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1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2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说课稿各位老师同仁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在这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是一次难得的化学盛宴。我来自于横水镇初中。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我将从我对教材理解”,我的教学构想、我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理念等环节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一、我对教材的理解: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分2个课时,第1课时为二氧化碳的的性质,本教案是第2课时,教材内容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本课题是在初中学生学习二氧化碳之后,继续学习碳的第二种氧化物,此节内容起着承接和对比的作用,它是对碳和碳的氧化物学习的继续,同时又通过比较,认识到一氧化碳虽与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差异大。 本课中,一氧化碳毒性的相关知识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与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由于一氧化碳有剧毒,对探究实验的开展是一个严重阻碍,所以本课以利用“百度”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 1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 (1)一氧化碳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2)煤炉的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毒性和对环境的污染。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四、教学思路:本课先从一氧化碳的毒性入手,吸引学生兴趣,然后 通过实验引导探究,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深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并理解其对环境的危害,了解治理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引言:我们知道碳有两种氧化物:CO和CO2。CO和CO2在分子构成上,它们只相差一个氧原子,这种构成上的不同会给它们性质上带来什么差异呢?下面,我们来探究CO的某些特性。 板书:一.一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21第六段,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一下CO和CO2的物理性质 板书: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学生活动:(1)利用“百度 ”搜索: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视频:陕西定边县11名学生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c/2008-12-02/155916768612.shtml (2)阅读教材第121页最后一段,理解CO中毒的生理过程。 (3)扩展:利用百度搜索:煤气中毒机理 网络资料:百度百科:煤气中毒 /view/61596.htm 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板书: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毒性 演示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 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讨论 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 3为什么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有一阵难闻的气味?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总结 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以在泄露时提醒人们。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并用抹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学生活动:(1)观察火焰颜色,当教师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时,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2)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何物质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板书:(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点燃 2CO2 讲解:CO和H2都有可燃性,它与O2(或空气)混合后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注意点燃前应检验CO气体的纯度。 提问:(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H2? (2)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CO2?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目的意图:使学生认识到CO和H2的化学性质比较相似,可根据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物不同来区别;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区别。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学生活动:观察黑色氧化铜的变化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什么物质生成,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O+CuO点燃Cu+CO2 讲解:CO在反应中夺取了CuO中的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CO2。反应说明CO具有还原性,这个特性与H2、C相似。 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思考它有哪些用途? 学生活动:百度搜索:一氧化碳的用途: 百度百科:一氧化碳 /view/4705.htm 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总结出一氧化碳的用途。 阅读教材中的选学材料,了解水煤气的成分,并思考选学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板书:二、一氧化碳的用途 (1)气体燃料 (2)冶炼金属: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学生活动:(1)百度搜索:一氧化碳的对空气的污染 新浪新闻中心:化工厂一氧化碳污染致五青年三死一伤 /s/2008-04-15/095715359351.shtml (2)百度搜索:一氧化碳污染的治理 新浪新闻中心:延边一氧化碳中毒引关注 专家倡建综合治理机制 /o/2006-02-20/09068251460s.shtml 新华网甘肃频道:兰州市区机动车一氧化碳日排放量近千吨 市民建言:治理污染重在治本/news/news_detail.jsp?newsid=36040# 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讨论CO这种污染物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污染? 板书: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及治理方法 六、课后反思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了CO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合理使用多媒体。在这节课中,恰当地运用了电脑这个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效率。尤其是放映小白鼠一氧化碳中毒的录像,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但是也存在这个不足。在教学中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引导学生质疑和析疑方面做得不够好,影响了这节课的质量。总的来说,这节课在育人为本,主体观念突出,面向全体,开拓创新,关注生活和现实,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方面,我认为都是成功的。七、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念强调:民主、自由,倾向于学生能动的、愈益自觉的学习,就是学生“自主性”原理。学生将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本节教材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而教学中要活用教材使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要避免流于延伸范围加深难度的误区。要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它们。这就对问题的情境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节课能把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网上查资料、实验探究,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