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二外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重庆市重庆二外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重庆市重庆二外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重庆市重庆二外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重庆市重庆二外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二外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试题(3)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2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3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 )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4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 a b c d5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6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 ( ) a汉字是史官或巫创造的 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 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7造纸技术的改革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进行的,其成果经皇帝下令推广司天监(古代观测、研究天文等方面的机构)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d科学家的积极探索8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下列各项中体现“道咸之学新”的是 a天朝上国思想的形成 b早期反封建思想产生 c师夷制夷思想的形成 d托古改制思想的传播9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 )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10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着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11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a b c d122003年l2月,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a b c d1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b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c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d怎样实践马克思主义14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主要因素是 ( )a中国是农业大国 b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c中国革命的任务决定的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15之所以说邓小平“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因为这次谈话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号召c重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表达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16从明末清初开始的西学东渐,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清时的西学东渐主要内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和文化成就 b鸦片战争时期的新思想主要是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c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主流是吸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力弘扬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17图1和图2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代表大会的会议现场,其相距时间为52年。这两次大会的最大相似之处在于 图1 图2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形成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核心 d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18据陆定一回忆说:“曾经一位当过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老同志,知道了苏联的巴甫洛夫学说之后,要改造中国的医学。他说:中医是封建医,西医(以细胞病理学者微尔和的学说为主)是资本主义医,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我想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当然就应该反对中医和西医,取消一切现在的医院,靠巴甫洛夫的药(只有一种药,就是把兴奋剂和抑制剂混合起来,叫巴甫洛夫液)来包治百病。”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双百”方针提出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c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需要 d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19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20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的作用的共同点是( ) 图1蒙娜丽莎 图2孟德斯鸠 图3共产党宣言 图4青年杂志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c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d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11840年,一位英国人在伊斯坦堡开办一份土耳其报纸事件时报,经营得很辛苦。后来1850年代爆发战争,这位英国人利用当时刚传入近东的新科技与战地记者搭上线,快速取得新闻上报,让土耳其民众可逐日获知土军最新战况,事件时报遂而大卖。这位英国人应用的“新科技”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电话 b电报 c照相 d传真22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法国处于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科技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b欧洲大陆的科技事业发展艰难c人才成为科技竞争的重要砝码 d英国工业革命吸引了大量人才23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4“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25某画家说:“把自然当作圆锥、圆筒和球体处理。”他的绘画风格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26、(18分)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 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4分)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6分)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注:包括民主、平等、人权、自由等)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主要人文思想。(6分)(4)据上述材料,说明当今人们应该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2分)27. (18分)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西斯庭圣母 最后的晚餐(1)概括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4分)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6分)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人物思想主张伏尔泰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8分)28. (14分)材料一 右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3-15世纪和15世纪后两个时期,中西科技成果的对比反映了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2分)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2分) 材料三 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斯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马克垚世界文明史(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两次“真正的科学革命”之成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说明理由。(6分)材料四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4)怎样理解材料四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4分)高中 二 年 历史 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cdbdacccbd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cbabdbddbd二、非选择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4分,共50分)26、(18分)(1)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2分)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孟子强调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分)(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2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2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分)(3)思想: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6分)(4)处理:批判继承;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吸收融合;共同发展。(2分,答到两点即可)27. (18分)(1)取材于宗教故事;(2分)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的特征。(2分)(2)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6分)(3)相同点:都反对专制;都主张民主与法制;都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4分,两点即可)潮流:民主主义潮流(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科学与理性主义潮流。(4分)28. (14分)(1)特征: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