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doc_第1页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doc_第2页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doc_第3页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班级学科数学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53例2及做一做。【学情与教材分析】教学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会利用“0”的特性进行简便口算,学习了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同时,在三年级,学生也已经初步接触了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竖式学法(270x9=)。本课的教学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算式中的特殊性,探求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竖式写法,并且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以及优化的必要,并为学生理解和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做进一步的铺垫。【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等能力。2学生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3学生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逐渐养成优化意识。【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并掌握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算式的简便竖式写法。【教学难点】突破“数位对齐”这一思维定势,理解利用0的特性而产生的简便竖式写法的现实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忆旧引新1.口算师:同学们,这些题你能用口算快速解决吗?老师来开下火车,请这排同学。【Ppt:50x90= 500x6= 80x40= 90x300= 70x400= 16x30= 120x5= 32x30= 25x30= 21x40= 25x30= 】师:这火车开得还真顺!相信大家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口算了,那观察这些口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预设):口算这些算式的时候都是先不看零的。师:打个比方,像“50x90”我们该怎么口算?生(预设):可以先算“5x9=45”然后再在后面添上两个零。师:那添几个零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预设):两个因数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后面添上几个零。师:你上课非常认真,对口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同学们,在我们口算因数末尾有零的口算乘法时,我们可以先不看零,先计算前面部分,算好后再在后面添上零。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我们就添上几个。是这样子吗? 2.笔算师:这些题你会笔算吗?【ppt:508x3= 34x165=270x9=】【题目设计意图:我是以复习旧知,产生正迁移,从而提高学生掌握新知的效率。“508x3=”这一算式是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强调中间的“0”是需要乘的。“34x165=”这一算式是为了强调在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位数少的写下面能使竖式更加清晰计算更加方便。“270x9=”这一算式是帮助学生回忆起在三年级所学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即笔算时要将9与十位上的7对齐,先算27x9,最后添上0,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学生可能因为长时间没接触这类题,再加上笔算乘法的对位思想根深蒂固,教师可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即可)】师:老师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写一写,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想一想在笔算这三道题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教师则走进学生,若发现有着不同想法的学生,则可请他将自己的笔算过程也写到黑板上】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同学的笔算过程。先看第一题,对吗?计算这一题时要注意什么? 第二题为什么这么做?老师可以将34写上面吗?为什么?(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这样能使笔算更方便。) 第三题有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这种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PPT展示“270x9=”的简便笔算过程】师:我们可以先算27x9,用虚线将0隔开,得243,再在后面添上一个零,是这样子吗?3.引出课题:笔算乘法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1、自主读题,列出算式【ppt出示例2】师: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这道题要列几道算式?请同学们先自己列式,咱们先不计算得数,只列式。2、交流探究,建立模型交流“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师: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我们该怎么列式?这道算式你会算吗?是的,我们可以进行口算。那谁来说说你的口算过程?生(预设):我们可以先不看0,先算“16x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师:相信口算大家都会,那老师要让大家笔算这道题,你会吗?在自己的草稿本上试一试。【教师可让有着不同想法的学生将他们的笔算过程写到黑板上】师:我们请这两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笔算过程。生1(预设):三位数乘两位数首先从个位算起,0乘160得0,写0,再用十位数上的3去乘160得480,从十位写起,最后得到得数4800。生2(预设):我是先不看0,先笔算16x3,得48,再在后面添上两个0,最后得到得数4800师: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种方法?生(预设):第二种,感觉更方便。师: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末尾数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计算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过程。【PPT展示“160x30=”的简便笔算过程】师:我们先笔算16x3,用虚线将0隔开,得48,再点一点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零,我们就直接在后面添上两个零。你会了吗?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这个笔算过程。师:把课本翻到53页完成做一做第一二题。请一位同学说一说“22x4”的笔算过程。第二题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160x60,我们先算,用,得,最后在后面添上)同桌之间检查一下是不是写对了。请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交流“普通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师:好,我们再回到这个例题。普通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我们怎么列式?“106x30=”这道题我们该怎么计算?生(预设):我们可以用口算就能直接得出得数,先口算106x3=318,然后在后面添上一个零,最后得出得数3180师:很好,那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笔算的方法来解决,你会吗?好,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写一写。【教师同样走进学生,请有着不同想法的学生将自己的笔算过程写到黑板上】师:这位同学用的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竖式学法,我想大部分同学都是这样做的,得数对吗?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写法,这位同学的想法不大一样,我们请他来说说他的想法。生(预设):因为刚刚我们在笔算“160x30”时是将0隔开的,所以我就想先把0放在一边师:所以你就用虚线将“0”隔开是吗?生(预设):是的,我先计算106x3=318,然后将“0”添上。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请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又一种简便竖式写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过程。【PPT展示“106x30=”的简便笔算过程】师:我们先笔算106x3,用虚线将0隔开,得318,再将零添上。最后得数3180。相比较我们以前的竖式写法,是不是更简便些?师:请同桌之间说一说这个笔算过程【注:若没有学生写出简便竖式写法,教师则可以以介绍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这个简便竖式写法。】师:做一做后面的两道题我们能完成了吗?【教师可以将学生中出现错误的状况用投影仪予以展示,同时加以分析。对于“360x25”这一题则可问学生 “0是什么时候掉下来的?”,从而加强记忆】3、观察算式特点,归纳小结师:像这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你们知道了吗?谁来归纳一下?【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因数中间的0也应该与另一个因数相乘】三、巩固计算,提升技能1练习八第2题【这一题我是将其划分为A、B、C、D四小组,每组两小题】师:请看这些题,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简便竖式写法来解决吗?好,请第一组的同学做A部分,第二组的同学做B部分,以此类推。师: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 同桌之间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把0隔开了。2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练习八的第4小题师:学会了新知识我们就试着来运用一下,看这道题,请大家快速地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做应用题时,单位不能忘记,也不要忘了答句】师:老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预设):我是想先把20天要吃的食物先计算出来,然后与5吨比较一下,看够不够。师:那你是怎么列式的?生:350x20=7000千克=7吨,7吨5吨,不够大象吃20天。师:大家是这样列式的吗?3练习八第7小题师:算式比大小。这是在练习八的第7小题,好赶快做一做。老师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校对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