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生物下册 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课时达标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1页
七级生物下册 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课时达标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2页
七级生物下册 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课时达标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3页
七级生物下册 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课时达标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4页
七级生物下册 4.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课时达标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废物的排出【双基巩固】1.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这种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a.肾小管b.肾小囊c.肾小球d.输尿管2.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形成原尿和尿的场所依次是( )a.b.c.d.3.图中既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又属于循环系统结构的是( )a.b.c.d.4.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a.水、尿素和无机盐b.水、尿素和葡萄糖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5. 下列流静脉血的结构是( )a肾动脉b肾静脉c肾小球d肾小管6.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 )a.尿素b.葡萄糖c.大分子蛋白质d.血细胞7.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采用的方法通常是( )a通过污水管道排入大海 b深施于土壤中 c与化学肥料混合后用于农作物上 d用沼气池或高温堆肥中产生的高温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8.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肾小球、肾小囊和 _三部分构成的;(2)写出图中a、b两处箭头所示的生理过程:a_,b_;(3)从图中结构中流出的液体是_。9.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请根据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和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1)图中,所示结构的功能是_。(2)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样本_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膀胱中。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出。【能力提升】1.医生在检查某人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时,发现其含甲、乙两种物质的情况如下表。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b.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c.甲是葡萄糖,乙是无机盐d.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2.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水3.如表是某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 ml),其中丙是( )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浆和尿液4.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c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从成分上看,甲的内液体比内液体多了葡萄糖【拓展探究】5.李大爷近来身体消瘦、乏力,并伴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在大夫的建议下,他做了一个尿常规化验,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化验报告单,并运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注:“+”表示含有该成分,“-”表示不含有该成分) (1)正常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_等。(2)“显微检查”的结果是否正常?_。(3)用专用仪器对尿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到如报告单右侧所示的多项指标。其中,不正常的指标是_。据此推测,他可能患有_病。原尿中_浓度过高,造成肾小管的_作用困难。(4)医生建议其注射胰岛素(蛋白质类激素)进行治疗,胰岛素能不能口服?试解释原因。_。答案解析【双基巩固】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多升,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解析】选b。此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图中的是肾小囊,此处是形成原尿的结构,是肾小管,是形成尿液的结构。解答此题一方面要掌握尿液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要能够识别肾单位结构图。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为毛细血管球,里面流动着动脉血;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原尿;肾小管末端的液体为尿液,所以既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又是循环系统的结构的是肾小球。4.【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蛋白质、尿素、无机盐等成分;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一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余的水、无机盐和全部的尿素形成尿液;故三者共同具有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5.【解析】选b。本题考查肾脏的血液循环。血液由肾动脉入肾,内流动脉血,经过气体交换变成静脉血,由肾静脉流出肾脏。肾小球只对血液起滤过作用,不进行气体交换,仍为动脉血,肾小管内流原尿经重吸收后成为尿液。6.【解析】选a。本题考查肾单位的功能。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过滤和重吸收功能。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其中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过滤到原尿中,而尿素、葡萄糖可以过滤到原尿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将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尿素则不能重吸收。因此,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尿素。7.【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人粪尿如果直接排放或者直接施用于土壤,都会污染环境,通过沼气池或者高温堆肥,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高温杀死病菌和虫卵,从而实现人粪尿的无害化。8.【解析】本题考查肾单位的结构及尿的形成。(1)图中为入球小动脉,为肾小球,为出球小动脉,为肾小囊,为肾小管,、和三者共同组成肾单位,即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图中a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b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图中、和内流动的为动脉血,图中内流动的为静脉血,图中内流动的为原尿,图中内流动的为尿液。答案:(1)肾小管(2)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尿液9.【解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别。图中为肾脏,其功能是形成尿液;为输尿管;为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是尿道。组成了泌尿系统。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因此样本二为尿液。答案:(1)形成尿液(2)输尿管(3)二【能力提升】1.【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区别。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面是肾小管,肾小球中的液体是血液,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中,称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回到血液,剩下的液体是尿液,所以三种液体比较,尿液中的尿素最多,葡萄糖最少。2.【解析】选c。本题考查原尿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肾小管的作用。在原尿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随着原尿进入肾小管,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从示意图看,这种物质最后在肾小管内全部消失,尿液中不含有这种物质,所以这种物质是葡萄糖。3.【解析】选b。本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血浆中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可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中蛋白质极少,葡萄糖与血浆浓度相同。二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而尿素不能被重吸收,所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也被重吸收回血液中,所以尿素含量明显升高。综合分析可知,甲为尿液,乙为血浆,丙为原尿。4.【解析】选d。本题是一个图形分析题。分析图示和中的葡萄糖浓度相同,说明和分别是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囊内是原尿,是肾小管,正常情况下能重吸收回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但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则会使内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甲的原尿中和尿液中都有葡萄糖。【拓展探究】5.【解析】该题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