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名称.doc_第1页
标准名称.doc_第2页
标准名称.doc_第3页
标准名称.doc_第4页
标准名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7.040.60y6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xxxxxxxxx不锈钢水果刀stainless steel fruit knife(iso 8442:1997,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cutlery and table holloware ,neq)(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你把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gb/t xxxxxxxxx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结构25要求26试验方法47检验规则5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附录a(规范性附录)刀具锋利度和耐用度测试方法8附录b(规范性附录)耐腐蚀性试验11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84421:1997与食品接触的(刀具和餐具)制品及材料 第一部分:食品制备用刀具技术要求和iso 84425:2004与食品接触的(刀具和餐具)制品及材料 第五部分:锋利度及耐用度测试方法,并参照gb/t 15067不锈钢餐具的规定,结合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制定而成。本标准编写格式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的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餐饮及烹饪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属首次发行。12不锈钢水果刀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水果刀的术语和定义、结构造型、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刀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的水果刀。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5009.81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分析方法 gb/t 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9684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t 15607.2 不锈钢餐具jb/t 7498 涂附磨具 砂纸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果刀 fruit knife由一个柄和一个或多个刀片组成的用于切削水果的用具。3.2锋利度 sharpness刀具刃口切割物体能力的大小,本标准中锋利度值为前3个切割周切割深度之和。3.3耐用度 edge retention刀具使用期间,耐磨损能力的大小, 本标准中耐用度值为测试过程30周切割深度之和。3.4切割周 cutting circle刀片指定长度部分一前一后切割介质的过程。3.5刀包角 knife included angle刀的两个刃面的夹角。4 结构产品主要部位名称见图1。说明:1刀尖; 2刃口;3刀片; 4刀背;5永久性标志; 6刀堤;7刀箍; 8刀柄;9铆钉; 10垫圈。图1 产品结构示意图5 要求5.1 材料要求5.1.1 总则刀具应用能确保成品满足本标准性能要求的材料制作,且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应有损害健康或对有机组织产生不良影响的成分。5.1.2 刀身材料刀片应采用不锈钢板材或不锈钢复合板材制造。5.1.3 刀柄材料刀柄应采用金属、塑料、木塑合成压板、浸渗木质或其它材料,以使成品符合标准相应的技术要求。5.2 卫生要求刀具与食物接触部分的卫生理化指标要求应符合gb 9684的规定。5.3 外观要求5.3.1 刀包角刃口应磨成包角不大于40的锋利刃,且利口类刀具离刃口1mm处的厚度不应大于0.6mm;齿形类刀具离刃口1mm处的厚度不应大于1.2mm。5.3.2 组件间隙除设计要求外,各组件的间隙不得超过0.2 mm。 5.3.3 刀片外观5.3.3.1 刀片边缘光滑,内缘无毛口。5.3.3.2 刀片表面不得有明显缺陷,不得有抛磨粗丝和黑丝。主要表面不允许有直径0.3mm以上的疪点和直径0.8mm以上的压痕,对于未超出此限值的疪点和压痕在每10cm2 面积 内不得多于3点,且任意压痕和疪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mm。5.3.3.3 刀片外观整洁,主要表面光亮一致,花纹、商标应清晰完整、位置一致。5.4 锋利度及耐用度刀具锋利度及耐用度的要求见表1。表1 锋利度及耐用度(单位为毫米)类型优等品合格品锋利度5025耐用度1801105.5 硬度刀片硬度大于或等于45hrc,且每把刀的前、中、后三点硬度差小于3hrc。5.6 耐腐蚀性5.6.1 当按6.5条的方法检测后,刀片长小于100毫米的刀具,除了无刀箍的刀具离刀柄10毫米范围或有刀箍的刀具离刀柄15毫米范围的部分外,其余裸露的不锈钢表面应符合表2的要求。5.6.2 当按6.5条的方法检测后,刀片长超过100毫米的刀具,除了无刀箍的刀具离刀柄15毫米范围或有刀箍的刀具离刀柄25毫米范围的部分外,其余裸露的不锈钢表面也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耐腐蚀性序号优等品合格品1每20cm2面积内,圆周直径大于0.4mm(0.126mm2)的麻坑不应多于三个每20cm2面积内,圆周直径大于0.4mm的麻坑不应多于六个2无横向裂纹,无长度超过1.5mm的纵向裂纹3任何部分均不应出现直径大于0.75mm(0.442mm2)的麻坑5.7 抗跌落性按6.6条的方法检测后,刀柄不松动或断裂,并且刃口没有裂纹或断裂。5.8 刀片强度按6.7规定的方法测试,不应发生断裂、裂纹及大于3的永久变形。5.9 刀柄性能5.9.1 按6.8.1条规定的方法测试,刀柄无松动、无变形。5.9.2 金属柄与刀片焊接处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气孔、砂眼。刀箍、垫圈应装配紧密、牢固、端正。5.9.3 刀具的空心刀柄及其连接部分不应渗水。5.9.4 非金属刀柄抗热变形:按6.8.4条规定的方法测试,除陶瓷外的非金属刀柄不应有明显变形,在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不应有超过0.35的间隙。5.9.5 刀柄连接的牢固性按6.8.5条规定的方法测试,非整体结构的刀柄不应松动。6 试验方法6.1 卫生要求按gb/t 5009.81的规定进行。6.2 外观检查产品外观检查,手感目测或使用通用量具检查。6.3 锋利度及耐用度检验按附录a所述方法测试。6.4 硬度检验用硬度计在刀片中线与刃口线之间淬火区域内选前、中、后各测一点。6.5 耐腐蚀性检验按附录b所述方法测试。6.6 抗跌落试验刀具按下列任一指定方向连续5次从1.2米高的地方垂直跌落到混凝土地面上:a) 刀柄向下b) 刀背向下c) 刀面垂直向下d) 另一边刀面垂直向下6.7 刀片强度检验按gb/t15067.2中6.4的方法测定。6.8 刀柄性能检验6.8.1 刀柄强度试验:以刀箍为支点,刀背为底面,在刀柄尾端10mm处挂重80n的径向拉力,并保持10s。6.8.2 金属柄与刀片焊接处及部件装配采用手感目测的方法检测。6.8.3 空心刀柄渗水试验:将刀具浸入不低于95的水中,观察10min。6.8.4 非金属刀柄抗热变形性:将非金属刀柄的刀具浸入以下相应温度的水中30 min,优等品不低于80,合格品不低于55,其结果应符合5.8.4要求。6.8.5 刀柄连接的牢固性试验:按gb/t15067.2中6.6条规定的方法测定。7 检验规则7.1 出厂检验7.1.1 产品经本公司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7.1.2 按gb 2828.1规定执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其出厂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检验水平和接收质量限(aql)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出厂检验抽样序号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对应条款检查水平接受质量限aql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刀包角b5.3.16.2s-i2.52组件间隙b5.3.2i2.53刀片外观c5.3.3i4.04装配b5.9.2i2.57.2 型式检验7.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不少于一次;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2.2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本周期生产的,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7.2.3 型式检验按gb2829规定执行,采用判别水平的一次抽样方案,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其型式检验项目、样本量、不合格分类、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和判定数组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型式检验抽样序号检查项目对应条款不合格质量水平(rql)不合格分类样本量判定数组ac re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卫生要求5.26.120a50 12刀包角5.3.16.240b1 23组件间隙5.9.26.24刀片外观5.3.36.265c2 35锋利度及耐用度5.46.340b1 26硬度5.56.47耐腐蚀性5.66.58抗跌落性5.76.69刀片强度5.86.710刀柄强度5.9.16.8.111非金属刀柄抗热变形5.9.46.8.412刀柄连接牢固性5.9.56.8.57.3 判定规则7.3.1 检验各项指标单项判定均合格时,判该批产品合格。7.3.2 经检验不合格,则应加倍进行复检,若复检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7.3.3 允许供需双方协商采用其他检验规则。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产品标志在产品的明显位置应标有清晰的如下任一永久性标志。a)产品标记;b)制造厂名或商标。8.2 包装标志8.2.1 包装盒上应有以下标志e) 永久性标志;f) 产品名称和规格;g) 执行标准号;h) 厂名、厂址;i) 产品等级;j) 产品使用的不锈钢材料牌号8.2.2 包装箱上的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有关规定,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 6388的有关规定,并有以下标志:a) 产品标志b) 执行标准号和名称c) 产品名称和规格;d) 数量;e) 毛重或净重(kg);f) 体积:长宽高(cm3);g) 防潮、小心轻放标志;h) 制造厂名、厂址;i) 出厂日期。8.3 包装每把刀应用纸袋、塑料袋、纸盒或其它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并附有生产厂名及合格标志。8.4 运输运输时应严禁抛掷、雨淋、受潮,不得与腐蚀性物品同运。8.5 贮存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相对温度不大于80%的仓库中,不得与酸、碱、盐等腐蚀性物品存放一室,产品应距地面150mm以上。aab附录a (规范性附录)刀具锋利度和耐用度测试方法a.1 适用范围使用本锋利度及耐用度测试仪的刀片应符合平直性的要求。a.2 测试环境条件a.2.1 环境相对湿度:(6510)%。a.2.2 环境温度:(232)。a.3 仪器a.3.1 刀具锋利度测试仪(见图a.1)。说明:c 切割长度; d 初次切割基准面;e 刀片; f 组件固定装置;h 介质夹; k 通过滑行测量切割深度;m 介质; n 介质推进装置;r 固定夹板; s 水平滑道;t 横向滑道; u 发动机及滚筒驱动系统;v 垂直滑道; w 附加力。图a.1 刀具锋利度测试仪a.3.2 具体参数如图a.2所示。图a.2 刀具锋利度测试仪参数在离新纸卡一端25厘米处开始测试。介质与刀刃之间的作用力:50n。介质夹宽10mm,高60mm。介质末端与垂直面的夹角不大于20。切割点离介质夹(30.2)mm。夹力:(2002.5)n切割速度:50mm/sa.4 测试材料a.4.1 使用符合jb/t 7498-2006 s 白胶 b 230280 wa-p p1200要求的金相砂纸。a.4.2 纸宽10.00.1mm。a.4.3 装订成册,每册50mm高。a.4.4 砂纸存放在干燥器皿内,切忌受潮,日照。a.4.5 使用前,材料必须放置在相对湿度为(555)%,温度为(202)的环境中24小时。材料必须在离开上述环境4小时内使用。a.5 测试方法及操作步骤a.5.1 测试部位的选择确定刀片上符合平直要求的部分(50毫米40毫米切割长度10毫米介质宽度,最大误差毫米),并作标记。如图a.3所示。a:与直线的最大误差(图示为正);b:切割长度图a.3 测试部位a.5.2 测试周数每个测试部位应连续测30周。a.5.3 操作步骤按所用仪器使用规定进行测试。bc附录b (规范性附录)耐腐蚀性试验b.1 原理把试件周期地浸泡在温度60的1%氯化钠溶液中,规定的时间后,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测所复试的麻坑的尺寸和数量。b.2 试剂1%氯化钠溶液应使用软水或蒸馏水。b.3 仪器:仪器如图b.1所示,由一个玻璃容器和盖子组成,它可以是玻璃的或是塑料的,并有一个塑料架子按规定的周期升起和落下。说明:1塑料棒2刀刃支撑,刀柄朝上3对空气不密封4602的1%氯化钠溶液5防止蒸发的塑料或玻璃盖6夹紧刀具用的带孔塑料盘7支撑刀具用的带缺口和排气孔的塑料盘8液体水位应使刀具的金属零件完全浸入9玻璃容器图b.1 耐腐蚀试验用仪器b.4 试验步骤b.4.1 用热肥皂水彻底冲洗选好的试样,并用丙酮或酒精去脂。b.4.2 把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在容器中,试件每平方分米不锈钢面积至少有一升溶液,溶液温度保持在602的范围内,任何时候也不得超过这个范围。其方法是将容器置于有恒温控制的水槽内,水槽中的水位与溶液的水位基本相同。b.4.3 把试件放在塑料架上,试件的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