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依法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实施金融调控与监管的特殊金融机关。在现代社会中,一般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金融调控与监管的银行等重要职能。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中央银行制度。关于中央银行的名称,除部分国家直接以“中央银行” 命名外,有的国家称为“国家银行”,如前苏联、瑞典、荷兰、比利时、罗马尼亚等;有的国家称为“储备银行”,如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印度等;有的则冠以国名,如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等;还有的国家称“人民银行”,如南斯拉夫、朝鲜和中国等。因此,识别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不能单纯看其名称,而应深入了解它的地位和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是随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的高度发展,以及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而产生的。中央银行的产生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即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管理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的需要,统一进行票据清算的需要,加强金融管理和监督的需要。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设有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萌芽可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的欧洲。1656年由私人创办的欧洲第一家发行银行券的银行 瑞典国家银行 ,1694年在伦敦成立的股份制的英格兰银行 ,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银行的雏形。此后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经历了初创、普及和完善的过程。其发展轨迹可概要如下:1.从中央银行的建立方式看,早期的中央银行是随资本主义货币信用经济的发展,从一般商业银行发展到大银行以至发行银行,最后形成中央银行。而后期的中央银行,则多半是在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结合本国实际,通过立法而创设的。前者以英国为代表,后者以美国为样板。 2.从中央银行的职能来看,中央银行的发展过程就是其职能不断完备的过程。中央银行最初的职能是垄断货币发行和服务于政府财政,亦即具有发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的职能。在资本主义银行发展之初,许多商业银行既从事一般银行业务,也从事银行券的发行。而银行券的分散发行,既受流通地域的限制,又有信誉欠佳、币值不稳的弊病,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此,政府以法令形式特许一家或少数几家大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委托其代理政府财政收支,赋予其对政府财政提供资金支持的义务。中央银行职能发展的第二步,是其发展为银行的银行,亦即票据清算人和最后贷款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用的发达,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票据清算,需要由一个权威、公正的银行来承担;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放款频繁,一旦发生放款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周转不灵,就会起连锁反应,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而严重的经济危机,反过来又会加剧银行资金失灵,乃至破产、倒闭。为此,客观上要求由一个具有国家权威、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来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当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困难时,能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向其提供贷款,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英格兰银行大约于19世纪中叶完成了这一职能。中央银行职能发展的第三步,是其调控和监管职能的产生与加强。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以后,特别是信用纸币制度确立以后,资产阶级政府一改以往的自由放任政策,力图借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实行干预,从而使中央银行成为政府监管和调控金融的工具,由此使中央银行具备了金融监管与调控的职能。 3.从中央银行的活动宗旨来看,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放弃自身营利目的、与国家政权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和地位发生了以下变化,即由最初的特权商业银行,发展到半国家机关,最终成为国家机关。 4.从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看,早期中央银行是在私人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一些国家陆续对中央银行实行改组和国有化政策。后期设立的中央银行,则多由政府直接投资设立。现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的资本全部或部分为国家所有。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阶段,约可分为四个时期: (1)萌芽阶段(16561844年)。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英格兰银行条例的实施。这一阶段有1656年成立的瑞典国家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和美国第一银行(17911811年)、美国第二银行(18171836年)。其特征是享有银行券发行权(但还不是唯一的),和政府财政、国家资本有相对密切的联系。 (2)创建阶段(18441920年)。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的召开。这一阶段,瑞典国家银行于1897年独占了货币发行权,并不再与一般商业银行争业务;英格兰银行亦基本完成了独占发行权,并代理国库,取得了中央银行的地位。从而揭开了世界性创建中央银行的新阶段。如:1860年的俄罗斯银行、1875年的德国国家银行、1879年的保加利亚银行、1883年的罗马尼亚国家银行和塞尔维亚国家银行、1893年的意大利银行、1905年的瑞士国家银行、1896年的乌拉圭银行、1911年的玻利维亚银行、1913年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898年的埃及国家银行、1882年的日本银行、1905年的大清户部银行、1909年的朝鲜银行等等约29家中央银行,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其中绝大部分是欧洲国家。它们的产生主要是本国经济、金融客观发展的产物,并且除个别例外,都是由普通银行通过逐步集中货币发行和对一般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及资金支持而演进为中央银行的。 (3)普及阶段(19201945年)。从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2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明确重申了现代金融经济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建议未设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应尽快建立中央银行,以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制和经济稳定。这对中央银行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期间,各国改组和新设的中央银行有40多家。同时,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在这段迅速扩展时期中逐渐完善。 (4)加强阶段(1945年现今)。随着金本位、虚金本位制的相继崩溃,特别是为了医治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创伤,中央银行制度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表现为:一方面,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建立了中央银行;另一方面,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和利用,如法国和英国先后于1945年和1946年将中央银行收归国有,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金融监管也进一步从分权到集中、从松散到强化,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明显提高,监管职能得到强化。 我国的中央银行萌芽于20世纪初。清政府为整理币制于光绪30年(1904年)由户部奏准设立官办银行 ; 大清户部银行,1905年8月在北京正式开业。1908年该银行依大清银行则例改名为大清银行,经理国库、发行纸币,初具中央银行职能。民国后,大清银行于1912年1月改名为中国银行,而后与交通银行一起受北洋政府的控制,部分地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能。在南方,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央政府时,曾设中央银行。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于12月在武汉成立中央银行。但因军事形势所限,这两家银行实际上未能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于1928年11月成立中央银行。但在实际上该行和改组后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1933年成立的中国农民银行一起享有货币发行权。1937年为适应战时需要,成立了“四联总处”,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42年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同时集中黄金、外汇储备,统一管理全国的金融业。随着国民党腐朽政权在中国大陆统治的结束,该行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但人民银行并非一开始就是专门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于石家庄成立的,同一天还发行了该行的货币 ; 人民币。1949年初,人民银行总行迁至北京。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又合并了东北银行、内蒙古人民银行等地区性银行,成为全国统一的国家银行。1950年以后,按当时的行政区域设置了总行、区行、分行、支行四级机构。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是各级政权的组成部分,既是货币发行和执行金融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又是办理信贷、储蓄、结算、外汇等具体业务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具有中央银行和一般银行、国家机关和经济组织的双重性质,是全国的现金出纳中心、信贷中心和转帐结算中心。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一直沿袭到1979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金融体制也开始了改革。人民银行的管理职能与经营具体金融业务的职能逐渐分开。尤其是1983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1月1日起,专司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对企业和个人办理金融业务。1984年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具体落实国务院的决定。1986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更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国家的中央银行。”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明确指出要在我国“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从而使我国人民银行的法制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又对中国人民银行法做以修正,修正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共8章53条,依次为总则、组织机构、人民币、业务、金融监督管理、财务会计、法律责任、附则。把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给新成立的银监会,更突出了人民银行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二)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 关于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各国的法律规定不一,在理论界也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争议的焦点在于中央银行究竟是政府机关,还是金融企业,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综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中央银行在性质上应属于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特殊国家金融监管机关。对这一性质,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加以理解: 1.作为国家机关,中央银行与一般政府机关相比,有着显著的特殊性。亦即它带有银行的性质,执行着金融机构的业务。表现在: (1)中央银行履行的监管、调控职能主要是通过其服务职能,亦即金融业务活动实现的,其调控工具主要是货币政策等间接杠杆。这与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一般政府机关有显著的区别。 (2)中央银行也办理金融业务,如存款、贷款、再贴现、票据清算等,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有资本、也有收益。这就具备了普通银行的基本属性,使其与完全靠国家财政拨付经费的政府机关有显著不同。 (3)中央银行因其职能的重要性、业务的特殊性,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超然的法律地位。其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人事任命、组织管理体制方面,都有比较特殊的规定,不象一般政府机关那样直接隶属于政府,并对其负责,而往往和立法机关直接建立监督制约关系。 2.作为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虽然具有银行(金融企业)的一般性质,但它和普通银行相比,又更多地体现出国家机关的性质。表现在: (1)中央银行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各国银行法一般都规定,中央银行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只对政府、普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业务。 (2)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对政府财政存款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代理财政收支不收费,其资产要保持较大的流动性。这和普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原则是不同的。 (3)国家对中央银行的资本和利益分配有较强的控制,对中央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任职期限等,规定较为严格,往往与政府机关行政首长的任命程序相同。综合上述,我们认为中央银行在性质上属于国家机关,是特殊的国家机关。3、我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该法第八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在性质上,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特殊的国家机关。作为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拥有资本,可依法开展业务,行使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金融调控的银行的职能。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是指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国家金融监管机关应有的作用,是中央银行的性质的具体反映,在各国的中央银行立法中具体体现为中央银行的职责。 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照中央银行的性质来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可分为调控职能、监管职能和服务职能。 (1)调控职能。中央银行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特殊金融机构,其性质决定了它具有金融调控职能。亦即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全国的货币、信用活动进行有目的的控制与调节,影响和干预国家宏观经济,实现其预期货币政策目标的职能。中央银行调控的主要对象是货币供应量,以此影响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中央银行履行调控职能的主要手段是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2)监管职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的金融行政管理职能。其监管对象有两个,一是对普通银行的全面监管;二是配合其他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当代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包括:草拟金融法律、法规,制定金融政策和金融行政规章;审批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接管和终止;审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并依法对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管;管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黄金、外汇市场等。中央银行为履行监管职能,往往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如监管委员会、审计部门等。从全球范围来看,75%的央行(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负责银行监管,部分经合组织国家(发达国家)的央行在朝着分拆的方向发展。英格兰银行是央行分拆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英国单独设立金融服务管理局负责金融监管,但英格兰银行依然负责整体的金融稳定工作。 (3)服务职能。中央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它需要以银行身份提供金融服务。由于中央银行不直接办理工商企业的存贷款业务,所以,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普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社会。中央银行为政府服务表现在:经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和兑付;代理政府经营黄金、外汇储备;对政府融通短期资金;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充当政府经济、金融顾问等。为普通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的主要内容有: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提供清算服务;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融资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表现为:依法发行货币并维护币值稳定;维护银行客户存款安全;搜集、整理和公布有关国民经济信息资料,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制定业务政策、计划、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存贷款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引导资金投向。 中央银行的监管、调控、服务职能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统一的,其中,服务职能是中心,它贯穿于管理与调控职能的过程始终,服务又要服从于管理与调控;管理与调控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调控促进实现有效管理,管理对调控也有促进作用。同时,这三者之间又是存在矛盾的。要克服其矛盾,必须将它们统一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亦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2.按照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标准,中央银行的职能可分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三大职能。 (1)作为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垄断全国钞票的发行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发行全国统一的本位货币,并负责控制信用,调节货币流通。 (2)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与普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不与一般工商企业产生直接的信用关系。其体现为:集中保管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存款和超额准备金存款),成为金融机构的现金准备中心;在各金融机构存款的基础上,办理它们相互间的转帐结算,成为全国金融业的票据清算中心;以准备金存款和货币发行为资金来源,对金融机构放款,充当最后贷款人。 (3)作为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并把政府作为其直接的客户。其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和实施货币金融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管理普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使金融监管职责;充当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顾问;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为政府开立存款帐户,并在此基础上代理财政金库,代理政府办理出纳业务和政府债券的发行、兑付业务;在政府财政需要时,向政府提供贷款或以其他方式为政府筹集资金。 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的职能实际上都体现了中央银行的服务职能,所以,归纳上述两个方面的划分,我们可以说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金融调控与监管的银行四大职能。 中央银行作为特殊金融机构,一方面,它不是一般的金融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一国的金融管理机关,由此也就决定了中央银行不与商业银行争利润,而以调控信用、监管金融、稳定社会为己任,是一国金融体制的核心;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也要以银行身份从事金融业务(服务),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但它的服务对象不是具体的工商企业和个人,而是国家、政府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间接服务于整个社会公众。作为国家金融管理机关,中央银行行使金融监管和金融调控职能,但这些职能的行使,主要不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而是以经济的、间接的方式,亦即通过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进行的,是将金融监管和金融调控寓于金融服务的方方面面与服务过程的始终。因此,中央银行的活动既有纵向的金融管理、金融调控,又有横向的金融服务、金融协作,是两者的统一与融合。从而决定了中央银行法的调整,既要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考虑金融全局的管理与调控,又要从“金融个体”的利益和需要出发,考虑具体金融业务(服务)的开展,进而追求稳定整个金融业、服务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大众生活的公共目标。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市场发育和金融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故其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总分行制 或称集中单一制。在这种体制下,全国只设独家中央银行,其总行之下设若干分支机构,组成一个中央银行的统一体。总行一般设在首都,分支行一般按经济区域设立。分支行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不得独立地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而是执行总行的货币政策。这种体制的特点是权力集中统一、职能齐全、业务多样、决策迅速及时,便于贯穿业务方针政策。因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和日本银行都采用这种体制。 (二)复合二元制 又称多元制。是指在中央一级和相对独立的地方一级都设立中央银行机构,分别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此构成一个中央银行体系。在这种体制下,地方的中央银行不是隶属于总行的分支机构,它们有自己的权力机构,除执行总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外,在业务经营管理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因其主要适用于联邦政体国家,故又称联邦式中央银行制。其特点是有利于适应地方的具体情况,但权力和职能相对分散。美国和德国是这一体制的代表。 (三)跨国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是指某一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共同成立一家中央银行,由它在货币联盟范围内统一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这种中央银行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加强合作的结果。目前,主要有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所设的中非国家银行和东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等。另外,欧洲中央银行(ECB)也具有跨国制中央银行的特点 。 (四)准中央银行制 准中央银行制是指没有真正专业化的、具备完全职能的中央银行,而是由有关政府机构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与商业银行)一起共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形式。如新加坡由货币局发行货币,保管发行准备金和维护新加坡货币的完整,金融管理局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业的发展政策、银行发照、存款准备金收存、监理及融资等业务。我国香港地区由港府授权三大商业银行发行港币,港府金融司管理外汇基金、负责币制与汇率的重大决策,香港银行公会参与协调各银行的信贷和利率政策,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承担港府财政出纳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汇丰银行承担票据交换责任,政府的银行监理专员和证券监理专员则负责具体的金融监管事务。此外,利比里亚、马尔代夫、伯利兹等国也都实行各具特点的准中央银行体制。 三、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最高权力机构(包括决策和执行机构)、内部职能机构、外部分支机构。1、权力机构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称董事会、理事会或者委员会。成员一般为520人。任免程序和条件较为严格,理事一般由国会、总统或皇室任命,地位较高,任期较长,4年、5年、8年、14年不等。理事会由各方面人士参加,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还设有监督机构和咨询机构。 英格兰银行的董事会包括正、副行长各1人,董事16人,均由政府推荐、皇室任命。正、副行长任期5年,董事任期4年,轮流换届,每年2月更换其中4人。在行长、副行长下,设4人为执行董事,全日到行办公;其余12名董事来自工商界、银行界和工会,具有各方面代表性。 日本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银行政策委员会,有7位委员,由日本银行总裁,大藏省、经济企划厅、城市银行、地方银行、工商业、农业方面代表各一人组成。均由参、众两院同意,内阁任命。任期4年,凡任期未满而退职的委员,两年内不能在政策委员会所监督的金融机构任职。决定问题由委员过半数的表决权通过,但大藏省和经济企划厅的代表无表决权。日本银行的最高执行机构是理事会,由总裁、副总裁和7名理事组成,另设有监事5人和参事8人。总裁、副总裁由内阁任命,任期5年,受大藏大臣监督。理事由日本银行总裁推荐,大藏大臣任命。监事及参事由大藏大臣任命。理事任期4年,监事3年,参事2年,均可连任。 美国、德国是多元中央银行体制国家,联邦和地方两级的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权力机构。但地方中央银行无权独立制定货币政策,而要服从联邦中央银行权力机构的统一的货币政策。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联邦储备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委员经参议院同意,由总统任命,任期14年,每两年改选1人。总统有权指派两名委员分别担任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任期4年。另外,联储还设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该委员会由联储委员会成员和联邦储备银行总裁5人(其中一人固定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12人组成,受权决定联储系统在公开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买卖活动。美国各联邦储备银行的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9人组成。其中,甲类理事3人,为所在区会员银行代表;乙类理事3人,为所在区工、农、商业代表;丙类理事3人,为社会知名人士。丙类理事由联邦储备委员会指定,并由其中一人任主席。理事会的职责是:督导本银行的业务活动,接受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全面监督;经批准理事会可拟定贴现率,并按此利率对存款机构发放抵押贷款。 德意志联邦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和执行理事会。联邦银行理事会由联邦银行总裁、副总裁及其他理事(各州中央银行行长)组成。执行理事会由联邦银行总裁、副总裁和8名执行理事组成。各州银行的权力机构是该州银行管理委员会。 2、内部职能机构 中央银行根据其职能和业务管理需要,设立若干职能部门作为其执行机构。如英国设有政策和市场部门、业务和服务部门、金融监督部门三大部门,日本银行也设有18个局、室。 3、外部分支机构 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即其分、支行)的设立,一般是根据其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按经济区域设立,并在数量上有严格控制。分支机构是中央银行总行的派出机构,它根据总行的授权,在各自辖区内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应该说明的是,联邦制国家的地方中央银行,同样也可以设立分支机构。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12个联邦储备银行就设有25家分行。 四、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或称金融政策,是指主权国家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调节货币供应量或管制信用规模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是一国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责,所以,人们一般称货币政策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内容,按其运行机制,分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政策效应和监测等。按其实施的措施,可分为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及金融监管政策等。按其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可以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按货币政策操作原则,可以分为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反周期货币政策、相机决策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所预定要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明确效果,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最终目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所要达成的总目标,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般表述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四项。但具体到各国的中央银行立法中,则往往根据自身国情的需要,选取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目标为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如美国联储银行把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日本银行在1998年新银行法实施前把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持对资本设备的适当需求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英格兰银行把充分就业、实际收入的合理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而德国的货币当局似乎更注重对马克币值和物价稳定的保护。从而形成单一目标、双重目标、多重目标等模式。中介目标,也称中间指标,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的过渡性指标。作为中介目标,应具有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适应性,一般包括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操作目标是指受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的金融变量指标,一般包括短期利率和基础货币 中的准备金。 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中,中介目标意义尤为重大。因为,它是联结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的中介变量,是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目前,各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所谓货币供应量是指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外的经济组织(包括企业和家庭部门等)持有的货币总量。货币供应量来自中央银行的现金发行和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一般按流动性差别、货币购买力的强弱分层次统计。目前各国划分方法一般是: M0通货; M1M0十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l十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M3M2十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M4M3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M5M3十政策短期债券与储蓄券; M6M5十短期商业银行票据。中央银行根据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影响的程度来决定监控对象。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的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1)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立法授权中央银行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等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此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制度。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同银行超额准备金、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关系,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市场上长短期利率的变动成正比例关系。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扩张或紧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最初始于英国,但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则始于1913年美国的联邦储备法。设立存款准备金的原始目的,是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的清偿能力,从而保证存款人的利益。后因中央银行有权随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使其衍生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准备金率的表现形式最为直接,是压缩银行信贷与货币供应的头号“利器”,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在立法中对存款准备金的实施对象、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的计提基础、计提方法、准备金的构成与报酬、准备金的执行及罚则等作出规定。 (2)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再贴现率的调整和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前者主要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就会提高,它也随之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带动整个市场利率上涨,这样,借款人就会减少,起到紧缩信用的作用。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就会扩张信用。后者着眼于长期,对要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如区别对待,可起抑制或扶持的作用,改变资金流向。再贴现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相对于法定准备金率来说,比较易于调整,但它不能使中央银行有足够的主动权,而且随时调整再贴现率也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等。(3)公开市场业务,或称公开市场政策、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券、国库券等),影响金融机构的头寸,吞吐基础货币,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一种业务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包括直接买卖有价证券、再回购合同交易、边售边购交易等。近年来大都是用再回购协议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石家庄客运驾驶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呼和浩特客运资格证题库下载软件
- 赛项规程-中职学生组(民乐)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通信工程师聘用合同协议书
- 管理会计实务 课件 情境三 谋而后定:企业战略执行的有效工具
- 家庭装修杂工施工合同
- 码头消防安全管理考核办法
- 教育机构IP地址分配与管理
- 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办法
- 能源调度中心方案
- 2024年高考英语模拟试卷3(九省新高考卷) (二)
- 《建筑工程制图》题库
- 工程联系单表格样本
- 新媒体运营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黑龙江职业学院
- 耳鼻喉科病例讨论模板
- 《道路行驶记录仪检测装置校准规范-公示稿》
- 低分学生提升计划小学数学
- 滑坡泥石流-高中地理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
- 人工智能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总结
- 主题班队会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