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相关知识解决学案二教师版.doc_第1页
等值线相关知识解决学案二教师版.doc_第2页
等值线相关知识解决学案二教师版.doc_第3页
等值线相关知识解决学案二教师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值线相关问题的解决(二)等温线图及其应用 分析走向(延伸方向): 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 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 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分析弯曲状况: 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 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 低(值低),凸 低 (凸向低值区)为 高(值高)。 分析疏密状况: 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 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我国年均气温分布情况) 分析数值特征: 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 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高考能力要求: 判断南、北半球位置: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判断陆地、海洋位置: 冬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判断寒、暖流: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 寒流流经地区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暖流流经地区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判断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等潜水位线 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 河流流向判断: 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流速的大小: 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 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 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潜水流向由河流指向潜水,则河流水补给潜水。等降水量线 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 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闭合曲线:越向中心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越向中心降水越多,是山脉的迎风坡。等压线 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 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 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同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1.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近地面偏转45) 2.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90) 3.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即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等震线: 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影响因子: 震级越高,烈度越大; 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 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 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练习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13题。等压线/hPaLN0100200km甲图4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B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B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D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4“非典型肺炎”首先在我国广东发现,2003年2月开始向全国传播。专家研究认为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播是近距离飞沫传播,通风的环境最不利于它的传播。下列四种气压的分布状况(单位:百帕)中最不利于“非典型性肺炎”病菌传播的是(B)读等值线(单位:百帕)全球分布图,图中MN为晨昏线,据此回答68题。6.此时,北京时间为 ( B )A6时 B8时C12时 D18时7.此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C )A福建沿海台风活动频繁B好望角盛行西风C南极中山站科考繁忙D墨累-达令盆地的牧民正在剪羊毛8图中甲地为我国重要的稻、麦产区,与该地正相对(以地心为对称)的地球另一端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B )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商品谷物农业9.(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答案】(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