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绩效管理自测题自测题8(第八章 传统绩效评估方法)一、填空题:1、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也称 ,由 和 于1963年提出,是描述性关键事件评估法和量化等级评估法的结合,即用 来表示每种行为标准的程度差异。2、要求评估者从以四个行为选择项为一组的众多选择组群中选择出最能反映与最不能反映被评估者的两个行为选择项,此种评估方法称为 。(10.10填空)3、用具体行为特征的描述来表示每种行为标准的程度差异,此种评估方法称为 。(11.10填空)二、单项选择题:1、将行为评估与评级量表结合在一起的方法,用量表对绩效作出评级,并以关键行为事件根据量表值作出定位。此种方法称为( ),也称行为锚定等级评定量表法。(10.10单选)A.行为观察量表法(BOS) B.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BARS) C.混合标准量表法(MSS) D.关键事件清单法2、要求评估者从以四个行为选择项为一组的众多选择组群中选择出最能反映与最不能反映被评估者的两个行为选择项,这是( )最独特的地方。A.行为观察量表法 B.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 C.混合标准量表法 D.强迫选择量表法3、360度反馈法选择主体时评估主体应是与评估客体紧密联系,密切相关,处于观察评估客体工作表现的理想位置。这是( )的要求。(10.10单选)A.最近相关原则 B.相互独立原则 C.有机结合原则 D.经济可行原则4、制定工作标准或劳动定额,然后把员工的工作与工作标准相比较以评估员工绩效。这是( )。(11.1单选)A.工作标准法(劳动定额法) B.不良事故评估法 C.自我报告法 D.面谈评估法5、利用书面的形式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估的方法是( )。A.短文法 B.不良事故评估法 C.自我报告法 D.面谈评估法6、评估者书写一篇短文以描述员工绩效,并特别举出长处及缺点的例子,主要适用于以员工开发为目标的绩效评估。这是( )。(12.1单选)A.短文法 B.不良事故评估法 C.自我报告法 D.面谈评估法7、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的提出者是( )。(11.1单选)A.莫博涅和马库斯 B.莫博涅和史密斯 C.马库斯和肯德尔 D.史密斯和肯德尔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研制的一种评估工具称为( )。(11.10单选)A.行为观察量表法 B.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 C.混合标准量表法 D.强迫选择量表法9、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由史密斯和肯德尔于( )年提出。A.1953 B.1963 C.1973 D.194310、在每一个评估因素上将每一个员工与其他所有员工进行比较,此种排序法称为( )。(12.1单选)A.简单排序法 B.交替排序法 C.强制排序法 D.配对比较法11、结合不同评估主体参与评估的优缺点,合理选择评估主体,设置评估内容和评估重点,确定评估权重,形成评估主体的有机组合体系,这体现了360度反馈主体选择中的( )。(11.10单选)A.最近相关原则 B.相互独立原则 C.有机结合原则 D.经济可行原则12、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评估目的,在有效保证评估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合理选取评估主体,力争以最小的成本达到对评估客体客观公正的评估。这体现了360度反馈主体选择中的( )。A.最近相关原则 B.相互独立原则 C.有机结合原则 D.经济可行原则13、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如“上级评估”主体,其评估重点是( ),因此,在360度反馈主体选择中要遵循有机结合原则,形成评估主体的有机组合体系。A.业绩指标和能力指标 B.关联绩效行为指标 C.管理行为指标 D.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14、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如“同事评估”主体,其评估重点是( ),因此,在360度反馈主体选择中要遵循有机结合原则,形成评估主体的有机组合体系。A.业绩指标和能力指标 B.关联绩效行为指标 C.管理行为指标 D.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15、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如“下级评估”主体,其评估重点是( ),因此,在360度反馈主体选择中要遵循有机结合原则,形成评估主体的有机组合体系。A.业绩指标和能力指标 B.关联绩效行为指标 C.管理行为指标 D.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16、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如“相关客户评估”主体,其评估重点是( ),因此,在360度反馈主体选择中要遵循有机结合原则,形成评估主体的有机组合体系。A.业绩指标和能力指标 B.关联绩效行为指标 C.管理行为指标 D.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17、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如“自我评估”主体,其评估重点是( ),因此,在360度反馈主体选择中要遵循有机结合原则,形成评估主体的有机组合体系。A.业绩指标和工作适应性 B.关联绩效行为指标 C.管理行为指标 D.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三、多项选择题:1、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的优点包括( )。A.工作绩效的计量更为精确 B.工作绩效评估标准更为明确 C.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 D.各评估维度间有较强的相互独立性E.具有较高的信度2、360度反馈主体选择的原则包括( )。(11.1多选)A.最近相关原则 B.相互独立原则 C.有机结合原则 D.经济可行原则 E.实事求是原则3、在关键事件法的应用中,称为量表法的有( )。(11.10多选)A.年度报告法 B.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 C. 关键事件清单法 D.行为观察量表法 E.混合标准量表法 四、名词解释:1、关键事件法(11.10名解)2、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3、排序法(11.1名解)4、配对比较法5、360度反馈法6、工作标准法7、自我报告法五、简答题:1、简述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的优点。2、简述行为尺度评定量表法的缺点。3、简述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优缺点。4、简述实施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1 Greetings Lesson 4(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三年级英语上册
- 信息技术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社会中的数字化生存与发展》教学设计
- 全国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二单元第9课《初识物联网》教学设计
- 追溯争鸣时代初寻文化之根-第二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13课《云存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卫浴洁具供需合同样本
- 2025年仓储装卸作业安全合同示范
- 2025年给排水系统建设合同协议
- 2025年公共借贷服务合同范例
- 2025年水产品承包经营合同
- 移动欠费催缴业务方案
- 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二版(Windows10)全套教学课件
- 新闻选题申报单
- 医学伦理审查申请表
- 《计算机安全基础》课件
- 养老院行业现状分析-2023年中国养老院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书
- 多物理场耦合与协同仿真技术
- 监理人员的节后复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 胸腔穿刺知情同意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