费力地首先搞了一个前八十回的新校本,作为评批的文本基础,在评批中也有一些涉及版本的点划。而于评批的大计方略,则遵照周汝昌先生的指点:“批点红书,第一是批出雪芹文笔之境高,第二是文心之脉细,第三是特殊的笔法,第四是适当地引逗出探佚的天机引发读者的领悟与思索,而戒太实、太死、太笨的填鸭法。能做到此数点,妙在其中了。其馀的不必死订,也需随机生发,即文生情,情生文。”基本上,我的评批没有辜负周先生的期望。此本行世后,有读者来信来电话,谬奖佳评,也不必王婆卖瓜了。不过此本只印行过一次,发行3000套,如今网上“淘宝”,已经价值不菲。现在终于有了再版的机会,而时代条件已经今非昔比,在版本校勘方面,得以参阅周汝昌先生的巨著石头记会真,吸取其中成果,自比旧版本进步不少,但也并非每一字句都依照会真,仍有我自己的一些取舍。在评批内容方面,风貌大体未变,但有一些增补修订,注意吸收红学研究新成果,如黛玉给香菱讲诗,其中说“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过去认为是曹雪芹笔误写错,现根据新世纪学人的研究,实未误,虚实乃讲句法技巧而非词性虚实。前八十回评批分回前总评、回后尾评、回间评三种形式。“总评”针对每一回的结构、思想等“大”的方面,“尾评”偏重于散点赏析或某种感想,而回间评实际上包括旧式评点中的“眉批”和“夹批”两种形式,涉及思想、人物、审美、细节、伏线等各个方面。当然这些评批的分工“原则”也只是大体上如此而已,并非拘泥执守毫无变通。后四十回评批则只有“总评”一项,其意旨为“扫荡烟埃”“斥伪返本”,重点在揭示出“两种红楼梦”文本的不同。对脂批和护花主人等清代人的批语,原已择其精警独到者融入评批之内,此次修订,加入了更多的脂批和戚序本上立松轩的批语等,可以说,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萃大多已涵纳其中。有此一编在手,亦可以免读者排沙简金之劳。前八十回原著与后四十回续书,以探佚为指向领略曹雪芹原著“全本”,与把一百二十回视为一个“整体”,可谓君向潇湘我向秦。曹著原本与高续本(后四十回续补者或为另手,这里把高鹗作为续书人的一个“代表”)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红楼梦。概言之,曹著是精英文学,具有高远渊深的哲理思想内涵和惊才绝艳的艺术审美意境,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最高超最优美最杰出的宁馨儿,而高续则是通俗文学,表现常规的思想和审美趣味。通俗、常规自然也不能一笔抹杀,也曾经发生过历史作用,但更重要的,显然是彰显曹雪芹天才绝艺的高明和微妙。我早已在各种专著论文中透彻揭示,曹雪芹原著红楼梦,是哲学,是诗,是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珍异,也是一部最伟大的小说,是空前绝后的大制作大创造,是使中国人得以傲视全球文化、文学、艺术而能“自鸣得意”的皇冠明珠。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是一个俊秀得有些阴柔、另类得有些魔味而其实质却是帅气而阳刚、勇毅且含神性的“情圣”,乃“通灵哲士,慧业英雄”,具有和释迦牟尼、耶稣基督、柏拉图、尧舜孔孟一样的地位品位,“意淫”是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哲学、美学和文化范畴。曹雪芹原著红楼梦具有巧夺天工的艺术结构和前伏后应,其语言艺术、写人艺术、叙事艺术、造境艺术等都出神入化。把这种内涵、品位、高度、深度、境界具体而微而又趣味盎然地点拨出来而让一般读者愉快地领略,就是本评批本的自期。古人所谓“评点”,是“评”而加“点”,现在一般不再用纯粹的“点”,而主要体现为评批的言简意赅,谈言微中。如果长篇累牍,那就不是评点而成了论文和著述,评批要像电闪般明快,像露珠般晶莹,要一语中的而又意在言外,启发读者“灵机一动”而拍案叫绝,本身要成为玲珑剔透的美文,而又不失内在的深度和体系。如此目标,是否过高?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入境尝鲜,或毁或誉,静待诸君月旦。 2012年2月18日于大连轶人居 关于后四十回的作者 后四十回红楼梦的作者,自胡适考证行世以来,多倾向为高鹗,但红学界一直存在异议。据程伟元与高鹗所撰红楼梦序、叙及引言,后四十回乃“鼓担”所得,作者不详,而程、高二人加以整理润色修订成稿,今人胡文彬著有历史的光影程伟元与红楼梦(香港时代作家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对程伟元参与红楼梦的整理工作考之甚详。为免琐碎纠缠,本评批本封面署“曹雪芹著”,而在此处迻录1791年活字印刷版程甲本红楼梦卷首程伟元所撰序与高鹗题写的叙,以及1792年程乙本红楼梦卷首程伟元和高鹗合署引言,读者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待后四十回的作者认定。 红楼梦序程伟元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祗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祗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馀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馀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繙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筍,然漶漫殆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书成,因并誌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凡我同人,或亦先睹为快者欤?小泉程伟元识。 红楼梦叙高鹗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馀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予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 红楼梦引言程伟元、高鹗一、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今得后四十回合成完璧。缘友人借抄,争睹者甚夥,抄录固难,刊板亦需时日,姑集活字刷印。因急欲公诸同好,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惟识者谅之。一、书中前八十回抄本,各家互异;今广集校勘,准情酌理,补遗订讹。其间或有增损数字处,意在便于披阅,非敢争胜前人也。一、是书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藏秘稿,繁简歧出,前后错见。即如六十七回,此有彼无,题同文异,燕石莫辨。兹惟择其情理较协者,取为定本。一、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他本可考。惟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为厘定,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一、是书词义新雅,久为名公巨卿赏鉴,但创始刷印,卷帙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评点。其中用笔吞吐,虚实掩映之妙,识者当自得之。一、向来奇书小说,题序署名,多出名家。是书开卷略誌数语,非云弁首,实因残缺有年,一旦颠末毕具,大快人心,欣然题名,聊以记成书之幸。一、是书刷印,原为同好传玩起见,后因坊间再四乞兑,爰公议定值,以备工料之费,非谓奇货可居也。壬子花朝后一日小泉、兰墅又识。 红楼梦研究参考书目俞平伯著:红楼心解(王湜华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周汝昌著:红楼梦新证(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乃于华艺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基础上有所改动;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第一版)石头记会真(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出版)曹雪芹传(东方出版社2010年出版,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名曹雪芹小传)红楼梦真貌(华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名石头记鉴真)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红楼艺术的魅力(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名红楼艺术)红楼小讲(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红楼夺目红(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刘世德著:红楼梦版本探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孙柏录著:红楼梦版本异文考(2009年第3期文史哲)孙逊著:红楼梦脂评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邓云乡著:红楼识小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梁归智著:红楼梦探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名石头记探佚)红楼梦诗词韵语新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名红楼赏诗)独上红楼:九面来风说红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红楼探佚红(作家出版社2007年出版)红楼疑案:红楼梦探佚琐话(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名被迷失的世界:红楼梦佚话)禅在红楼第几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红楼梦大辞典(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增订版,第一版1990年出版)(此参考书目纯粹从读者角度考虑,方便一般读者在进入红楼梦研究领域时走捷径。) 红楼梦重要版本一览表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残存16回,即第一至第八回、第十三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回。曾经刘铨福、胡适先后收藏,后藏美国纽约康乃尔大学图书馆,今已归上海市博物馆。这个本子的祖本是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的原稿本,但抄本本身可能时代较后,这不影响它是最接近于曹雪芹原著真实面貌的一个本子,而且上面有许多它本所无的重要批语。 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其中有“己卯秋月定本”题记。存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原为清怡亲王府藏本,后又经董康、陶洙先后收藏。其中第一至第二十回、第三十一至第四十回、第六十一至第七十回(中缺第六十四、第六十七两回)现藏国家图书馆;第五十五回后半回、第五十六至第五十八回、第五十九回前半回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己卯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此本与庚辰本属于同一个祖本,比庚辰本更接近于祖本的原貌,即更接近曹雪芹原稿。 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原书八册,前八十回缺第六十四、第六十七两回,实存七十八回,每册卷首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自第五册起有“庚辰秋月定本”题记。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本抄写质量较差,最后一册尤甚,但此本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七十八回文本,同时有许多脂批。庚辰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实际上己卯本与庚辰本是“己卯、庚辰原本”的两个阶段:“己卯冬月定本”是第一至第四十回;“庚辰秋月定本”是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曹雪芹此时尚在世,但他并未亲自参与文本的整理修订。 戚序本:石头记,前有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戚蓼生序,前八十回俱存。包括戚沪本、有正大字本、有正小字本、戚宁本四种。戚沪本,又称戚张本,因其曾为张开模收藏,故名。此本是有正书局据以石印的底本,原本共八十回,1975年上海古籍书店发现十册(前四十回)。有正大字本,上海有正书局19111912年据戚张本照相石印出版,有正书局题名为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并作了个别贴改,八十回全,前四十回贴加了书局老板狄葆贤的眉批。有正小字本,有正书局1920年据有正大字本剪贴缩影出版,1927年再版,题名与大字本相同。八十回全,但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又续加了后人批语,与戚沪本原貌有了距离。戚宁本,又称泽存本、南图本,陈群泽存书库旧藏,现藏南京图书馆,八十回全。此本是与戚沪本共同底本的不同抄本。 戚序本是有人精心整理过的一个脂批抄本;戚蓼生的序也是一篇见解卓越的红学文章。四十回以后的一些总批多为一个署名立松轩的人所为。 蒙府本:又称王府本,石头记抄本,原为清朝某蒙古王府后人从荣宝斋购回,现藏国家图书馆。此本原为八十回抄本,配抄成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中第五十七至六十二回、第六十七回乃后人据程甲本抄配,又补抄后四十回。但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纸质、抄写款式则不同。蒙府本与戚序本有共同的祖本,但无戚蓼生的序,同时蒙府本独有六百条戚序本和其他本子所无的侧批。 在俄本:又称在苏本、列藏本、脂亚本、圣彼得堡本、彼本,石头记抄本,前八十回缺第五、第六两回,实存七十八回。俄国人库尔梁德采夫于1830至1832年随旧俄宗教使团来华时所得,现藏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苏联时期名列宁格勒)东方古文献研究所。在俄本在许多具体字句上有自己的特点,似乎更接近于曹雪芹的原稿。 郑藏本:抄本,郑振铎旧藏,现藏国家图书馆。回首题石头记,版心题红楼梦,残存第二十三、二十四两回,无批语。学者考察认为与在俄本关系密切。 舒序本:又称己酉本,抄本,名红楼梦,存第一至第四十回,前有舒元炜于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亲笔撰写的序。据序中所说,此本原有五十三回,另有二十七回是借“邻家”抄本补配。吴晓铃原藏,现归首都图书馆(北京)。 杨藏本:又称梦稿本,由最早收藏者杨继振题书名为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影印时题作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共一百二十回。1953年3月发现于北京琉璃厂文苑斋书店,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此本前八十回也是一个由脂批本向程高本过渡的本子,有可能是高鹗、程伟元的一个工作本。 甲辰本:又称梦觉本、梦序本、晋本,1953年发现于山西,抄本,名红楼梦,前有梦觉主人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岁菊月中浣”(1784)序,前八十回全。现藏国家图书馆。甲辰本是由脂批本向程高本过渡的一个本子。 北师大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前八十回缺第六十四、第六十七两回,实存七十八回。1953年从北京琉璃厂某书店购进,2001年北师大博士生曹立波查阅资料时偶然重新发现。此本某些专家认为系一个以庚辰本为底本过录的近代抄本,同时在过录中也参考了甲戌、己卯、戚序、程甲或甲辰各本。周汝昌则认为此本可能抄自另一与庚辰同系的清代抄本。 卞藏本:卞亦文藏残脂本红楼梦,2006年在上海发现。存前十回,且存三十三回至八十回回目。个别回目与诸抄本不同,某些正文字句也有异文。 以上各抄本已经全部被影印出版。 靖藏本:原由扬州靖应鹍家所藏,题石头记。1959年南京毛国瑶发现,1964年后迷失。毛国瑶曾将此本与戚序本作了对勘,摘录了戚序本所无的批语150条,后发表于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1974年8、9月号,并撰文介绍。后有人质疑此本曾存在的真实性,现肯定、否定的两种意见并存。 程甲本:程伟元、高鹗两人合作整理修补完成,前八十回文字与脂批本相比有多处异文,并有后四十回续书,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采用木活字排印,由萃文书屋印行,题作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此书是红楼梦出版史上第一部印本,现存十部以上,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日报社、台湾大学及一些私人收藏。俄罗斯、日本等国也有少量收藏。此本被称为程甲本,首刊后,萃文书屋又曾重排加印。此本首刊本有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北京)、吉林文史出版社影印本(长春),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标点排印本、花城出版社标点排印本(广州)、中华书局标点排印本(北京)。据程甲本为主要底本翻刻的排印本1949年以前已有200余种。 程乙本:程甲本刊印七十多日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花朝后一日”,萃文书屋又刊印了另一部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被称为程乙本。此书比程甲本在文字上有两万多字的差异,并多出一篇有程伟元、高鹗联合署名的“引言”。此书现存数量略多于程甲本,国家图书馆等有收藏。程乙本首刊后也有重新排印,现已发现亚东改本底本、台湾大学藏本、青石山庄本、上海图书馆本和一粟原藏本(残本)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