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环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doc_第1页
带环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doc_第2页
带环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环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作者:陈素琴 杜洁贤单位: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关键词】 妊娠 子宫肌壁间 环扎术 宫颈 患者31岁,孕2产1,因停经40余天,阴道不规则流血4个月于2008年9月12日入院。该患者停经40余天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淋漓不尽,无腹痛和明显早孕反应。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尿HCG阳性,超声提示早孕。给予消炎止血药无好转,仍有阴道点滴出血。于2008年5月28日因阴道流血增多,并伴有明显腹痛行清宫术+取环术,诉刮出胎盘组织,术后腹痛减轻,但阴道流血症状无明显好转。于8月7日行第2次清宫术,诉未刮出组织。术后超声回报:子宫实性占位。门诊以子宫肌瘤收入院。既往于7年前人工流产1次,5年前有剖宫产手术史,4年前上环。妇科检查:阴道内血性分泌物,宫颈轻度糜烂,无举痛和摇摆痛,子宫体前位,如孕40 d大小,质中,有压痛,活动,前壁稍突出,双附件未及异常。血βHCG 3.87 mU/ml。超声检查:子宫体前位,大小6.96 cm×6.89 cm×4.79 cm,宫壁回声不均匀,外形不平滑,内膜厚0.7 cm,规则,欠均质。左侧宫体内探及直径4.81 cm强回声团,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片状暗区,与宫腔相通。肌层回声粗颗粒状。CDFI:强回声区周边血流丰富,RI:0.5,S/D 2.0。拟诊:1.宫体左侧强回声待诊(1.左宫角妊娠残留物?2.子宫肌瘤变性?)2.子宫腺肌症。完善相关检查后,于9月15日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见:宫腔深9 cm,自宫颈内口右后壁向宫腔内突出一肿物,右侧宫角被挡住,仅左侧宫角可见,该宫角内可见少许机化组织残留。术后诊断:黏膜下子宫肌瘤。因瘤体大部分在子宫肌层,不易行宫腔镜下电切。9月16日血βHCG 0.9 mU/ml。于9月15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肌瘤挖出术,术中见子宫底近左侧宫角处有一直径5 cm肌瘤,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与周围组织轻微粘连,分离之。划开包膜完整剥出,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肿物切面可见出血坏死。术后病理回报:组织为坏死退变组织,其中可见退变绒毛及滋养叶细胞。腹部切口7 d拆线,痊愈出院。讨论 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生长发育。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性腹痛,检查时可发现子宫有不规则压痛的块状物,破裂时致腹腔内大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病例罕见,故发生率难以统计,术前能明确诊断者几乎没有, 最终诊断要通过手术中大体标本的肉眼所见及病理检查确诊。当临床上出现停经,阴道流血或伴有腹痛,并有多次孕产史或刮宫史的患者,特别是多次清宫不成功者,应考虑肌壁间妊娠的可能。本病例带环合并肌壁间妊娠,发生率极低,更增加了诊断难度。考虑肌壁间妊娠的患者应通过超声、腔镜、MRI和血βHCG等方法检查。子宫肌壁间妊娠四周被肌组织包围,与子宫腔及输卵管均不通。而该病例超声回报却与宫腔相通,可能该妊娠物向宫腔内突出过多,而考虑为宫腔内肿物。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周围血流丰富,呈彩环状,经宫腔配合细长探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率。本病的血βHCG可升高也可正常。因此当血βHCG正常时,不可忽视患有此病的可能。考虑本病例病因可能为:(1)该患者剖宫产史及流产史导致子宫内膜受损。(2)手术见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与周围组织轻微粘连,炎症使浆膜部分受损,受精卵可能从该受损处植入子宫肌层。(3)该患者患有子宫腺肌症,推测很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累及子宫肌壁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