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doc_第1页
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doc_第2页
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doc_第3页
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考核)阶段测验三(第四章)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A、 社会分工 B、 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 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 货币转化为资本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参见教材P160。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 货币转化为资本 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 C、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参见教材P160。 3、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流通价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参见教材P160。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所决定的。A、 简单劳动 B、 价格标准 C、 使用价值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参见教材P162。 5、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 B、 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 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D、 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参见教材P163。 6、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这被称作货币的()。A、 贮藏手段 B、 世界货币手段 C、 支付手段 D、 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参见教材P164。 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A、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B、 商品价格相当于价值 C、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D、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参见教材P166。 8、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的确立的是()。A、 阶级革命 B、 产业革命 C、 资本原始积累 D、 货币转换为资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参见教材P169。 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A、 m:v B、 v:m C、 m:(c+V) D、 (c+v):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只有可变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m/v。参见教材P172。 10、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 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之间的比例 B、 反映技术水平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C、 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D、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参见教材P175。 11、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A、 生产、流通和销售阶段 B、 生产、储存和销售阶段 C、 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 D、 购买、生产和储存阶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单个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参见教材P178。 12、产业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流通阶段 D、 销售阶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参见教材P178。 13、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资本在数量上实现了价值增殖的是()。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产阶段是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不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而且资本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参见教材P178。 14、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形态是()。A、 商业资本 B、 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 D、 商品资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参见教材P179。 15、以下对固定资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 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 C、 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D、 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流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资本,即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它是同生产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参见教材P179。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生产相对过剩 B、 生产绝对过剩 C、 生产相对短缺 D、 生产绝对短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参见教材P181。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生产相对过剩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C、 生产资料私有制 D、 固定资本的更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参见教材P181。 1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A、 不变资本的产物 B、 可变资本的产物 C、 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 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这是因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被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剩余价值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相互联系,因而也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参见教材P183。 19、以下属于二元君主制的国家是()。A、 英国 B、 日本 C、 德国 D、 约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实行二元君主制,如约旦等国。日本和英国是议会君主制。德国是议会共和制。参见教材P186-187。 20、在总统共和制中,最高立法机关是()。A、 法院 B、 议会 C、 政府首脑 D、 国家元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参见教材P187。 21、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A、 流通手段 B、 储藏手段 C、 支付手段 D、 世界货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参见教材P164。22、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A、 社会分工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 货币转化为资本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参见教材P165。2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于()。A、 封建社会中期 B、 封建社会末期 C、 资本主义社会中期 D、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参见教材P167。2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是()。A、 物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制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参见教材P172。25、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A、 靠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来扩大再生产 B、 把剩余价值用来扩大生产增加就业 C、 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资本,进一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 D、 把剩余价值不断用于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参见教材P175。26、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 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B、 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C、 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D、 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参见教材P176。2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顺序一般为()。A、 萧条危机复苏高涨 B、复苏高涨危机萧条 C、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D、高涨萧条危机复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参见教材P182。28、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是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A、 危机阶段 B、 复苏阶段 C、 萧条阶段 D、 高涨阶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高涨阶段的特点是,市场繁荣,生产上升,企业规模扩大,增加新建企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社会购买力提高,信贷关系兴旺。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参见教材P182。29、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的比率。A、 固定资本 B、 流动资本 C、 预付资本 D、 可变资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参见教材P183。30、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A、 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差额 B、 纯粹的商品买卖 C、 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参见教材P184。31、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A、 美国 B、 法国 C、 瑞士 D、 德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参见教材P187。32、两党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A、 美国 B、 瑞典 C、 德国 D、 法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参见教材P188。33、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中的三权不包括()。A、 司法权 B、 立法权 C、 财政权 D、 行政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参见教材P189。34、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 具有民族主义 B、 具有集体主义 C、 受人生观的影响 D、 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 【正确答案】:D 3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的比率。A、 可变资本 B、 不变资本 C、 预付总资本 D、 流动资本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参见教材P172。36、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实现的。A、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长度 B、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长度 C、 工作日长度不变,延长必要劳动时间 D、 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参见教材P173。37、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竞争的压力和()。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 市场供求关系的内在要求 C、 工人的工作 D、 垄断的需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所决定的。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加资本总额,以扩大生产规模。所以,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所以,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参见教材P175。38、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A、 利润是如何被平均化的 B、 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C、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是如何划分的 D、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考察社会资本的运动即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要分析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参见教材P180。39、议会共和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法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现在的德国、意大利是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典型国家。参见教材P187。40、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是()。A、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B、 阶级革命过程 C、 产业革命过程 D、 民主法治过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参见教材P168。41、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 销售阶段 B、 购买阶段 C、 流通阶段 D、 生产阶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购买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资本家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到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参见教材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