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1、审美关系:审美主体的特殊本质力量与审美客体的特殊本质相对应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对象性关系。2、形式美:是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感性形式因素(色彩、形体,形体和声音等)的有规律组合所显示出来的审美特性,美的社会存在、自然美和艺术美中都包含形式美。3、自然美:审美活动中对人具有特定审美价值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品质特征。4、艺术美:是各种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出来的美。以感性形式具体体现了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了人的生命情感与活力的艺术形象及其创造活动的根本特征。5、壮美:也称阳刚之美,其审美意蕴、情感力度强盛具有宏大、奔放、雄浑等特性。6、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特定态度,他不是由主体个人切身利益所引发,而是带有某种审美的超现实性的心理活动。同时他也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审美主体对客体的发现、感受和领悟。7、听觉艺术:主要指音乐,他是通过人的听觉感官(耳朵)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手段去传达和接受审美经验的艺术。8、文化工业: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 文化工业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技术现象及其现实已经构成人类生存的基本语境。文化工业的出现不仅淡化和取消了审美文化生产的独创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将商品形象直接转化为某种文化符号,并大量制造和推广这种标准化,模式化的符号,使审美文化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技术化的生产,造成审美文化赖以安身立命的个性,风格,独创性等特征的失落。9、劳动起源说:劳动创造了人并为审美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审美发生提供了现实素材。10、异化劳动:指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一种必然的扭曲形式,它的基本意思是异己化劳动、敌对化劳动。11、优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优美以感性形式的和谐为主,审美意蕴、情感力度柔和平稳,具有小巧、平静、舒缓、圆畅,单纯等表现形式。12、123崇高:是一种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感情力度异常强烈,具有狂放、暴烈、无限、模糊、神秘等特性的审美类型。13、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经过复杂的逻辑或智力操作过程,在大脑存储的现有经验与实践基础上直接,迅速地获得的对于审美对象的认知。它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直接性,突然性,穿透性。14、195审美判断:指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时所具有的特定心理感受和评判过程。15、艺术审美价值:艺术的审美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性价值,通过物态化的形式体现了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其中不仅包括艺术家创造性活动的价值,而且包括艺术对人的审美塑造价值。概括的说,艺术审美价值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感创造和超越现实两方面。16、255审美文化:以人的精神体验和审美的形式观照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二、简答1、怎样看待美与善的关系?“善”有两种基本含义,其一是“有用”,其二是“有道德”。在我们看来,美同“善”有着根本的区别。对于美不同于“有用”这一点,自从康德明确提出审美“无功利性”以来,已基本成了美学界的共识,既美是事物的观赏价值,而有用则是事物的实用价值。至于美与“有道德”的区别美的反面是丑,善良的反面是恶。实际上恶与丑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认识美与善的区别,同认识美与真的区别一样,关键是要看到审美的相对独立性。认识美与善的关系,必须分清现实中的善和审美中的善。2、 中和之美、优美和壮美的共同点与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共同点:都以审美愉悦来唤起人的积极强烈的审美欲望,有利于培养人的最基本的形式美意识,促进人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审美心理活动的和谐统一,使其投入到更广泛的审美活动中。不同点:中和之美:处于优美和壮美两级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优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优美以感性形式的和谐为主,审美意蕴、情感力度柔和平稳,具有小巧、平静、舒缓、圆畅、单纯等表现形式,有着直观愉悦的感性特点。壮美也称阳刚之美,其意蕴、情感力度强盛,具有宏大、奔放、雄浑等特性,具有形体博大厚重的量感和空间宽阔开展的广度。3、 审美感觉与人在日常经验中的感觉有何不同?试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感觉通常都会被某种特定感受器官所直接感受(如吃饭的时候被舌背上的感受器所感受)。但在审美经验中,感觉却并非那种泛泛的、可以用感觉器官直接捕捉并同时以生物电流方式在神经中传达给大脑的一般感觉。审美感觉是那种会引起审美主体大脑兴奋并密切注意的感觉。正因此,同样是面对浩瀚的大海,住在海边的渔民不会每天都去欣赏,远道而来的游客却可以有十分强烈的感觉。4、 简述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的基本特征。审美主体:审美主体是在具有了社会属性前提下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审美主体的心理机制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审美客体:审美客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它的变化发展标志着人类生产劳动的历史进程。审美客体的发展有着一个由生活形态到审美意象再到艺术形象的变化过程。人对自我的认识与体验也是审美客体的一种重要形式。人对自我的认识与体验,是伴随主体地位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通过客体反观到自身。5、 如何理解自然美的特点?1,以自然属性为存在基础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都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如形状,线条,光泽,色彩,等感性特征,这是构成自然美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美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美的根本特点。2,自然美侧重形式,侧重形式是其一个重要特点。鲜艳活跃的色彩,奇特怪异的形状,都是自然美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自然美正是以其鲜明,具体,丰富的外观形式,令人产生直接,清晰的审美感受和印象。3,自然美有着特定的内容,与美的社会存在类型相比较,自然美的内容主要是同其自然属性联系在一起的,即它不表现为某种深奥的思想和抽象的概念,而是自然物,自然现象内存在的组成因素及其与人的关系。4,自然美具有象征性,多面性,和不确定性。6、为什么说悲剧和崇高是同一序列的审美类型?崇高和审美属于同一序列的审美类型,他们都侧重审美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具有不和谐到和谐,由痛感到快感的过渡性,双重性,是以痛感,压抑感为基础的复杂的情感体验。三、论述在美学史上,美的本质问题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简要评述主观论、客观论、主客观统一论的基本观点。答:美的本质问题包括1,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2,作为美的来源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3,作为美的存在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美的本质问题有时又等于“为什么美”的问题,也就是把美的本质问题理解为美的根源或来源问题。美学中所谓美的本质问题,主要是应该是指美的存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主要指美的存在问题即美如何存在的问题,亦即审美活动中,美是存在于主体一方,还是存在于客体一方,亦或是存在于主客体的交流,统一的问题。美学史上,有关美的存在问题的回答,分别是有主观论,客观论,主客统一论三大基本派别。一,关于客观论,在客观论看来,美就在物,它存在于客体之中,是客观对象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客观论首先认定,对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继而又强调美就是该客观对象固有的各种属性之一。美是事物本身就有的,即便没有人的意识,美仍然存在,而人的意识只能对它进行反映。可以说,客观论是最能体现一般“常识”的观点,当人们信赖常识的时候,往往都支持这种观点。客观论的合理之处,在于它重视审美对象,强调美的对象性,认识到没有对象就没有美,美总是与特定对象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客观论混淆了美的客观性与对象的客观性,忽视和否定美的主观性一面,因而又总是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 二,主观论认为,美在心,即美是主体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或心理构造物。在美学史上,明确提出主观论观点的,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主观论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拒绝承认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单纯反映性和被动性,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认识到离开主体就不可能有美,美只有联系着特定的主体才存在。不过,主观论也有明显的片面性。当它把完美完全归到主体一边,把美看成主体的一种心理体验,从而否定美的对象性时,它实际上就把审美对象的存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把审美活动当成了一种封闭的主体内心活动。不符合审美现象的实际情况。 三主客统一论,按照主客统一的说法,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在心物二者的统一之中。主客观统一论不等同于主客混淆论,也不是主客观的一种调和,而是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5 三角恒等变换获奖教案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千姿百态的热带鱼教学设计 清华版
-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圆中国梦教案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酸碱盐专题的教学设计
- 工厂管理培训
- 2024华润怡宝校园招聘发布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分娩期贫血的护理查房
- 电线绞铜技术培训
- 工程造价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全国总工会部分在京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110kVXX变电站预试定检施工方案试卷教案
- 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热电联产业运行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MBR工艺全面介绍》课件
- 智慧鱼塘系统方案
- 自来水处理工艺流程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金融行业合规培训
- 正念减压疗法详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