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doc_第1页
05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doc_第2页
05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doc_第3页
05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doc_第4页
05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孕妇,34岁,第二胎,患者在家中突然出现临产征兆,医生到达后紧急在家中为患者接生,使用干热法消毒剪刀。与湿热消毒灭菌法相比,干热法 A.主要通过水蒸汽及空气传导热力B.导热较快C.穿透力较强D.灭菌所需时间较短E.灭菌所需温度较高【答案】:E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湿热法由于水传导热的能力比空气强,且渗透性大,因而热疗的效果比干热法更好。所以,使用湿热法时,水温应低于干热法。2.患者男性,30岁,因腹痛、反跳痛、呕吐等入院,诊断为阑尾炎,医院欲为患者进行紧急手术,在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和去污防锈,可加入 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E.稀盐酸【答案】:D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需掌握。3.患者男性,48岁,乙型肝炎患者,患者使用的碗筷需定时进行煮沸消毒。下列关于煮沸消毒法,正确的是 A.煮沸10分钟即可杀灭多数细菌芽胞B.在水中加入亚硝酸钠即可提高杀菌效果C.橡胶类物品在冷水中或温水中放入D.中途加入其他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计时E.物品需全部浸入水中,相同的容器应重叠放在一起【答案】:D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物品需全部浸没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结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如中途加入其他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4.患者女性,65岁,直肠癌患者,患者欲行腹腔镜手术,术前使用碘酊进行皮肤消毒,碘酊的作用原理是 A.破坏细胞壁的结构B.破坏细胞膜的结构C.干扰细菌酶的活性D.使菌体蛋白氧化、变性E.产生新生态的氧【答案】:D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碘酊的作用原理是,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使其变性,以杀灭微生物。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而碘伏通过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屏障,杀灭细菌、病毒等。5.患者男性,33岁,突然出现黄疸、腹泻、发热等症状,诊断为甲型肝炎,以下对病毒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不包括 A.乙醇B.碘酊C.碘伏D.过氧乙酸E.戊二醛【答案】:A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乙醇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但对肝炎病毒及芽孢无效;碘酊中的碘可直接卤化蛋白质,使其变形,以杀灭微生物。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碘伏与酶蛋白起碘化反应而使之失活,能杀灭细菌、病毒等;过氧乙酸能产生新生态氧,将蛋白质氧化,能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戊二醛通过与蛋白质反应,使之灭活;能杀灭细菌、真菌、芽孢和病毒。6.患者男性,42岁,因屠宰牛羊后感染炭疽,患者入院治疗,对该患者的票证、书信等物品,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乳酸熏蒸消毒B.甲醛熏蒸消毒C.食醋熏蒸消毒D.过氧乙酸熏蒸消毒E.紫外线消毒【答案】:B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患者的信件、钱币等物品不耐湿,不耐高温,应选用化学消毒灭菌法中的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其产生气体进行消毒。临床上常用的有甲醛气体或环氧乙烷气体。7.患者女性,50岁,患者因脑出血入院,目前患者昏迷,给予鼻饲饮食,护士使用口护包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口护包为高压蒸汽灭菌。对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最可靠的方法是 A.化学指示卡法B.化学指示胶带法C.培养法D.器皿法E.微生物测试法【答案】:E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监测方法包括:微生物监测法(为最可靠的监测方法,但出结果比较慢,操作麻烦);化学监测法(此法比较简便);物理监测法。8.既往身体健康的70岁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欲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手术物品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关于高压蒸汽灭菌,不正确的是 A.无菌包不宜过大B.灭菌后物品即刻取出备用C.布类物品放在搪瓷物品之上D.高压锅内物品不能装得太多E.放置时各包之间要有空隙【答案】:B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灭菌器内物品的放置总量不应超过灭菌器柜室容积的85%。各包之间留有空隙。盛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若无孔,应将容器盖打开。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被灭菌物品应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备用。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注意安全操作。9.患者男性,59岁,因肝硬化、腹水入院,入院3日后患者出现发热,判断患者可能发生了内源性感染,关于内源性感染正确的描述是 A.病原体通过医护人员的手而导致的感染B.病原体通过病室空气而导致的感染C.由蚊虫叮咬而导致的感染D.有医院供水系统而导致的感染E.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自身所引起的感染【答案】:E 【解析】:考查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自身所引起的感染.主要是指在病人体内或休表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而不致病;当人体的健康状况不佳、免疫功能受损、正常菌群失调或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时引起感染。10.患者男性,54岁,因胃溃疡出血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后使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体温表。过氧乙酸的保管和使用方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用暗色塑料容器盛装B.置于阴凉处C.配好各种浓度备用D.2%用于空气消毒E.不能浸泡金属物品【答案】:C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过氧乙酸稳定性差,应贮存于通风阴凉避光处,防高温引起爆炸,并定期检测其浓度;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易分解而降低杀菌力,需现用现配,配制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2%的过氧乙酸用于空气消毒。11.患者女性,37岁,诊断为破伤风,护士为该患者更换敷料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过氧乙酸浸泡后清洗B.高压灭菌后再清洗C.丢入污物桶后再集中处理D.日光下晒后清洗E.焚烧处理【答案】:E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燃烧法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无污染的纸张、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的处理。在病区被破伤风病人污染的敷料应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12.患者男性,60岁,因嗳气、腹胀到医院就诊,欲给予患者胃镜检查。浸泡纤维胃镜的消毒液宜用 A.0.1苯扎溴铵B.0.2过氧乙酸C.70乙醇D.2%戊二醛E.碘伏【答案】:D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胃镜的消毒宜采用高水平消毒法,宜使用2%戊二醛。0.2过氧乙酸用于皮肤消毒。13.患者女性,47岁,发热、咽喉疼痛,在取咽拭子后使用燃烧法消毒接种环进行细菌培养。燃烧灭菌时,所用的乙醇浓度是 A.35%B.55%C.65%D.75%E.95%【答案】:E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燃烧法适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或某些器械和搪瓷类物品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它方法消毒时。器械可放在火焰上烧灼20s;搪瓷容器,倒入少量95%乙醇使其分布均匀后点燃,燃烧至熄灭;无保留价值的物品置于焚化炉内,燃至灰烬。14.患者,男,60岁,因膀胱肿瘤收入院,明日欲行膀胱镜检查,在准备检查器械时应使用杀死病毒与芽孢的最佳消毒剂,可选用 A.75%乙醇B.0.5%碘酊C.0.5%碘伏D.2%戊二醛E.氯己定【答案】:D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戊二醛为快速、广谱、优良的物品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及芽孢。15.患者男性,40岁,因病毒性肝炎入院,患者居住空间的地面使用含氯石灰溶液喷洒,应配置消毒液的浓度是 A.5%B.0.2%C.0.5%D.10%E.0.1%【答案】:B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喷洒法:一般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0.05的消毒液均匀喷洒,时间30分钟以上;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均匀喷洒,时间60分钟以上;16.患者男性,67岁,与汽车相撞后发生大出血,急诊为患者伤口进行了手术缝合,用过的器械使用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隔层器内加水2000mlB.布类物品放在搪瓷物品下面C.物品之间要有间隙D.要驱除灭菌器内的冷空气E.灭菌毕要待压力降至“0”再开盖【答案】:B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搪瓷类物品的上面。故答案为选项B。17.患者男性,18岁,发热、咳嗽1个月,视物模糊、鼻出血,诊断为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术后,护士嘱患者出院后自备微波炉进行必要物品的消毒。微波消毒灭菌法常用于消毒或灭菌 A.生物医学制品B.高分子聚合物C.橡胶塑料制品D.精密医疗仪器E.化验单据票证【答案】:E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微波消毒灭菌法常用于化验单据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的消毒灭菌。而生物医学制品、高分子聚合物、橡胶塑料制品、精密医疗仪器的消毒或灭菌宜采用电离辐射灭菌法。18.患者男性,67岁,因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入院,护士为患者进行特殊口腔护理后,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小巾。为检验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目前常用的方法是 A.温度计监测B.灭菌包中试纸变色C.灭菌包中明矾熔化D.术后病人是否有切口感染E.灭菌后物品细菌培养【答案】:B 【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检验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有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两种方法,其中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化学监测方法。即利用化学指示卡(通常在灭菌包内)或化学指示胶带(通常在灭菌包表面)颜色的改变来判定灭菌是否合格。因此答案为选项B。19.患者支某,慢性肝炎在家休养,近日大便稀薄,社区护士到家中指导,告诉病人漂白粉用于稀便消毒的比例是 A.1:5B.2:5C.1:2D.1:3E.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