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二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6小题,每小题1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水平结构 d出生率2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3“率”是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下列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增长率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一句,错误的说法是a废弃的古道和城池发生着群落的次生演替b废弃的古道和城池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增加c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方向d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加快5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6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为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无法判断7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选择植物生长稀少处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取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8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捕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细菌属于分解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9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捕食者的存在将使被捕食者种群逐渐灭绝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频率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10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可逆转的b能量流动的渠道是生物群落 c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远远少于投射到该区域的太阳能 d能量金字塔反映了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数量关系11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传递的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b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有机物中c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全部用于生产者干重增加d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就是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atp的合成与分解12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b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任何时间被捕食者的数量都比捕食者的数量多13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性引诱剂的作用是提高蝗虫的交尾率dc为该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k值14右图是某实验小组测得一定体积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在0t0时间段内,小球藻种群密度的变化为 a减小 b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15右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物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物b同化的能量大约有50传递给生物fc生物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d生物d与f之间存在竞争关系16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高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17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减少是不干预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但也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18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能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19某成熟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下列描述与之不相符的是a食物链、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b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保持稳定不变c所有种群的种群密度在一年内一般都会有所变化d物种丰富度保持基本稳定20处于相对稳定的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若每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则正确的是a狼获得的能量大于狐获得的能量b若草中的能量流向羊和兔的比例发生改变,狼获得的能量保持不变c如果该生态系统足够大,在此系统中引进新种“月月兔”(每月能繁殖一代),其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增长d狼的营养级最高,但该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21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a捕食者主要捕食乙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不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2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c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dk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23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的演替都是由裸岩、地衣、苔藓一直发展到森林阶段b群落的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度快,起点与初生演替不同c人类活动会干扰群落的演替速率,但不会改变演替方向d自然状态下,群落的演替结果是丰富度保持不变24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 b c d25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26如下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e和f不处于同一营养级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有一种说法错误b有两种说法错误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27科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下表数据,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营养级分解者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1.015.90.9221.7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3.20.5192.6a该生态系统从第营养级到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28%b第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863.9 kj c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循环流动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8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检测,科研小组对某棉花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日期(月-日)6-106-156-206-256-307-57-107-15数量(只/株)0.424.7941.58261.731181.941976. 962175.632171.46a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b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会诱导棉蚜抗药性突变c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样方法 d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捕食29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30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c若甲和乙中玉米的数量相同,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甲养10000人,则乙能养500人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ddt,则甲中的人比乙中的人体内ddt低31下表中的诗文与所蕴含生命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生物的变异现象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阳光影响植物开花d儿童疾走追黄蜂,飞入菜花无处寻生物的种内互助关系32某水池中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平衡状态。为增加该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池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d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后池塘中还存在3条食物链33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等都属于湿地范畴。湿地的保护与维持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b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c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网d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34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最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35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竞争c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增加d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36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g/kg鲜重)0.00370.00370.0350.0350.3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均为生产者b丙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在该食物网中戊占据2个不同的营养级d在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37黄河三角洲现存中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活动。请回答:(1)调查该湿地中丹顶鹤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2)下表是对湿地中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pgpnr甲15.92.813.1乙870.7369.4501.3丙0.90.30.6丁141.061.979.1戊211.520.1191.4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戊是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表中r表示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3)如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生产者是_(用字母表示)。如果e取食a的比例由1/5调整为1/2,则e的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8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请分析回答:(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2)图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_结构。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3)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_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4)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植物20012002200320042005a10.o9.286.85.5b3.02.11.10.3o.1c0.30.61.11.52.3d3.02.00.40o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可能是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39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l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请回答:(1)如图l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保留一位小数)。 (2)图l中a表示_,图中末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 (3)如图l所示,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103kjm2y。(4)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_演替(填:“初生”或“次生”)40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1)图1中共有 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 ;a与d的种间关系是 。(2)如果该地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些生物种群数量将在各自的_上下波动。(3)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 。(4)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