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术指南.doc_第1页
胸腔穿刺术指南.doc_第2页
胸腔穿刺术指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的 诊断性穿刺:胸腔积液的性质判断及疾病分期等。治疗性穿刺:解除大量气体或液体对呼吸的压迫,胸腔药物治疗。适应症n 诊断性穿刺: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n 减压:大量胸液或气体压迫肺脏,导致呼吸循环障碍者n 促进液体吸收:结核性胸膜炎、脓胸、脓气胸、复杂型肺炎旁胸腔积液、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等;n 穿刺给药:脓胸或恶性胸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禁忌症(1)不合作的病人(2)未纠正的凝血疾病(3)对麻醉药过敏(4)病情危重(心肺功能不全等)(5)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相对禁忌证:机械通气和肺大疱患者.准备工作1.无菌胸腔穿刺包、消毒用具(安尔碘、消毒棉枝、纱块)、标本送检用试管。2.药品:2%利多卡因5ml X 2、安定10mg X 1、0.1%肾上腺素1mg X 1。3.术者准备无菌手套、戴无菌帽、口罩。 操作步骤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9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气胸穿刺点多在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腋前线4 5肋间。进针部位为下一肋间的上缘。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标记。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垂直胸壁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这时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而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记量或送检。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7.术后2小时内由操作者或助手完成操作记录。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适量应用镇静药。2. 术前嘱咐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深呼吸,不要说话。3.穿刺点常用B超定位,但进行操作前一定要常规进行听诊和叩诊进一步证实穿刺部位。4.进针深度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太深。如果麻醉针抽不出液体,最好重新定位,不要盲目进穿刺针。5.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6.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7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8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隔肌损伤腹腔脏器。9.术后应摄X线胸片。胸腔穿刺并发症1.气胸:通过穿刺针气体逸漏或穿刺针刺破肺产生。2.出血:穿刺针损伤肋下血管。3.胸膜反应:血管迷走神经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