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指出- 金砖国家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 金砖国家赶超发达国家势头明显 2011年4月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云南财经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指出,近十多年来,金砖国家发展迅速,追赶发达国家的势头相当明显,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规模世界排位提升,对发达国家赶超效果明显;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国际经济影响力提升等。 蓝皮书指出,21世纪头十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其中,中国则超过10%、印度超过7%、俄罗斯超过6%,金砖国家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及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率,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佼佼者。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增长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印度在20022010年的增长率超过7.5%,俄罗斯为6.6%左右,巴西平均年增长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1.7%提高到近十年的3.6%,南非近十年的年均增长率则在3%左右,多数年份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蓝皮书援引学者观点认为,近十多年来全球经济构造板块重心漂移速度加快,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以超乎欧盟领导人想象的速度飞速前进,比欧元区和全球其他经济要快得多。 同时,蓝皮书指出,在近十多年里,除新加入的南非外,金砖国家相继进入了万亿美元大经济体俱乐部。由于经济增长较快,金砖五国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2001年的17.71%上升到2009年的24.22%,五国经济占美国经济的比重也有所上升,显示金砖国家与美国经济总量的差距在缩小,其中以中国缩小幅度最大,意味着追赶速度最快,其次为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南非次之。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差异大,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出现了巨大反差。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88.6%下降到2000年的76.6%、2008年的20.8%和2010年的约30%。而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0.6%上升到2010年的60%多,其中,中国一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超过30%,居世界第一。金砖国家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参见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P81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指出- 预计2015年金砖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GDP增量将占世界增量的1/3 金砖国家近中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4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预测指出, 从近中期(15年内)来看,金砖国家都能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态势,赶超发展进程将延续下去,对世界经济的引擎作用将随着经济体量的迅速扩大而继续增强,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按照市场汇率估算,金砖四国(不含南非)的GDP总量将从2008年占世界份额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GDP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1/3。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越美国居世界第1,而印度GDP则将跃居世界前5名。 蓝皮书分析认为,首先,西方各主要经济体均走出低谷,稳定复苏,外部发展环境稳定向好,将助推率先复苏的金砖国家进入新快车道。美国供应管理学院2011年1月ISM商业指数就达到68.8,为1988年以来最高。 尽管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传统产业分工在较长时期内还难以改变,但在新技术革命加速推进背景下,金砖国家等继续承接发达国家技术革新成果与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如在大力推进新能源、低碳经济中,发达国家与金砖国家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开发异常活跃,并将在金砖国家形成新的增长点。 其次,金砖国家投资潜力较大。中国、印度有储蓄的历史传统习惯,加之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较低,强迫性储蓄倾向强,未来较长时期维持较高储蓄率将为较高投资率创造基础条件。巴西、俄罗斯和南非有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的投资率,同时,金砖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完善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将使外资在较长时期内加大流量。据预测,2011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外资将高达11000亿美元,金砖国家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 最后,消费活跃和快速升级也将创造巨大增长空间。金砖五国人口近30亿,特别是中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市场扩张潜力巨大,为未来留下了巨大的增长余地。同时,金砖国家居民消费升级很快,与发达国家的同步发展,极大地刺激创新发展和高新产业繁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增长源泉。 (参见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P636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指出- 金砖国家研发占GDP比重仅为OECD国家平均值的一半 俄罗斯每年扶持中小企业创新资金仅为美国“小企业创新计划”的1/50 金砖国家亟需推进创新能力 2011年4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指出,虽然金砖国家在过去十多年里实现了较快发展,并在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但在金砖国家保持稳定增长和崛起的进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难题,在推进创新发展中仍面临众多瓶颈。 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仍然属于数量型和粗放型增长,赶超主要体现在规模、速度上,还缺乏质量、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优势,如全要素贡献率普遍不到30%,不到发达经济体的一半。金砖国家高新产业很弱,2006年,俄罗斯信息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远低于美国和爱尔兰(分别为5%和12%)。印度总出口中高技术商品只占5%,中国高新产业占比虽然相对较高,但主要由外资企业贡献,而中国获得的附加值相当低。 例如,根据美国海关统计,进口一部中国生产的Iphone手机价值为178.96美元,但其中包括34%的日本零部件、17%的德国零部件、13%的韩国零部件,还有6%的美国产品,中国“创造的价值”仅为3.6%。在20092010年132个经济体参与的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南非、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分别列在第43、51、56、64和68位上,距离发达国家差距甚大。 另一方面,金砖国家推动经济创新转型还面临人才、资金短缺等瓶颈,如金砖国家研发占GDP比重介乎0.9%1.4%,只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平均值的一半。俄罗斯政府每年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的预算资金大约仅有4000万美元,只相当于美国政府“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年支持资金的1/50。 蓝皮书分析认为,金砖国家或为体制过渡经济体,或为非成熟市场经济体,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按照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8/2009年世界竞争力要素排名,金砖四国在“制度和机构”这一要素项均属于弱项,低于各自的总体排名,说明四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 最后,蓝皮书指出,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在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还要努力推动发展方式尽快创新转型,尽快培育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提高各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从原料供给、廉价出口的依附式发展模式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高端价值环节。(参见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P505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指出- 金砖国家在GDP规模及经济增速方面尚存差距 2011年4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指出,金砖国家都是新兴经济体,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从评估金砖国家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金砖国家在GDP规模及经济增速、贸易发展等方面尚存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中国在GDP规模上具绝对优势,俄罗斯、巴西人均GDP位居前列 蓝皮书指出,根据IMF的数据表明, 2010年中国GDP为10万亿美元,而印度为4万亿美元,中国GDP规模约为印度的2.5倍。俄罗斯和巴西的GDP只有2万亿美元,约为中国的1/5。南非GDP为5243.4亿美元,仅相当于中国GDP的5.20%。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总和。 但是,从人均GDP来看,俄罗斯、巴西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印相对“贫穷落后”。南非以人均7000多美元处于中等水平。俄罗斯和巴西人均GDP在2010年均超过1万美元,而中国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印度人均GDP只有1000多美元。 二 中国、印度经济增速明显领先,俄罗斯波动较大 蓝皮书指出,从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比较来看,20012010年10年间,中国的平均增速是10.49%,印度的平均增速为7.38%,俄罗斯平均增速是4.86%,巴西平均增速为3.65%,南非的平均增速是3.52%。中、印明显领先,俄罗斯经济增长波动较大,南非经济增速相对缓慢。 蓝皮书预测指出,未来,金砖国家仍将整体保持快速增长,整体高于世界经济增速,大大高于发达经济体增速。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为9.5%,印度经济增速为8%,俄罗斯和巴西仍然继续保持4%以上的经济增速。 三 金砖国家货物贸易规模差别较大, 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比重持续增加 蓝皮书指出,从金砖国家贸易发展比较来看,金砖国家货物贸易规模差别较大。中国货物出口额位居全球第一,出口规模约为俄罗斯的4倍,印度和巴西的8倍,南非的20倍。2009年中国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俄罗斯出口额为3033.88亿美元。印度和巴西的出口规模相差不多,南非的出口规模较小, 2009年为626.03亿美元。 从进口来看,2009年,中国仍然是以1万亿美元的进口额,位居金砖国家进口规模之首。印度以2495.9亿美元位居第二,俄罗斯以1918.03亿美元位居第三,巴西为1336.69亿美元,南非进口规模最小仅为731.72亿美元。 另外,金砖国家贸易占世界贸易比重整体上持续增加。1948年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仅为0.9%,2009年已经上升到9.9%。俄罗斯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也由1993年的0.01%上升到0.05%。1983年印度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为0.5%,2009年又上升到1.3%。巴西占世界出口的比重变化情况与印度类似,2009年为1.3%。南非占世界出口的比重则一直处于下降趋势,1948年为2%,2009年下降到0.5%。 从进口来看,金砖国家进口占世界进口的比重由1993年的4.51%上升到2009年的11.85%,是原来的2倍多。金砖国家成为全球重要的出口市场。 在综合分析了各种指标之后,蓝皮书总结指出,从贸易优势产品来看,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是印度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是俄罗斯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矿产品、食品饮料烟草和植物产品是巴西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贵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是南非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 从与国家竞争力相关的指数或指标的国际排名情况来看,中国整体上竞争力最强,超过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但是,从与竞争力相关的其他指标来看,中国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在金砖国家中,巴西的全球繁荣指数和平均生活满意度排名最高,俄罗斯的人均GDP排名和人类发展指数最靠前,南非的全球清廉指数最高,南非金融市场成熟度较高。中国的全球和平指数最高,印度不具备明显的优势指标,但是,其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较好,在全球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参见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P41342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指出- 金砖国家偏重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对外经贸国别过于单一化 金砖国家应努力增强全球经济治理参与权 2011年4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指出,作为新兴经济体群体发言人代表的金砖国家,对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金砖国家应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创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努力增强全球经济治理参与权。 首先,金砖国家应该利用新兴经济体快速上升的有利契机,大力拓展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包括在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过去这些国家过分偏重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对外经贸国别方向过于单一化,形成了对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症。 例如,2008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对美日欧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分别为43.5%、59.7%、37.6%和51.2%,远远高于同期四国间相互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在发达国家成为金融与经济危机源头时,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为此,蓝皮书指出,各国应强化对外合作多元化格局,强化金砖国家自主性发展,逐渐与发达国家“解套”。 其次,金砖国家应该减少摩擦和内耗,消除单打独斗的弱势,提升整体发言权和全球经济治理权,促进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结构和机制的建立。 再次,金砖国家应开展相互学习,实现携手并进。尽管金砖国家国情不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互相仍有很多可资借鉴的东西。如中国可向印度学习发展IT、服务业和金融管理、繁荣私营经济的经验;学习俄罗斯让居民分享发展成果,大力提高人力资本和追求创新发展的经验;其他金砖国家则可以借鉴中国政府资源动员、宏观调控能力和推动经济增长的经验等。 最后,蓝皮书指出,放眼全球,新兴经济体阔步崛起,金砖国家加速赶超。但金砖国家的未来赶超之路不会、也不可能是直线延伸,中间充满变数和障碍,能否成功跨越、崛起,取决于金砖国家能否发挥优势、及时转型、创新发展、强化合作、互利共赢。(参见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P727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指出- 巴西与中国互利共赢发展机会多 2011年4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指出,从2010年公布的中国对巴西的对外巨额投资分析来看,巴西可能作为原材料供应商和中国工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成为中国的伙伴。 2010年,中国企业在巴西开展了一系列并购行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收购MMX(采矿业)21.5%的股份;洪桥集团投资Mineradora Sul Americana de Metais公司4.3亿美元,到2013年可望达30亿美元;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收购Peregrino近海油田40%的股份;国家电网公司收购7条能源输送线;中石化收购REPSOL BRASIL(石油业)40%的股份。 蓝皮书认为,尽管上述项目有些还没有达成协议,但这将会改变中国在巴西的投资局面。不仅仅是诸如石油和铁矿石之类的原材料吸引了中国公司的兴趣,还有诸如大豆等谷物也使他们颇有兴趣,因为许多中国谷物生产商都有更大的食物需求。 此外,随着这些中国投资的到来,巴西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可能有重大改善,这可在中期提高巴西的经济效率。由于巴西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以及把这些原材料运送到目的地的成本高昂,所以如果这些中国企业的投资能够以更有吸引力的价格把最终产品输出,对两国也非常有益。 最后,蓝皮书指出,巴西和中国的经济关系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展,为两国互利合作提供了机会,要求两国政府采取创造性行动来保证可持续发展之路和协调合作。对巴西来说,这是有效创造新一轮可持续性增长不可错失的良机,反过来,这也给新的巴西公司进入中国展示了诱人的前景。 (参见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P989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指出- 金砖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在今后逐渐减弱 2011年4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指出,金融危机以来,金砖国家立足于自身国家的特点和优势,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应对及时,措施针对性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但从总体来看,今后金砖国家财政政策扩张性将逐渐减弱甚至部分或完全退出。 蓝皮书分析认为,从目前来看,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已经恢复或基本恢复,经济增长的未来趋势乐观。但由于受世界经济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速、主权债务危机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一些国际不利因素的影响,还面临自身的通货膨胀、赤字走高和债务积累等问题的挑战,同时还有收入分配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为此,蓝皮书认为,今后金砖国家财政政策的方向将集中在调节收入分配、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增长能力方面,财政政策的重点包括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增加人力资本和社保投入、增加科技创新投资等。 同时,蓝皮书还指出了金砖国家在发挥财政政策作用时应注意的两个方面:首先,要充分利用优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蓝皮书认为,金砖国家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需求,竞争优势是本国的资源、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和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但是本次危机暴露了这种增长模式稳定性不足,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更需要深挖内需,提高国家持久竞争力,稳定快速实现长期增长。 其次,还要利用财政政策以防范外部风险。要重新审视金融安全,防止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和投机性危害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要保持汇率和资产价格的稳定,加强对外资的管理和引导,防止外资流动对经济增长、汇率和资产价格造成重大影响。 (参见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P27227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金砖国家全球治理参与权扩大,但完成由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的华丽转身尚需努力 2011年4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指出,随着金砖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金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在2011年1月下旬瑞士达沃斯年会上,有关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崛起的话题成为论坛热议的主题,“北京共识”也被广泛讨论,也是金砖国家全球经济影响力提升的标志之一。显示出金砖国家在应对全球危机过程中快速经济复苏和引领性发展、而长期居于世界经济中心的欧美发达国家相对黯然失色,世界经济重心偏转的趋势增强。2010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成为美国新闻周刊年度影响人物第一名,超过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是创记录的第一次。同时,中国工人也首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金砖国家的影响力的扩大,使其对其他新兴国家的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增大。南非积极申请加入金砖阵营,并于2010年12月被金砖四国一致同意接受加入金砖四国。至此,金砖国家正式扩容,由原先的四国扩充为五国,金砖成员国由原来分布在三大洲扩展到四大洲,代表性更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世界银行投票权向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偏移,意味着金砖国家在这两大全球金融、经济协调与治理机构的地位增强。 通过2006年、2008年两次特别增资,中国在IMF的份额排名从并列第8位上升到第6位。2009年3月伦敦G20峰会前夕,金砖四国就要求改革现有国际储备货币管理体系,就建立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以及增加新兴国家发言权达成共识,一致要求发达国家转让7%的份额。经过金砖国家不懈努力,2010年10月韩国G20峰会期间,正式达成协议,转让给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4.6%的IMF股份。经过这次扩容,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在IMF的股份得到提高。中国在IMF的份额权重将上升从3.72%提高到6.394%,提高2.398个百分点,排名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三位。印度份额提高到2.751%,居第八位;俄罗斯份额提高到2.706%,居第九位;巴西份额提高到2.316%,居第十位。至此,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四国均进入IMF前十大持有国地位,四国份额累计首次达到14.163%,四国在IMF的话语权得到较大提高。这是IMF65年来最大的一次治理权改革成果。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动IMF分配特别提款权,并参与了特别提款权自愿协议交易。该协议成为IMF历史上首项债券购买协议,有利于提高IMF帮助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与IMF签署了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IMF债券的协议。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也增持了国家货币基金组织增发的股权。 中国、印度等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重点课文 6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3 Sports 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骑鹅旅行记(节选)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Unit 5(第1课时 Section A 1a-1d)(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
- 10 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7《大小多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一年级上册
- 个人酒店合作经营协议5篇
- Unit 5 Lesson 25 I Want to Be a Teacher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教学设计(冀教版)河北专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常压热水锅炉产品质量证明书
- 叉车定期检验研究报告
- 35KV集电线路铁塔组立专项方案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中规协秘字[2022]第022号-----(2022.6.1)
-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教案
- 第三节 意大利现代设计
-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中考真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施工方案
- 《鲜香美味的食用菌》教学设计
- 农村地区金融包容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完整版)Brownbear绘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