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作业16 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岳麓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作业16 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岳麓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作业16 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岳麓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时作业16 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岳麓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6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兰州高三质检)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这一演变过程说明()a政治因素始终主导城市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功能c重农抑商政策左右城市变迁d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解析:据材料“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故b正确。政治因素没有始终主导城市发展,故a排除。重农抑商政策属于经济政策,不是左右城市变迁的主要因素,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故d排除。答案:b2(2018银川高三调研)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设官征税,一些大商人借机垄断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困难。汉武帝时期,颁布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的政策,将盐铁经营和市场物资供应纳入国家工商管理体制之下。材料说明汉武帝()a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b有效解决了国家的财政问题c有效打击了商人的投机行为d积极谋求社会秩序的稳定解析: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是“汉初,私人经营盐、铁,垄断民生行业,造成国家财政困难;汉武帝时期一改前期政策,实行国家工商管理体制”,这说明汉武帝时期通过国家经济干预方式调整商业,以保障国家财政所需,a项正确。bc是汉武帝实行国家干预经济,调整商业政策带来的结果,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属于目的,但与题干中“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困难”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3(2018济南高三诊断)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商业发展。唐朝时期我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中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市场和中小城市产生,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商品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仅说明农村经济走向依存市场的方向,并未说明实现了商品化,故d项错误,故选c。答案:c4(2018中山高三期末)陶朱公范蠡在经商过程中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提出“务完物,无息币”。材料主要是指()a主张商业投资多元化b加速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周转c强调商品的贱买贵卖d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经营解析:材料“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说明的是范蠡认为商品、货币在市场经营中应该像流水似的顺畅,快速周转,强调薄利多销,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投资的多元化,故a项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答案:b5(2018哈尔滨高三期末)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政府对商业的征税比农业税要低,甚至政府“优商”“恤商”,故可知政府对商业的政策较为灵活,b项正确。题干强调政府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与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无关,且古代中国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题干没有涉及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只是强调政府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排除c。d项说法错误,商人地位在古代中国较低,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答案:b6(2018衡阳高三评估)徽商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做法()a补充和强化了自然经济b是宗法制度动摇的体现c是政治地位下降的反映d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解析:材料反映明清时期徽商在发财致富后,将大量财富投入购置田产、修建祠堂等非生产领域,工商业无法扩大生产,只能起到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的作用。故答案为a项。建祠、修家谱是维护宗法制度的体现,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这种做法深受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答案:a7(2018惠州高三统测)有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私营手工业占到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已经渗透浙江农村c政府的抑商政策趋于松弛d当地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本质”,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在一些棉纺织业发达的城市,商人也投入到生产领域,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本购进棉花或棉布,分发给当地男女居民纺纱或织布成品,再销售给商人,表明商品经济已经渗透浙江农村,故b项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明政府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答案:b8(2018大同高三摸底)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开始于隋唐时期b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发展c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分配d它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解析:从材料中钱穆的叙述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是均田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它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说法正确,这是均田制的作用和影响。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d选项说法错误,土地兼并现象贯穿封建制度始终,无法消除。答案:b9(2018张家口高三期末)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a保护田庄经济 b发展商品经济c维护封建统治 d限制土地兼并解析:在井田制之下劳动者必须先耕种公田,然后才可以耕种自家私田。由于每家拥有同等数量的私田,所以过着没有贫富分化的生活,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田庄经济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产物而和井田制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对田地的重视是发展农业经济而非商品经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是反对封建统治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10(2018成都高三统测)“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其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因为重农抑商政策可以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故选a项。答案:a11(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记载:“(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a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进程b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c加剧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出超d导致了东南沿海民生的困境解析:“富者贫,贫者困”等字眼强调“海禁”政策导致了东南沿海民生的困境,即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农业生产的商品化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不利于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出超、入超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12(2018兰州高三统测)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前中华民族是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与海洋打交道的。只是到了元末明初之后,随着国家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而成为统治政权隐患时,原本开放的海洋观念意识才开始转向。导致“海洋观念意识转向”的客观因素是()a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安全的需要b朝贡贸易束缚了对海洋的认知c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扰d以农立国发展社会经济的国策解析:面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本能地选择了闭关、海禁,西方殖民者侵扰是导致“海洋观念意识转向”的客观因素,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安全的需要属于主观因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束缚了对海洋的“认识”也属于主观因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自己制定的国策属于主观因素而非客观因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8福州高三质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熙(16541722)时“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联袂”。这些商人从江南地区收买棉布、丝绸、食盐、粮食、竹木、茶叶、颜料、棉花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贩往各地,加强了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他们一般自称某省某府人,讲着家乡的方言这些人背井离乡,常年奔波于道途之中,需要成群结队,以相互照应;尤其是因为商业的竞争,而必须形成团队的力量,所以一般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又以同乡关系为背景,结成团体,俗称“客帮”。这种客帮商人在全国范围内长途贩运货物,形成了各自的商业网络。为保护和扩大自己的商业利益,他们在经商的城镇建立会馆,他们还与当地官场、民间密切往来,以取得当地政治、社会力量的支持。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贸易规模和市场的扩大打破了中古社会自给自足、封闭的自然经济。贸易的发展最重要的结果是造就了一支新的社会力量商人阶层,并逐渐在西欧社会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提高商业效率和收益,商人在贸易实践中还创造了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如合伙制、特权和特许公司,股份公司等。15至18世纪是商业居主导地位的时代,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不仅对商人至关重要,它尤其与民族国家的繁荣联系起来。贸易发展的结果是商人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阶级的兴起,依靠经济实力,商人阶级逐渐成为一支最具影响力的新兴政治力量,开始参与甚至主导国家政治生活。商人还热心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通过资助公益事业表达他们对社会的关爱,借此赢得良好的声誉,进而提高其社会地位。摘编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中国“客帮”与西欧“商人阶级”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在社会转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解析:第(1)问,中国“客帮”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得出他们是封建式的商人群体,主要从事贩运贸易,重视地域血缘关系,重视协调社会关系。西欧“商人阶级”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得出是新兴力量并逐渐主导国家政治生活,采用新的商业组织形式,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热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关爱社会。第(2)问,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客帮”代表的是封建性的商人群体,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有限,而西方的“商人阶级”有利于推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西方国家向近代社会发展。答案:(1)“客帮”特点:封建式的商人群体;主要从事贩运贸易;地域色彩、血缘色彩浓重;重视协调社会关系。“商人阶级”特点:新兴政治力量并逐渐主导国家政治生活;采用新的商业组织形式,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热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关爱社会。(2)作用:“客帮”是封建性的商人群体,受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其财富大多没有转化为资本,投资到生产领域,而是用来买田置地或其他用途。因此,他们没有冲出封建的藩篱,也没有形成新的政治力量,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商人阶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形成,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产生,推动了人文主义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深入。因此,“商人阶级”在西欧社会的最初转轨中发挥了主体作用。14(2018吕梁高三统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滨下武志教授在其著作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中认为,7世纪至13世纪的亚洲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这一经济圈在亚洲的人、财、物流动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朝贡体制的根本在于“它是国内基本统治关系即地方分权在对外关系上的延续和应用”。但是,“与统治关系相比,朝贡贸易体制的根本点是靠贸易关系在支撑,实际上是更加多面的、多层次的、具有包容异质因素作用的一种体制”。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关于朝贡贸易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归纳材料中的任一种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予以说明,做到史论结合,观点明确。)解析:首先需要提炼观点,其次用史实说明。据材料中第一段话可知,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结合所学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上去分析原因,加以说明。据材料第三段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史认为朝贡贸易是为了宣扬国威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示例一: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