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天泰安定煤业矿井地质报告.doc_第1页
山西大同天泰安定煤业矿井地质报告.doc_第2页
山西大同天泰安定煤业矿井地质报告.doc_第3页
山西大同天泰安定煤业矿井地质报告.doc_第4页
山西大同天泰安定煤业矿井地质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字摘要山西省沁水煤田大同县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大同古州煤业有限公司,系经2009年11月5日,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关于阳泉市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等九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批准,以山西大同古州煤业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将山西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大同县冠山镇后沟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大峪煤矿、大同县东关联营煤矿、大同县冠山镇上庄煤矿(十关闭)5处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更名为“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23号)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200910号)文件精神,完成兼并重组后煤矿资源储量的核实工作,大同县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委托阳泉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编制山西省沁水煤田大同县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以为后续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及价款处置等工作提供依据。本报告依据以往地质勘探工作、生产补充勘探地质资料、矿井地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井田构造类型属简单类;本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本井田煤层不存在带压开采;本矿井瓦斯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级,鉴定结论为不易自燃。经本次估算,区内的资源储量情况是:截至2009年12月31日,保有资源储量6345万吨,动用资源储量2514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859万吨。其中探明的(111b)资源储量为3578万吨;控制的(122b)资源储量为118万吨;推断的(333)资源储量2649万吨。煤种全为无烟煤。目录1前言21.1概况1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61.3生产矿井、小窑老窑及采空区171.4本次工作情况211.5特别情况说明212井田地质232.1地层232.2构造252.3岩浆岩293煤层303.1含煤性303.2可采煤层303.3煤岩层对比354煤质374.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374.2煤的化学性质374.3煤的工艺性质及可选性414.4煤类434.5煤的风化和氧化444.6煤质综合评价44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465.1水文地质条件465.2工程地质条件545.3其它开采技术条件565.4环境地质条件616核实地质工作和质量评述656.1以往资料的利用情况656.2新增工程的质量情况666.3探采对比结果667资源储量估算677.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677.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677.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687.4资源储量估算各类边界的确定原则687.5块段划分697.6资源储量的分类707.7资源储量估算结果708结语778.1取得的主要成果778.2问题及建议77附图目录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I1山西省大同县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区域地质及矿井分布图1:50000II2山西省大同县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地形地质图1:5000III3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IV4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井田水文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图1:5000V-15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V-26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6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V-37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12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V-48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VI-19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矿井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000VI-210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6号煤层矿井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000VI-311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12号煤层矿井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000VI-412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矿井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000VII13井田煤岩层柱状对比图1:200VIII-1141-1勘探线剖面图1:2000VIII-2152-2勘探线剖面图1:2000VIII-3163-3勘探线剖面图1:2000VIII-4174-4勘探线剖面图1:2000VIII-5185-5勘探线剖面图1:2000IX-119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5000IX-220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6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5000IX-321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12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5000IX-422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5000X-123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套合图1:5000X-224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6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套合图1:5000X-325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12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套合图1:5000X-426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套合图1:5000XI-127普-7号钻孔柱状图1:200XI-228普-8号钻孔柱状图1:200XI-329503号钻孔柱状图1:200XI-430506号钻孔柱状图1:200XI-531519号钻孔柱状图1:200XI-632532号钻孔柱状图1:200XI-733533号钻孔柱状图1:200XI-834534号钻孔柱状图1:200XI-935535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036536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137537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238538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339539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440贵-4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541贵-6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642贵-7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743贵-11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844贵-12号钻孔柱状图1:200XI-1945贵-13号钻孔柱状图1:200XI-2046贵-16号钻孔测井曲线图1:200XI-2147贵-17号钻孔测井曲线图1:200XI-2248南-6号钻孔柱状图1:200附表目录1井田有效探矿工程测量成果表2井下见煤点测量成果表3煤层综合成果表4煤质分析成果汇总表5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厚度计算表6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7原井田范围本次与上次备案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对比表75 / 83附件目录1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文,关于阳泉市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等九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2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规发2010624号,关于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3委托书4资料真实性承诺书5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6报告初审意见书7采矿证副本8原各矿资源储量备案文件复印件9阳泉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本次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采空区认定文件1前言1.1概况1.1.1目的用途山西省沁水煤田大同县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大同古州煤业有限公司,系经2009年11月5日,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关于阳泉市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等九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批准,以山西大同古州煤业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将山西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大同县冠山镇后沟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大峪煤矿、大同县东关联营煤矿、大同县冠山镇上庄煤矿(十关闭)5处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更名为“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23号)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200910号)文件精神,完成兼并重组后煤矿资源储量的核实工作,大同县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委托阳泉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编制山西省沁水煤田大同县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以为后续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及价款处置等工作提供依据。本报告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1详细核实矿内及周边煤矿的位置、边界拐点坐标、批采煤层和面积以及重组扩界情况;2详细核实矿内各煤矿的采矿证号、有效时间及开采时间;3核实井田和周边范围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和可供本报告利用的工作量;4核实以往提交报告的审定备案情况,说明其与本矿井的关系;5对井田可采煤层的资源储量重新进行估算,详细核实因边界变更和开采等因素引起的各种资源储量变化情况;6核实评价井田内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7核实评价井田内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1.2报告编制的技术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4煤矿测量规程(原能源部1989年);5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9月21日);6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行管字2000第81号);7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32004);8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4月20日,晋国土资发2010116号文件附件下发的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10其他有关煤矿的地质编录、采样、资料整理的规程及规定。1.1.3报告编制的地质依据:1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242。21998年6月山西煤炭地质公司地测队提交的山西省大同县城关镇后沟村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32003年,阳煤集团五矿地测科提交的山西省阳煤五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42004年8月太原天地元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提交的山西省大同县冠山镇上庄煤矿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52004年8月太原天地元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提交的山西省大同县冠山镇东关联营煤矿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62004年8月太原天地元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提交的山西省大同县冠山镇大峪煤矿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72004年8月太原天地元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提交的山西省大同县冠山镇后沟村煤矿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82004年8月太原天地元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提交的山西省大同县冠山镇胡家庄煤矿(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92005年7月山西煤炭地质公司提交的山西省大同县冠山镇胡家庄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102006年11月山西煤炭地质公司提交的山西省大同县东关联营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112007年6月山西煤炭地质公司提交的山西省大同县冠山镇大峪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122010年3月阳泉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13各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其他相关生产技术资料1.1.4井田位置及范围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大同县城西部,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3361133705,北纬:374733374930,行政属冠山镇和城关镇管辖。2009年11月2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242,批准井田面积8.9997 km2,开采315号煤层,批采标高为780米到510米标高,生产规模为90万t/a,有效期自2009年11月20日至2011年11月20日。井田东西长5.23km,南北宽3.58km,矿区范围由42个拐点连线圈定,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见表1.1.4-1:表1.1.4-1井田拐点坐标对照表1.X=4190591.21(4190639)Y=19725535.49(19725605)2.X=4190603.21(4190651)Y=19725975.49(19726045)3.X=4190313.21(4190361)Y=19725983.50(19726053)4.X=4190317.21(4190365)Y=19726126.50(19726196)5.X=4190257.21(4190365)Y=19726124.50(19726194)6.X=4190260.21(4190308)Y=19726244.50(19726314)7.X=4190140.21(4190188)Y=19726248.50(19726318)8.X=4190140.21(4190188)Y=19726458.50(19726528)9.X=4190506.21(4190554)Y=19726448.50(19726518)10.X=4190530.22(4190578)Y=19727348.50(19727418)11.X=4190740.22(4190788)Y=19727342.50(19727412)12.X=4190766.22(4190814)Y=19728282.50(19728352)13.X=4191289.23(4191337)Y=19729119.50(19729189)14.X=4190804.23(4190852)Y=19729682.51(19729752)15.X=4190793.23(4190841)Y=19730154.51(19730224)16.X=4190190.23(4190238)Y=19730527.51(19730597)17.X=4189538.23(4189586)Y=19730561.52(19730631)18.X=4189531.23(4189579)Y=19730428.51(19730489)19.X=4189489.23(4189537)Y=19730136.51(19730206)20.X=4189459.22(4189507)Y=19729504.51(19729574)21.X=4189098.22(4189146)Y=19729504.51(19729574)22.X=4189062.22(4189110)Y=19728949.51(19729019)23.X=4189262.22(4189110)Y=19728173.51(19728243)24.X=4189248.21(4189296)Y=19727673.51(19727743)25.X=4189234.21(4189282)Y=19727173.51(19727243)26.X=4187733.21(4187781)Y=19727214.51(19727284)27.X=4187710.20(4187758)Y=19726334.51(19726404)28.X=4188562.20(4188610)Y=19726310.51(19726380)29.X=4188573.20(4188621)Y=19725855.50(19725925)30.X=4188884.20(4188932)Y=19725333.50(19725403)31.X=4188890.20(4188938)Y=19725581.50(19725651)32.X=4189691.20(4189739)Y=19725559.50(19725629)33.X=4189696.20(4189744)Y=19725759.50(19725829)34.X=4190126.21(4190174)Y=19725747.50(19725817)35.X=4190140.21(4190188)Y=19725517.49(19725587)36.X=4190187.20(4190235)Y=19725396.49(19725466)37.X=4190317.21(4190365)Y=19725392.49(19725462)38.X=4190315.20(4190363)Y=19725342.49(19725412)39.X=4190455.21(4190503)Y=19725338.49(19725408)40.X=4190459.21(4190507)Y=19725558.49(19725628)41.X=4190521.21(4190569)Y=19725456.49(19725526)42.X=4190523.21(4190571)Y=19725536.49(19725606)1.1.5周边四邻情况井田周边四邻情况为:东部和东北部是剥蚀无煤区;北部西段为阳泉市南煤集团井田,中段是已停产报废的原阳泉市义井煤矿;南部西段与阳煤集团五矿和杨联煤矿相接,东段与城关镇煤矿为邻;西与阳泉市南煤集团和阳煤集团五矿为邻。详见井田四邻关系示意图(图1.1.5-1)。图1.1.5-1井田四邻关系示意图各相邻矿井的情况为:1阳煤集团五矿为阳煤集团公司下属煤矿,与本矿在西南部毗邻,两井田之间边界清楚,无越界开采现象。1983年5月东关联营煤矿建矿期间,阳煤集团五矿修铁路占用了该矿界内面积1.068km2,作为补偿,阳煤集团五矿签署协议允许东关联营煤矿井口位址选在五矿界内,并为斜井留设保安煤柱。该矿与本矿相邻地带不存在采(古)空区,对本矿下一步开采无影响2阳泉市南煤集团为阳泉市所属国有企业,与本矿在西部及西北部毗邻,两井田之间边界清楚,其采掘系统距离本矿尚远,与本矿不存在越界开采现象,该矿与本矿相邻地带不存在采(古)空区,对本矿下一步开采无影响。3原阳泉市义井煤矿为阳泉市义井镇办企业,始建于1960年,曾开采15号煤层,与本矿井在北部中段毗邻,在井田东部区域,多处与本矿井重合。1982年义井煤矿因资源枯竭关闭时,将原属阳泉市义井煤矿开采的位于大同县界内的区域,重新划归为大同县冠山镇小峪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西关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鹊山村煤矿。目前几个矿井因资源枯竭已关闭。本矿井东部扩区范围内有义井煤矿开采形成的大量采(古)空区,经调查这些采(古)空区不存在积水、积气与火区。该矿于1982年因资源枯竭已停产关闭。4大同县杨联煤矿为大同县镇办企业,在南部西段与本矿毗邻,该矿1981年建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现核定生产能力9万t/a,曾开采3号、15号煤层,属重组整合组建矿井。该矿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较稳定,井田面积1.5018km2,矿井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斜井串车提升,采煤方法为短壁式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属高瓦斯矿井。该矿3号煤层在1983-1985年越界开采至本矿范围内,越界采空区面积为114658m2,该越界采空区经调查在西北部有一处积水区,积水面积约6080,积水量约2179m、未发现积气与火区,对本矿开采3号煤层有一定影响;大同县杨联煤矿现已被山西大同古州富鑫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整合后只批采15号煤层,不会对本矿3号煤层开采产生后续影响。该矿15号煤层与本矿相邻的采空区设有矿界保护煤柱,该采空区经调查未发现积水、积气与火区,15号煤层与本矿不存在越界开采情况。该矿未开采6号、12号煤层。5大同县城关镇煤矿为大同县城关镇办企业,在南部中段与本矿毗邻,曾开采15号煤层,煤层倾角为35,部分1520,属重组整合组建矿井。该矿开拓方式为斜井,主井坡度为24,斜井长为385m,井田面积为2.8831km2。该矿15号煤层与本矿相邻的采空区设有矿界保护煤柱,该采空区经调查未发现积水、积气与火区。该矿未开采3号、6号、12号煤层。该矿与本矿井不存在越界开采情况。1.1.6井田内兼并重组整合小煤矿情况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山西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大同县冠山镇后沟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大峪煤矿、大同县东关联营煤矿、大同县冠山镇上庄煤矿(十关闭)5家煤矿重组整合而成。在此就已知资料对各矿井的生产开采情况叙述如下:1山西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井田中部阳泉市大同县冠山镇胡家庄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大同县冠山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4201133519,北纬:374825374906,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5月28日为该矿批复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批准开采煤层为6号、12号、15号,井田范围由下列8个坐标点连线圈定(6度带)。井田几何形态为不规多边则形,井田面积1.2392km2。该矿井于1964年始建井,1966年投产,期间有1983年、2004年两次扩建,曾开采6号、12号、15号煤层,现开采15号煤层,目前因重组整合工作暂时停产。调查矿井无积水、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该矿由于原分管技术的人员死亡,部分资料移交保管不妥丢失,造成12号煤部分采空区缺乏巷道资料。2大同县冠山镇后沟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镇后沟村煤矿,位于井田西中部大同县城西城关镇后沟村西部,隶属后沟村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3431133448,北纬:374801374841,距离大同县城5公里;该矿始建于1966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t/a,于1991年经省煤资委以采证字1991第Q21112号文,批准开采6号、12号、15号煤层,井田面积1.16km2。井田范围由以下6个拐点圈定:1. X=92700 Y=1004002. X=93500 Y=1004003. X=93500 Y=1017604. X=93000 Y=1017605. X=93000 Y=1020006. X=92700 Y=1020001994年阳泉矿务局以阳煤局地1994512号文,同意划归后沟村煤矿开采的扩区面积0.24km2,准许开采15号煤层,扩区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圈定:1. X=92352 Y=1011202. X=92357 Y=1006653. X=92700 Y=1001524. X=92700 Y=101120该矿井于1966年始建井,1986年投产,批准开采6号、12号、15号煤层,现开采12、15号煤层,矿井目前因重组整合工作暂时停产。调查井内无积水、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3大同县冠山镇大峪煤矿大同县冠山镇大峪煤矿位于位于井田中部阳泉市大同县冠山镇大峪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大同县冠山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4571133557,北纬:374821374914;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11月16日为该矿核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632761,批准开采煤层为6号、12号、15号,井田范围由下列12个坐标点连线圈定(6度带)。井田几何形态为不规则多边形,东西宽916m,南北长1608m,井田面积1.2272km2。该矿井始建于1979年井,1980年投产,曾开采6号、12号、15号煤层,现开采6、15号煤层,目前因重组整合工作暂时停产。调查矿井内无积水、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4大同县东关联营煤矿大同县东关联营煤矿位于井田西南部大同县冠山镇贵石沟村北侧,行政区划隶属大同县冠山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4111133450,北纬:374736374815;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3月4日为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530231,核定生产能力15万t/a,批准开采3号、6号、15号煤层,井田范围由下列坐标点连线圈定(6度带):井田几何形态为矩形,井田面积1.0568km2。该矿井始建于1983年井,2000年投产,曾开采3号、6号、15号煤层,目前3号、6号煤层已停采,15号煤层因重组整合工作暂时停产。调查矿井内无积水、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在东南部3号煤有一处杨联煤矿(原杨家庄煤矿)的越界采空区,采空区面积约114658m2,开采时间为1983-1985年,该越界采空区经调查在西北部有一处积水区,积水面积约6080,积水量约2179m、未发现积气与火区,对本矿开采3号煤层有一定影响;大同县杨联煤矿现已被山西大同古州富鑫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整合后只批采15号煤层,不会对本矿3号煤层开采产生后续影响。该矿其他煤层不存在越层越界开采现象。1983年5月东关联营煤矿建矿期间,阳煤集团五矿修铁路占用该矿界内面积共计1.068km2,作为补偿,阳煤集团五矿签署协议允许东关联营煤矿井口造址选在五矿界内,并为斜井留设保安煤柱。东关联营煤矿的井口已在2010年5月5日实施关闭。5大同县冠山镇上庄煤矿(十关闭)位于井田西北部,大同县冠山镇上庄村西北一带,属村办集体企业,行政区划隶属大同县冠山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3351133439,北纬:374841374910。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10月24日为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230391,核定生产能力9万t/a,批准开采6号、12号、15号煤层,井田范围由下列19个坐标点连线圈定(6度带):井田几何形态为不规则多边形,井田面积0.7051km2。该矿始建于1966年,由于资金不足停产,1979年重建并于当年底投产,曾开采6号、12号、15号煤层,整合前因资源枯竭已于2005年停产关闭,有废弃井口两个,在该矿东南角部15号煤层有进入南部的后沟村煤矿进行越界开采的现象。调查在矿井南部15号煤采空区里有积水约22025m3,为雨季大气降水下渗形成。矿井无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该矿在1988年以前为村办,当时村内无技术人员绘图,依靠他矿技术人员代为指导采矿,所以12号煤采掘图的部分采空区无巷道资料。6、新增区新增区包括原阳泉市义井煤矿,大同县冠山镇鹊山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小峪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西关村煤矿。这些煤矿在兼并重组整合前已由于资源枯竭关闭。1.1.7交通及自然地理特征1交通条件井田东距大同县城2公里,北距石太铁路白羊墅货站10公里,石太高速公路在井田南部界外通过,并在县城东有出入口,区内建筑仅有一条县级公路,有简易公路通往各村,交通条件堪称便利。区内无其它大的工业建筑物。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7-1)。图1.1.7-1交通位置图2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本区位于太行山脉中段西侧,属低山丘陵地貌。区内地势以西部、西南部较高,以小型山岭为特征,东部及东北部较低,河床沟谷和山间平地发育。最高处在西北部,海拔标高944.8m,最低处在东部河沟中,标高700m。区内多为黄土复盖,在山坡及沟谷两侧,常有基岩出露。水系河流及地表水体区内无常年性河流,只有岭间河沟,河沟呈树枝状分布,均属季节性河流,在枯水期多断流。雨季则以溪流存在,雨时常形成山洪,雨后很快变小。溪水流向多由西向东。水体则以浅层农用水井为主,无水库等其他水体。气象及地震据大同县气象站提供资料,本区属大陆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酷热潮湿,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干燥。极端最低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39,年平均气温10.5,年降水量217.4866.4mm,历年平均550mm,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年蒸发量1417.82285.1mm,平均1888.1mm,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165天左右。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干旱、大风、冰雹和霜冻。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02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标准,大同县境内地震设防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社会经济状况大同县位于阳泉市区东、南部,太行山西麓,总面积1350平方千米。全县现有耕地47万亩,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小麦、豆类、薯类等。林木覆盖面积16.5万亩。矿藏主要有煤、铁、硫磺、瓷土、耐火粘土、石膏等,其中煤蕴藏量最大,有悠久的开采历史。工业生产有电力、采煤、炼磺、耐火材料、陶瓷和具有千年生产历史的砂锅、砂罐、铁货等。大同县矿产资源丰富,至2005年底,已探明的矿产有30余种,其中无烟煤、高铝粘土、硫铁矿、白云岩、一般耐火黏土、玄武岩、石膏和矿泉水等为优质矿产。煤炭分布面积36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约为22.6亿吨;硫铁矿储量为26亿吨;高铝粘土储量为1.6亿吨;石灰石分布面积达800平方千米,储量在100亿吨以上。已开发或正开发利用的矿产有无烟煤、硫铁矿、铝矾土、石灰石、白云石、石膏、铁矿石、浮石、玄武岩、紫砂陶土、砂石、砖瓦粘土和矿泉水等18种。本矿区在大同县属于比较发达区域,区内村庄较密聚,县、镇、村和个体的各类小型企业较多。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本区以往进行过4次勘探,按时间先后顺序主要是:1、1952年地质部212队田本裕等同志在阳泉矿区内进行了39km2的1:5000地形地质测量,为阳泉矿区有史以来第一次正规的地形地质测量工作,为以后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2、19551956年煤炭工业部地质勘探总局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119队在阳泉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工作,至1956年底与华北煤田地质局测量队、调查队共同完成了1:5000地形测量186km2,地质测量152km2,1:50000地形地质测量500km2,提交了阳泉矿区扩区(大同区)普查地质报告兼总体设计资料。本次核实工作利用了该次勘查提交的的普-7、普-8号两个钻孔的钻孔成果。3、19571958年119队按规划完成了大同西部南川河两岸局部地区的精查勘探工作,先后提交的报告有山西省沁水煤田阳泉矿区大同、号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大同同意煤矿、五指山区、马郡头精查地质报告等。本次核实工作利用了该次勘查提交的503、506、519、532、533、534、535、536、537、538、539、南-6号12个钻孔的钻孔成果。4、1966年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地质勘探局119队在贵石沟井田进行了地质精查补充勘探,并提交了山西省沁水煤田贵石沟井田补充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本次核实工作利用了该次勘查提交的贵-4、贵-6、贵-7、贵-11、贵-12、贵-13、贵-16、贵-17号8个钻孔的钻孔成果。5、2004年8月的太原地元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提交的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大同县冠山镇后沟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大峪煤矿、大同县东关联营煤矿、大同县冠山镇上庄煤矿(十关闭)5处矿井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本次核实工作利用了该年度报告的备案资源储量资料。是本次核实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6、2010年3月阳泉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7、本次核实利用工作量本次核实工作利用钻孔22个,总进尺5143.53m。其中:位于核实范围内的钻孔12个,总进尺2315.88m。核实区周边可供本报告利用的钻孔10个,总进尺2827.65m。全部钻孔中,特级孔9个,甲级孔13个,无乙级孔和丙级孔;共评价煤层60层次,其中3号煤层12层次,6号煤层9层次,12号煤层19层次,15号煤层20层次。由于核实范围内的钻孔施工时间均较早,无瓦斯样和岩石力学样资料。各次勘探及报告编制工作均完成了不同时期的设计地质任务,满足了相应工作对地质资料的需要。经本次资源储量估算核实,截至2009年12月31日,保有资源储量6345万吨,动用资源储量2514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859万吨。其中探明的(111b)资源储量为3578万吨;控制的(122b)资源储量为118万吨;推断的(333)资源储量2649万吨。煤种全为无烟煤。1.3整合前生产矿井、小窑老窑及采空区1.3.1山西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为阳泉市大同县冠山镇胡家庄村办煤矿,该矿于1964年建井,并与当年投产,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开采井田北部的12号、15号煤层,生产能力6万t/a,现北部各煤层基本采空,经批准2005年底关闭;为保证矿井正常接替生产,2004年在井田南部开工新建了生产系统,新系统采用斜井方式开拓,设计开采15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矿井生产设计由阳泉市煤炭设计室承担,以走向短壁法开采,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炮采落煤。1964年2004年开采北部的各煤层,2004年后利用新系统在南部开采12号、15号煤层,目前因重组整合工作暂时停产。调查矿井无积水、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该矿由于原分管技术的人员死亡,部分资料移交保管不妥丢失,造成12号煤部分采空区缺乏巷道资料。1.3.2大同县冠山镇后沟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镇后沟村煤矿,始建于1966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t/a,矿井生产设计由阳泉市煤炭设计室承担,.矿井为斜井开拓,有主斜井一个回风井一个,新井的斜井一个,采煤方式为仓房式采煤,放炮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1986年1995年开采12号煤,1995年后开采15号煤;目前因重组整合工作暂时停产。调查矿井无积水、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1.3.3大同县冠山镇大峪煤矿大峪煤矿始建于1979年,1980年投产,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仓房式采煤,放炮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2000年以前以4号、5号井开采北部12号煤层,后在井田南部新建斜井,开采6号煤层,采用短壁式采煤方法,炮采落煤,由阳泉市煤炭设计室编制开采设计,设计后主、副立井施工至70m左右时,由于各种原因停工,未砌碹。目前因重组整合工作暂时停产。调查矿井无积水、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1.3.4大同县东关联营煤矿该矿始建于1983年,2000年投产,该矿采用斜井开拓,短壁式采煤,放炮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开采3号煤层、6号煤层和15号煤层。目前因重组整合工作暂时停产。调查矿井无积水、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在东南部3号煤有一处杨联煤矿(原杨家庄煤矿)的越界采空区,采空区面积约114658m2,开采时间为1983-1985年,该越界采空区经调查在西北部有一处积水区,积水面积约6080,积水量约2179m、未发现积气与火区,对本矿开采3号煤层有一定影响;大同县杨联煤矿现已被山西大同古州富鑫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整合后只批采15号煤层,不会对本矿3号煤层开采产生后续影响。该矿其他煤层不存在越层越界开采现象。1983年5月东关联营煤矿建矿期间,阳煤集团五矿修铁路占用该矿界内面积共计1.068km2,作为补偿,阳煤集团五矿签署协议允许东关联营煤矿井口造址选在五矿界内,并为斜井留设保安煤柱。东关联营煤矿的井口将已在2010年5月5日实施关闭。1.3.5大同县冠山镇上庄煤矿(十关闭)该矿始建于1966年,由于资金不足停产,1979年重建并于当年底投产,采用斜井开拓,仓房式采煤,放炮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曾开采6号、12号、15号煤层,整合前因资源枯竭已于2005年停产关闭,有废弃井口两个,在该矿东南角部15号煤层有进入南部的后沟村煤矿进行越界开采的现象。调查在矿井南部15号煤采空区里有积水约22025m3,为雨季大气降水下渗形成。矿井无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该矿在1988年以前为村办,当时村内无技术人员绘图,依靠他矿技术人员代为指导采矿,所以12号煤采掘图的部分采空区无巷道资料。1.3.6原阳泉市义井煤矿为阳泉市义井镇办企业,建矿于1960年,采用斜井开拓,仓房式采煤,放炮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曾开采15号煤层,有大片采空区。本矿新扩区为义井煤矿的开采区域,无采矿许可证划定界限, 1982年阳泉市义井煤矿报废时。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新的采矿许可证,把井田属于大同县界内的区域划归为大同县冠山镇小峪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西关村煤矿、大同县冠山镇鹊山村煤矿。该矿与本矿井在北部中段毗邻,矿井位于本矿井东部扩区范围内有大量的采(古)空区,经调查这些采(古)空区不存在积水、积气与火区。1.3.7定县冠山镇鹊山村煤矿该矿采用斜井开拓,仓房式采煤,放炮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曾开采15号煤层,界内有三个废弃井口,现已停产关闭;靠近露头区,煤层埋藏浅,有地面挖掘现象,区内资源已遭破坏。调查矿井无积水、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1.3.8大同县冠山镇小峪村煤矿该矿采用斜井开拓,仓房式采煤,放炮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曾开采15号煤层,现已停产关闭,界内有废弃井口4个,区内资源遭破坏严重。调查在矿井南部15号煤采空区里有积水约31283m3,是由大气降水下渗形成。矿井无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1.3.9大同县冠山镇西关村煤矿该矿采用斜井开拓,仓房式采煤,放炮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曾开采6号、15号煤层,现已停产关闭,界内有废弃井口三个,距露头区较近,煤层埋藏浅,区内资源遭破坏严重。调查在矿井南部15号煤采空区里有积水约23045m3,系由大气降水下渗形成。矿井无积气,开采时无自燃发火现象,无火区存在。1.4本次工作情况在2010年7月接到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委托编制山西省沁水煤田大同县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通知后,就立即组织力量,学习编制提纲,理解编制意图,并按照提纲要求开始收集相关资料,经过数十天的紧张工作,于8月30日初步完成报告的编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经核实矿内及周边煤矿的位置、边界拐点坐标、批采煤层和面积以及重组扩界情况数据准确,依据可靠;2、核实了矿内各煤矿的采矿证号及开采时间,采煤方法等生产资料; 3、核实了以往提交报告的审定备案情况,本矿井的关系和周边范围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和本报告利用的工作量;4、经核实同意阳泉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山西大同古州天泰安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对井田内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结论并采用了评价结果。5、对井田可采煤层的资源储量重新进行核实估算,详细核实因边界变更和开采等因素引起的各种资源储量变化情况;经核实估算了截至2009年12月31日,保有资源储量6345万吨,动用资源储量2514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859万吨。其中探明的(111b)资源储量为3578万吨;控制的(122b)资源储量为118万吨;推断的(333)资源储量2649万吨。煤种全为无烟煤。1.5特别情况说明按照阳泉市的城市交通改造规划,冠山北城市公路将在井田东部自北而南穿过井田,目前该公路已在施工,但尚未修进矿界内;该公路将对下方煤层形成压覆,因无进行煤柱设计,压覆煤量暂无法估算。相关资源压覆报告留待保护煤柱设计批准后另行提交。2井田地质2.1地层井田位于沁水盆地东北边缘,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区域地层由老到新、自下而上依次为古生界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统、上统,二叠系下统,新生界第四系;各层情况依次为:2.1.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厚度130.00270.00m,平均180.00m,本组上部由浅灰、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花斑总而言之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为黑灰色角砾状泥质灰岩,白云质灰砾组成。含大量钙质胶结的角砾,及层状石膏。2.1.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厚度25.3049.00m,平均39.62m,由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灰黑色泥岩和二三层灰色、灰黑色石灰岩及灰色、浅灰色铝土岩或铝土质泥岩组成,含不稳定小煤线13层。底部为灰色中厚层状铝土岩、铝土质泥岩,厚4.110.69m;铝土岩底部含不稳定的团块状黄铁矿,有时呈薄层状;因此处富含铁铝质称为铁铝岩段。该组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2.1.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以K1砂岩为基底,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为主要含煤地层,厚度98.00137.00m,平均厚115.69m。含煤10层,从下往上编号为16号、15号、14号、13号、12号、11号、9号下、9号、9号上、8号,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15号、12号。地层主要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石灰岩和煤层组成。含灰岩三层,为本组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