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核查.docx_第1页
财务报表核查.docx_第2页
财务报表核查.docx_第3页
财务报表核查.docx_第4页
财务报表核查.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科目核查企业财务报表作假的动机和主要手法1、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或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可见,基于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是最常见的动机。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会计报表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处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自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局面。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通常采取虚增资产、虚增收入、少计成本等手段来粉饰会计报表。3、为了发行股票而粉饰会计报表企业发行股票通常都需要符合证监会的要求,如IPO阶段,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此外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为了多募集资金,塑造优良业绩形象,企业在设计股改方案时往往会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4、为了减少纳税而粉饰会计报表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通过少计收入、少算利润,帐外有帐等,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5、为推卸责任而粉饰会计报表表现为:(1)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许多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地对陈年旧账进行清理;(2)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可能诱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3)发生自然灾害时,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从报表勾辑关系分析容易作假的手法 财务报表中主表就一张,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都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为什么说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中唯一的主表呢?因为第一,要是没有利润表,可以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期末数与期初数进行比较,计算出当年的利润数额;第二,要是没有现金流量表,可以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期初期末余额增减变化,计算出当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多了这两张表,只是多了明细反映而已。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具有内在关系。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起来的一个动态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从这个等式我们可以看出,虚增利润(收入-费用),必须同时虚增资产或虚减负债,在虚减负债困难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选择虚增资产。例如上市公司一旦进行利润操纵,90%与资产有关,只有10%左右涉及负债。原因很简单,操纵负债你得与债权人商量,而操纵资产是单边行为,与自己商量就可以。所谓资产的水分,就是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费用,是对存续资产少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少计摊销等,使其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资产中的水分实质上就是披着资产外衣的费用;所谓负债的“水分”,主要隐藏在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中的收入,它们是永远支付不出去的负债。至于所有者权益中的水分,就是披着所有者权益外衣的抽逃资本、结转过来的造假利润以及未及时转出的其他资本公积等。 要搞清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关系,我们先应搞清楚支出、费用及资产的关系。所有的支出都会引起现金的增减变化,因此都要记入现金流量表,至于如何记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要看该支出是管一年还是管一年以上。如果只管一年,就记入利润表,作为当期费用直接处理掉;如果管一年以上,一般就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作为资产记入资产负债表。一句话,资产是寿命长的支出,费用反之。 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等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一般在不考虑应交税费中的有关税金的变动数的情况下,可以简单估算为: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实际上,权责发生制表达的企业盈利就是利润表;收付实现制表达的盈利就是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中最容易作假的手法:一、利用资产类账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一)利用应收款项1)应收账款长期挂帐 应收账款是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通常都会有一定的结算周期,在这个结算周期内会变为货币资金的形式。 有的企业为了虚增自己的资产让自己的报表变得好看,故意与关联企业形成非真实贸易背景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以达到做大资产的目的。还有更过分的企业明明这笔款项已经无法收回了,为了调节利润、做大资产对无法收回的账款不进行处理一直挂在应收账款里。2)应收账款(特别是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不按谨慎性原则计提坏帐准备或不充分计提坏帐准备,低估可能出现的亏损。 一般而言,应收账款占到企业流动资产很大比例,该款项的回收对企业影响巨大。但有些企业从占领市场等角度考虑大量采用赊销行为却又不充分估计对方单位的信用,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帐无法收回。继而出于业绩考虑,又不充分计提坏帐准备,对呆死帐不做处理,造成资产泡沫。3)虚列应收帐款,虚增销售收入 在年底结账前虚列一笔销售收入,挂在应收账款上,达到了虚增利润的目的,在下一年初就采用退货的方式将该笔应收账款冲销了。对于这个问题的考察,就需要对真实贸易背景和一线销售单据进行查证了。比如说是否有购销合同,是否在成本费用中有体现,是否有出货单,提货单等等。4)利用预付账款来藏匿借款有的企业为了隐匿企业间的一些非法借款就会在这个科目上做文章。比如A企业向B企业借款500万元。双方就签订一个虚假的交易合同,在合同中A就伪装成为B的上游供货商,B就预付A货款500万元,交货期限就设置为借款期限或者以后。然后又将利息约定为赔偿金。那么一笔借款就被掩饰成了预付账款了。借款到期的时候,B就可以以未收到货或者延期交货、货品质量不好等理由,要求A退还500万并把利息也收走了。5)其他应收款隐藏费用支出 企业为减少费用,企业往往将已发生的经营性支出计入“其他应收款某单位”,而不是进当期损益,这样既减少了成本费用,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又虚增了资产规模。审计人员除非询证该单位或是询问会计人员该项往来款的性质,否则很难表面判断其真实性。 此外,一些企业向关联企业收回应收帐款,同时又以对该单位的短期融资方式把此笔金额从账面划转给对方,可以使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明显好转,并使本期末应提的坏准备减少,降低了费用支出,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二)利用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在途和委托加工中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外购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在企业活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较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企业也往往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 第一,材料盘盈盘亏,不作转帐处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利用不正确处理盘盈或盘亏的手法,以调节利润。如有的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但企业领导人担心枪打出头鸟,为了压低利润,采取了只列报和处理材料盘亏,而对材料盘盈隐匿不报和不作转帐处理,相反,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争取多实现一部分利润,就采取了只对材料盘盈作转帐处理,而对材料盘亏留待下年度处理的做法 第二,任意分摊存货成本,降低销售成本增加利润。如按计划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未将材料成本差异在期末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中按比例分摊,从而人为调节利润。第三,随意改变存货发出核算方式。如在物价上涨情况下将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或后进先出法,从而达到根据企业需要调控盈利的目的。 第四,材料假出库。企业为了逃避所得税,虚减利润,就采用办理假出库手续,虚列材料费用,人为提高产品成本。如某企业在年终车间办理领料手续,填制领料单,而实际未领料,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领料单填写的用途,以产品生产用料和车间维修用料为名,分别作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帐务处理,年终,再以少保留在产品成本、多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舞弊方式,将虚增的产品成本,人为地转入销售成本,相应地虚减利润总额。 因此在这个科目核实中要留意存货数量是否与企业的销售情况、应收账款的情况、货币资金变化等情况是否匹配。 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假如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加了而它的存货在减少,那么存货数量与销售情况不相符。因为它不增加存货它怎么去保证订单的完成,毕竟生产制造企业不是商贸企业可以左手进右手出,它必须有个生产加工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必须要有存货才行,销售端变大,那么前端数量必然也是要增加的。 对这个环节实地考察时必须做到了解生产流程,清点库存,检查进出库凭单,检查库存质量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之间的比例等等。(三)在建工程 企业自建固定资产时往往会对外融资,而对于该项借款计提的利息一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是允许资本化的,此后则必须费用化。可使用状态离竣工决算又有一段时间,企业往往以项目在试用或未竣工决算为借口,将借款利息计入在建工程,从而减少当期财务费用。(借款利息资本化,虚减费用)(四)利用递延资产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有些递延资产名不副实,费用性质混乱,诸如混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将只对本期产生影响的费用也列入递延资产从而减少当期费用。再则,摊销期限任意而为,并未按制度或根据受益期限摊销,摊销期不符合合法性、合理性、一贯性的要求。(五)短期投资挂账,截留投资收益企业在购买股票、债券等进行短期投资时,采用虚列债权的手段加以隐瞒,其目的通常是想截留投资收益。如某企业1999年6月1日以银行存款15000元按面值购入某制药企业的债券,债券年利率为8%,另付手续费150元。企业作借:应收账款-制药公司15150,贷:银行存款15150的账务处理。二、利用特殊时点的时间差调节利润 由于目前上市公司要求披露季报、中报、年报,因此为满足信息披露的需要,很多企业往往在这些特殊时点调整利润。常见做法是在6月或12月虚开发票,挂在应收账款,而实际不提供商品或劳务,风险与报酬未发生转移,次月或次年再以各种原因冲回,这样虚构的时段性利润容易造成投资者短期投资行为失误。再则有些企业已经完成了当年业绩目标,但为给下年度留下较充裕的调节空间从而隐瞒收入,对收到的货款只计“预收账款”而不按时转入“主营业务收入”,掩盖实际利润。三、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目前许多国有上市公司多是经对国有企业部分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普遍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这层“裙带关系”和不公平竞争方式,最宜方便操控企业盈亏,所以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粉饰报表成了许多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惯用手法。主要方式有:1、虚构经营业务,将商品高价出售给关联企业,人为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2、采用远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互相转移利润;3、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等。目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要求详尽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就是对利用关联方调节利润的一种限制。四、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我们经常能见到上市公司一夜之间摘掉“ST”帽子的事件,这多数是资产重组的神奇功效,在1997-2000年间这一招似乎屡试不爽。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手法将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国有企业,获得暴利;非上市公司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当然,这些均是借助于关联交易完成的。也有许多非上市企业通过所谓置换将上市公司的优良资产及投资者的辛苦钱转入自己的腰包,从而蚂蚁搬家似的掏空上市公司。因此作为审计人员应该重点关注资产重组的实质内容与目的。目前证监会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对关联方资产重组做了一定限制。五、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 任意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是有对外投资行为的企业用于调节投资收益的通用手段,典型做法: 对盈利的被投资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时采用权益法,获取投资收益;对于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即使股权比例超过20%,也会找出各种理由,仍采用成本法核算。更有甚者在年度结束之前与关联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按权益法合并报表,以期增加利润。新会计制度规定,投资单位只享有其拥有的股份从获取之日起产生的收益,从而打消了企业妄图通过年底的股权转让协议而获得全年收益分成的念头。但部分企业滥用重要性原则(被投资企业重要指标未满足合并报表要求可以不合并收益),将亏损分离出整个体系之外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六、虚构项目,制造交易 这种方式通过改动原始凭证或直接序列交易支出进行,如虚列应收帐款,虚增销售收入 例如在年底结账前虚列一笔销售收入,挂在应收账款上,达到了虚增利润的目的,在下一年初就采用退货的方式将该笔应收账款冲销了。 如某企业为了调整利润,便采用作假手法,以白条为依据作为收入的实现,具体表现为:该企业领导人开了一张白条,命令库管员将再产品50000个发往M公司,让其代销,企业并未收到M公司的签收凭据,只用仓库发货的一张白条下账,作为收入的实现。企业本应收到M公司的代销清单时再作销售处理,但企业为了虚调利润,在无任何结算单据的情况下,便以白条下了账。 有些企业为了保持微利目标,便编造了假设客户,从而虚增产品销售收入。具体表现为:财务部受领导授意,在某月未发生销售,也未收到任何收款凭证的情况下,虚拟一个购货单位购买产品,货款暂欠500万元的白条作为原始凭证下了账。月末结转成本300万元。令应交增值税35000元,则企业上交城建税2450,教育费附加1050,通过多交税金来掩盖了虚增利润1996500(5000000-3000000-2450-1050)的假象。 对于这个问题的考察,就需要对真实贸易背景和一线销售单据进行查证了。比如说是否有购销合同,是否在成本费用中有体现,是否有出货单,提货单等等。 又或利用预收账款,虚增商品销售收入 有些企业利用预收账款来调节商品销售收入,将尚未实现的销售收入提前作收入处理,虚增商品销售收入,调节利润;这些企业为平衡利润,在未发出商品时就虚作商品销售收入,虚增当期利润,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再冲回原账务处理。七、 提前确认收入这种情况如: 1、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 2、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 3、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 4、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 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房地产企业,往往将预收账款作销售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等。以工程收入为例,按规定工程收入应按进度确认收入,多确认工程进度将导致多确认利润。八、 转移费用 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账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挂在“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预提费用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账户中,以调节利润。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九、利用预提费用或待摊费用账户调高利润 当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或发生严重亏损时,常常将应摊的费用少摊或不摊,把本应由当期负担的费用当作待摊费用处理,减少本期的成本费用,人为调高当期利润,或者采取应预提的费用不预提,虚增利润等。检查时应对跨期费用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有两种方法:(一)采取审阅法详细审核每项待摊和预提费用的发生情况。(二)采用核对法、查询法审查跨期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摊销和预提。财务报表核查财务报表的核查主要从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合理性出发 1、资产结构的合理性,是否和公司的经营特点相匹配2、所有者权益结构的合理性,重点关注资本公积来源的合理性,有无存在公司随意评估自行调整的可能性3、销售毛利率的合理性4、净资产收益率的合理性5、是否存在调增资产、虚列收入、成本的问题报表各科目的核查可以借鉴审计各重要科目关注点1、货币资金项目审计关注点:报表、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现金盘点表货币资金函证控制检查表:大额货币资金交易截止测试:货币资金各项目的截止测试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关注未达账项的真实性)银行存单、其他货币资金的审核2、应收票据项目审计关注点:报表、总账与明细账核对票据流程(含取得、背书、贴现)票据单位明细表期末票据清单明细表票据监盘表贴现息的测算期后收款检查3、应收账款项目审计关注点:公司的赊销政策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与收入核对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三年比较,分析原因应收账款的函证应收账款未回函替代测试表期后退货的明细应收账款期后收款检查表大额客户的销售情况关联方交易统计表4、存货项目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存货的发出计价测试存货分析表(含存货周转率、存货构成分析、各月余额分析)成本倒轧表产量分析表存货入库、出库测试表盘点表与账面核对表存货的减值测试生产动力占成本的比例分析5、固定资产项目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固定资产分析性复核表固定资产维修费用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折旧分配表所有权检查表折旧测算表6、短期借款项目审计应关注的重点短期借款的明细(含合同编号、期限、利率)授信情况表担保情况表利息测算表利息分配表7、应付票据项目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开立票据清单期后付款检查8、应付账款项目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关联采购期初期末余额比较大额采购前十名期后付款检查表应付账款账龄分析长期挂账及核销检查9、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分配检查情况表计提比例(社保、住房公积金)工资分析表(含期末工资构成)员工人数比较期后付款检查表10、应交税费项目审计应关注的重点主要税种纳税申报检查表纳税申报表的检查主要税种的测算11、实收资本项目审计应关注的重点验资报告工商信息12、资本公积项目审计关注重点股权激励和配送股情形13、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审计关注重点收入模式月度毛利分析情况关联交易检查(关联方价格比较)主要产品毛利与同行业毛利分析前十名客户收入与合同对应生产规模表生产加班分析表截止性测试合同的核对表14、销售费用审计关注点运费占收入的比例及原因分析截止性测试合同的核对表15、管理费用审计关注点截止性测试合同的核对表会计报表各科目审计时主要应索取的资料一、资产类1、货币资金获取或编制货币资金明细表;获取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所有账户加盖银行印章的对账单(并对所有账户实施函证程序,包括金额较小的、零余额帐户、已结清的银行帐户及发生额频繁的帐户);存在未达账项的,索取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余额调节表,需要调整会计报表相关科目的,编制调整分录并调整相应科目;现金监盘表,并对资产负债表日至盘点日现金收支金额进行核对;被审计单位有定期存款的,索取定期存单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已质押的,获取质押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存在银行承兑保证金的,索取银行承兑保证金单据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并与应付票据等核对。2、短期投资获取或编制短期投资明细表;有价证券投资的,获取有价证券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获取股票、债权、期货(加盖银行印章)帐户的对账单;存在委托贷款的,获取委托贷款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并进行函证;在外保管的有价证券,获取有关保管证明文件,必要时进行函证。3、应收票据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明细表;获取有关票据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对存在质押的票据,获取有关质押合同;4、应收股利获取或编制应收股利明细表;获取被审计单位投资协议;获取被投资单位股利分配方案、股东会决议等相关资料。5、应收利息获取或编制应收利息明细表;债券投资应获取有关债券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确定应收利息计算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债券投资应获取相关债券契约条款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同时审查是否属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投资;委托贷款应获取委托贷款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同时核实利率及应收利息金额。6、应收账款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客户地址等相关资料,发函函证;索取重大的销售合同以及产品销售价格目录,核实应收账款构成是否合适。7、其他应收款获取或编制其他应收款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客户地址等相关资料,发函函证;存在借款的,索取借据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关注关联关系借款的实质,关注是否有股东借款,是否存在抽逃注册资金的情形。8、预付账款获取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客户地址等相关资料,发函函证;索取购货合同,核实是否按购货合同支付货款。9、应收补贴款获取或编制应收补贴款明细表;获取应收补贴款相关的文件依据。10、存货获取或编制存货明细表;获取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表,实施监盘或抽盘;存在质押或担保的存货,获取相应的质押或担保合同;在外单位存放的存货,获取相应的存货保管合同,必要时进行监盘;索取耗材汇总表、成本计算表等,以确认产品成本结转是正确;索取重要的购货合同。11、待摊费用获取或编制待摊费用明细表;对租赁费等待摊费用,索取相关合同。12、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获取或编制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明细表;转销的,索取转销的审批手续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13、其他流动资产获取或编制其他流动资产明细表;对银行冻结存款等其他流动资产,索取相关文件资料复印件与原件核对。14、长期股权投资获取或编制长期股权投资明细表;索取投资合同或协议等文件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索取被投资单位的章程、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以及验资报告、报表等相关资料;复印长期股权投资凭证后附付款单据;存在质押的,索取相关的质押合同等资料。15、长期债权投资获取或编制长期债权投资明细表;索取投资合同或协议等文件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复印长期债权投资凭证后附付款单据;索取相关债券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存在质押的,索取相关的质押合同等资料。16、固定资产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明细表、固定资产盘点表;外购的固定资产,索取相关发票及购货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房地产类固定资产,索取产权证明以及保险单等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运输工具类固定资产,索取相关购置发票及营运证、行车证等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索取融资租赁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存在抵押或质押的固定资产,索取抵押或质押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固定资产出售或转让的,索取相关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或毁损的,索取董事会授权批准文件等相关资料。17、工程物资获取或编制工程物资明细表、工程物资盘点表;索取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发票等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18、在建工程获取或编制在建工程明细表、在建工程盘点表;索取立项申请、工程借款合同、施工合同、发票、付款单据、运单、验收报告等资料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19、固定资产清理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表;索取固定资产转让或转出的合同或协议以及股东会或董事会的决议文件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20、无形资产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明细表;索取无形资产的权属证明、有关协议或董事会纪要等文件资料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如土地使用证、专利证书、专有技术使用许可协议等);对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索取投资合同或协议、验资报告、评估报告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自行研发、购入或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索取相关的批准文件、发票、捐赠合同等文件资料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无形资产,索取相关的协议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对处置的无形资产,检查处置合同、协议等文件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21、长期待摊费用获取或编制长期待摊费用明细表;索取与之相关的合同、协议等文件资料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二、负债类1、短期借款获取或编制短期借款明细表;索取借款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索取借款银行地址等详细资料,发函函证。2、应付票据获取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获取有关票据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索取与之相关的购货合同、协议、发票及收货单等资料的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索取应付票据收款人名称或单位名称,发函函证。3、应付账款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客户地址等相关资料,发函函证;索取重大的购货合同、发票等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4、预收账款获取或编制预收账款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客户地址等相关资料,发函函证;索取与之有关的销货合同、货运单据等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5、应付工资获取或编制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工资标准的决议;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索取有关主管部门确认的效益工资发放额确认证明;索取被审计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6、应付股利获取或编制应付股利明细表;索取公司章程、股东会和董事会会议纪要中有关股利的规定或决议;索取股东会或董事会决定的利润分配方案;7、应交税金获取或编制应交税金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的纳税鉴定、纳税通知、减免税批准文件等资料;索取被审计单位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后的纳税申报表;索取税务部门的汇算清缴或其他确认文件、有关政府部门的专项检查报告、税务代理机构专业报告等资料;对超过法定缴纳期限的税费,索取主管税务机关的批准文件;8、其他应付款获取或编制其他应付款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客户地址等相关资料,发函函证;存在借款的,索取借据或收据复印件并与原件核对,关注关联关系借款的实质,关注是否有借股东款项,是否存在虚假出资的情形。9、预提费用获取或编制预提费用明细表;对利息等预提费用,索取借款合同等相关合同或协议;10、预计负债获取或编制预计负债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形成预计负债相关的文件资料(如:法院传票、产品质量保证合同或协议等)11、长期应付款获取或编制长期应付款明细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索取融资租赁合同;购入国外设备的,索取购货合同;12、专项应付款获取或编制长专项应付款明细表;索取形成专项应付款相关的合同、政府等相关部门批文等文件资料。三、所有者权益类1、实收资本获取或编制实收资本明细表;索取投资合同、协议、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资料;索取公司设立批文、董事会及股东会决议等法律性文件。2、资本公积获取或编制资本公积明细表;资本/股本溢价的,索取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会决议、有关合同、政府批文、验资报告等资料;接受捐赠的,索取相关的捐赠合同或协议;住房公积金转入的,索取购买职工住房所有权及使用权的证明文件资料;资产评估增值的,索取评估报告及相关文件;投资准备形成的,索取投资合同、验资报告等证明资料;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索取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会决议、有关批文等资料。3、盈余公积获取或编制盈余公积明细表;盈余公积增减变动的,索取股东会决议、董事会会议纪要、政府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批复文件等资料;索取被审计单位董事会或股东会决定的利润分配方案。利润归还投资的,索取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公司章程、验资报告、投资合同等文件资料。4、未分配利润获取或编制未分配利润明细表;索取被审计单位董事会或股东会决定的利润分配方案。四、损益类1、主营业务收入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索取重大的销售合同,特殊销售行为的销售合同;索取被审计单位的产品销售价格目录表;存在产品销售折扣或折让的,索取折扣或折让的具体规定资料。2、主营业务成本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索取成本结转表等相关资料,与存货等核对成本结转是否正确。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明细表;索取税收减免或返还的相关资料;4、其他业务利润获取或编制其他业务利润明细表;5、营业费用获取或编制营业费用明细表;索取主要的运输合同。6、管理费用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索取与支付费用有关的合同。7、财务费用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索取相关借款合同及利息收支单据复印件。索取相关银行结汇单据复印件,核对汇兑损益是否正确。8、投资收益获取或编制投资收益明细表;获取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利润分配方案、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相关资料;索取投资合同。9、补贴收入获取或编制补贴收入明细表;索取相关主管财政机关或其他部门的补贴依据或拨款文件等证明资料。10、营业外收入获取或编制营业外收入明细表;索取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的授权批准手续.索取盘盈实物资产的相关审批手续。11、营业外支出获取或编制营业外支出明细表;索取资产处置的相关的审批手续;索取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的审批手续。12、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获取或编制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明细表;有关部门要求调整的,索取有关部门要求调整的文件资料;对重大调整事项,索取有关资料予以取证。13、所得税获取或编制所得税明细表;索取纳税申报资料及所得税汇算清缴资料。索取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文件。 当然,我们不是审计师,目的也不同。相应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企业可以在适当的程度上可以和我们配合,我们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目标应该是把握住企业的基本真实情况。总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过阅读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判断;第二步,通过把握重点、期间比较、指标分析、行业对比等方法,找出重点和疑点;第三步,顺藤摸瓜,通过资料对比、帐务核查、实地查看等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进行分析和调查。 1、重点分析法:即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把握住希望了解的重点,或者说,抓住主要问题,对于财务报表中影响最大的科目进行重点追踪和关注。一般的原则是,占企业资产规模比重较大的科目是重点,如其他应收帐款占比较大、固定资产占比较大等。但要明白,重点分析法只是提示我们应关注的焦点,并不能解决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例如:关于收入、利润。一般来讲,对于正常经营的工业企业来讲,财务分析的重点是企业的销售和盈利。因为只有正常的经营才是还贷的根本保证。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基本关系进行分析:R=P*Q,企业的产品价格基本是随行就市的,产品价格的波动是正常的,但一般来讲波动不会太大,企业的产量受制于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的容量、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对于企业的销售收入,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基本的分析,判断其真实性。收入的不真实有两种可能:一是虚增收入,一种是虚减收入。一般来讲,企业在向银行和担保机构报送的报表中,虚增收入的可能性较大。从企业的生产能力可以分析出企业的最大收入,作为判断企业是否虚增收入的一个标准。这其实是一个常识,如果出现明显的违背常识的情况,就应作为一个疑点和重点。关于负债,主要的问题是有无漏记重大的债务,如银行借款等。 2、期间对比法:主要是找出年度间变化较大的科目,作为调查和分析的重点与疑点。如应收帐款、其他应收帐款是否增长迅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是否有明显变化,无形资产的变化,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变化等。通过比率变化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对于负债方,也要进行对比,如权益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应付帐款是否明显增加等;对于利润表也应进行类似的分析,如销售收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等。 3、行业对比法:从行业来看,可以参考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可以参考政府机构、银行、行业协会、上市公司等发布的行业统计数据,通过行业对比,如果发现特异的指标,如销售利润率过高,就要分析原因,如是否有虚减成本、虚增收入的情况,或者确实是企业成本较低。 4、指标对比法: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对比,把握企业的偿债能力应该是作为重点核实部分。例如,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中: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越好,该指标与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在行业内部进行比较。该指标也是反映企业真实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但如果该指标过高,显示虚假的可能性也大。又如,总资本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总资本的获利能力的指标,一般应高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可以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参考值),但如果出现过高,也可能存在虚假的成分。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等其他财务指标的分析也是如此。在决定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中,应该说有三个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全部资本化比率或负债比率;二是净资产收益率;三是偿债倍数。这里就不讨论了。会计科目核查的几种方法1、结合现金流量表验证企业利润 许多企业造假通常从利润表着手,虚开发票,虚构交易,更有甚者从原料购入到产品销售各环节手续单证均齐全,这样就使得审计人员很难从中发现漏洞。但企业如果想同时虚增现金流量,就需要外部资金进入及需银行齐备的交易记录,这两点通常很难办到。我们可以结合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来审计利润的真实性。可以用营业利润除以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然后将这个比率做趋势分析,如果该比率在不断增大,基本可以判断存在造假问题。还可以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一般而言,没有相应现金流量的利润,将意味着与之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公司存在粉饰会计报表的可能。2、分析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常用主营业务利润率来判断企业盈利水平,但如果发现在市场波动不大的情况下,纵向年度比较与横向行业间比较均产生了原因不明的波动,则说明企业很有可能存在转移利润或虚构成本的问题。再则,也可以用主营业务利润与总利润做比较,比率接近1,说明企业“主体性”强,远离1的,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缺乏效益,也很可能是通过关联交易或资产重组获取了收益,因为这些通常是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形成,而审计人员就应该将目光转移到这些业务上来。 最后,通常作假是通过调整存货价值来实现,如果在审计中发现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利润大幅上升,但同时存货也大幅上升,就要认真分析上升的原因是销售量还是价格,同时倘若发现存货周转率反而下降,则很有可能是企业虚构存货或人为调高存货成本所致。3、加强对特殊时点会计业务的审计 我们审计在时间原则上应重点落在特殊时点发生的会计业务上,以便寻找蛛丝马迹。 一般来讲,推迟费用必然引起下期费用升高,提前确认收入和利润也势必引起下期收入和利润降低,我们可以将这些波动与公司历年水平相比较,也可查证下一月份同类业务的处理情况,还可通过询问相关人员及观察公司客观环境来推测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尤其在中期及年末,企业往往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销售收入、费用来人为调节利润,此时我们更应遵循配比原则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断其会计业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4、分析企业筹资用途与相应财务费用的处理。 企业对外筹资费用主要用于生产或购建固定资产,负债较高的企业其利息支出势必较高,其中专门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允许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中的。审计人员首先应对负债用途详细了解,如果多数为生产性用途,而经分析性复核计算的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又较少,那么必然存在滥用利息资本化调节费用的现象。假如借款主要用于建造固定资产,那么就应按照资本化的三个条件并结合竣工决算等资料予以判断该利息支出资本化的正确性。5、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指标常被用来当作公司财务状况的风向标。公司财务指标如发生较大变化则可能表明公司存在财务欺诈风险。我们在审计中不妨多采用指标分析来判断企业是否按行业正常规律运营。常见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常用来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与变现能力,一般来讲,流动比率接近2,速动比率接近1为宜。我们通常也很重视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但一般在上市公司公布的重要财务指标列示中的“调整后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更应值得我们深入的分析。因为调整后每股净资产是年末股东权益减去了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这就意味着该指标反映了截止报告期末扣除潜在全部损失后公司实际的净资产状况。通过对它的掌握我们又能够判断企业经营业绩的虚实与差异,真正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6、借鉴以前审计出具的报告,特别是认真阅读会计报告附注,从中发现疑点 通过阅读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可以了解前期审计人员对该企业经营状况作出的评价及审计意见,特别是被出具除标准无保留意见以外的其他类型报告时更应关注审计报告中的说明段或被拒绝出具报告的原因等。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不能包含的内容或披露不详尽的内容做进一步解释的说明,通过对它的认真阅读,我们可以验证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是否与其实际操作相符,了解公司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公司合并分立事项等影响或潜在影响公司经营及利润的相关因素,以此来判断其披露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依靠以上特殊事项操控利润的嫌疑。7、重点分析调节盈亏的会计科目如粉饰会计报表常用方法中所述,企业往往通过运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预收帐款、存货、投资收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八项减值准备来调节盈亏。对这些科目出现的异常变动,审计人员应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尽可能采用如监盘、观察、函证、分析性复核等多种方法亲自获取外部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八项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新会计制度尽量合理不高估资产的谨慎性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利用它来掩盖秘密准备,隐瞒亏损或利润,从而达到逃税或随意调节利润的目的。特别是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数额较大、调整可能性较大的科目,在审计中我们应该关注企业其提取减值准备的依据、方法及合理性,避免虚增资产或虚增费用现象的发生。如何从应收账款看企业经营问题一、收入问题(收入与应收账款正相关,收入大,应收账款也大,收入小,应收账款也小)如果收入增长小于应收账款增长,也就是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这就很有可能隐藏着问题:一是应收账款坏账问题,其根源可能是定价过高,客户亏损,无法还款;或客户诚信不够,逃避债务;还有就是公司放宽收账政策和信用政策,获取竞争优势;二是串通舞弊,导致应收账款增高,收入虚假,这里有的是客户单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