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血压下降 意识丧失 目录 休克概念 1 休克分类 2 休克分期及临床表现 3 休克的诊断 4 休克的监测 5 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6 一 休克概念 休克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组织灌流不足导致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 有效循环血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有效循环血量的维持 1 充足的血容量 2 有效的心排出量 3 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各类不同原因的休克其共同特征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组织灌注不足及细胞缺氧 二 休克分类 三 休克分期及临床表现 休克代偿期 主要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脉搏增快 尿量减少 神志清楚 血压略升或降脉压减小 治疗原则 消除病因 补充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障碍 呼吸增快 休克失代偿期 主要临床表现 心灌流不足 心搏无力 肾血流持续不足 少尿或无尿 皮肤血管灌流减少 发凉 发绀 血压进行性下降 脑灌流不足 转向昏迷 病理生理 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肺 ARDS肾 ARF心 心肌功能损害脑 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肝 肝功能衰竭胃肠道 粘膜屏障受损 肠内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1 症状 意识改变 皮肤黏膜湿冷 尿量减少 2 血压改变 3 组织灌注不足证据 血乳酸升高 休克 低血压血压不低 无休克关键是早期诊断血压 BP 代偿期 正常或略升 脉压 失偿期 下降 血压降低是休克的晚期表现 四 休克的诊断 重要性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判断抢救措施的效果 五 休克的监测 尿液 皮肤甲床 颈静脉 粘膜 脉搏 神志 周围静脉 呼吸 观察内容 五 休克的监测 一看 看意识 肤色 颈静脉 呼吸和甲床二摸 摸肢端温度 湿度和脉搏三测 测血压和脉压四记量 尿量 1 一般监测 3 血压 收缩压稳定在 90mmHg脉压 30mmHg有高血压者血压稳定在比原收缩压低约30mmHg提示血容量已补足 2 肢体温度 色泽 1 精神状态 4 脉率 触及桡动脉 血压在80mmHg以上 如桡动脉触不到 仅叩击股动脉 颈动脉搏动时 血压多60mmHg左右 休克指数 SI P SBPmmHg 0 5 SI 1 1 5休克 SI 2严重休克 5 尿量 40ml h 30ml h休克纠正 2 特殊监测 01 中心静脉压 CVP5 12cmH2O 15cmH2O心功能不全 静脉床过度收缩 肺循环阻力增加 20cmH2O充血性心力衰竭02 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6 15mmHg 左心功能 肺循环阻力的指示PCWP 血容量不足 较CVP敏感 PCWP 肺水肿PCWP升高 提示肺循环阻力增加PCWP 30mmHg 肺水肿CVP正常 PCWP升高 限制补液预防肺水肿 03 05 04 06 3 心排出量 CO 和心脏指数 CI CO心率x每搏排出量 4 6L minCI3 2L min M2休克时两者均下降 4 动脉血气分析PaO280 100mmHgPaCO235 45mmHgPH7 35 7 45 5 动脉血乳酸盐测定1 2mmol L 8mmol L死亡率100 6 DICa 血小板 80 109 Lb 血浆纤维蛋白原 1 5g Lc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 d 副凝试验 3Ptest 阳性 2 特殊监测 吸氧 机械通气建立静脉通道 休克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暖抗休克裤使用 病因分析对症处理 急救措施 六 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4 3 2 6 1 5 六 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1 休克体位 头部抬高20 30 下肢抬高15 20 2 维持呼吸功能 供氧昏迷病人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持续高流量吸氧 病情好转可间歇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切呼吸机辅助呼吸 3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2条以上 输血 输液 快速扩容 首选上肢 颈内 锁骨下大血管尽量选择静脉留置套管针 常规16 18号留置针 4 合理补液补液原则 先晶后胶 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 液种交替 见尿补钾有细胞水肿者可用高渗盐水在连续监测Bp CVP和尿量的基础上判断补液量 5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原则在充分复苏的前提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以维持脏器灌注 6 体温调节保暖提高室温 加盖棉被禁用热水袋 电热毯等体表加温方法降温库存血常温下复温 六 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7 病因处理需手术者先抗休克后手术 休克不能控制者 边抗休克边手术加强病情观察 准确记录补液种类和出入量 注意并发症发生 8 抗休克裤使用现场穿抗休克裤 只需一到两分钟 可使自身输血达750至1500毫升 迅速纠正休克 9 维持酸碱平衡轻度酸中毒扩容可缓解重度酸中毒影响扩容效果 需用碱性药高血钾处理 10 预防感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加强口腔和呼吸道护理 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遵医嘱合理 正确使用有效抗生素 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补液试验 取等渗盐水250ml 于5 10min经静脉滴入 如血压上升而CVP不变 则为血容量不足 如血压不变 而CVP升高3 5cmH2O 则为心功能不全 5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应能迅速提高血压 改善心脏和脑血管灌注 改善肾和肠道等内脏器官血液灌注 常用药物包括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 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结合病情 一般血管扩张剂与扩容治疗应联合应用 在扩容尚未完成时 若有必要 也可适量使用血管收缩剂 为了兼顾重要脏器的灌注水平 还常将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联合使用 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 抗毒素 抗休克和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可用于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和其他较严重的休克 一般主张早期 大剂量 短疗程应用 应在休克发生后4小时应用 同时使用对细菌敏感的足量抗生素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液体治疗新进展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是指没有确切止血之前的出血性休克 1 液体量 失多少 补多少 显然是不对的 低血容量性休克发展到第二期 微循环淤血 血浆外渗 补充的量应大于失液量 感染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血管床容量扩大 虽然无明显的失液 有效循环血量也显著减少 因此正确的输液原则是 需多少 补多少 液体量新观点 对于出血性休克传统的观点是尽早 大量地进行液体复苏 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恢复血压到正常水平 目的是尽早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 纠正其代谢障碍 从而减少细胞的损伤 恢复器官功能 但动物试验模型和临床资料表明 在出血未有效控制的情况之下 大量的输液把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会导致已形成的凝血块脱落 出血增多 过度稀释血液 破坏凝血机制 酸中毒加重 不但不能改善创伤病人的存活率 反而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失血和死亡率的增高 2 液体治疗时机的把握 在治疗时机的选择上近年来提出了延迟复苏的观点 认为真正的复苏在确切止血之后 即刻复苏和延迟复苏是一对矛盾 即刻复苏面对着重出血 增加出血量 延误转运时机等不利后果 而延迟复苏特别是危重病人则面对着器官缺血 低血压甚至死亡 作为一种折中 限制性复苏主张先给予一定量的液体以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给予的量不宜使血压达到正常值 而是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称为允许性低血压复苏术 低压复苏 目前比较统一称为 限制性液体复苏 患者车祸被撞伤出现腹部剧痛 伴有腹胀 40分钟后出现神志不清 面色苍白 肢端发冷 出现昏迷 测心率120次 分 血压70 50mmHg并进行性下降 腹部穿刺抽出不凝血 案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英语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九年级全册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Section B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
- 电机岗位基础知识培训
- 2024北京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有限公司招聘产品经理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诚信体系建设培训教程
- 2024人民日报社新疆分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课(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 摆件巧安排》教学设计
- 2024中铝招标有限公司面向集团内部公开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网络互连技术-管控IP数据通信ACL(访问控制列表)
- 幼儿园故事课件:《狼来了》
- 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医师考核登记表
- 云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 小学英语公开课The-Hug课件
-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 碱柜治超大队检测站应急预案
- 免疫比浊分析(免疫学检验课件)
- 生物技术概论(全套课件958P)
- 古代朝代的官职名称及等级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