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患者隐私权与医生知情权的协调和平衡的法律思考 患者隐私权与医生知情权的协调和平衡的法律思考 【摘 要】了解患者的诸多隐私是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需要,保护患者的隐私也是其义务和责任;患者为了治疗疾病,需要放弃自己的某些隐私权,但即使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的隐私权仍然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如何协调和平衡患者隐私权与医生知情权的关系即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关键词】医务人员;患者;隐私权;知情权【中图分类号】 d9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 9297(2007)01 0059 04 我国执业医师法及护士 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了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当保护和尊重患者隐私权内容;同时,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过程中也有权了解患者的与诊疗相关的隐私以保证对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如果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了解或者使用患者的隐私过头或者不及,都有可能对患者造成损害。因此,如何平衡和协调患者隐私权与医生知情权的关系就是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如何认定和保护患者隐私权为切人点结合医疗实际谈谈正确处理患者隐私权与医生知情权的关系即如何在医疗活动中达到患者隐私权与医生知情权的平 衡和协调最佳状态。一、从一案例看医疗活动中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情形据健康报报道,安徽合肥市友好医院曾通过闭路电视系统对一次前列腺切除手术进行现场全程直播。患者在手术室里手术,患者的亲友和即将要手术的其他患者近200 人通过电视屏幕将手术过程一览无余。这次进行手术直播事先征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虽然引起了个别市民的争议但实际效果是比较好的没有发生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情况。 从这个实际案例可以看出,在医疗服务活动中协凋和平衡患者隐私权与医生知情权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如果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没有取得患者或者家属的同意,又不当地了解或者使用了患者的隐私就容易侵犯患者的隐私权,产生医疗纠纷。笔者认为,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情形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其一,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的医疗行为虽然是必须和必要的但没有告知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例如,北京某医院曾发生这样一起纠纷:一位 24 岁的女患者在北京某医院拍 x 光片时,拍片医生要求该患者脱光上衣。在医生的催促和要求下她脱光了上衣。事后,该患者感到自己的隐私与尊严受到了侵犯于是一怒之下将该医院告上了法庭。 脱光上衣拍 x 光片也许是诊断所必要和必须的, 但也应当向患者做出说明并取得其同意因为即使在诊疗疾病过程中患者也有权支配和处置自己的隐私权。当然,患者如果是在病情危重的情形下,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可以不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因为这符合法律的规定。除此之外在涉及患者隐私权时都应当取得患者的同意。其二在医方来说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必要的,但没有取得患者的同意。常见的情况就是将患者充当 “ 活体教具 ” 。由于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医学生不进行必要的观摩实习及临床学习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的,因此,大多数较好的医院都承担了一定的医学教学任务,以给 实习的医学生提供观摩和实习的场所和机会。例如,在 作者简介 周玉文 (1957 一 ),山东乐陵人,武夷学院法学副教授,从事律师实务的教学和研究。 tel: e-mail:jxzyw2003163 com 合肥一医院直播手术过程,载于健康报 )2004 年 4 月 20 日第 6 版。 胡勇:医生,请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载于:法制日报 2003 年 1o 月 20 日第 3 版。 6u 一些医院里时常看到经验丰富的资深医生身后跟着三五成群的实习医学生,资深医生指着患者的某一疾病部位进行详细的讲解,有时 还要求实习生进行触摸、检查等。这种教学行为在医方看来是必要的,但由于显然超出了对患者疾病诊治的需要,而有没有事先取得患者或者其家属的同意自然就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当然,如果是疑难病症,请多名医生参与会诊,这由于是诊治疾病是需要,就不能认为是侵犯隐私权行为。其三,医方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没有提供保护患者隐私的必要条件,致使患者隐私被泄露的。常见的情况是在问诊或者检查中有与疾病诊断无关的人在场,泄露患者隐私。由于我国现在 许多医院,尤其是大医院门诊量很大,门诊用房比较紧张,候诊区域狭小,有时医生在对 一个患者问诊、检查时周围有许多候诊的患者,致使候诊的患者也有意或者无意地知道了被问诊、检查患者的一些隐私,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隐私被泄露 虽然不能认为诊病的医生有什么过错,但这也是医方没有尽但自己的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那种认为这种情况没有侵犯患者的隐私权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这不是泄露患者隐私权的正当理由,无论是医生的过错还是医院的过错在侵犯患者隐私权问题上是一体的行为是不能把他们分开来的其四,为了宣传医院的形象或者医生的业绩在广告以及其他宣传材料中将患者的真实姓名、住址、病情及 治疗经过等都和盘托出,以增强其广告及宣传的可信度。这种情况如果事先没有取得患者或者其家属的同意,就是一种明显的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行为。其五,医生在问诊、检查过程中,询问了与诊治疾病明显无关的情况或者检查了与诊治疾病无关的部位。例如,患者本是感冒,医生却问及患者恋爱和性生活的经历;本是头部外伤,医生却要检查其胸腹部。不过,这种情形除了上述极端的情况外,一般是很难认定和判断的,尤其是一些疑难病症医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情况。其六,医务人员 “ 出卖 ” 患者的个人隐私。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例子,某产妇刚从医院回到家里,就接到大量 推销奶粉、保健品等婴儿用品公司的电话或者找上门来的推销员,使产妇和其家属不胜其烦。类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 年第 l4 卷 (第 1 期 )似这种情况,都是由于医院或者医护人员将患者的有关信息透漏给有关商家导致的,这是典型的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无论医院或者医护人员是否得到了好处 (一般都从商家得到了好处 ),都属于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违法行为。总之医务人员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行为就是表现为其泄露或者使用患者隐私的行为没有取得患者或者其家属的同意,其主观上有过错,具体表现为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如果取得了患者或者其家属的同意,或者符 合法律的特别规定,就不能认为这种泄露或者使用行为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而是实属于合法行为了。因前者可以认为是患者对自己隐私权的处分;后者是属于依法办事。例如,我国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第 l6 条规定: “ 医疗单位要密切注意就诊病人,发现疑似艾滋病病人,应当立即诊断、报告和处理。 ” 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的报告和处理行为就是合法行为。另外,由于 “ 法有限而情无穷 ” ,在没有法律相应规定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将了解到的患者隐私泄露出去及作为非诊治目的使用时是否是侵犯患者隐私权呢 ?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 “ 只要加害人能够或者应当 预见其行为的后果,不论其主观上是希望、放任还是疏忽,均不影响责任构成。 ” 也就是说,在不能或者难以判断医护人员泄露隐私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定义务的情况下,则以医护人员有无过错来认定其泄露或者使用患者隐私的行为是否是侵权行为。例如,性病科医生向他人泄露某人曾向其进行过咨询;心理或者精神科医生公布某人曾与其订立过医疗合同,等等。虽没有透漏任何实质性内容,但仅仅透漏这些信息,就足以使他人推测某人是性病患者、是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医生是能够也应当预见到,因而具有过错。二、侵犯患者隐私权损害结果的认定由于一定的损害结果是认 定任何侵权行为都必须具备的要件,因此,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法律责任也应当以医务人员泄露或者使用患者的隐私权的行为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为前提。无损害当然谈不上侵犯患者隐私权,如果损害很轻微也不能就认为侵犯了患者隐私权。这如同侵犯他人名誉权一样,在对他人宣传报道及评价中只要有一丁点儿不实,也是侵犯了他人的名誉,但则不一定构成法律上 华建文等:谁来保护患者隐私,载于苏州日报 )2005 年 8 月 7 日第 3 版。 王利明、杨立新、姚辉著: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54 页。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 年第 14 卷 (第 1 期 )的侵犯他人名誉权。因侵犯他人名誉权需要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个人隐私的暴露。只要未经本人同意将其隐私公之于众,即构成了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有学者认为:侵害隐私权的损害结果,“ 既不以侵害人的公开是否有损害隐私权人的名誉为判断标准,也不以该事实是否为第三人知道为前提。 ” 笔者认为, “ 不以侵害人的公开是否有损害隐私权人的名誉为判断标准 ” 是有道理的,但是 “ 不以该事实是否为第三人知道为前提 ” 就没有道理了。因为,行为人虽然披露或者散布了患者的隐私,由于某种原因该隐私实际上并没有被他人所知晓,也就是说实际上行为人的这一行为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就当然谈不上是侵犯隐私权。笔者还进一步认为,在 “ 侵犯患者隐私权纠纷 ” 中,如果医护人员只是在极小的范围内泄露或者散布了患者的隐私,例如,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医生某甲,治好了某乙的疾病,便给他的两位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师写信报告了这一情况以取得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信中虽然谈到了某乙的隐私,但由于这两位老师并不认识某乙,也没有进一步披露,对这种极其轻微的披露行为,也不能认 为是侵犯了某乙的隐私权。因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其中又离不开对患者相关隐私的知情权,如果对患者隐私极其轻微的泄露和损害,都要追究医生的责任必然不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但也有学者认为, “ 侵害隐私权的损害是精神损害,即导致受害人精神痛苦,包括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羞愧等。这种精神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或者较长时间,可能导致受害人出现疾病尤其是精神方面的疾病。 ” 笔者认为,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但对精神损害受害人很难拿出证据证明自己如何情绪低落、如何焦虑、如何羞愧等。在法学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那 种要求受害人对自己受到的精神损害举证证明,证明不了就不予支持的情况。 不利于保护受害人,也不可取。笔者认为,只要受害人证明了行为人向不特定的多数人或者特定的多数人披露了自己的隐私,并且他人知道了这一隐私,就是完成了证明责任,即 61 证明了损害结果的存在,就应当予以精神损害赔偿。当然,如果受害人还能举证证明自己精神损害的严重性,例如导致了精神方面的疾患,则可以进一步增加赔偿数额。三、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法律救济从我国法律的现行规定来看,侵犯隐私权对受害人的法律救济方式只有民事责任一种。从民法通则规定的10 民事责任: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来看,这 10 种责任形式中,能适用于侵犯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只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我国司法解释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归人侵犯名誉权行为中,在司法实践中也是将侵犯隐私权行为比照侵犯名誉权行为来承担民事责任。而司法实践中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则是侵犯名誉权最主要的责任方式,那么逻辑分析的必然结论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也是侵犯隐私权的最主要责任方式。笔者认 为,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不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方式,这是因为, “ 一般说来,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都是公开进行的,其内容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范围一般与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 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行为人在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民事责任的同时,可能会在客观上继续公开、披露、宣扬或传播他人的隐私资料,其结果是,通过让行为人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民事责任,非但没有使受害人的精神得到抚慰,反而使其受到进一步损害,这就与民事责任制度的目的南辕北辙。笔者认为,侵犯隐私权的民事责任主要适用赔礼道歉 和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赔礼道歉这种责任形式一般适用于侵犯公民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人格权及法人的名誉、名称权的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的承担。它也是侵犯隐私权的民事责任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学者认为,赔礼道歉需采用公开方式进行。 但笔者认为,法律上并没有规定赔 王利明、杨立新、姚辉著: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54 页。 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 2004 年 5 月第 1 版第 363 页。 李松:被公示 “ 丧失劳动能力 ” ,困难户状告居委会,载于法制日报 )2005 年 8 月 17 日第 4 版。 张新宝著 :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 l10 页。另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1993 年 8 月 7 日 ),答问之十、十一。 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 171页。 62 礼道歉的方式因此其具体方式则取决于受害人的选择。具体就侵犯隐私权的赔礼道歉来说,还是以不公开赔礼道歉为好例如采取当事人面对面的方式、信函的方式。如果以公开的方式。将会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民事责任一样,发生事与愿违的效果。由于侵犯患者隐私权的结果主要是给受害 人造成精神损害,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是应当的。这里的赔偿损失主要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 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为解释 )来进行的赔偿。但该解释强调: “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 ⋯; ⋯; 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笔者认为,考虑到侵犯隐私权的特殊性,即侵犯隐私 权的民事责任不适用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只要构成侵犯隐私权就应当给予适当的赔偿损失,如果有严重后果,则要加大赔偿损失的数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年第 14卷 (第1 期 )额。关于 “ 严重后果 ” 的认定,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受害人本身的精神痛苦情况,如精神抑郁、神态反常、生活失调甚至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等;二是侵权人泄露及散布隐私的情况,主要包括,多少人知晓了该隐私这些人与受害人的关系如何;侵权人的动机、手段、情节以及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等。一般来说,隐私知道的人越多,尤其是受害人身边的人、认识受害人的人越多,对受害人造 成的精神损害就越大,这是认定 “ 严重后果 ” 首先应当考虑的。另外侵权人侵权的心态、动机、手段、情节及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必须考虑的。例如。医生某丙因为患者某丁举报了他收受 “ 红包 ” 的行为,出于报复的心理动机,多次在某丁的同事、邻居及朋友中间散布其隐私这种情况就完全可以认为是有 “ 严重后果 ” 。具体赔偿数额的确定除了要考虑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外还要根据解释第 10 条的规定,考虑 “ 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 、 “ 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 、 “ 侵权人获利情况 ” 等诸多因素。 (三 )全面收集证据原则运用于医学诊断我们说漏诊 是因收集不全造成的,因此全面收集证据至关重要。法律要求法官必须全面收集证据单一的证据称为孤证,一般不予采信。全面收集证据援用于医学诊断时表现为应重视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各项检验结果的收集,出现阳性症状、体征表明还必须进一步收集证据;仅有患者的自诉没有其他证据加以支持时视为孤证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的依据。临床病例有患者反复诉腹痛经全面收集证据无阳性结果后考虑心理原因引起的功能性腹痛请精神科医生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18化学能和热能强化训练含解析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解题指导8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命题分析规范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四世界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第10讲英国代议制和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考法精练含解析
- 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墙体保温
- 2024年渤海石油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技术质量部年终工作总结
- 第一课1法律的基本特征教材课程
- 二零二五年度货运合同标的货物运输与保险责任详细条款2篇
- 2024年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英语-辽宁省大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双基测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点及应对措施
- 2025版新能源充电桩加盟代理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云南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GB/T 5483-2024天然石膏
- 空调年度巡检报告范文
- 线上推广授权合同范例
- 保定学院《大学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末综合模拟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