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_第1页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_第2页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_第3页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_第4页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 “ 三农 ” 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 “ 三农 ” 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 “ 固本 强基工程 ” ,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 “ 三农 ” 问题,建设 “ 和谐新农村 ” 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 “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 我暂且把这个 “ 固本强基工程 ” 名为 “ 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 ” ,简称为 “ 阳东模式 ” ,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 “ 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 ” 为理论指导。 “ 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 ” 是 “ 三个代表 ” 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是扎根于村民中的基层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反映村民的热切愿望,得到村民真诚拥护,是深得民心的, “ 得民心得天下 ”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的群众 基础和法律基础。一、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抓好、加强领导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导班子问题。 张德江书记明确的指示说: “ 要彻底解决 三农 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建设好。 ”平地村领导班子建设的第一步,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和领导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地教育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培养干部的教育机制,选派村干部进市、县党校的大专班深造,系统学习理论、村务管理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深造,提高了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思想观念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渐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村干部领导群众致富的能力。第二步,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录用村的“ 两委 ” 干部,聘用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助理和村务工作人员等,这就使得有理想、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出力。第三步,为了着眼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培养村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平地村党支部在 “ 固本强基 ” 思想的指导下,对支部的建设采用了新的教育培养机制,新的党员活动载体,新的发展党员的渠道,这样就能 不断的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使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支部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力量。为了能够提高村级政权领导成员的管理能力,他们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作制度,使职责明确,有章可循,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也便于村民的监督。 建设和谐新农村必须要有强有力领导,必须要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建设和谐新农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要把存在了几千年的、保守的、简单循环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充满激烈竞争的、面向世界市场的、为消费者服务的、为他人的需要而生产的,要在多元文化的组合中实现其价值的市场经济,这是一 场和平的、渐进的、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会改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当前的 “ 三农 ” 问题,其基本的原因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矛盾造成的。换言之,必须彻底克服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和交往方式,才能使传统的农村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同时,也必须实现了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才能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完成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村党支部是 “ 三个代表 ” 思想在农村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因此,农村领导班子的建设必然成了极为重要的,不能不首先要解决好 的问题, “ 尤其要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带领农民致富奔康的能力 ” ,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关键问题。 二、这个模式,通过 “ 三化并举 ” ,把 “ 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 作为 “ 固本强基工程 ” 的终极目标。 以工业化为中心,促进产品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平地村 “ 两委 ” 明确提出 “ 工业富村 ” 的发展思路,以万象工业园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先锋,以工业化带动种植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 “ 效益农业 ” ,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使村民富裕起来。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物质 基础。 “ 固本强基工程 ” 以 “ 富民 ” 为根本的任务,体现了“ 情 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 ” 的宗旨。在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有 “ 富民 ” 的优秀传统。历代儒家都把 “ 富民 ” 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早期启蒙思想家唐甄明确得出, “ 立国这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 ” 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行的 “ 富民 ” 政策是受其宗旨所决定的、是自觉的,不只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付诸实践的。不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不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不发展商品生产,就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就不能使村民富裕起来。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使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使财富分配的公平,这是建设和谐新农 村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三、这个模式,十分重视村务工作的民主管理。领导班子的勤政、廉政和民主化的管理,是建设和谐新农村重要条件。 平地村 “ 两委 ” 对领导班子的勤政和廉政建设,已作出相应的规定。在村务民主管理方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管理的制度: “ 村民代表议事制度 ” 、 “ 村务情况通报制度 ” 、 “ 村务征求意见制度 ” 、 “ 民主决策制度 ” 、 “ 两委干部例会制度 ” 等一系列的民主管理制度。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除了加强 “ 两委 ” 建设之外,对村民的公共事务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平地村创建 “ 板凳会议 ” ,使村务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民主化,让村民参与议政、参与决策、参与管理,有利于广泛地集中群众的智慧,使决策科学化,又能调动群众积极性。更重要的使村民对村务有了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建议权、监督权,使村民有了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这样能使村民心情舒畅地、积极地参加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从而能使 “ 固本强基工程 ” 的目标能顺利实现。 平地村的领导干部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认真实行 “ 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 ” 的宗旨,组织开展了 “ 百名干部进农户 ” 的活动,深入每家每户,察民情,解民忧;还实行 “ 五包 ” :包思想教育、包传授 致富技术、包解决实际困难、包帮助选准经济项目、包指导家居美化。通过这一系列的人性化管理活动,把党的温暖送进了每个村民的心坎,拉进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村民为实现 “ 固本强基工程 ” 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与党支部同心同德地为实现 “ 固本强基工程 ” 的终极目标而奋斗,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这个模式,十分重视村民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人的素质对生产力的水平、质量和发展速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张书记号召平地村的干部和群众: “ 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学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 ; “ 树立远大的理想,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 ” ; “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 平地村的领导班子,根据张书记的指示,把提高村民的全面素质作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目标来抓,是非常正确的。人的全面素质应该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是最基本的工作,平地村十分重视教育,投资建立学校,开办村民 “ 读书室 ” 。文化知识是基础知识,有了文化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科学技术,掌握生存的本领和致富的能力;人之为人,重要的是要有道德,平地村 开办了道德伦理和法律知识培训班,还开展 “ 五好家庭学生评选活动、知识竞赛以及文娱体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村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使全体村民成为有道德的、守法的、文明的人。心理素质应该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对于外部环境所强制给予的种种挑战和压力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市场经济是动态的、挑战性的、竞争型的经济,商场是大海,在大海中游泳,没有不遇上风浪的。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求发展、求富裕,一定是有风险,所以一定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就是一个坚强的人。 在培养村民的全面素质 时,还应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儒家把“ 仁、智、勇 ” 看成是天下三种最根本的道德。仁者,爱人,属于道德素质范畴;智,智慧,属于文化素质范畴;勇,战胜自我和一切困难,属于心理素质范畴。人的全面素质,也可以说是应该具有 “ 仁、智、勇 ” 这 “ 天下之三达德 ” 。也就是说,有仁爱之心的、有智慧的、能战胜一切困难的人,也是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一切社会财富都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只要村民的素质提高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五、这个模式,有一个雄伟的远大目标。平地村的领导班子,树立起了彻底改变农村面貌的决心,他们将有计划、 有步骤地把平地村建设成一个村民居住环境优美,村容村貌好的生态文明村,逐渐实现农村城镇化。 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在 10以下,我国高达 80。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必须要实现农村城镇化,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城镇化的道路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不要简单重复西方的老路。我国幅员广大,不同地域,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都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不同地域、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也应该是不同的。平地村的城镇化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规划。 对于城镇化的建设,张书记有明确的指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首先要作好规划 ,分步实施,量力而行。规划十分重要,中小城镇(市)建设的规划必须科学化,首先是环境的选择(其中包括山、水、风向以及交通等)、生态建设、给水排水、电力和交通设施、商场的配置以及学校、幼儿园、图书馆等等,都应该作好科学的规划,切忌小农经济似的建设。 四川的 “ 农家乐 ” 特别发达,成都以及它的中小城市的周边,形成了相当规模的 “ 农家乐 ” ,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收入,但是没有有组织的规划,硬件建设十分杂乱。如果以战略的眼光进行有组织的、科学的规划,四川的农家乐很有发展前途,它的发展也应该和城镇化结合起来,使它兼有城镇和农村的 特点,这样可以使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交融,在改造农村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外地城镇化建设的经验,亦可以借鉴。 平地村在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城镇化有许多优越的条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有一座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的城镇出现在中华大地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备条件。这三大差别的消灭,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得以高度的发展。平地村的 “ 固本强基工程 ” 实行 “ 三化并举 ” ,村民一步走向富裕,走向文明 。城镇化的实现,为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乃至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