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道省道 S111 线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简本 报批稿简本 建设单位 中建设单位 中 山山 市市 公公 路路 局局 评价单位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评价单位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二 九年三月九年三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论论 1 1 1项目背景及工程研究过程 1 1 2环评目的 略 1 1 3编制依据 2 1 4评价因子 4 1 5评价等级 4 1 6评价范围 5 1 7项目所属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 6 1 8评价工作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9 1 9评价方法 10 1 10评价时段 10 第二章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3 2 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13 2 2项目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 13 2 3现有公路回顾性分析 14 2 4项目改建规模及主要技术参数 14 2 5主要工程数量 16 2 6现有交通量及改建后交通量预测 18 2 7土石方平衡 19 2 8取 弃土及弃渣方案 21 2 9建设工期安排 21 第三章第三章工程分析工程分析 22 3 1现有公路回顾性分析 22 3 2工程污染源分析 23 3 3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26 第四章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 29 4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9 4 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9 4 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0 4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0 第五章第五章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略略 31 第六章第六章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32 6 1营运期噪声预测与评价 32 6 2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 36 6 3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38 6 4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8 第七章第七章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 略略 41 ii 72 第八章第八章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环境影响评价 43 8 1项目建设所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影响分析 43 8 2项目建设对沿线农业的综合影响分析 43 第九章第九章替代方案及项目选线环境合理性论证替代方案及项目选线环境合理性论证 45 9 1可研阶段工作情况 45 9 2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45 9 3与发展规划的相符性 46 第十章第十章公众参与公众参与 47 10 1公众参与意见统计与分析 47 10 2公众参与调查意见小结 48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49 11 1设计研究阶段关于环保措施的考虑 49 11 2 施工期环保对策措施 略 50 11 3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50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略略 56 12 1环境管理计划 56 12 2环境监测计划 57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略略 59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评价结论评价结论 1 14 1建设项目概况 略 1 14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 14 3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略 2 14 4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2 14 5污染防治措施 4 14 6合理合法性分析 5 14 7公众参与结论 6 14 8综合评价结论 6 1 72 第一章总 论 1 1项目背景及工程研究过程 省道 S111 线由广州经洪奇沥大桥南下进入中山境内 自民众镇与三角镇接 壤处穿越民众镇 中山火炬开发区 南朗镇后进入珠海境内 此路线是珠三角 经济互动的命脉之一 在中山市及区域性公路网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交通地位 主要承担南北向过境交通 其中省道 S111 南朗段 K75 800 K91 200 即现状 中拱公路 目前南朗镇界内南北方向仅有京珠高速公路和省道 S111 线纵贯全镇 省道 S111 线作为唯一的地方干线公路穿越了南朗镇的中心区及中国历史文化名 村翠亨村 多年来背负着沉重的过境交通负荷 由于建设年代己久 目前省道 S111 线沿线大部分路段已街道化 交通设施陈旧 不能满足经济和运输发展需 要 随着中山市东部组团定性为中山市今后发展的重点区域 东部新城 次中心 的 规划建设逐步提上日程 作为东部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朗镇 迫切需要建设一条 高等级的公路来加强东部新城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推荐方案的线路起于现状省 道 S111 南朗镇关塘立交的入口起点 终于珠海下栅检查站 于珠海境内京珠高 速东 西两侧辅道相接 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13 828km 根据国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价法 的有关规定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 评价法 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的有关要求 本项目属于 大型公路建设项目 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单位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资 料 通过对项目建设方案的深入分析 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的详细 调查 在此基础上 编制出本报告 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查批复 1 2 环评目的 略 2 72 1 3 编制依据 1 3 1 国家法律 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12 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9 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6 2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 10 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10 2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9 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6 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 29 日修 订 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 11 2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8 11 8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2 2 1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6 9 30 13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交通部令 2003 年第 5 号 2003 5 13 1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保部 2008 10 1 15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国务院 2000 11 1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 国发 2000 31 号 2000 10 6 1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国家环保局 1989 7 10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8 号 1997 8 29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1 6 29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6 8 29 1 3 2 地方法律 法规 1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广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 议 2005 年 1 月 1 日 2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4 年 7 月 29 日 3 72 3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4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1998 年 11 月 27 日广东省第九 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5 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粤府 1999 74 号 6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粤府 2002 71 号 7 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1998 年 6 月 1 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8 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 1999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9 中山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 1997 年 4 月 21 日起实施 广州市 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 59 号 10 中山市城镇环境噪声管理规定 1995 年 11 月 27 日起实施 11 中山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 中府办 2003 4 号 2003 年 1 月 16 日 12 中山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规定 中府 1997 115 号 199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13 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保护规定 中府 1998 51 号 1998 年 6 月 19 日 14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 粤环 2007 99号 1 3 3 技术标准及文件依据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T2 1 93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T2 2 93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 T2 3 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T2 4 1995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HJ T19 1997 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 HJ T 169 2004 7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3 2008 国家环保部 2008 8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交通部 1996 7 8 9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 T006 98 10 关于公路 铁路 含轻轨 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 关问题的通知 环发 2003 94 号 11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 88 12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4 72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08 6 1 3 4 相关规划 13 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 粤府办 1997 29 号文 14 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 粤府办 2001 7 号 15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 2006 年 4 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实施 16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试行方案 粤府函 1999 533 号文 17 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十一五 规划 粤府 2006 46 号 18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 2004 年 9 月 24 日省人大常务委员会 第十三次会议 19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2004 2020 年 2005 年 2 月 18 日 20 中山市干线公路定线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 第二阶段 18 条干线公路 路段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 2007 12 1 4 评价因子 1 声环境 现状与预测评价因子均为等效连续声级 LeqdB A 2 环境空气 现状评价因子 NO2 TSP 预测评价因子 NO2 3 地表水 现状评价因子 水温 pH 值 SS DO CODcr BOD5 氨氮 挥发酚 石油类 六价铬 1 5 评价等级 根据拟建公路工程的特点及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交通部 JTJ005 96 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确定该项目的评价等级 如下 1 噪声评价等级 本项目沿线的各声功能区分布执行国标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中相应的 2 类和 4 类标准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5 72 HJ T 2 4 1995 判断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一级 2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T2 2 93 选择主要污染物 NO2计算其等标排放量 经估算营运期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等标排放量 P 2 5 108 道路沿线区域属微丘平原区 则确定该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 级为三级 3 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项目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涉及地表水体规模较小 水环境预测进行定性 分析 4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本工程公路改建长度 13 828km 改造后路基宽 32m 按公路两侧 200m 计 算 影响范围为 2 77km2 因此本工程涉及范围远小于 20km2 此外 初步调查 表明公路沿线主要以人工植被为主 无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 不涉及珍稀濒危 物种 则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HJ T19 1997 确 定该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5 风险评价等级 按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T169 2004 中的有关规定 环 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主要依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中危险源判定 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划分 根据现场勘查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风险因子主要为交通意外导致的有毒有害气体化学品的泄漏及爆炸等 应属非重大危险源 因此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T169 2004 中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 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评价等级为二 级 6 社会环境评价按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JTJ005 96 要求进行 1 6 评价范围 由于公路改建工程所产生的对社会环境影响 生态影响 噪声影响 大气 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的性质不相同 因此 各评价要素存在着不同的评价范 围 6 72 1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为拟改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的区域 施工场地周边 300m 以内的区域 对 200m 以内的敏感点的影响进行评述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为拟改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 以及施工场地周边 300m 以内的区域 对 200m 以内的敏感点的影响进行评述 3 水环境的影响评价范围 为项目跨越的河涌 主要是半沙涌 对项目 的中小桥所在河段进行风险分析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公路用地界外 100m 范围 及取土场 临时施工场地动土范围 5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范围 包括该项目的影响区和辐射区 该项目沿线 影响区系公路沿线两侧 200 米范围内受公路建设影响的区域 辐射区为公路所 在的乡镇 社会环境的调查分析范围扩大到拟改建公路沿线社区 1 7 项目所属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 1 7 1 项目所属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 1 7 1 1 声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 中山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 中府办 2003 4 号 的规 定 除在 中山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调整 1998 2010 年 确定的市区范围 外 其它各镇区不划定详细执行范围 各镇乡村居住环境按 1 类标准执行 镇 政府所在地适用 2 类标准 由市政府及以上各级政府确定的工业区执行 3 类标 准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若临街建筑以低三层楼房建筑 含开阔地 为主 且相邻区域为 1 类标准适用区域 距离道路红线外 45m 5m 的区域范围适用 4 类标准 若相邻区域为 2 类标准适用区域 距离道路红线外 30m 5m 的区域范 围适用 4 类标准 若相邻区域为 3 类标准适用区域 则距离道路红线外 20m 5m 的区域范围适用 4 类标准 若临街建筑高于三层以上 含三层 的建 筑为主 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的区域适用 4 类标准 根据现场查勘发现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沿线乡 村有 6 处集中式居民点 周边已经兴建了一些工业企业 同时也是小城镇的商 业集散区域 不适合按 1 类标准执行 适用于 2 类标准 因此本次环评对沿线 7 72 非干道两侧的乡村居住区域及周边零星工业 混合区按 2 标准执行 靠近工业 区道路红线外 20m 5m 的区域范围适用 4 类标准 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不涉及 公路学校 医院 疗养院 敬老院等特殊敏感建筑 详见表 1 7 1 表 1 7 1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用地类别用地类别区域区域划分标准划分标准划分依据划分依据 红线范围外两侧 30 5m 外2 类 乡村 商业 混合环境 红线范围外两侧 30 5m 内4 类 乡镇居住 商业混合区 中山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适用区划分 红线范围外两侧 20 5m 外3 类 工业区 红线范围外两侧 20 5m 内4 类 工业区范围内 中山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适用区划分 1 7 1 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本项目道路范围在二类区范围内 1 7 1 3 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试行方案 粤府函 1999 553 号 并 结合 中山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规定 中府 1997 115 号 中山市在文中 未具体列明的河涌均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标准 具体见表 1 7 2 表 1 7 2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所属所属 区域区域 河流河流 名称名称 水质水质 饮用水源饮用水源 保护区保护区 执行标准执行标准 半沙涌 中山 排水渠 IV 类 不属于饮用水源 保护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的 IV 类标准 1 7 2 环境质量标准 1 7 2 1 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试行方案 粤府函 1999 553 号 并 结合 中山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规定 中府 1997 115 号 中山市在文中 未具体列明的河涌均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标准 具体见表 1 7 2 表 1 5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单位 mg L pH 值除外 水体水体半沙涌 排水渠半沙涌 排水渠 项项 目目标标 准准 限限 值值执行标准执行标准 8 72 水温 周平均温升 1 周平均温降 2 pH 值6 9 DO 3 CODcr 30 BOD5 6 氨氮 1 5 总磷 0 3 总氮 1 5 石油类 0 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中的 IV 类标准 1 7 2 2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评价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2 类和 4a 类标准 具体见表 1 7 4 表 1 7 4 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单位 等效声级 Lep dB A 声功能区类别声功能区类别昼间昼间夜间夜间执行标准执行标准 26050 4a7055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1 7 2 3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道路沿线经过的区域执行二级标准 执行 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及修改通知单 详见表 1 7 4 表 1 7 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要表 浓度限值 mg m3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 年平均 0 20 总悬浮颗粒物 TSP 日平均 0 30 年平均 0 10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日平均 0 15 年平均 0 08 日平均 0 12 二氧化氮 NO2 一小时平均 0 24 日平均 4 00 一氧化碳 CO 一小时平均 10 00 9 72 1 7 3 污染排放标准 1 7 3 1 营运期营运期 水污染物排放执行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 26 2001 第二时段 二级标准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621 93 我国 2004 年后 全面实施 相当于欧 2 标准的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8352 2 2001 国 2 排放标准 2007 年 7 月 1 日后 我国实施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 GB18352 3 2005 此标准相当于欧 3 标准 环境噪声排放执行 中山市城镇环境噪声管理规定 1 7 3 2 施工期施工期 施工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 26 2001 第 二时段二级标准 沥青烟气排放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中的二 级标准 环境噪声排放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 90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 2004 1 8 评价工作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1 8 1 评价工作重点 1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果综述工程概况 分析老路已经存在 的主要环境问题 分析目前改建公路所在地环境的主要制约因素 分析改建公 路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项目运营期穿过城镇 村落 车辆产生的噪声可能对城镇居民产生一定的 滋扰 对此 声环境质量现状作为项目营运前的本底值应做详细的监测和调查 并在原省道 S111 路线的噪声现状也应该同步监测 因此本项目路线沿线经过的 村庄和居民点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应作为本次环评的评价重点之一 3 营运期环境影响 10 72 道路施工结束后 营运期主要是交通噪声对该地区的居民居住环境的影响 以及随着交通量的发展 汽车尾气也逐渐成为重要污染源 对当地的大气环境 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营运期评价重点为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的环境影响 1 8 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筛选出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项目评价范围内沿线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 8 1 沿线范围内主要为大气和声环境敏感点分布见图 1 1 敏感点详情见表 1 8 2 表 1 8 1 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保保 护护 目目 标标重重 点点 保保 护护 生态环境全线景观 水土保持 土地资源 地表植被林地 水田 水土保持和动植物保护 声环境沿线评价范围 村庄 居民集中区 9 处村庄 居民集中区 9 处 环境空气沿线评价范围 村庄 居民集中区 9 处村庄 居民集中区 9 处 社会环境受阻隔的村庄 需拆迁再安置居民受阻隔的村庄 搬迁居民 1 9 评价方法 根据道路建设项目环境评价 点多 线长 面广又有相似性 重复性 的 特点 本评价采用点线结合 以点代段反馈全线的评价原则 现状评价采用监 测 调研 计算及分析等方法 预测评价采用模式计算 类比分析等方法 对 大气 噪声 水环境采用模式计算法来进行预测评价 对水土流失采用类比估 算法 对生态环境评价采用分析法 对社会 生活质量部分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一般对有国家标准的项目采用直接对照标准来评价 1 10评价时段 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及预测评价 预测评价根据工程工期安排 公路使用年 限及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JTJ 005 96 的要求 预测年 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营运后第 10 年和第 20 年要求 确定评价时段为 施 工 期 2008 年 10 月 2010 年 12 月 营运初期 2011 年 营运中期 2020 年 营运后期 2030 年 11 72 12 72 表 1 8 2 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点 序号序号敏感点名称敏感点名称桩号桩号路基形式路基形式声环境标准声环境标准 与路肩最近距与路肩最近距 离 离 m 敏感点地基敏感点地基 与公路高差与公路高差 m 敏感点描述敏感点描述朝向朝向实景图实景图 略略 1土草廊村 K1 500 K1 900 路基250 5 5 建筑物多为 3 层以上 沿道路西侧分布 30 多 户居民 50 米内 6 户居 民楼 侧对 背对 2贺屋村 K2 750 K2 850 高架桥240 1 5 建筑物多为 3 层以上 位于中顺立交的声影区 东北方向背向侧对 总 户数 20 多户 侧对 背对 3三家村 K3 100 K3 200 高架桥250 2 5 建筑物多为 3 层以上 沿道路西侧分布 共 3 排 10 多户民居顺山体 西高东低分布 面对 4元山村 K3 850 K4 230 路基2100 1 5 建筑物多为 3 层以上 在京珠和本项目的两侧 沿线分布 规模较小 首排户数为 4 户 侧对 13 72 5观新村 K5 100 K5 200 路基240 2 5 沿京珠高速东侧分布 建筑物多为 3 层 首排 8 户房屋 侧对 背对 6下沙村 K10 500 K11 20 0 路基2500 沿京珠高速和本项目西 侧分布 建筑物多为 3 层 规模较大 首排 12 户居民房 其它多为 酒店餐饮设施 面对 7长沙埔 K12 350 K12 60 0 路基260 0 5 沿京珠高速和本项目西 侧分布 建筑物多为 3 层 建筑物沿山体西高 东低分布 10 户左右房 屋 面对 8逸平村 K12 600 K13 00 0 路堑260 1 0 沿京珠高速和本项目西 侧分布 建筑物多为 3 层以上 位于路堑处 多排建筑物沿山体西高 东低分布 侧对 背对 9 锦绣海湾 城住宅区 K13 550路堑 路基2200 0 5 京珠高速和本项目路段 东侧的高档住宅生活区 建筑物为 3 层以上别墅 目前正在开发建设中 侧对 14 7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1 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中山市公路局 项目性质 项目性质 改建道路交通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 位于中山市南朗镇 详见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项目规模 项目规模 现状省道 S111 线南朗段 K75 800 K91 200 即中拱公路 建设年代已久 交通设施陈旧 路况 路容较差 全线长 14km 改建工程线路 长 13 828 km 改建工程具体为 K75 800 K91 200 段共 13 828 km 改建为 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 设计速度采用 80km h 路段整体式路基宽度 32 0m 分离式路基宽度 16 0m 本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为省道 S111 线南朗段 原中拱路 13 828 km 改建 部分 项目投资 项目投资 本工程建设投资共 9 779 亿元 2 2 项目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 2 2 1推荐方案的起点和终点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路线起于现状省道 S111 南 朗镇关塘立交的入口起点 终于珠海下栅检查站 与珠海境内京珠高速东 西 两侧辅道相接 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13 828km 项目地理位置参见附图 1 2 2 2推荐方案路线走向 推荐线路沿现状省道 S111 向东南方高架上跨京珠高速后下穿广珠城际轻轨 基本沿京珠高速平行方向经土草廊至贺屋村 与规划的中顺快线互通 然后向 东南逐渐贴近京珠高速线位 行经鲤鱼地 知青场区 其间设置喇叭型互通立 交与南朗镇内主要干道连通 继续南行至翠亨工业区跨越现状中拱路 随即断 15 72 面左 右幅分离 左幅先跨越京珠高速 再同右幅平行 两幅紧依京珠高速两 侧布设 经龙珠互通立交 直至路线终点珠海下栅检查站 与珠海境内京珠高 速东 西两侧辅道相接 沿途经过的主要城镇 南朗镇 路线主要控制点有 关塘立交入口 土草蓈村 贺屋村 鲤鱼地 知青场 区 翠亨工业区 珠海下栅检查站 跨越的主要道路 京珠高速 正在建设中的城际轻轨 规划中的中顺快线 省道 S111 原中拱路 龙珠路 2 3 现有公路回顾性分析 省道 S111 线由广州经洪奇沥大桥南下进入中山境内 自民众镇与三角镇接 壤处穿越民众镇 中山火炬开发区 南朗镇后进入珠海境内 此路线是珠三角 经济互动的命脉之一 在中山市及区域性公路网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交通地位 主要承担南北向过境交通 其中省道 S111 南朗段 K75 800 K91 200 即现状 中拱公路 目前南朗镇界内南北方向仅有京珠高速公路 省道 S111 线纵贯全镇 其中作为唯一的地方干线公路的省道 S111 线穿越了南朗镇的中心区及中国历史 文化名村翠亨村 多年来背负着沉重的过境交通负荷 山于建设年代己久 沿 线大部分路段已街道化 交通设施陈旧 目前不能满足经济和运输发展需要 现有公路位置示意图见附图 1 2 4 项目改建规模及主要技术参数 2 4 1 项目改建规模 本项目推荐路线起于现状省道 S111 南朗镇关塘立交的入口起点 终于珠海 下栅检查站 与珠海境内京珠高速东 西两侧辅道相接 路线全长 13 828km 路线推荐方案全线设大桥 5 座 总长 2145m 中小桥 8 座 共长 280m 涵洞 28 座 软土路基 7 761km 路基宽 16 0m 拆迁建筑物 27275m2 路线推荐方案全线设置互通立交 3 座 分别是中顺互通立交 知青场互通 立交 龙珠路互通立交 其中中顺互通立交匝道工程 投资界面由本项目及中 16 72 山东部快速干线各自承担 50 主线各自负责 知青场互通本项目承担 100 但主匝道只设置到等宽路段 路基宽 22 5m 龙珠路互通本项目承担 100 龙珠路本项目承担桥梁新建长度为 550m 路基长度 400m 其他同地方 路的连接段纳入市政工程 本项目不计 本项目共占用土地 114 99 公顷 其中水田 14 62 公顷 旱地 40 58 公顷 山地 38 54 公顷 鱼塘 9 62 公顷 其它 河塘 苗圃 菜地 11 63 公顷 不占用 基本农田 本项目推荐方案估算总金额为人民币 9 779 亿元 平均每公里造价 7072 万 元 2 4 2 项目主要技术参数 本项目推荐路线设计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 设计速度采用 80km h 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结合中山市公路网规划 为节省项目用地 路段整 体式路基宽度 32 0m 分离式路基宽度 16 0m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 I 级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 1 300 大 中 小桥 涵 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为 1 100 抗震设计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 0 10g 相 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 VII 度 行车道采用双向六车道 2 3 3 75m 中间带 硬路肩 土路肩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的有关要求取中 低值 其余技术指标均按现行部颁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规 定值执行 推荐方案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2 4 1 表 2 4 1主要技术指标 序序号号指指标标名名称称单单位位 主主线线 T 线线方方案案指指标标 推推荐荐方方案案 规规范范值值 1公路等级 级公路 级公路 2设计速度Km h8080 3行车逆数道双向 6 车道 4行车道宽度m2x3x3 752x3x3 75 整体式3232 5路基宽度 分离式 m 1616 6桥梁宽度m32 2x1632 2x16 7停车视距m110110 8平曲线最小半径m486一般值 400 17 72 序序号号指指标标名名称称单单位位 主主线线 T 线线方方案案指指标标 推推荐荐方方案案 规规范范值值 9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径m25002500 10最大纵坡 2 9275 6最小坡长m400200 1l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6500一般值 4500 12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6000一般值 3000 13桥涵设计荷载公路 1 级公路 1 级 14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 1 300 中 小桥 1 100 特大桥 1 300 中 小桥 1 100 1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 100 10 16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上 2 5 主要工程数量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路线全长 13 828km 为双 向六车道一级公路 推荐方案主要工程量见表 2 5 1 表 2 5 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序号号指指 标标 名名 称称单单位位数数 值值备备注注 一 基本指标 1设计交通量辆 日64883 2030 午折算小车 全路段加权平均 2公路等级级一级公路 3设计速度Km h80 4占用土地亩1724 85 二 路线 1路线长度km13 828 2最小平曲线半径m 处486 1 3最大纵坡 处2 927 1 三 路基路面 1路基宽度32 16整体式路基 分出式基 2计价土石方1000m3997 761 3平均每公里上石方1000m3日 7 5路基段 4排水及防护1000m323 666浆砌片石数道 5路面1000m3330 0 不包括桥梁 立交匝道 桥 6软基处珲km7 761 分离式路肚宽 16m 四 桥涵 1设计车辆荷载公路 I 级 2大桥m 处2145 5包括大型跨线桥 3中 小桥m 处280 8 4涵洞道28 18 72 序序号号指指 标标 名名 称称单单位位数数 值值备备注注 5平均每公里桥长175 4 6 平均每公早涵洞数量道 2 五 路线交叉 1 互通立交处 3 1 匝道桥 m4050 2 匝道路基长度 km8 97 2 分离立文处 3 跨线桥m 处 计入桥梁工程中 4 通道m 处 6 七 投资估算 1 估算总投资亿元 9 779 2 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 7072 2 5 1 工程占地 本项目公路占地 18161 2 亩 占用土地类型及数量估算见表 2 3 表 2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项目目单单位位指指标标备备注注 一 路线 1 路线长度km13 828 2 山川土地公顷114 99 3 拆迁建筑物m227275 4 拆迁电力 电讯线m2909普通高压线 二 路基 1 路基土石方1000m3997761 2 特殊路基处理km7 761路基宽 16 Om 3 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1000m331 286 4 植草1000m218 404 5 路面结构类型及数量 类型沥青砼 数量1000m2340 78 三 桥梁 涵洞 1 特大桥m 座0 2 大桥m 座2145 5 3 中小桥m 座280 8 4 涵洞道28 5 平均每公里桥长m175 6 平均每公里涵洞道数道2 0 五 路线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座3 19 72 项项目目单单位位指指标标备备注注 通道道6 六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km13 828 七 环境保护km13 828 八 估算总额亿元9 779 九 平均公里造价亿元 km7072 2 6 现有交通量及改建后交通量预测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08 06 根据交通量观测站的数据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现状日均交通量见表 2 8 1 所示 核算各车型比例见表 2 8 2 表 2 8 1 省道 S111 南朗段环境近三年交通量分析表 辆 日 年份年份 小型小型 货车货车 中型中型 货车货车 大型大型 货车货车 特大型特大型 货车货车 小型小型 客车客车 大型大型 客车客车 绝对数绝对数折算数折算数 2005220822792046342682112391493519424 200616895453506604915412361864223701 2007 湖溪里 观测点 2796305132076471184310172256129096 2007 翠亨观 测点 11744335447918607310291397618941 注 表中折算小客车数量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2003 的折算系数计算 湖溪里路段为 双向四车道 翠亨路段为双向 2 车道 表 2 8 2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现状交通车型比 车型车型 路段路段 小型货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大型货车 特大型特大型 货车货车 大客车大客车小客车小客车 2007 湖溪里观测点 12 413 514 22 874 552 5 2007 翠亨观测点 8 43 13 26 67 443 5 20 72 根据 省道 S111 线中山南朗段 原中拱路 改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改建后车流量的预测及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JTJ005 96 对该项目预测交通量各车型进行归并 见表 2 8 3 本评级选取 预测特征年的昼间 16 小时 和夜间 8 小时 的车流量分别占总车流量的 75 和 25 高峰时段交通量为总交通量的 8 根据车型比和昼夜比可得出预测现状 年各路段小时平均交通量 见表 2 8 4 表 2 8 3 建设项目各车型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 辆 天 年份年份小型车小型车中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大型车合计合计 2011 121444569404420757 2020 2018011388671938287 2030 2874310814957049127 表 2 8 4 新省道 S111 各路段不同车型交通量预测表 辆 h 小型车小型车中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大型车 路段路段预测年预测年 昼间昼间夜间夜间高峰高峰昼间昼间夜间夜间高峰高峰昼间昼间夜间夜间高峰高峰 2011 516344881194129331172115293 2020 8445631441318212542281187480 起点起点 中顺互通中顺互通 2030 12118082067456304778403269688 2011 6574381121247165422219146373 2020 11277521923424283724375250640 中顺互通中顺互通 知青知青 场互通场互通 2030 1640109327996174111053546364932 2011 6174111053232155396205137351 2020 9936621693373249637330220564 知青场互知青场互 通通 龙龙 珠互通珠互通 2030 13809202356519346886460306784 2011 32521755412281209216144369 2020 563376961316212543188125320 龙珠互通龙珠互通 终点终点 2030 7955301357299200522265177452 注 小型车包括小客车 小货 中型车包括中货 大型车包括大客 大货 集装箱卡车 21 72 2 7 土石方平衡 本项目总挖方 997761m3 总填方量 642612 m3 弃方量 355149 m3 详细情 况见表 2 9 1 22 72 表 2 9 1 工程土石方利用详情表 长度长度总挖方总挖方挖方挖方总填方总填方填方填方本桩利用本桩利用利用方利用方借方借方弃方弃方 起讫桩号起讫桩号 mm3土方土方 m3石方石方 m3m3土方土方 m3 石方石方 m3 土方土方 m3石方石方 m3土方土方 m3 调配石调配石 方方 m3 调配土调配土 方方 m3 运量 土石运量 土石 方 方 m3 km m3m3 K0 000 K1 0001000726358111453689468945442145336903690 K1 000 K2 0001000873169851746147273147273698517460013854200 K2 000 K3 000100019844015875239688603756037520686396881380661380660 K3 000 K41 00010009674577396193494658446584272351934940364807289798 K4 000 K5 0001000145118116094290246987569875408522902475242752420 K5 000 K6 000100062384990124812173712173749901248011549900 K6 000 K7 0001000542594340710852226922269211840108520031567 K7 000 K8 0001000144009115207288023953039530107282880200104479 K8 000 K9 000100014258911407128518611176111732599285180081473 K9 000 K9 236 94237109452875622189037893789037890106385319095024 912844730275182569579866579866161357164468254041106382540413475950322341 分离式路基路段 右线 YK9 236 94 YK10 000763179114333582688426884143335802509300 YK10 000 YK11 0001000224321794544860000179454486224320 YK11 000 YK12 0001000102708216205471271207121320134253246896 YK12 000 YK13 00010002401519212480326242624021790044521836 YK13 000 YK10 220 53022146493720930129129012904454454075 小计39846315750525126313034830348143333781926562732553828200032807 分离式路基路段 左线 ZK9 236 94 ZK10 000763000000000 ZK10 000 ZK11 000100073465877146910672106725877146903326983300 ZK11 000 ZK12 000100039553164791735735073531645632200 ZK12 000 ZK13 000100052434194104938723872282310491371014770 ZK13 000 ZK10 220 5308285217417410431711917119417410430011903000 小计4591217601740843523239832398128744296453556152281453000 23 72 总计997761798209199552642612642612175663172142277841169672948073903250355149 24 72 2 8 取 弃土及弃渣方案 本项目土石方量较大 应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 根据沿线具体情况 分别 采取超挖取土 平整残丘 部分路基采用填砂路基相结合的方案 应尽量利用 现有城区道路进行远距离调运 减少弃方和借方数量 较少水土流失 全路段土石方经挖填平衡后 尚有弃方 355149m3 弃方处置方式为 国道 105 线中山细窖至沙朗段平交口改造工程接收 53000m3 国道 105 线中山沙朗至 古鹤段路面改善工程接收 90000m3 上述工程与本项目同期实施 剩余 212149m3由中山市公路局下属单位中山港公路养护所 三乡公路养护所及东升 公路养护所利用 适用于路基填筑的部分用于中山公路局管养公路的边坡维护 桥头下沉处置等日常性养护和路面大中修工程 不适用于路基填筑的部分 淤 泥 腐殖土等 用于公路绿化 故本项目不设取弃土场 从而减小了工程占地 及取弃土施工对地表的扰动 当开挖土方来不及转运时 在项目沿线设置临时堆场 并做好临时防护措 施 防止水土流失 结合沿线地形及弃方情况 本方案拟在 K6 000 K9 236 路 段设置临时堆放场地 3 处 单个堆放场地面积约 1 50hm2 总占地面积 4 50hm2 占地类型包括林地及荒草地 按最不利情况考虑 该路段最大弃方量 为 312543m3 平均堆高不超过 7m 2 9 建设工期安排 本项目施工工期安排 2 年 2009 年 1 月开始施工 2010 年 12 月竣工通车 施工进度如下 2007 年 12 月 2008 年 6 月初 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8 年 6 月 2008 年 9 月 初步设计 2008 年 10 月 2008 年 12 月 施工图设计 施工准备 2009 年 1 月 2010 年 12 月 施工工期 2010 年底建成通车 25 72 第三章工程分析 3 1 现有公路回顾性分析 3 1 1 噪声污染分析 1 噪声源及其特性 现有公路的噪声源主要是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 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辆产 生的噪声主要由发动机噪声 排气噪声 车体振动噪声 传动机械噪声 制动 噪声等声源组成 其中发电机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 噪声源一般为非稳定态源 2 现状噪声辐射声级 现有省道 S111 交通量监测和噪声监测的数据见表 3 1 1 表 3 1 1 省道 S111 中山南朗段各不同路段现有交通量及噪声数据 车流量 辆 日 噪声值 dB A 年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体育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初中科普教育课程
-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 腱鞘囊肿术后护理措施
- 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法100道口算题(19套)
- DLT448-2000-14执行标准与规范
- 基金应知应会专项考试题库(证券类190题)附有答案
- 节流式差压流量计工作原理
- 精神科手卫生与患者关怀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 村办公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OC 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东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力学三大观点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 (2024年)小学体育篮球规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