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广东省台风风暴潮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主要位于()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2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b.台风来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解析:第1题,答案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第2题,临时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和安全性差,不适合避险。d项中的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台风系统中的旋涡风雨区在台风中心(台风眼)的外围,其危害和破坏性最大。答案:1.c2.b330年来我国对20多次地震作出较为成功的预报,但地震的预报成功率仍相对很低。这说明()地震的发生无规律可循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a.b.c.d.解析:我国对20多次地震作出较为成功的预报,说明地震的发生是有可能准确预测和有规律可循的,只是受目前人的认识的制约,对地震发生规律掌握不全面。答案:b4有关室内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只适用于城市,不适用于农村b.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c.门、窗边、阳台、厕所、走廊都属于死亡线,应该避开d.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解析: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既适用于城市,又适用于农村;避震时应选择室内空间小的房间躲避,因此厕所是避震比较安全的场所。答案:d5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和柱子边躲避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为躲避的场所解析:地震时若在行驶的汽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后再下车;地震时桥梁容易倒塌,不是避震的场所;在百货商场里,选择结实的柜台和柱子边,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橱窗或柜台;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烟囱、水塔,避开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广告牌等。答案:c6地震发生时,选择合理的避震方法非常重要,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a.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应乘电梯迅速跑到室外b.若在室外,应迅速往家跑c.若正在街上行走,要迅速跑到高层建筑下躲避d.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可以采用就地躲避的方法解析:在室内避震可“伏而待定”,在街上行走要迅速避开高大建筑物,以免被砸伤。地震中不能乘电梯逃生。答案:d7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a.不停地大声呼救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d.不停地祷告解析:大声呼救会消耗体力,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和不停地祷告都不利于自救。答案:c8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共同点是()a.都具有可预报性b.都是在灾后进行救助c.都是以自救为重点d.都可以准备一个避难袋答案:d9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解析:在山区扎营,切忌在谷底扎营,因为滑坡、泥石流像洪水一样,会直接冲向谷底,造成危险,应在高处扎营。答案:b冀东地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完成第1011题。10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a.ab.bc.cd.d11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a.ab.bc.cd.d解析:第10题,冀东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地形平缓的丘陵一般都开垦为耕地。图中只有c处地势陡峻,林木茂密,不易被人类破坏。第11题,a处等高线稀疏,地形比b、c两处平坦开阔,方便学生宿营且安全;d处位于山顶,易遭大风、雷电袭击。答案:10.c11.a12下列洪水中互救方式不正确的是()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b.对溺水人员施行人工呼吸c.划船、游泳去救人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答案:d13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解析:雷电天气时,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在室内靠近门窗看书也容易被雷击,及时拔下家用电器插头是正确的。答案:d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洪水中的救助,主要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并以自救为主b.做人工呼吸时,应拉直喉管c.洪水一般与其他地质灾害有关联性d.大雾和沙暴会使大气能见度下降,但不影响人们的健康答案:b15有关龙卷风的自救防护措施,错误的是()a.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围墙b.在家时,应该躲到小房间内抱头蹲下c.在野外,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d.在野外,可以躲在大树后解析: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要远离大树、电线杆,以免被砸伤或触电。答案:d16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到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c.陷入沼泽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d.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解析:不小心掉进沼泽,自救的方法与身陷流沙时的情形是一样的,不要挣扎,应采取平卧姿势,尽量扩大身体与泥潭的接触面积,慢慢地游动到安全地带而脱险。c项,陷入沼泽地时,应将竹竿平放在泥潭上。答案:c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泥石流、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部分)。材料二: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材料三: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2)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3)由于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解析: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泥石流顺势下流,逃生应向垂直于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跑。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工程建设要加固以应对地震的频发,同时应该尽量不要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带施工。答案:(1)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流水汇集;断层发育,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破坏严重等。(2)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快速向垂直于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一直跑到安全的高度。(3)大型工程建设要加固,要有防震结构;尽量不要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施工。18在灾难事故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下列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2)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他提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在地震发生后一周的时间内,减灾工作的重点是。你认为灾后不久的救援工作还将面临哪些新问题?为什么?答案:(1)不正确,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跑会被掩埋。正确,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正确,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进可逃离火场。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正确,屋角稳定,不易倒塌。(2)救人疫情可能会发生。由于地震,整个区域的供水系统、居住环境、卫生设施被破坏,人的免疫力也在下降,这给各种传染病有可乘之机。此外,震后房屋倒塌,粮食受潮霉变、腐烂变质,存在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可能会诱发滑坡、泥石流。因为强烈而频繁的地震会导致岩体破碎,使山体失去稳定性,会诱发滑坡,如果有暴雨,则又可引起泥石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