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色彩画教学探索.doc_第1页
儿童色彩画教学探索.doc_第2页
儿童色彩画教学探索.doc_第3页
儿童色彩画教学探索.doc_第4页
儿童色彩画教学探索.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色彩画教学探索作者:余其妹转贴自:不详点击数:233 字体:【大 中小】 更新时间:2009-8-27一、色彩的发现与再现刚从胎腹中降生的新生命,只要一睁开眼,迎接他的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大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色彩始作俑者,人类对色彩的发现和运用就是受到了自然的启示:蓝的天、白的云、五色土地、七色彩虹、绚烂云彩各种生命的色彩更是多不胜数。可是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创作画中习惯性地运用红色画太阳、蓝色画云彩河水、大片留白算天空,绿色画树、赭石画杆,或者索性从颜料盒中随意选几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胡乱涂一下了结。如同他们画中反复出现的概念化简笔画形象一样,这些符号化的造型和色彩常使他们的画看上去如出一辙,毫无个性与变化,更不用说情感色彩了。我不知道他们在何时就已形成这种习惯性的不动脑筋的画法。究其原因,无非两种:、成人对儿童画的曲解和误导。2、儿童本身的惰性及缺少对形象和色彩的记忆力。最终原因是缺少对生活和自然的留心观察所致。为了改变他们对色彩的概念化理解和表现,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回忆与寻找学生习惯把天空画成白天蓝云红太阳,我出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a:晴天的天空与云是什么色彩?b:阴雨雪天的天空与云是什么色彩?c:朝阳初升的天空与云是什么色彩?d:晚霞满天的天空与云是什么色彩?e:晚上的天空与云是什么色彩?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回忆与交流,学生发现原来不同气候、不同时间的天空与云的色彩都是变幻异常的。为了能进一步证实和充实以上观点,我还让学生从网上寻找天空的资料图片并下载后共享,集体观察、分析其中典型的图片,学生终于明白原来天空与云的色彩绝不仅仅是兰色和白色,他们也是如此的丰富和美妙。、观察与发现学生在给树木着色时,常用赭石画树干,绿色涂叶子,我就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观察树干的颜色,校园内的香樟树特别多,我让他们走近细看,他们发现香樟树干不只是赭石色,而是灰褐中带一点墨绿树皮裂缝间有一点土黄色。至于梧桐树树皮的色彩就更丰富,有学生说像军人穿的迷彩服色,的确如此,他甚至比迷彩更迷彩,班驳的色块,有时像浅绿、有时像赭石、有时是土黄、有时是墨绿、有的还像酒红、土绿、土灰不一而足,经过观察,学生发现每一种树皮的色彩都是不一样的,除了色彩,他们甚至还发现了不同树种的树皮的肌理更是妙不可言,对肌理的表现更可以丰富树木的色感。至于树叶的色彩就更好观察了,校园内到处都落满了香樟叶,每天扫都扫不完,学生随手拣起来就可以观察到他们丰富而微妙的色彩分布,每一片叶子的色彩,尤其是正面的色彩更值得学生去细细分析、品味,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长在树上的香樟叶看上去是绿绿的,怎么一掉下来就变得如此色彩斑斓,而且每片叶子的颜色都不一样。为了能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感官,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不同气候、不同时节、不同地域的不同树木供学生观察欣赏,我自己也亲自去拍摄了许多四季不同树木的照片供学生创作时参考,在以后的创作中,学生的画中将不再是绿叶赭杆了。、想象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东西的色彩被统一固定使用成了某种程式或象征,如许多人为的标志、建筑、道路、桥梁等等,这是成人世界为追求统一和秩序的美而设计,但这些程式化的色彩往往使学生在绘画中放不开手脚,例如:他们习惯给马路涂灰色,给屋顶涂黑色,墙壁留白,咖啡色画窗子如今的房地产发展得红红火火,但他们的建筑风格依然是套路式积木造型,虽然在色彩上有所改进,但依然是保守的黑白灰及粉色系列,远不及中国古代或欧洲中世纪的建筑色彩,于是,我从网上下载古今中外比较有特点的建筑及繁华都市霓虹闪烁的街道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并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色彩来表现建筑和马路,至于画中人物的服饰肤色更可以自由信毫,给他们什么色彩都可以二、色彩的演示1、色相演示大千世界,色彩之多无法计数,儿童对色彩的理解和使用大多以自己的直觉和喜好而定,都以鲜艳、醒目的色彩和概念化(颜料盒中现有的)色彩来给自己的画上色,但却不知这些颜色如何调制、搭配,结果有些学生的底稿不错,上色后却变得花花绿绿、面目全非。我一直在想自然赋予人类黑色的眼睛看到的却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也许这所有的色彩都源自黑色,学了美术后,我这个奇怪的想法得到了证实,教材上告诉学生红黄蓝叫三原色,因为这三种颜色是任何颜色都调不出来的,我风趣地将他们称之为色彩中老祖宗。三原色中任何两种色彩相调和又会产生一种新的色彩,叫做间色,为了能让学生将这个知识印象深刻地记住,我动了一番脑筋:做课件,太抽象;把调制过程拍下来制成录象播放,太麻烦;现场演示,看不清,不方便,实物投影会使色彩失真。苦思冥想之际,抬头看见学生在喝橙汁,橙汁鲜艳的色彩引起了我的注意,对色彩鲜艳的饮料对学生最具诱惑力了:白的牛奶、黄的橙汁、红的番茄汁、西瓜汁,紫的葡萄汁、蓝梅汁课前,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色果汁,自己也从商店买来各色果汁饮料,从自然老师那儿借来烧杯和漏斗洗净备用。上课时,我什么都没说,学生已经被一瓶瓶色彩鲜艳的果汁吸引住了,兴奋不已,我编了个故事说:今天我们来一个鸡尾果汁大会,谁愿意上来做调汁师,调得好就赏给他品尝,我分别请三个学生上来调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又编了个故事,叫做果汁集体婚礼,第一位学生选择柠檬汁和西瓜汁结婚,结果生了个橙色娃娃,尝一口酸酸甜甜跟橙汁味道差不多,有学生说他喜欢柠檬味多一点,西瓜汁就少加点,调出来的就是黄橙色。喜欢西瓜汁多点就柠檬汁少加点,调出来的就是红橙色。蓝酶汁与西瓜汁结合生出来的是紫色葡萄汁。与柠檬汁结合生出来的是绿色饮料。不同色彩的饮料滋味独特,新鲜别致。就这样,一场色、香、味具全的鸡尾果汁大会烘烘列列地开场了,学生们边调边饮、边饮边调,着实过瘾。我将学生们调制好的果汁放在讲台前,让他们想想将他们进行有规律地排列会组成什么东西的色彩,学生一下子想到了彩虹。我将事先准备好的镜子放入阳光下的水盆中,镜子和水将阳光折射出的七种色彩像火苗一样投射到雪白的墙壁,学生喝着七彩饮料,心情像跳跃的彩虹一样兴奋难忘。有位学生大声说:“老师,这节课就叫彩虹鸡尾果汁大会吧。”,“好啊!”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突然冒出一个响亮的声音:“老师,那这三原色放在一起会产生什么颜色呢?”我就等着这一句呢,我一方面表扬这位学生提的问题好,一方面假装自己也不知道,让学生用果汁或颜料去试调。在理论上三原色(绝对等量的)调和产生的是黑色,也就是说黑色是所有色彩的始祖,但在实际上由于颜料本身的质量问题(人工颜色的绝对纯净是不可能的),加上学生调色时的分量把握不准,所以许多学生调出的颜色不是红灰就是黄灰蓝灰或者什么都不象的脏灰色。当我把真正的答案告诉学生,他们都惊呆了,并努力去尝试调制。看着他们如此兴奋的投入,我知道我已达成教学目标。最后我也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用色越多,画面越脏。2、明度演示昼夜的更替,光线的强弱,色彩的相貌,使色彩的明度产生了丰富的变化,对明度的理解只需将一只小小的纸盒放至在一定的光线下(最好是聚光)就可一目了然,光线和角度能使纸盒的不同块面产生层次丰富的明度变化。如果说辨别色相的明度靠感觉,那要调制同一色彩的明度变化就只需一杯牛奶、一杯乌梅汁和几瓶多色果汁就可以了。学生很快明白同一种颜色的明度变化只需加入不同比例的黑色或白色就行了。3、纯度演示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色彩的纯度,我用了两条红领巾,一条是新的鲜艳的红,一条是旧的灰脏的红,让学生寻找红领巾产生变化的原因,经过分析讨论,原来是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渍、洗涤剂、水、阳光、风和时间等因素使鲜艳的色彩变灰、变浅、变赃,所以色彩的纯度就降低了,那在绘画中如何使色彩降低纯度,有学生说在原色中加入黑色或白色,这显然是他们混淆了明度的知识。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纯度的理解,我取出一块鲜艳的干净的粉兰色毛巾让学生观察他的纯净程度,然后用这块毛巾去擦沾满灰尘的窗台和门框,再把沾满灰尘的毛巾给学生看,学生发现原先干净鲜艳的新毛巾变成了脏脏的灰兰色,不但明度降低,纯净程度更是大大降低。我把毛巾放进雪白的清水盆里,透明的清水一下子变灰、变脏不再透明。学生终于明白:任何颜色加入灰色就可以降低他的纯度。黑和白是所有色彩中最纯的颜色,学生都知道两色相混就是灰色,灰色使他们彼此都降低了自己的纯度,而他们又是一组对比色。以此类推:加入对比色也可以降低彼此的纯度,三原色的对比色就是另外两种原色相调和的间色:红对绿,紫对黄、蓝对橙。三、色彩的人文特性、色彩与地域文化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位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与偏爱都是不同的。以服饰为例:现代西方人的婚礼服饰以黑白为主,以突出庄重和严肃,而中国人常以此两色作丧礼服饰以表示悲哀与庄严。中国历代帝王与朝官及少数民族的鲜艳服饰色彩与西方绅士与教士的灰色系列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建筑为例:中国传统建筑以装饰性很强的大红大绿为主,西方建筑以简洁的黑白灰色系粉饰、色彩与情绪色彩与情绪感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我出示各种冷色系列的抽象画让学生联想,大多数学生会联想起:大海、蓝天、草原、森林、冷静、孤独、寒冷、悲伤、痛苦、失望、郁闷等形象和情绪暖色系可以使人联想起:阳光、火焰、节日、喜庆、兴奋、激动、高兴、激情、热闹等形象和情绪我通过色彩的搭配和比较演示,让学生明白:兴奋、激动、高兴、愉快等情绪可用高纯度、高明度的鲜艳色来表现;悲伤、沮丧、烦恼等情绪可用底纯度、底明度的灰暗色来表现。、色彩与性格色彩除了可以描绘情绪亦可以表现性格,在色彩与性格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演一演(让学生通过表情、动作演示一种性格)、猜一猜(猜猜以上的所表演的某种性格)、听一听(通过音乐节奏和旋律来演示表达某种性格)、赏一赏(欣赏由各种特定的点、线、面组合而成的色彩抽象画)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跳跃的鲜艳色彩可以用来表示活泼开朗的性格,喷发的鲜艳的暖色可以用来表示火暴刚烈的性格,凝滞的冷色系可以用来表示冷静、沉着的性格,柔和的粉色系可以用来表示温顺、文雅的性格四、色彩的运用学生明白了色彩的丰富、色彩的原理、色彩的人文特性后,就要创作属于自己的色彩,用色彩来表达自我的情感、反映自己真实的性格,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风格,就是色彩画教学的最终目标。 A、从音乐和大师作品中去理解和运用色彩我经常让学生从音乐声中去寻找色彩,一面播放音乐一面欣赏大师名作,让学生将音乐与大师的名作配对,例如凡高的向日葵与贝多芬的命运很符合,凡高沉着有力的笔触与命运结尾沉着有力的节奏感很配,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月荷、印象日出与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曲很对路。学生从音乐的节奏与基调中寻找某种感情的色彩基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基调色将更可以巩固他们对色彩的理解,而不再是盲目地随意着色。B、在自己的创作画中理解和运用色彩每次创作画,学生确定主题后,我都要让学生说说,你的主题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会有怎样的情绪特征,应该选择哪种色彩基调来表现比较恰当。总结以往教学经验,色彩搭配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协调色搭配协调色亦指同类色,可是很少有学生会用同类色来涂满整幅画,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同类色搭配的学生作品、摄影作品和装饰画与学生的作品做比较,让学生找出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画面太乱太花,原因是用色太杂、太多。我告诉学生一张好的绘画作品并不是用色越多越好,而用同类色不同明度、纯度的搭配可以给人一种协调、高雅的感觉。如果觉得画面色彩过于单调,除了可以用明度和纯度来区分外,还可以加以黑、白、灰色彩。但还要注意明度和纯度在画面上的比例,确定好画面的基础色调,是以高明度、低明度、中明度还是以高纯度、低纯度、中纯度为基调色,如果以高明度、高纯度色彩为主色调,那么为了避免画面过于亮艳、轻浮,就一定要加以少量的中低明度或中低纯度的类似色来压一压。反之亦然。明度的搭配可以用黑白摄影或素描作品来做例子分析,在一张素描作品中势必会出现黑、白、灰等丰富的层次变化,同样道理同类色色彩搭配也要注意丰富的明度、纯度层次变化,这样才可以避免同类色搭配画面单调的问题。对这个道理的阐释可以从下载的作品中帮助学生理解。、类似色搭配类似色亦叫临近色,就是在色环中相临近的色彩,比如橙色是黄色和红色的临近色,绿色是黄色和兰色的临近色,紫色是红色和兰色的临近色。临近色搭配要比协调色搭配画面效果更丰富一些。以红橙黄色系为主的搭配可以称为暖色系搭配;以蓝绿紫色系为主的搭配可以称为冷色系搭配。临近色搭配中,间色的层次越丰富,画面效果越好,但也并不是把所有的临近色平均分配在画面上,必须要有一种主色来统领全局,而且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的比例同样不能忽略。但是再亮的色彩也亮不过白色,再深的色彩也深不过黑色,所以黑白色似乎是色彩搭配必不可少的调味剂,他们既可以打破同类色搭配的单调感,亦可以平衡对比色搭配的杂乱感,就像在设计、服饰、装修中一样黑白色可以包容所有色彩,可以和任何色彩和平共处,使任何色彩都显得独具个性和魅力。、对比色搭配对比色是指色环上相对的色彩,为了讲清这个道理,我出示绘制的色环。例如红色的对面是绿色,即另外两种原色的间色,黄色的对面色是紫色,蓝色的对面色是橙色,我让学生把色环按自己的理解对折,把色彩分成两组,归纳出红色附近的颜色较暖,兰色附近的颜色较冷,黄色附近的颜色呈中性。红色和兰色附近的颜色较深,黄色附近的颜色较亮。红色和兰色之间的颜色较灰暗,红色和黄色之间的色彩较鲜亮。红色和黄色之间的颜色呈中性,从而总结出,色彩的对比有冷暖的对比,深浅的对比和灰艳的对比。即(一)、冷暖法。红橙黄等颜色使人联想起阳光、火,给人以温暖、积极、跃动的感觉,具有向前突出的膨胀的特性。蓝绿紫等颜色使人联想起海洋、天空、雪山、森林,给人以冷骏、静谧、萧瑟的感觉,具有向后退缩的收缩的倾向。所以在色彩的构图中要表现空间感,暖前冷后的搭配是最好的,如果两色的明度差再大一些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冷暖的比例也应该达到最佳,以三七或二八为最佳比。(二)、明暗法。 色彩除了有前后感外,还有轻重的感觉,浅淡的亮色给人以轻快、飘逸的感觉,而深重的暗色给人以沉重、稳妥之感,同样大小的面积和形状,浅色看上去大一些,深色看上去小一些,浅色有向外扩张的现象,深色有收缩之感。所以,在构图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把握色彩明度比例,使画面具有明显的明度倾向,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