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言说[文档资料]_第1页
“象”的言说[文档资料]_第2页
“象”的言说[文档资料]_第3页
“象”的言说[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象 ” 的言说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自 Photoshop 掀起大规模的影像革命以来,先锋摄影首先打破了摄影作为美和证明的窠臼,在某种程度上,先锋摄影就是行为艺术的视觉描述:借助影像,个体存在感得到宣泄,时代观念随之喧嚣起来了,关于永恒与智性的人文思索却寥寥无几。在音乐、舞蹈、诗歌都在传统文化中重溯根系的时候,摄影与母体文化的沟通越来越不充分 古典文化的哲学内涵被遗忘了。文化断裂处,摄影仅仅用来制造证人、商人和批判者。 似乎从一开始,摄影和绘画就是艺术的 “ 狄俄斯库里 ” ,前者是选择的艺术,后者是构思的艺术。虽然摄影仅仅需要快速按动快门,它却和绘画一样,提供着一种特殊视角,按照亚当斯的观点,没有内心的主动抉择,没有之前就盘礴于胸的形象,就没有真正的摄影。 “ 集锦摄影 ” 始见于 19 世纪。它的特点是按照既定的构思设计草图,取若干底片上的部分景物,通过叠放、接放、合成等方法使之组成于一个统一的画面之中。这种绘画风格的摄影在欧洲曾饱受争议,奥斯卡 雷兰德的大幅合成照片人生的两条道路被指责为亵渎摄影,在当时看来。如果摄 影向写实主义绘画屈膝,摄影家的独立性也因此被消解。帕丘认为, “ 美术应该交给美术家去做,就我们摄影来说,摄影作品的效果就在于感光材料所记录下来的,没有经过修饰的镜头景象。 ” 然而这种集锦拼叠的方式,却让中国古典艺术抽秘骋妍、展其骥足。 20 世纪上半叶,欧美沙龙对郎静山的 “ 集锦摄影 ” 刮目相看,这位蓝布长衫的中国摄影家获得了高度赞誉。显然,郎静山不仅有着传统文人与精湛摄影师的双重身份,而且体现出一种别致超然的哲学意蕴。这使得摄影与中国古典绘画的结合,迥然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 “ 绘画主义 ”或 “ 自然主义 ” ,而是一 种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艺术。 “ 写意 ” 风格的视觉作品大都强调意境,而非对写实的排斥。摄影艺术论一书认为 “ 郎静山先生完全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不在表面写意或写实,而在这种艺术所向往的至高境界,是一种既观照人类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又超越其上的心灵景观,它不是西洋画那样对一个客观环境的模仿和再现,这种模仿对中国士大夫看来毫无意义。而是 一个统一体,一个自然世界。 ” 张文江先生在渔樵象释一文中引入历史的概念中汉娜 阿伦特的观点: “ 自然即是不朽 ,而人的东西是可朽的 在中国文化中,自然 的不朽和历史的不朽是相互映衬的。 ” 而 “ 中国文化有所谓天地人三才,渔是依靠水的,樵是依靠山的,山模仿天,水模仿地,天地山水的合一于人就是渔樵,所以不能单单是渔,也不能单单是樵。从生存根源上,渔樵既是远古的,也是未来的。只要人类存在,渔樵总是缺少不了 . 渔樵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谋生问题 ” 。在郎静山的作品中即体现着这样一种人与自然逻辑关系, “ 得鱼而忘筌 ” ,一般自然神学的体验 世俗与理想的思辨之境,显然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绘画与自然之争,而是以一种恬然从容的心境拓宽心灵的范围。如郎静山所说: “ 宇宙万物,森罗万 象,其中有使人喜好者,亦有使人憎恶者,惟皆出乎造化之自然。 ” 几年前,迈克尔 柯纳的摄影作品来沪展出引起不小的轰动。柯纳有为数不少的作品拍摄于日本北海道,空灵独特的意境令国人称奇,柯纳向我们解释,他的拍摄灵感完全“ 来自于日本俳句 ” 。同样,奥地利摄影师约瑟夫 霍夫莱纳拍摄的中国风光,用大量留白的形式以通达中国传统画意,在西方获得极大成功。如此想来,一个多世纪前,印象派大师借典东方,显然不是一种猎奇的心理,也不仅因于东方文化丰富的视觉语言,追本溯源,乃是西方从哲学到艺术的对现代性的全面反思。如马克斯 韦伯所见,当时 “ 目的理性 ” 主宰一切,世界就已丧失其魅力,现代性走向虚无主义,存在的意义就被心灵对物质的无限渴望也就消解了。 应该说,后期技术为摄影创作提供了更大程度的自由,通过后期,人可以不受约束地将所见的世界拼装重组,而借助影像,中国古典文化是否能得到深刻的剖析与表达,达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人文境界?自 Photoshop 掀起大规模的影像革命,先锋摄影首先打破了摄影作为 “ 美 ” 和 “ 证明 ”的窠臼,在某种程度上,先锋摄影就是行为艺术的视觉描述:借助影像,个体存在感得到宣泄,时代观念随之喧嚣起来了,关于永恒与 智性的人文思索却寥寥无几。在音乐、舞蹈、诗歌都在传统文化中重溯根系的时候,摄影与母体文化的沟通越来越不充分 古典文化的哲学内涵被遗忘了。文化断裂处,摄影仅仅用来制造证人、商人和批判者。 在为数不多的几位摄影师那里,传统美学的生命力依然有所体现。当代摄影家恒父认为 “ 摄影语言的突破在于:作品既能表现客体对象的精神生命,又能倾述摄影家对主体的情感生命 ” 。摄影对镜像的摹写并不是通过镜头,而是在眼、在心,在个体与对象之间的观望。 “ 诸不知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一定是它具有独到的语言呈现,而这种独到就是独创。 ” 荣格认为,在道家文化中,人得以 “ 能够正视与面对潜在的真理 ” 。对个体来说,自然呈现出的率性纯真,它提供的恣意激荡的自由空间,就极易成为创造力的土壤。 在 “ 心界 ” 摄影展前言中恒父写道: “ 物欲横行的当下,沿东方文脉静观默行,远离功利追逐 ” 这是一种鸥鹭忘机的境界。正如在他的作品中, “ 忽惊鸥鹭起,渔笛响沧浪 ” 已成为一种主题,自然不朽与渔樵隐逸体现出双重生命内涵。 “ 江湖夜雨十年灯 ” 的意象与梵高的一双农鞋一样,在物欲迷失的今天,不停追问、寻找、重拾象征生命的大地的意义。恒父并非以 “ 师古之法 ” 创作,物体不 是作为影绘之用,是生活的实景,是 “ 象 ” 的语言。如张文江所说的 “ 人的内在冲动,通过这样一个象释放出来,投射上去,就是所谓审美 ” 。中国传统的美学经验是不可通约的,它不是简单地唯美或逃遁,而是一种俯仰天人、万物为一的洞彻,是对自然 这一人类生存根源的认识,是面向万物由之而出场、又消逝于其中之场域的思索。 苏珊 桑塔格认为 “ 摄影史就是两项截然不同的规则的斗争史:美化,它来自于优美艺术,还有就是实话实说。 ” 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摄影经验来说, “ 象 ” 的语言是隐而不争,它平静地寻找生机,从自然之中将生命强大的 生机焕发出来,它提供的艺术资源是丰富博大的 正如海德格尔所见,一切艺术源自 “ 取出 ” ,作品在被创作之前就已经处身于大地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