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下面甲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图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乙图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下表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年份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55.0%19.8%4.9%15.4%4.9%200840.2%44.1%6.2%1.3%8.2%(1)描述m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2)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请你就m地农业发展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2.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继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又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材料二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6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乙_。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2)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3)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有哪些?参考答案1.(1)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南、西高,北面较低。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原因: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3)(沟谷低洼地区)发展养鱼业;(缓坡土层深厚,)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等种植业;(陡坡)发展果园和林业;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防治水土流失,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解析:(1)地形特征要根据等高线来分析,气候特征要结合地图做出正确的定位。(2)该地为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改善表现为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减少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3)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质产品等。 2.(1)电力工业建材工业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2)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3)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解析:(1)甲和乙工业部门可根据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做出判断;图中符合可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