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5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5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5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5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5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人类活动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5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天天要下雨 热带沙漠 热带雨林 常年难见雨 喜马拉雅山区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南极洲 纬度因素 32 16 接近50 分析 海南和漠河的气候特征 纬度因素 不同纬度的气候特征 a b 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 夏季短 冬季长而寒冷 海南岛纬度低 气温高 长夏无冬 32 16 接近50 纬度因素 不同纬度的气候特征 ab两地中 纬度较低的地方是 获得的太阳热量 气温 纬度较高的地方是 获得的太阳热量 气温 据此 人们将地球表面划分为 带 北温带 热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南温带 热量 纬度因素 卫星图片显示的地球季节变化图 赤道附近降水 2000毫米以上 两极附近降水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温带地区 中纬度 大陆内部降水 沿海降水 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世界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海陆因素 中午 同一时刻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傍晚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海陆因素 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 因此 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 一般降水多 远离海洋的内陆 一般降水少 水陆散热的差异 黄土高原 新加坡 两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是多少 气温年较差小的是哪一个 哪个城市的年降水量更大 为什么 海陆因素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吸热和散热的情况也不相同 陆地吸热快 散热也快 海洋则相反 因此同纬度地带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冬季则相反 地形因素 青藏高原 六月暑天犹着棉 终年多半是寒天 云南 山腰百花山上雪 河谷炎热穿单衣 庐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因素 气温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一般情况下 海拔每增加1000米 气温下降低6 c 受地形影响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参考图中所示 计算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摄氏度 庐山海拔1472 4米 九江海拔20米 九江气温为29 请计算此时庐山山顶的气温 迎风坡多雨 安第斯山脉 地形因素 地形因素 艾森港 萨米恩托 sarmiento 地形因素 热岛效应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温 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气温 海拔高气温低 海拔低气温低 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降水 低纬地区降水多 高纬地区降少 降水 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气温 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 基本因素 人类活动 改善局部地区气候 使当地气候恶化 当堂达标 1 青岛夏季成为我国避暑胜地的原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因素2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主要原因是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人类活动d地形地势3 当北国江城白雪飞扬 江南田野正春色妖娆 造成两地这样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因素b 地形因素c 人类活动d 海陆因素 4 2012 滨州 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热衷于 末日旅游 把旅游目标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消失的景观上 游客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 末日旅游 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过度开垦 放牧 导致生态失衡b 当地黑种人数量减少c 该地区工业发达 酸雨危害严重d 全球变暖 可能导致 赤道雪峰 景观消失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太阳辐射 地球形状 地球运动 海陆分布 地表起伏 人类活动 动物活动 a b c d 6 下列语句不能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a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b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c 莫恋南国春色好 燕地梅花胜桃红d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7 读下图 完成 题 图中a b c 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 a地b b地c c地d d地 在a地测得气温为16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 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a 4 b 2 c 0 d 2 8 2001年11月 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 图瓦卢 其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 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 并宣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 举国移民到新西兰 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 环境难民 国家 将其影响按因果关系填入方框内 填字母 a 二氧化碳增加b 全球变暖c 过度砍伐森林 9 14年 枣庄 小实验 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 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 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 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 如图所示 结论 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 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 最大可达4 该实验模拟的是a 全球变暖b 酸雨污染c 大气污染d 臭氧层破坏 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