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越来越重视,液化气、煤气进入家庭的使用为人们带来了方便,也改善了城市的环境,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其中一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危险源。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同时这些气体燃料在使用中若管道和阀门密封不好它们泄露出去轻者引起中毒重者造成火灾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由于这些原因对于气体的检测与控制就变得很重要了研究各种气体的检测方法与气体传感器也随之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论文主要实现管道煤气泄露的测量与报警系统主要以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为研究对象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一个具备数据采集、对象控制、结果显示、数据通信等功能的完整系统。通过I/O接口输出;输出信号驱动相应的驱动电路分别控制报警灯、蜂鸣器及切断电路实现对煤气泄露事故的实时监测及控制;程序实时监测系统状态。 关键词气体传感器单片机数据采集目 录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论 .1 1.1论文研究来源、目的和意义 .1 1.1.1 论文研究来源 .1 1.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可燃性气体报警器的国内外现状 .2 1.3本论文主要任务 .3 第2章煤气泄漏自动检测总体设计 .4 2.1煤气泄漏测试的功能 .4 2.2煤气泄漏测试系统框图 .4 第3章煤气泄漏自动检测硬件设计 .6 3.1传感器 .6 3.1.1气体传感器介绍 .6 3.1.2气体传感器的选定 .6 3.1.3传感器非线性信号处理 .7 3.1.4温度补偿电路 .8 3.1.5数字滤波处理 .9 3.2模/数转换器 . 10 3.2.1 模/数转换器的介绍 . 10 3.2.2引脚功能 . 11 3.2.3主要特性 . 12 3.3单片机 . 12 3.3.1 单片机的简介 . 12 3.3.2主要性能参数 . 13 3.3.3管脚说明 . 13 3.4 声光报警与LED显示 . 16 3.4.1声光报警单元 . 163.4.2 LED显示 . 173.5排气扇控制系统与切断 . 18 3.5.1光电隔离器 . 18 3.5.2继电器选择 . 19 3.5.3光电隔离电路 . 20 第4章接口总线 . 21 第5章 软件部分设计 . 23 5.1软件部分的设计 . 23 5.2主程序 . 24 5.3调零子程序 . 25 5.4显示子程序 . 26 5.5报警子程序 . 29 结 论 . 30 参考文献. 31 致 谢 . 32 第1章 绪论1.1论文研究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来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燃性气体作为能源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可燃性气体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巨大隐患。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达到爆炸极限后一旦有火源作用便会引起燃烧、爆炸等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为了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对这些可燃性气体进行现场实时检测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检测仪表严密监测环境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及早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才能确保工业安全和家庭生活安全。因此研究可燃性气体的检测方法与研制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就成为传感器技术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1.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燃气的变革及西气东输工程的进行煤气或天然气已成为多数家庭的燃料。每年因煤气泄漏造成的煤气中毒事故中因使用热水器不当或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全国均有不少事例。更有甚者因室内煤气浓度过高引起煤气爆炸的事故也不少见。所以这样防止煤气中毒与爆炸已成为人们迫切需要。家用燃气报警器更是时下所需因为它更简捷易用方便居民生活。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是能够检测环境中的可燃性气体浓度并具有报警功能的仪器。该报警装置是石油化学工业、有可燃性气体泄漏可能的生产工厂及家庭防火防爆必备的仪器。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第46项它归类于物理化学计量器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10.3.2条明确规定:“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和场所应设置可燃性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2003年12月国家执行新的可燃性气体探测器标准(GB15322-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2004年10月国家颁布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规程JJG693-2004研究新型、性能稳定、准确监测可燃性气体并合乎国家相关规定的报警器具有极其重要得意义。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城市铺设了煤气管道使用人口约达二亿人煤气发生基地及中转站也达几千家。如果这些家用燃气和煤气基地及中转站的报警率按10%计算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需求量就达2000万台以上。随着全社会对防火防爆及人身安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这个数字会继续增长。 近十年来农村的沼气使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2006年底全国沼气池数量已达近1300万座这就为检测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浓度的仪器提供了市场。可见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1.2可燃性气体报警器的国内外现状 国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及开发气体传感器且发展迅速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安全意识增强对环境安全性和生活舒适性要求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传感器市场增长受到政府安全法规的推动。据有关统计美国1996年2002年气体传感器年均增长率为27%30%。随着传感器生产工艺水平逐步提高传感器日益小型化、集成度不断增大使得气体检测仪器的体积也逐渐变小提高了气体检测仪器的便携性更加利于生产、运输及市场推广。 1963年5月日本开发完成第一台接触燃烧式家用燃气泄漏报警器次年12月其改良产品问世改良的报警器可以检测燃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可以安装在浴室或者采用集中监视。 我国在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可燃性气体报警器生产型号多样、品种较齐全应用范围也由单一的炼油系统扩展到几乎所有危险作业环境的各种类型报警器产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主要是在引进国外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开发形成自己的特色。近年来在气体选择性和产品稳定性上也有很大进步。 燃气报警器可分为民用可燃气体报警器、工业用可燃性气体报警器、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三大系列产品。 (1)民用可燃气体报警器民用可燃气体报警器为居民家庭用的燃气报警器,一般安装在厨房遇燃气泄漏时报警器可发出声光报警或同时伴有数字显示同时联动外部设备。有的报警器可自动开启排风扇把燃气排出室外有的报警器在报警时可自动关闭燃气阀门以防燃气继续泄漏。 (2)工业用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及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工业用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及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只是检测探头有差异而在原理和应用中都很相近。工业用燃气报警器及有毒气体报警器根据检测环境的不同也可分为检漏仪、控制器和探测器。 检漏仪的体积较小可随身携带或手持主要应用于燃气管理的查漏与巡检。若有燃气泄漏检漏仪便会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数字显示气体浓度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控制器与探测器结合使用可在防爆现场长期监测气体的浓度。探测器安装在防爆现场控器壁挂在值班室等有人值守的地方二者采用屏蔽电缆线连接。当在现场的探测器探测到燃气泄漏之后通过屏蔽电缆线将信号传到控制器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启动排风装置或关闭电磁阀切断气源以确保安全。此种仪器广泛应用于液化气站、汽车加气站、锅炉房等工业场所。 1.3本论文主要任务 本篇论文是煤气泄漏自动检测的研制主要针对CO气体主要实现家庭煤气检测的检测与报警。数据采集模块利用单片机实现气体浓度实时采集、电路状态信号采集及数据预处理经数据处理子程序、报警子程序输出报警信号并通过I/O接口输出;输出信号驱动相应的驱动电路分别控制报警灯、蜂鸣器及切断电路实现对煤气泄露事故的实时监测及控制。 第2章煤气泄漏自动检测总体设计2.1煤气泄漏测试的功能 在本设计中煤气泄露测试装置的主要功能就是快速准确的检测被测气体中有害气体的含量主要是CO气体通过LED显示屏将CO气体浓度显示出来当气体浓度达到一定门限值时发出声光报警为了提高实用性系统还应该具备人机交互界面。为了实现以上功能系统应该具备气体传感器、数据采集、A/D转换电路、单片机、LED数码显示、输入键盘、声光报警单元、光电隔离技术和切断阀、RS-232通信模块。 2.2煤气泄漏测试系统框图 CO传感器温度补偿运算放大A/D转换单片机预警设置数码显示参数设置通信接口上机位光电隔离接口继电器切断器排气扇 图2.1系统框图 系统工作流程为:由装在室内的CO传感器获得被测量对象(室内CO浓度)原始信号,经过温度补偿和取样放大得到矫正后的可匹配信号进入A/D转换,得到被测对象的数字量信号,再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最终的室内环境CO浓度值,将此数据通过数码管显示并保存,同时根据系统设定的限值参数判断环境浓度是否超标,如果超标立即向光隔离接口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继电器打开排气扇, 如果超出下限值切断阀关闭并开始进入危险期计时,如果发现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长时间处于危险状态,则有可能排气扇未能打开,或者房间发生严重CO泄露事故,此时启动预警信号进行语音报警提示,提示室内人员打开门窗、关闭气源并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如果系统接有上位机工作的话,可通过通信接口对单片机组成的下位机系统进行参数设置,并可定时地从数据缓冲区中读取以前测量的数据值,进行二次处理加工或存入数据库永久保存。具体技术指标如下 应用范围: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CO检测:检测对象:CO及他们的混合气体:检测范围:CO:01000ppm:检测精度:CO优于20ppm:报警浓度:100ppm至300ppm响应时间:30ms电池电压:+12V 工作温度范围:-20+70 工作湿度范围:1095%RH。第3章煤气泄漏自动检测硬件设计 3.1传感器 3.1.1气体传感器介绍 1. 气体传感器是气体与气味检测的关键元件。根据其气敏特性气体传感器可以分为六大类: (1)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2) 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 (3) 接触感染式气体传感器。 (4) 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 (5)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 (6) 高分子气体传感器。 2. 气体传感器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一个气体传感器可以是单功能的也可以是多功能的可以是单一的实体也可以是由多个不同功能传感器组成的阵列。但是任何一个完整的气体传感器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能选择性地检测某种单一气体而对共存的其它气体不响应或低响应。 (2) 对被测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地检测允许范围内的气体浓度。 (3) 对检测信号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 (4) 长期工作稳定性好。 (5) 使用寿命长。 (6) 制造成本低使用与维护方便。 3.1.2气体传感器的选定 气体传感器是本系统检测的起点也是系统的核心和重点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成为决定系统成功的关键。 CO气体传感器属于气敏传感器通过A/D转换电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后送到单片机进而由单片机完成数据处理、浓度处理及报警控制等工作。传感器作为煤气泄露测试装置报警器的信号采集部分是仪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由此可见传感器的选型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监控系统最关键的部分在于室内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检测,本系统考虑到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大致范围,结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GB30951996)规定的一氧化碳分级标准,我们选用了Motorola生产的一种专门用于家庭用途的MGS1100型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 MGS1100一氧化碳传感器是一种应用全微电子工艺制成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作为CO敏感元件对CO响应的选择性好并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在信号采集的同时加以温度补偿。它是在微型硅桥结构中嵌入的加热器上制作一层SnO2薄膜,这种结构不仅使得SnO2薄膜对CO气体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敏感性,而且硅膜减少热传导的热损失,从而大大降低了功耗。 4213CO传感器4213基本测量电路VhVCCRLVss 图3.1传感器管脚与基本测量电路图 其中2、4端为加热器的电源接线端,1、3为传感器输出端,其工作原理是把传感器置于CO气体环中,SnO2薄膜层的电阻会随着CO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O浓度越大,SnO2薄膜层阻值越小。图3-1为取得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基本电路图,Vh为加热电压,传感器电阻RS与负载电阻RL串联接到工作电压VCC两端, 由此可得关系:VRL=RLVCC/RL+RS 传感器阻值RS随着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时,输出负载电压VRL逐渐变大,所以通过测量负载电压即可反应出被测对象的CO浓度。MGS1100型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特点测量浓度范围为0-1000PPM测量精度为3%分辨率为1PPM工作温度-2070零点漂移为PPM10。 3.1.3传感器非线性信号处理 人们使用传感器时总希望传感器的输出量和它所测量的输入量呈线性关系,但由于传感器内部因素和测量误差等原因,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往往不是严格的直线关系。在本系统中测量得到的是经传感器和采集电路变换的电压信号,为了真实地反映被测量的CO浓度值, 需要将根据系统特性在测量范围内将环境浓度与采集电压之间的关系作一个误差尽可能小的标定,依据此标定关系,将测量得到的电压信号真实地转化成被测环境的CO浓度值。本系统采用的是分段插值法来对系统测量值和目标值进行标定的。3.1.4温度补偿电路如图3-1所示为温度补偿电路由于元件的本身特性决定了其阻值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产生明显的漂移,致使测量电路的输出产生零点漂移,漂移过大会造成测量的不灵敏或过灵敏,使整机的可靠性下降。为此,我们增加了温度补偿电路,其中RT为热敏电阻,RS为传感器电阻。 3.4 声光报警与LED显示3.4.1声光报警单元 作为煤气泄露测试装置,声光报警部分不可缺少,当检测到CO气体在空气中的所占的比例超标时,就应该通过声光方式发出警报,防止由于CO气体含量过高而发生的意外事故。 本设计中的声光报警部分包括蜂鸣器以及红、黄、绿三个LED报警指示灯。 声光报警表现形式如下: ()绿色灯点亮表示传感器检测到CO气体,但没达到下限值,一切正常,此时红色和黄色熄灭,蜂鸣器不发声; (2)黄色灯点亮表示传感器检测到CO气体浓度超过下限值,但没有达到报警值,此时红色灯和绿色灯熄灭,蜂鸣器不发声; (3)红色灯点亮时表示被测得CO气体含量已经达到报警值,此时黄色和绿色灯熄灭,蜂鸣器发出报警,通知用户; 单片机本身I/O的驱动能力不是很高,所以对蜂鸣器的驱动需要加入一个PNP三极管,这样能够使蜂鸣器的声音更加响亮,起到更好的报警作用。三极管基极的电路保证了只有在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蜂鸣器才会发声,避免了误报警的发生。 声光报警单元与单片机的连接图如下: 3.4.2 LED显示 LED数码显示器是一种由LED发光二极管组合显示字符的显示器件。它使用了8个LED发光二极管,其中7个用于显示字符,1个用于显示小数点,故称之为7段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 驱动LED的时候,应该分二种情况比如用共阳接法和共阴接法,共阳的时候LED正端接正电源,负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接P口,这时不用接上拉电阻,只要这个限流电阻取合适就可以了发光管亮的时候电流就是从电源正LED限流电阻P口,P口为低电位发光管灭的时候没有电流流过,P口为高电位或高阻状态共阴接法,LED负端接地,正端直接P口,这时候要接上拉电阻,这个上拉电阻是提供LED发光用的,发光管亮的时候电流是从电源正上拉电阻LED 地。这时上拉电阻也是限流用的。P口为高电位或高阻状态发光管暗的时候电流是从电源正上拉电阻P口,这时LED无电流流过,P口为低电位,限流电阻上流过电流全部从P口流入。本设计通过观察LED数码显示器显示CO浓度值,判断CO浓度值是否超过上限值,如果超过,自动报警,同时打开排气扇,使CO浓度降低。如果超过下限值,切断阀闭合,以便达到正常状态3.5排气扇控制系统与切断阀3.5.1光电隔离器 在开关量控制中,最常用的器件是光电隔离器。光电隔离器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复合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以及发光二极管/光触可控硅等。 光电隔离器有GaAs红外线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当发光二极管正向电流通过时,即产生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其光谱范围为7001000nm。光敏三极管接收光照以后便导通。而当该电流撤去时,发光二极管熄灭,三极管随即截止。利用这种特性即可达到开关控制的目的。由于该器件是通过电光电的转换来实现对输出设备进行控制的,彼此之间没有电器连接,因而起到隔离作用。隔离电压与光电隔离的结构形式有关。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形式的隔离电压一般为2500v左右;陶瓷封装形式的隔离电压一般为500010000v。不同型号的光电隔离器输入电流也不同,般为10mA左右。其 输出电流的大小将决定控制输出外设的能力一般为10mA左右。其 输出电流的大小将决定控制输出外设的能力。5.5报警子程序 本设计采用了声光报警,当探测器探测的浓度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就会同时产生音乐报警和灯光报警,此时红灯亮启,喇叭发出音乐,而正常时,喇叭关闭,红灯关闭,而显示正常的绿色LED亮启,本设计为了安全起见,还设置了事故处理装置,即出现危险使,探测器除了报警外,还会使排气扇的阀门打开,对室内进行排气,以免产生气体爆炸或是中毒.结 论 本文综合运用了单片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使煤气泄露自动测试系统数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1T 1087-2014 公共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实验小学等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 家用电动蒸汽拖把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叶酸膳食补充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提供婚礼司仪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加热板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婴儿绒线鞋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化妆用杏仁油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医用洗液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植物盆栽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中小学天文知识竞赛初赛试卷
- 2024年10月时政100题(附答案)
- 学生校外托管协议书
- 建筑幕墙施工方案
- 第二章 地图(考点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 JJF(苏) 275-2024 测斜仪校验台校准规范
- 新生儿液体疗法PPT课件.ppt
- 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官方指南中级样题及解析
- 九年级数学第1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锐角三角函数1.1.1锐角三角函数2课件新版北师大版.pptx
-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