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方案】2019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一一轮总复习精编课件:第四单元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58张PPT).ppt_第1页
【高考方案】2019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一一轮总复习精编课件:第四单元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58张PPT).ppt_第2页
【高考方案】2019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一一轮总复习精编课件:第四单元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58张PPT).ppt_第3页
【高考方案】2019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一一轮总复习精编课件:第四单元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58张PPT).ppt_第4页
【高考方案】2019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一一轮总复习精编课件:第四单元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58张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基础梳理 题眼突破核心考点1小康社会建设与科学发展观1 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 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特别提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包括经济 社会民生 民主政治 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内的综合目标 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 重要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 基本内涵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真题演练命题角度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 2013 天津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目标的提出 体现了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的原则 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A B C D 解析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既要做大 蛋糕 又要分好 蛋糕 选项 正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选项 正确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根本措施 选项 错误 答案 A 命题角度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 2012 福建 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下建设符合上述要求的有 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 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 注重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 发展风电产业 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A B C D 解析 践行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转变 故 正确 错误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 故 错误 发展新兴产业和风电产业 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故 正确 答案 A 核心考点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 原因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 措施 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2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3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这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4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题眼突破1 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坚持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将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 企业 依靠技术进步 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转变发展方式 依靠科技进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转变 3 政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科技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城乡 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 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求 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求 一个立足点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两个更多依靠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四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施一个战略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3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求 坚持一条道路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两个方针 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形成两个关系 形成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 城乡关系 4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求 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真题演练命题角度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3 2014 天津 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 机器人换人 的浪潮 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 机器人换人 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 人均产出提升30 产品合格率提升2 8个百分点 同年1月 7月 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 42亿元 同比增加60 7 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 6 作为工业大国 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面对诱人的前景 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根据材料 运用 经济生活 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 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配置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回答本题 要通过 用工平均减少25 等看到机器人的使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通过 产品合格率提升2 8个百分点 看到机器人的使用对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通过广阔的机器人市场 看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通过技改投资数额 看到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对扩大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通过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优势 看到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答案 机器人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因而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 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 命题角度2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 2014 安徽 安徽省 积极探索四化同步 产城一体的新路径 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 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 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 这说明政府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发展理念 扩大城市规模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加大统筹力度 协调城乡发展 坚持速度优先 加快城镇化的进程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 安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保障农民安居 为农民切实利益着想 可见 正确 此题强调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不是单纯的扩大城市规模 排除 安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统筹了产业与就业 社会保障与农民权益 可见做到了统筹兼顾 故 正确 材料中强调安徽城镇化发展更加注重质量 而不是速度 排除 答案 A 命题角度3创新驱动战略5 2013 山东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 为推进科技创新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 健全与岗位职责 工作业绩 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向导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运用 经济生活 知识 分析材料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解析 解答本题要从材料给定的信息出发 进行一层层解读 如 加大财政投入 对应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财政的作用 如 完善奖励制度 健全奖励机制 对应必修一经济生活分配制度 如 以企业为主体 对应必修一经济生活企业的地位 如 以市场为导向 对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 答案 1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2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材料二2006年 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注 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 4倍 美国的2 3倍 欧盟的4 5倍 日本的8倍 近年来 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中PM2 5 细颗粒物 经常超过300微克 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 指出材料一 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 结合材料 运用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的有关知识 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解析 1 对于图表题 要仔细审读图表 全面获取信息 首先要读标题 明确内容 其次要对图表做好分析比较 要从纵向 时间 看变化 其次 还要审读注释 看差距 最后 要对图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 上升到理论高度 2 本题设问规定很明确 要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 解答本题 要从所要求的知识中 选取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知识点 分析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答案 1 材料一 二反映了2006年 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 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 排放量在下降 但是 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 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 巧学增分 能力提升易错提醒易错点1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提醒 经济增长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强调的是 量 经济发展不仅强调 量 更注重 质 强调科学发展 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训练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 十二五 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主线 十二五 期间 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 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这样做 A 完善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B 有利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 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D 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解析 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 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不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数量 而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实现速度 质量和效益相统一 投资 消费和出口相统一 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 A B D三项本身说法正确 但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合 答案 C 易错点2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不准确 提醒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方面的内涵 训练2 长期以来 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 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 保护生态为主旨 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城建成后 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 节水生活化 城区无垃圾等目标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A B C D 解析 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也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而全面发展的含义涉及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材料中没有体现 符合题意 排除 答案 C 易错点3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提醒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但不能说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训练3 转变发展方式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经济意义有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 提高城镇化进程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降耗增效 保护环境A B C D 解析 科技创新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产品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降耗增效 保护环境 本题选B项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 B 热点探究热点一京津冀协调发展材料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 实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成为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 习近平强调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要坚持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思路 1 分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意义 2 结合图示 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通过相互借力 实现协调发展 提示 1 能够促进三地资源共享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为三地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促进生产力发展 有利于京津冀优势互补 实现三地互利共赢 有利于三地产业结构优化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 通过产业与技术扩散 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带动本区域技术进步 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通过资源 劳动和产品的输送 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实现人 财 物在本区域的合理流动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优化资源配置 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三地建立公正 公平 统一的市场体系 创建优良的市场秩序环境 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热点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材料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 结构优化 社会和谐 转入新常态 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 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 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 与传统的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思考 1 分析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经济意义 2 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 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提示 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建成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有利于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这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此模型对我国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启示主要是 A 促进传统产业科技进步B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C 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D 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解析本题图示反映的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 技术 管理 劳动力 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经济部门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利用状况 在传统经济部门中技术 管理 劳动力 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要实现城乡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让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并得到合理充分利用 故D项符合题意 A B C三项与题意不相符合 故不能入选 答案D 2 李克强指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 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坚持走以人为本 四化同步 优化布局 生态文明 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遵循发展规律 积极稳妥推进 着力提升质量 这有利于 统筹城乡发展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致化新格局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A B C D 解析题中材料表明推进城镇化建设既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我国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符合题意 中 经济社会发展一致化格局 的表述是不科学的 材料并未涉及统筹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 故 不合题意 答案C 3 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 城市病 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表现为人口膨胀 交通拥堵 环境恶化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等 需要科技创新 这是因为 科技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科技创新成为推进城镇化的根本途径 科技创新是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动力的源泉 科技创新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A B C D 解析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 城市病 需要科技创新 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科技创新是一个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