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越窑荷叶盏托【PPT】 .ppt_第1页
唐·越窑荷叶盏托【PPT】 .ppt_第2页
唐·越窑荷叶盏托【PPT】 .ppt_第3页
唐·越窑荷叶盏托【PPT】 .ppt_第4页
唐·越窑荷叶盏托【PPT】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 越窑荷叶盏托 通高 6 6厘米口径 11 8厘米底径 6 6厘米 1975年浙江宁波和义路唐码头遗址出土 为唐时茶具 这组荷叶盏托 为唐代越窑烧制 系青瓷 它由一盏一托组成 是配套的茶具 全器通体釉色饱满青翠 滋润而不透明 是越窑青瓷精品 秘色瓷中代表作之一 盏的造型犹如盛开的莲花 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 口敞侈 深腹 腹部压印五棱 有圈足 托似一舒展荷叶 四边微微卷起 托中心部下凹形成一定深度 正好与盏的下腹部套合 相关研究 釉色青翠滋润 托具作成卷状荷叶 托沿腹壁压成五缺 上置一件敞口荷花形盏 全器宛如出水荷叶 托着怒放荷花 似在水波荡漾随风飘曳之中 唐诗人孟郊赞赏越窑荷花形茶盏有 越瓯荷叶空 诗句 是越窑秘色瓷中代表作之一 荷 亦称莲 尔雅 释草 中说 荷 芙渠 其实莲 在古乐府 江南 中亦有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之说 它夏季开花 为淡红色或白色 有单瓣和重瓣之分 可观赏 能作药 由根茎膨大形成的藕 是美食 也能入药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 说它 出污泥而不染 常被看作是洁身自好的象征 因此 仿荷作盏 用茶怡性 反映了古人的追求 这件荷叶盏的造型端庄清丽 灵秀潇洒 有强烈的装饰美 给人以庄重中不失秀美之感 从而使该件青瓷茶盏更具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 荷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 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 余姚 慈溪 宁波等地 因这一带古属越州 故名越窑 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 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 居全国之冠 隋 初唐继承南朝风格 生产碗 盘 盘口四系壶 四耳罐 鸡头壶等产品 盛唐以后产品精美 赢得声誉 产品都做得很规整 一丝不苟 越窑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 釉色呈青黄色 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 胎骨精细而轻盈 釉质腴润匀净如玉 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 无纹片 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 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 人物 鱼兽等的方法 器物常见的有碗 盘 水盂 罐 盒等 特色器如瓷砚 执壶 瓷罂等 尤其是口唇不卷 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 风靡一时 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常将口沿做成花口 荷叶口 葵口 底部加宽 作成玉璧形 玉环形或多曲结构 十分美观 胎体为灰胎 细腻坚致 釉为青釉 晶莹滋润 如玉似冰 唐朝文学家陆羽 在所著 茶经 中评价全国各地生产的茶碗 将越窑产品排在首位 许多文人还在作品中称颂越窑瓷器 如陆龟蒙的 秘色越器 施肩吾的 蜀茗词 顾况的 茶赋 表现出越窑青瓷的秀雅 秘色瓷 越窑青瓷在晚唐五代时被称为 秘色瓷 这从唐代几位诗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在史籍中也有 秘色瓷器 的记载 但 秘色 之说 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 秘色 一说 缺乏实物支撑 在1987年 终于解开了这个谜 1987年 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 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 物帐 据此物帐 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的 秘色 瓷 从而揭开了 秘色 瓷的谜底 关于 秘色 瓷也有两说 一说是广义的 越窑青瓷就是 秘色瓷 一说是狭义的 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 秘色瓷 狭义中的 秘色瓷 曾是越窑中烧制的供御之物 2019 12 20 使用时 直接删除本页 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