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9.4 戊戌政变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9.4 戊戌政变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9.4 戊戌政变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9.4 戊戌政变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9.4 戊戌政变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戊戌政变 一 新旧势力的交锋 导言 假如你是19世纪末的一位学生 面对这场改革 你对改革持什么态度 1 新旧势力代表 新势力 指的是以康有为 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 主张变新祖宗之法 政治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新势力的依靠是无实权的光绪帝 光绪帝有变法图强的意愿 同时 也希望借维新势力增强同慈禧斗争的砝码 于是软弱的维新派和同样软弱的光绪帝互为依靠 旧势力 是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 坚守 祖宗之法 反对西学变法 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大多趋炎附势 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 追随旧势力 所以 旧势力在朝廷权高位重 在中央和地方很有力量 阅读p136 新旧势力的交锋 回答 新 旧势力是如何交锋的 新 旧势力各自采取了哪些举措 2 举措 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3 态势 慈禧太后召荣禄来京的电报 二 改革的失败 戊戌政变 光绪帝授密谕和接见伊藤博文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 1 导火线 2 标志 1 慈禧发动政变 宣布 临朝听政 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 2 搜捕与镇压维新派人士 康有为逃往香港 梁启超逃往日本 戊戌六君子 遇害 3 废除变法 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 其余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3 经过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林旭 刘光第 康广仁 杨锐 杨深秀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答案 肯定其浓烈的爱国情操 大无畏的精神 学思之窗 谭嗣同的言行反映了维新志士何种风貌 三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 变法失败的原因 2 失败的教训 3 历史意义 1 性质 2 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改革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对封建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根本原因 其它重要原因 其它重要原因 新政无法落实 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变法手段单一 单纯的自上而下的 和平 方式 存在幻想依赖 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依赖的皇帝没有实权等等 爱国 一次救亡图存运动 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民主 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是资产阶级变革制度的初步尝试 传播了西方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 启蒙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积极作用 推动中国近代化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学变革成为时尚潮流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具有进步意义 1 性质 合作探究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与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对比表 四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 教训 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启蒙意义 爱国意义 进步意义 明治维新 成功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 中国近代化道路具有曲折性 此次之改革 得无操之过蹙 失之于急激 以自蹉跌之忧乎 梁启超 请你找一找资产阶级妥协的表现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幕府统治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倒幕派实力强大武装倒幕成功 逐渐改革 大力推行 列强侵略亚洲其它国家 维新派力量薄弱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措施激进 无法推行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合作探究 试从国际国内环境 思想文化 领导力量 改革途径 改革措施五方面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日本 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以打开市场 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 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 19世纪末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 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输出资本 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 在中国 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 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1 国际环境 日本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中国 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 后天不良 2 国内环境 日本 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 新文化 西方学说普及早中国 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 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日本 倒幕派掌握实权 得到人民的拥护 部分大名支持 建立倒幕基地 中国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不敢发动群众 维新派力量小 3 思想文化 4 领导力量 日本 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 成立了明治新政府 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 阻力较小中国 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5 改革途径 日本 全面 系统 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 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中国 虽然也有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方面的内容 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 缺少民主宪政精神 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 全面出击 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 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 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6 改革措施 戊戌变法 一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二 维新运动的兴起 三 百日维新 四 戊戌政变 变法的背景 变法的兴起 变法的高潮 变法的失败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 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 人民之众 变法三年 可以自立 此后则蒸蒸日上 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 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 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 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 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 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 他的著作出版不久 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等材料三 戊戌变政 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 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朝野震骇 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 梦蕉亭杂记 回答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康有为希望 变法三年可以自立 的历史背景 2 甲午战败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1 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 3 康有为等维新势力希望通过变法 独立自强 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 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 人民之众 变法三年 可以自立 此后则蒸蒸日上 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 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 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 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 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 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 他的著作出版不久 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等材料三 戊戌变政 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 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朝野震骇 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 梦蕉亭杂记 回答 2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 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1 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急于求成 2 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 内部意见分歧 3 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树敌太多 面对中华民族这样严重的民族危机 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 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各自有什么反应 1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2 农民阶级 3 资产阶级革命派 4 地主阶级 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新政与 预备立宪 综合思考题 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 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 为什么 答案要点 维新思想要求摆脱民族危机 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 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