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湖州羽毛扇工艺美术的研究与思考摘要:湖州羽毛扇以历史悠久著称,唐以后闻名于世,史载不绝,明清以来更为兴盛。独特的造作和工艺美术特性更使其在历史上造就了数度的辉煌,但在当下的语境中却日渐式微,传统文化空间的解体与蜕变显然是其根本的原因,所以需在对文化空间追 复与重塑的视角下思考其保护与发展的途径。关键词:湖州羽毛扇;工艺美术;文化空间abstract: huzhou feather fan became famou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reached high recognitio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ue to their unique techniqu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hough famous in history, in the present context it is declining. the paper finds out that its caused by the dis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pa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me up with measures for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building cultural space.key words: huzhou feather fan;arts and crafts;cultural space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2095-0705.2012.06.0011(0042-08)湖州,地处长江下游,太湖南岸,位于苏、浙、皖三省交汇之处,亦有“菰城”、“乌程”、“吴 兴”等名,隋文帝仁寿二年(602)置州治,因滨 太湖,遂名湖州。其地自古风俗敦厚、文物鼎盛,“山 川之清淑,民物之繁庶,人才之代出,甲于他郡”1, 也因此孕育出诸多良匠能士,造就了独特的湖州 工艺美术。而在此中,羽毛扇的工艺文化可谓源 远流长,与苏州团扇、杭州折扇比肩而立,并被 誉为“三大名扇”2。长期以来,湖州羽毛扇因 材美工巧,古朴雅致,且兼具一定的实用功能而 备受社会青睐。一、源流简考沈从文认为:“扇子的应用必然极古,至少也不会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以后”3。说文解 字曰:“扇,扉也。从户,从翄声”,段玉裁注 解其称:“依韵会本。从羽者,如翼也”。由此可 见,扇子的形制与禽鸟扇动羽翼有关。最早扇子 的取材常为俯首即是的禽鸟翅羽,造型也取法如 此3175,这便是羽扇的滥觞。文震亨曾指出:“扇, 羽扇最古”4。若今人、古人所言不谬 ,羽扇 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晋崔豹的古今注曾收稿日期:2012-10-11作者简介:韩超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沈国民系湖州天工羽毛扇研究所副所长。11文化空间的追复与重塑rebuilding cultural space: on the art of huzhou feather fans韩超 1 han chao 沈国民 2 shen guomin1.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 215123 (soochow university,215123 suzhou,jiangsu)2. 湖州天工羽毛扇研究所(huzhou tiangong feather fan research institute,313000huzhou, jiangsu)vol.2 no.6 2012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43云:“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时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周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周 昭王时,相传又有名羽扇四柄,前秦王嘉拾遗 记记载:“二十四年,涂脩国献青凤、丹鹊,各 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皆脱易毛羽。聚鹊 翅以为扇,缉凤羽以饰车盖也。扇一名游飘, 二名条翮,三名亏光,四名仄影”。至 汉代,据说天子用羽扇就与礼制及时令有关,西他业或复归本行。张燕昌云:“制扇家二月出门采羽,三月制扇,长衢夹巷,春风比户,名流韵 士,竞握招凉。或载至都会,利市三倍。至秋风 振林,人情弃捐,复理故业”7。但即便如此,制 扇艺人的技巧工精,用材考究,还是令人叹服, 羽扇价格也因此不菲。清雍正朝浙江通志载:“今湖城人制鹅毛扇,颇可却暑,其柄即将羽管 劈丝编织,大抵皆用鹅羽,其贵重者用鹤羽,饰 柄用玛瑙、檀香、链铜丝为钉铰,其价有至数金 者”。清同治时,羽扇用材以鹰雕之羽为尚,鹤羽 者则鲜为之用8。值得一提的是,历代以来禽羽 都并非湖城特产,但羽扇却独于湖州兴盛。究其 原由,郑元庆在湖录中就有揭示:“羽毛,外 来之物。吾郡中溪水刷之,则润泽而有光采”71。 由此可见,材美工巧之外,水质的优良也是其独 占鳌头的重要原因之一。清人王廷鼎的杖扇新 录也说:“禽羽枯则易散,惟浙江湖郡骆驼桥下 之水,上承苕霅,剽急厚重,浣羽其下则久粘不 枯,光滑如缎,故鹅扇都产湖郡,即他处羽扇亦 必先浣羽于湖而后制之”。该文中提及“骆驼桥下 之水”,据说吕洞宾曾用其煮汤团出卖,而使得 生意兴隆。于是后来制扇艺人纷纷在此浣羽,浣 后果然毛色光亮,毛质柔韧6106。至清代中晚期,湖州出现了更为正规的制扇 店铺。首家扇店当是道光朝的“邱义丰羽扇店”, 其后的“严正泰”、“严怡泰”羽扇店又先后于 光绪、宣统朝创办实行的是前店后坊、自产 自销的经营模式。20 世纪初期,湖州羽扇迎来了 历史上的鼎兴时期,尤以民国 716 年(19181927)间最盛。此时湖城有扇店 13 家,制扇工85 人,年产羽扇 20 万把左右 8891。然而,随之 而来的战争使之日渐式微,扇工纷纷改行,产量 直线下降,最低谷时每年仅产 6 000 把左右。以 至于民间竟然有了“石板晒得两头翘,扇子送人 也勿要”的俗语。所幸,1950 年后湖州羽毛扇逐 渐得以复兴并稳步发展起来。1952 年,“严正 泰”等 8 家分散作坊被联合为羽扇联销处。1956 年组织生产合作社,1959 年建立湖州羽扇厂,至1960 年时,甚至有 3 万余把扇子出口国外 8892。京杂记云:“汉制:天子夏设羽扇,冬设缯扇”。入三国两晋之后,相传羽扇已然为名士所用,而尽显儒雅从容的风度。太平御览引蜀 书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 服莅事,使人视武侯,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 三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名士 矣”。东晋顾荣亦有此举,庾子山哀江南赋 云:“陶侃空争米船,顾荣虚摇羽扇”,即是例证。非但如此,晋代还有关于吴楚之地使用羽扇 的文献记录。西晋嵇含羽扇赋序云:“吴楚之 士多执鹤翼以为扇,虽曰出至南鄙,而可以遏阳隔 暑”。甚至在晋灭吴后,羽扇还被推传至北方地区, “昔秦之兼赵,写其冕服以侍臣工。大晋附吴,亦 迁其羽扇御于上国”5。而在唐代,颜真卿任湖州 刺史时,已明确提及湖州羽扇之事。大历十二年 (777)四月石柱记(又名吴兴地记)载:“长城县姚苌雉尾扇”。清代张燕昌羽扇谱也能为此佐证“列羽成扇,见于周礼巾车,崔豹谓起于殷高宗。自晋顾荣以羽扇麾军, 于是吴地盛行。颜鲁公石柱记记吴兴事,兼 及姚苌雉尾扇,羽扇之擅名于吴兴久矣”足见 唐时,湖州羽扇已声名大具。明清之际,湖州府城羽扇业更为兴盛,或 可谓名满天下。清钱塘人氏黄模曾赋诗云:“吴 兴团扇名天下,诸葛王雎不绮罗。淮海帆樯回羽 客,春风门巷认金婆”。此处言及的“诸葛”、“王 雎”为羽扇的两种形制;“金婆”则指今湖州城金 婆弄,当初为制扇艺人的集聚之地,他们多数来 自太湖的洞庭山,生活窘困匮急。而此时的羽扇 制作业,因应季而生,故艺人们常过着“一季生 产三季闲”6的日子。旺季之后,他们往往另觅44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2 no.6 2012而在 1981 年,羽扇厂所制之扇被评为浙江省优质产品,并于 1981 1983的3 年间,以“天工” 品牌在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两度夺魁,声名 大振,饮誉中外。这也致使其在 1984 年生产量激 增至 25.31 万把,出口 3.77 万把,远销美国、日 本、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 10 多个国家 和地区 9。1985 年还荣获国家轻工业部“中国工 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见图 1)。2004 年,湖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专门创办了“湖州 天工羽毛扇研究所”,致力于湖州羽毛扇的研究、 开发和生产。2007 年,湖州羽毛扇制作技艺被列 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又在首 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荣获铜奖;2010 年, 湖州“天工”牌羽毛扇被认定为“浙江老字号”。1. 取材此中又有两种材料须取羽毛及扇柄的用 料。羽毛的获取正如古人所言,谓之“采羽”。 古时采羽者被称之为“羽客”,每年“二月往淮扬、 直隶、湖广,向猎者购各种羽毛”115。羽毛种类 颇为丰富,源自雉尾、丹鹊、鸢、鹤、孔雀、鹳、 天鹅、红鹅、关雎、白鹭、青庒(鹭鸶)、鹰以 及雕等各类禽鸟。此外,雁羽则大多采自太湖、 洪泽湖、鄱阳湖的大雁。但是现今国家对珍稀鸟 类实行保护,所以除有时采购少量人工饲养的飞 禽翎毛外,其原料大多出自鹅、鸭等家禽。值得 一提的是,禽鸟身上的羽毛并非都是适合制扇的, 而只有翅翎及尾羽可用。禽鸟每翅通常仅有 10 片 羽毛最适宜做扇,“从翅膀的外端算起,从 1 至5 依次称作千金、合度、阔度、大 屏、二屏,第 6 至第 10 羽因细毛挺硬,形 如匕首,故都称刀翎”12。各类羽毛因材施法, 可制作不同形制的扇子。扇柄取材,以往多用竹、木、骨(羊脚骨、 兽骨)、角(牛、羊角)及其牙(象牙)等材质。 但现今由于原料取之不易或被禁止取料(如象 牙),所以正逐渐转至竹、骨、塑料等材料上来。 当然,高端扇品依然会沿用如红木、紫檀等名贵 材质为柄。2. 选毛即古之所谓的“选羽”,其选择原则是“择 整齐洁净者为上”115。现在多选用家鹅的刀翎、 窝翎以及飞禽的膀毛等。翎羽全长要在 5 寸以上, 品相上没有折痕、无断头、无空管、无蓑衣背毛, 自身有绒,并按规格大小分类,以为不同扇型挑选。3. 出片此为关键工序之一,即在选毛的基础上,依 照扇制的规格,将羽翎按肌理花色、长短有序的 方式进行排列。其后,在羽管部以竹丝穿刺缀连, 串接成各种扇型所需要的扇片样式。4. 洗羽,修片洗羽亦称“刷羽”,“时莫春,将所选羽毛 付女红,用汤洗去浮尘后,清水刷之”115,要求 翎毛无斑渍,并于太阳下摊晒。此外,羽翎在出图 1 竹骨羽毛折扇。1985 年荣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湖州天工羽毛扇研究所沈国民提供)二、造作与工艺美术特色湖州羽扇俗称为“清凉悠悠鸟毛扇”10,是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纳凉妙品,尽管结构轻妙, 形制简洁,但工艺技巧则繁复细致。据记载,传 统羽扇制艺综括起来则有“采羽、选羽、刷羽、 染羽、造柄、成扇、缀氄、饰绒”11 等步骤。今 天的羽扇造作在继承古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 有一定的改良与创新,工序更为繁杂,现举主要 者如下。vol.2 no.6 2012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45片和洗羽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缺损,而修片则能基本恢复其原初的样式感。修片是将洗净后的羽 毛进行修整、补缺,使其完善齐匀。其中难度较 大的工艺是对有肌理纹路的花色羽毛实施修补, 这是因为各色花羽都有独特的纹理和色彩,而且 往往较难寻觅完全匹配的样式。5. 缝片即用针线在羽毛扇片中部的毛柱上穿行,而 使每片羽毛以横向的方式串联,并初步确定羽毛 排列的位置,保证都能处于同一个平面之中。操 作时力求羽片平整,缝缀成环洞式,并且毛柱、 毛管不能有丝毫的破裂,相邻羽片的高低错落能 基本保持一致,花纹、肌理尽量左右呼应对称。6. 接管为了使排列的羽片具有秩序感,以及根部能 够扎紧而便于装柄,在形式和功能上都要求整扇 羽毛或部分羽毛的羽管套接同质的羽管以增加其 长度。例如,京式扇每根翎羽都须接管,半月扇 则接中部的5至6 根羽毛以及两侧最外部的羽毛。 本道工序的要求是将附于所续之管上的绒毛剪净, 同时还必须遵循均匀、平整、紧密的接管原则。7. 装柄就是将扎束完成的扇片安置在柄上,使扇柄 位于扇片中线,并用金属丝“打销子”,有些 扇型还需要在最外边两侧羽管处露出弧形金属丝。 而法式是要求做到羽管根部扎紧,羽管及扇柄保 持完整,不破裂。此后还应该“包菱”或装扇托, 目的是要进行装饰和掩藏外露的羽管根部。8. 装绒古时就有“缀氄”、“饰绒”的细分。文 献对前者的解释为,“扇上有细氄,是缀也,其 法:利刀破羽管,以鹤鹳大补、小补等种尾下氄 毛缀之,风致可爱”116。后者则是“扇成之后, 饰彩绒以章羽仪,有一扇一绒者,或二三绒者, 绒色不一,随扇浅深饰之”116。现今此法是指对 裸露于初成扇面之外的羽管部位缀饰细绒毛,一 般以天鹅或马鹰腹部的细绒为料,可以掩隐接管 处的痕迹,丰富扇羽的材质和色彩的对比关系, 具有装饰作用,并能使羽扇之风更为柔和轻缓。事实上,湖州羽毛扇的制作工艺共有36道之多,除上述之外,还有几种常用的辅助技艺。如 微饰初成之扇的羽仪,力现自然天成的材质,谓 之“整形”;手绘花鸟虫草、山水风景者称之为 “画花”;于扇柄上镌刻文字者曰“刻字”,等 等。但无论哪种技艺,因羽毛这一特殊材料性质 使然,故而只能凭借肉眼、手感及经验进行纯手 工操作,费工耗时。即便是技艺娴熟的老艺人, 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日。现藏于湖州市博物馆的31把羽扇,是湖州羽扇技艺传承人严金杨历时3年才完成的。早先技艺传承的方式往往是在家 族内部的口传身授,今天则以培训讲授为主,师 徒相授为辅(见图2)。一般3年出师,但要做到 高、中、低端扇品都能熟练制作者,至少需要10 年以上的时间。可见,单看羽扇制艺的每道工序 貌似轻巧简单,然而却是艺人们呕心沥血的结 晶。因此,它不只是实用扇品那般简单,却不啻 为精雅别致的工艺美术。图 2 20 世纪 60 年代师傅向徒弟传授制扇技艺(湖州天工羽毛扇研究所沈国民提供)作为工艺美术,湖州羽扇又有着丰富多彩的造型样式,如长形、腰圆形、佛手形、鸡心形乃 至半月形等,不一而足。最为常见的形制是京式 扇和如月扇(又名半月扇)。前者纵向偏长,“其 形如掌,上锐下圆”13,可细分为诸葛扇型(见 图 3);后者则整体偏圆,扇面如月(见图 4), 亦可演化为寿桃扇型。此外,还有表演所用的绒46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2 no.6 2012折扇,庙会常见的神扇,以及小巧可人的童扇等。就色彩而言,白者居多,亦有纯黑,灰色,甚至 多彩者。尽管古时就有染羽技艺,但其审美取向 一直是以显露固有色相为上,染色次之。因为只 有天鹅、鸭、鸵等种羽毛可以染色,所以此技并 不常用,仅限于诸如童扇一类的低档扇品。纹饰 方面则多尚自然天成,少经人工琱琢,尽展其本 身斑纹。但必要时,也会通过画花的方法略加修饰, 以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或以名人字画为装 饰元素,提升羽扇的艺术价值湖州籍画家谭 建丞留过墨宝的羽扇便是典型的例子。概言之,湖州羽扇工艺美术的特点为:花色天然、毛片平薄、光滑明亮、技巧工精、形制古雅、 质软风柔。但最具特色的莫过于以下三点。第一点,“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 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14。湖州羽扇自 古便适时而制,随季节的变换而生产,此乃“天 时”;而羽扇所用禽翎必先浣于骆驼桥下之水, 此正接“地气”;同时,羽料精心采自各种禽 鸟,扇柄挑选多类材质,甚至连像扇坠这样的附 件都有使用精美玉石的,此为“才美”;精工细 作,制艺严谨,工艺程序繁多复杂,正所谓“工 巧”。可见,其制艺无疑应合了考工记中有 关造物艺术的价值认识。第二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15。其所使用的羽料皆源于原生,却 经过了人为的加工与整饬。其追求的旨趣是显现 自然的色彩与纹理,但也不排斥后期的修饰与补 齐。尽管也有染羽或画花,但都恰到好处,并非 “以文害质”,在烘托原料本性之余还锦上添花, 这正是所谓的“文质彬彬”。第三点,“各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 宜”16。其翎羽往往依扇子的形制而备,因材施法, 按照相应的结构形式进行排列与组合,既能围绕 功能服务,又符合特定的形式需求。因此,不同 扇型选用禽鸟羽毛的尺寸、部位及数量也彼此相 异。例如,5 寸家鹅窝翎 24 根可制一把鹅毛扇;6.5 寸以下的刀翎 32 根可制一把刀毛半月扇;正顶雁 窝翎 30 根可制一把半月扇等。图 3 鹰毛(象牙柄)诸葛扇(藏品),荣获浙江省优质产品(湖州天工羽毛扇研究所沈国民提供)三、有关湖州羽毛扇文化空间的思考虽然湖州羽毛扇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 工艺,淳朴美善的艺术特色,然而却在生产与生 活方式日新月异的社会语境下显得举步维艰,难 以为继。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羽扇的实用 功能逐渐被电气化、空调化了的便利所剥夺,慢 慢失去了广泛的使用群体,甚至进入了萧瑟期。2003 年,羽扇厂还一度破产,艺人们纷纷下岗。 生产萎顿,人才流失,技艺传承渠道不畅,创新 困难等诸多问题当然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图 4 家鹅半月扇(羊骨柄)(湖州天工羽毛扇研究所沈国民提供)vol.2 no.6 2012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47但承载它的文化空间在当代的解体或嬗变也许是上述困境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梳理湖州羽毛扇 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阐发工艺特点与艺术特色 的同时,以文化空间理论的视角思考其保护与发 展的途径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文化空间”一词较早应该是在法国人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一书中提出17,但 作为一个独立术语,则首先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宣言中。2005 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 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并在其“附件1”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 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 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 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 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18。可见,“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类型。 另外,它还与手工技艺关系紧密,可谓相辅相成。 一方面,特定的文化空间是氤氲手工艺产生及发 展、确证和体现着其存在的时空环境;另一方面, 手工艺的文化空间也伴随手工艺本身而存在,并 因其变化而悄然嬗变。在此应强调的是,尽管手 工艺是非物质的,但它往往依附一定的物质载体 而存在,并集中映射在工艺品上。所以,手工艺 的文化空间实际上就是手工产品在形成的过程 中,以及形成之后人们围绕着它进行某种文化活 动时所产生的“时空场”。显然,此中包含3种要 素手工艺产品(包括正在制作的半成品)、 人为参与(制作和使用)、利用手工艺品而开展 或进行的文化活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手工艺品, 因为,如果没有手工艺品,便无所谓有人的参与 以及与之相关的手工技艺,更没有利用它进行文 化活动的空间了。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州羽毛扇技 艺亦然,特定的文化空间与羽扇工艺美术品的存 在与发展关系密切。大体而言,其文化空间可以 分为两种。其一,为稳态空间。需要指明的是,所谓“稳态”只是相对的概念,因为文化空间最大的特征之一是“动态性”,它随文化结构中各类文化元素的 变化而改变。所以此处提及的“稳态”实际是指 有着相对稳定的场所及固定的时间集中展现羽毛 扇及其制艺的时空环境。尤其是指那些研究、生 产或展览的场地和过程。其特点是能保存相对“原 生态”的技艺及产品,且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秩序性。 但局限之处也比较明显,即时空孤立,往往就物 言物,缺少文化生态的滋润,脱离了湖州羽扇独 有的地域文化语境。例如,通过博物馆展出羽扇 工艺美术品的确能够形成一定文化空间的意义, 但却仅限于孤立、静态的展示,人们难以循迹其 在湖州传统文化框架中的生产与使用的过程。其二,为动态空间。与上述空间相对应,是 指在一定文化活动中使用羽扇工艺品的时空状态, 其涵盖面相对要广,包括像风俗习惯、日常使用、 舞台演出、鉴赏收藏等情境之下引发的文化空间。 特点是能形成有益于羽扇工艺美术品发展的文化 氛围,开拓其应用市场,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延 续性。其缺点则是自发、善变,缺乏系统性引导, 变迁的方向不太明确。因此,一旦社会生活出现 变化,它就极易消解或变异,羽扇工艺美术品也 必然会随之衰落,其技艺也将无所适从。幸运的是,文化空间还具有再创造的特性。 前已有述,它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手工艺产品 相互依附而存在的,因此,追复甚至重塑滋养湖 州羽扇工艺美术品的文化空间,利于人们在生产 和使用的过程中,改变原初的设计意图并创造出 新的理念,以服务于新的文化空间,其技艺也必 将随之得以复苏、存续和发展。而具体可从如下 几点进行思考。第一,在一定条件下以动态方式追溯或诠释 传统制艺的文化空间。其主旨是呼吁政府及相关 部门,给予羽毛扇研究所及博物馆等机构以资助 和扶持,使其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恢复制扇 工具、材料及工序的本来面目。譬如,可将厂房、 车间或某些展示空间局部改造为以往制扇作坊的 样式,聘请技艺传承人定期呈现制扇技艺;也可 原汁原味地展示“浣羽骆驼桥”等极具地域特色48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2 no.6 2012的工艺环节。此类具有表演性质的文化活动将以动态的方式在较大程度上还原最初的制扇工艺, 从而较有效地避免“稳态空间”中孤立和脱离特 定文化语境的弊端。尽管原生态的制扇文化空间 具有不可复制性,但是毕竟今天湖州羽毛扇的技 艺基本上延续了传统的造作。貌似“修旧如旧”, 实际上是在以集中展现的方式创造新的文化空间, 这将有利于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并生成极具湖州 本地风情的文化归宿感。第二,保护与发展传统习惯,再塑和延续民 俗化的文化空间。当今社会已然进入后工业时代, 但在反思科技与现代化带来的便利时,人们却常 以物欲横流,秋草人情相诟病,并开始自觉或不 自觉地追寻起传统生活的轨迹。而从民俗或传统 习惯的文化活动中需求精神慰藉不失为一条有意 义的出路,当下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活动的复归 和兴盛便是证明。就湖州而言,其地至今依然有 新娘嫁到婆家后的第一个端午节须以羽毛扇馈赠 长辈的习俗,每逢端午临近,扇店便门庭若市。 所以,如能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积极地保护、延续 和发展此类风俗或节日中的文化行为,将有益于 形成供羽毛扇滋息的民间文化温床。第三,强化羽扇的实用功能,倡导全新观念, 围绕其日常使用营造新的文化空间。在电扇、空 调尚未彻底普及的时间里,湖州羽扇一直有着具 体的实用功能。因其羽料性质使然,故此所扇之 风轻柔和缓,亦名“和风”,其久扇人不患病。 湖州民间对其更以“产妇扇”相称,甚至相传有 些羽扇具有祛病退疹的功效 。此外,羽扇的材料 皆源于天然,制作全为手工。依据这些特点,一 方面仍然可以适时强化、宣传羽扇工艺品固有的 功效,扩大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关注度,激发人们 的使用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地提倡绿色、 环保、低碳的新理念,契合当下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观,遵循积极的“乐活” 的生活态度,不断营 造与羽扇工艺品相适应的使用环境,从而形成新 的文化空间。第四,革新与改良羽扇的形制和品类,衍生 新用途,有目的地适应和拓展其与戏剧戏曲、文艺娱乐等活动有关的文化空间。实际上,湖州羽毛扇除纳凉驱蚊、久扇不病等具体的实用功能外, 还可以运用于文艺表演之中。譬如,1964 年柬埔 寨皇家歌舞团访华演出时所使用的 60 把绒折扇便 出自湖州(见图 5)。再如,著名舞蹈家陈爱莲 创作扇舞时,也曾专程来湖州定制羽扇。可见, 戏剧戏曲、文艺娱乐等形式的文化空间也可以为 羽扇提供集中展示的平台。但前提是必须创新羽 扇的种类和样式,以独具特色的艺术性赢得更为 广阔和多样化的文化空间。图 5 1964 年柬埔寨皇家歌舞团访华演出时使用的羽绒折扇(藏品)(湖州天工羽毛扇研究所沈国民提供)第五,打造高端扇品,创造并服务于收藏鉴赏类的文化空间。囿于当下的困境,湖州羽扇的 制作与生产以中低端扇品居多,高端扇品因其鉴 赏与收藏尚不具规模,所以产量较低。但毋庸置 疑的是,高端工艺品与收藏鉴赏类的文化空间互 为表里,共同发展。高档艺术品的充盈能丰富和 活跃艺术文化市场。与此同时,艺术鉴赏与收藏 的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推动工艺美术品类 的繁荣与昌盛,像苏州的玉雕及缂丝便是例证。 所以应该加强对湖州羽扇的扶持力度,营造和创 建与羽扇有关的高端艺术品市场和行为,逐渐丰 富高端扇品的类型,提升其艺术旨趣和价值认识。四、结语湖州羽毛扇工艺美术的技艺源远流长,文化 内蕴深厚,地域特色浓烈,艺术品格不凡。假若vol.2 no.6 2012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49因社会的变迁而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如历史尘埃般地从此随风逝去的话,这不仅是物质文化的 缺憾,更是精神家园的迷航,所以对它的传承与 保护早已不言而喻。但湖州羽毛扇原生态的文化 空间其实已随当下的物质形态、社会意识、生活 方式,甚至经济体制的变化而消解或蜕变。可是, 对羽扇及其技艺的保护与发展又不得不从承载它 的文化空间入手,因而追复传统的文化活动,重 塑新的文化空间则成了复兴其往日辉煌的突破口。柄,起到将扇柄与羽管固定的作用。一般使用铜丝,而低端扇品则使用铁丝 . 取材质较粗的羽管劈成条形管片,尔后像系绳结 一般将羽管的根部与扇柄包扎在一起,因其形 似菱角,故曰“包菱”. 扇托则是取与扇柄材质一致的块状物,于底部开 孔,套穿扇柄,顶部则设凹槽,聚扎紧的羽管 根部而纳入其中,最终固定在扇柄之上 . “氄”即贴近皮肤处的细而软的羽毛 .严金杨乃 20 世纪 40 年代末湖州著名制扇艺人严礼臣之子,曾被聘为“天工”牌羽毛扇的技术 指导 . 张燕昌羽扇谱扇品云:“角鹰相传握之可退 疹子,小儿卧时覆其体,治惊退热,又奇品也”(见清张燕昌.羽扇谱扇品,别集卷58,昭代 丛书.吴江:吴江沈氏世楷堂藏板;清道光年间沈 楙惪世楷堂,光绪二年:11).即 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音译,意为“健康和可持 续性的生活方式”.注释西晋崔豹古今注对古代名物、典章制度和习俗等都有所记录,但其中某些解释却有不合理 之处,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前秦王嘉拾遗记 所述之事则多为杂录与志怪,鲜为正史所载, 难辨真伪;而疑为东晋葛洪撰写的西京杂记 更被人们视为伪书,所述西汉之事,多怪诞不 经,亦难辨真假。然无论如何,有关羽扇之久远, 文震亨所言与沈从文之考证是可信赖的 .孙机认为诸葛武侯所持并非羽扇而为麈尾(详 见:杨泓 . 孙机 c/ 文物丛谈. 北京: 文物 出社 ,1991:171-178), 但诸葛亮捉羽扇指挥三 军的形象自古以来广为流传,应系以讹传讹之 故。清张燕昌羽扇谱 序亦言:“至三国 诸葛忠武捉白羽扇指挥三军”( 详见:清张 燕昌. 羽扇谱 序 , 别集卷 58. 昭代丛书 . 吴 江 : 吴江沈氏世楷堂藏板;清道光年间沈楙惪 世楷堂 , 光绪二年 :1)。故本文则以“相 传”二字以示对三国时名士持羽扇之观点存疑。 但东晋顾荣持羽扇指挥军队则应属史实 . 湖州春秋时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 越属楚。三国吴宝鼎元年孙皓在湖州境内置吴 兴郡,后为“三吴”之一,此说明湖州应在吴 楚之地中,尽管嵇含羽扇赋 序并未特指 吴楚之士所用羽扇即为湖州羽扇,但从中可见, 至少晋代时期江南吴地羽扇便已闻名遐迩 .参考文献1 劳钺 . 湖州府志 序 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 社 ,1991:2.2 姚新兴 . 湖州工艺产品的地域特色 j. 上海工 艺美术 ,2007(01):59.3 沈从文 . 沈从文全集(第 29卷) 扇子应用进展 m.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175.4 文震亨 . 长物志 扇 扇坠 m. 陈植 , 校注 . 杨 超伯 , 校 订 . 南 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291.5 虞世南 . 北堂书钞 服饰部 扇 m.6 肖中 . 湖州羽毛扇 c/. 政协湖州市委员会 ,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 湖州文史(第二辑)湖 州市特产史料专辑 .1985:107.7 张燕昌 . 羽扇谱 序 m. 吴江:吴江沈氏世楷 堂藏板,清道光年间沈楙惪世楷堂 , 光绪二年(1876):3. 今湖州市长兴县 . 羽翎背面的毛若有损坏,则如蓑衣凸露的棕毛般 参差翘起,故名蓑衣背毛,选羽时应该尽量避免 . 即用金属丝横向穿过所有羽翎的羽管部,兼穿扇 下转第 64 页 64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2 no.6 2012品进入旅游品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1987年成立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标志着工艺美术行业由 政府管理转向企业自律管理现在已有23个省(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的工艺美术协会和11 个省级的工艺美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全新行动计划
- 深远海养殖产业未来发展蓝图
-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规划
- 行政监管面试题及答案
- 鲁滨逊中考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考试知识与技能结合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中患者动机的促进试题及答案
- 食其家面试试题及答案
- 技术应用与光电试题及答案
- 院感试题及答案免券
-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灾害自救互救与应急逃生知识培训
- 养老院火灾事故防范重点培训课件
- 人才招聘中的社交媒体运用与效果评估
- 北京2025年北京教育学院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10 水培绿萝》(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劳动人教版
- 2025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废弃油脂处理协议书范本
- 北京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 2025年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