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法律文书中的常见语言错误试评 a study of common language errors in legal documents.pdf_第1页
(论文)法律文书中的常见语言错误试评 a study of common language errors in legal documents.pdf_第2页
(论文)法律文书中的常见语言错误试评 a study of common language errors in legal documents.pdf_第3页
(论文)法律文书中的常见语言错误试评 a study of common language errors in legal documents.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 7 卷第2 期 2 0 0 9 年4 月 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j o u r n a l0 fj i a y i n gu n e r s n y ( p l l i l o s o p h y s 0 c i a ls c i e 弛龆) v 0 1 2 7n o 2 a p r 2 0 0 9 法律文书中的常见语言错误试评 魏宇文 ( 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梅州5 1 4 0 1 5 ) 摘要 法律文书要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必须从语言文字抓起,否则会影响其法律效力。本文从法院的部分 法律文书中直接抽样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语言错误进行实例分析,为推进法律文书撰写过程中语言文字运用 的规范化提供启示。 关键词 法律文书;语言错误 中图分类号:h1 0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6 6 4 2 x ( 2 0 0 9 ) 0 2 0 0 9 6 一0 5 法律文书是司法机关以及非诉讼机关、当事人 及其代理人依照法定程序,在进行诉讼或者与诉讼 有联系的非诉讼活动中,依照事实,适用法律、法规 所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的文书。法律 文书主要包括诉讼类的判决书、裁定书、案情报告 等,还有合同书和律师常用法律文书等。众所周知, 法律文书的起草、打印、校对和印发都必须科学化、 标准化和规范化,否则,会影响到法律效力。然而, 法律文书撰写过程中的语言问题却很少引起法律界 人士的重视,导致法律文书以程式化为主,忽视了其 语法、语用等问题。 我们对近几年流行的高等院校法学教材和有关 法律文书写作的系列丛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 究,发现一个很普遍的情况:绝大多数法学教材和法 律丛书都没有专门的章节讲法律文书的语言特点, 只有少数讲得比较全面系统和详细。这是有意的 忽略还是主观上认为语言问题不重要,笔者不得而 知。笔者曾对某市法院和各县级法院的l o o 份民事 判决书和裁定书进行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抽样调 查,发觉其中有很多常见的语言应用错误,有些甚至 是很低级的错误,这些错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法 律文书的效力。例如: 县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原告 收稿日期:2 0 0 8 一l l 1 5 作者简介:魏宇文( 1 9 6 2 一) ,女,广东五华人,教授。文学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训诂学、语言文字应用。 诉称:1 9 9 2 年2 月经人介绍与被告认识,在 缺乏了解对方情况下便依父母之命与之草率成婚。 婚后我方发觉被告脾气不好,性格固执,常为 家庭琐事,小孩,和经济等问题对我乱发脾气。” 读完这段文字,我们发觉有几方面的语言应用 错误:1 、代词人称不对。此处没有加引号,显然不是 被告的原话,是经过加工整理的,故第一人称“我” 要用第三人称“她”比较恰当;2 、逗号与顿号用错。 “家庭琐事,小孩,和经济等问题”是并列的词 语,中间要用顿号而不是用逗号,“和”前面的逗号 是多余的;3 、主语残缺。“1 9 9 2 年2 月经人介绍与 被告认识,在缺乏了解对方情况下便依父母 之命与之草率成婚。”这句话缺少主语( 原告) ,应在 “经人介绍”、“便依父母之命”前面加上主语,语意 才明白易懂。 我们认为,要解决好这类问题,除了法官们要有 认真的态度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应用知 识,才能把法律文书写得简洁明了,语意连贯。本文 对法律文书的语言应用错误举例分析如下: 一、用词不当 汉语的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别,它以 某种语言的全部词作为划分对象。而词性则是指某 一类词所共同具有的语法功能,它是对该类词内部 的每一个词而言的。可见,词类是就词的整体而言 。如:陈建民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 4 年 。此处仅指法院的裁判文书。 万方数据 第2 7 卷第2 期魏字文法律文书中的常见语言错误试评 的,词性是就词的个体而言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 方面。在法律文书的撰写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把 词类的问题和词性的问题混淆,或者把词的用法、搭 配习惯混淆,造成语言文字使用的障碍。例如: 县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经商议, 同意将上述部分土地用于建设道路。” “建设”是兼类词,具有动词和名词的语法功 能,一般用在意识形态领域或大型工程的建设。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某某水利工 程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上面的民事判 决书只是指一般的房前屋后的小部分土地,且是指 一般的村庄小道,故应改为“修建道路”为妥。这是 动词的用法不明确造成的。 县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被告 辩称,原告诉我撕毁沙田柚购销合同无事实根据。” 这里是代词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混淆了,造 成指代不明确。如果要保留“我”,前面“辩称”后要 加引号“”,说明引号里的内容是“被告”的原话。如 果不加引号,就说明后面的内容是经过加工的,不是 原话,就不能用第一人称“我”了,可改为“他”或者 “其”。 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本案在审理 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 协议:“除原已补偿给的1 30 0 0 元损 失夕 ,再牢h 偿、和l0 0 0 元,牢h 偿、和 25 0 0 元,水电厂牢卜偿、和 5o o o 元。” 这里缺少副词“分别”或“共”。如果是4 人共 l0 0 0 元,每人才2 5 0 元,那么就得在“l0 0 0 元”前面 加“共”,如果是每人分别l0 0 0 元,那就得补偿 40 0 0 元了,应该在“补偿”前面加“分别”,下面的数 额也是如此类推。这类问题直接涉及到经济核算及 判决书的执行,非特别认真细致不可。 二、结构松散。逻辑混乱 语言文字的运用很讲究结构的严谨和逻辑的严 密。有些法律文书不注重这一点,造成语义不明,让 人不知所云。例如: 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不 服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 错误,我的房产证早在1 9 9 4 年就押给了,为 何会被矿泉水公司贷款作抵押,我一无所知;也 从未写过声明书,对他们之间的贷款和抵押从未 作过任何意思表示。他人假借我的名义书写声明书 , 这段话就存在结构和逻辑的问题,使人看不明 白。应把最后一句话放到“我一无所知”的前面,改 为:“对他们之间的贷款和抵押,我一无所知, 从来没有表达过任何个人意见,也从未写过声明 书”这样调整一下,整段话语义就清晰多了。 县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被告 辩称:我与结婚后,我被他打了无数次,且动 不动就打,现我被他打得遍身是伤,无法干重活,我 也曾多次投诉当地司法,妇联,镇政府要求解决 现他提出要与我离婚,我认为,我被他打得身负残 伤,急需治疗,所负医药费如何? 两个儿子还小,需 要母亲照顾,且我会尽力抚养他们成人立志,请按法 律处理。”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原告曾多次受被告殴打致 伤,原告要与被告离婚,被告要求赔偿医药费和孩子 抚养费。然而,上面这段话叙述混乱,且显得印嗦。 可以改为:“被告称:我与结婚后,他 常常动不动就打我,现我被他打得遍身是伤。我曾 多次投诉当地司法、妇联等部门要求解决现他 提出要与我离婚,我认为,两个儿子还小,我又被打 伤,他应负担我的医药费及儿子的抚养费。”这样就 简练多了。 三、残缺不全 这主要是指句子成分的残缺。包括主语、谓语、 定语等成分的残缺,还有因省略不当造成的残缺等, 丑b 敬敏现代汉语通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第l 嘶页。 口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 和b 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 密切的联系。参见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 。上海教育出版杜, 2 2 年第1 8 7 页。 万方数据 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2 0 0 9 年4 月 这些错误会影响语义表达的完整性,甚至引起歧义。 例如: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原告诉称,被告 在通往原告家的一条长7 0 米、宽约3 米的必 经之路上挖穴、毁路,造成不能通行”最后一句 话缺乏主语,应改为“造成原告不能通行”,意思才 贯通。因为这句话的第一个主语是“被告”,后来主 语有变化,就应补出第二个主语来,否则会产生歧 义,影响文意。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本院认为:原、 被告双方经人虽属自愿登记结婚”,这句话本 来是两层意思:“经人介绍认识”和“自愿登记结 婚”,前面的意思缺少动词谓语,故补上文意才明 确,句意才通顺,应改为“原、被告双方经人介绍认 识,虽属自愿登记结婚”。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而x 在施工中也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过失”这句话 应改为“x 也有的过失”,句子才完整,这 同样是缺少动词谓语,导致语义不明的错误。 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农业局作 为该公司的主管部门,对该公司的注册资金和借款 担保均有过错,对被告蔬菜公司所欠信用社的借款 本息负有清偿责任。”第二句话中的“和”应连结两 个中心词,且这两个词应是同类的词,前面的“资 金”是名词,而后面的“担保”则是动词,很显然,前 面缺少一个定语的中心语,否则意思就不完整。根 据上下文意思,此句话应改为:“对该公司注册资金 的作假和借款担保均属错误行为”,这才使意 思清楚。 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为此 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将路面路穴填平,恢复原状,并赔 偿电线杆损失2 5 0 元。判令”是“判决”和“使令” 之意,这类简称虽然很简洁,但不合乎语言表达习 惯。应改为“为此请求法院判决,令( 使、让) 被 告将路面路穴填平”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 书:“至于要求被告赔偿电线杆损失2 5 0 元,原告仅 提供了一人的证言证实被告毁损电线杆的经过,证 据不充分,不予采信。”“采信”是“采纳和相信”的简 称,这种简称似乎是法律上的程式化语言,但不合乎 汉语的简称规律。应改为“不予采纳”或者“不予相 信”。 四、旬式杂糅 所谓句式杂糅,是指两句混杂或前后牵连的情 况。同一内容,既想采用这种说法,又想使用那种说 法,结果把两种说法都用上,形成了两句混杂。即是 把两句话的意思揉合在一起,造成语意不明确,引起 歧义。例如: 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经审理查 明,集团有限公司与于1 9 9 4 年间开始经 销卫生巾产品的购销往来”,这个句子 有两种表达方式,意思有所不同,一是“于 1 9 9 4 年开始经销xx 卫生巾系列产品”,二是 “公司与于1 9 9 4 年有卫生巾产 品的购销往来”。这两句话的意思不能混淆在一 起,否则会导致语意牵连。应改为“于 1 9 9 4 年起开始经销卫生巾产品,集团有 限公司与于1 9 9 4 年间开始有卫生巾 产品的购销往来。”这就能让读者明白文意了。 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后一句的开头,硬把前 后两句连成一句,就会造成前后牵连。例如: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原告 炮制业主声明 、 :分家契约是随心所欲炮制文 字游戏,是自欺欺人的炒作。”这个句子有两重意 思:“原告炮制了业主声明和分家契 约:”,“业主声明和分家契约是原告随 心所欲的文字游戏,是自欺欺人的炒作。”如 果把两句话的前后意思牵扯在一句话里,就会导致 句子的意思含糊不清,影响理解。 五、搭配不当 汉语的句子成分有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句子 成分与成分之间的搭配是有规律性的,如果违背了 这些规律,句子就不通,或者令人啼笑皆非,给语言 交际带来障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搭配不当。例 如: 万方数据 第”卷第2 期魏字文法律文书中的常见语言错误试评 xx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该协议是双方 真实意思表示” 这句话也是法律文书中常用语句,但它的主要 成分搭配抽出来是:“协议是表示”,在这类句 子中,判断词“是”放在主语和宾语之间,主语和宾 语常常都应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 为活动。而这句话的主语与宾语意义上则不能搭 配,句子的意思显然是不通的。应改为:“该协议表 达了双方的真实意思”。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本院认为:上诉 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发生的借贷合同及煤炭购销合 同,均属平等、自愿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合法有效, 应受法律保护。”前一句的结构为:“合同均属 表示。”错误原因与上面的例子相同。应改为: “合同均表达了平等、自愿的真实意思”,这样 句子成分才搭配,意思才明了。 六、口语和书面语词语混用 法律文书一般均为正式的公文,它的语言文字 要求规范化,特别是语体问题。目前很多法律文书 在撰写过程中就没有很好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运用 问题,常常出现口语和书面语词语的混用情况,不符 合语言规范,造成了言语交际障碍。例如: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经审理查明, 原、被告于1 9 8 8 年经人介绍认识谈婚婚后被告 好懒、经常赌博和打我。”“好懒”是典型的方言口语 词,应改为“好吃懒做”或“懒惰成性”较妥。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经审理查明, 原、被告于1 9 9 2 年2 月经人介绍认识谈爱,同年4 月成婚。”“原告诉称:我与1 9 9 7 年初于被告认识后 谈爱,于1 9 9 8 年5 月登记结婚。”县人民法院民事 判决书:“经审理查明,原、被告于1 9 8 6 年经人介绍 认识谈婚“谈爱”、“谈婚”这类表达方式属于 口头语。应规范,统一用书面语的表达方式“谈恋 爱”比较好。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我听后很火气 ”火气”是客家方言里的口语词,即“生气”之 意。应改为“很生气”或“很气愤”为妥。 再如: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原告诉 称,批准后我即按照国土( 所) 批准的1 2 0 平方 米进行挖墙脚,准备建房。兄弟又来到 我挖墙基现场,兄弟还在我批准建房的地方 建房砌墙脚。本院认为,被告起墙 脚的地方,是镇政府批准给的建房用 地。”这段话里边的“挖墙脚”、“挖墙基”是同一个意 思,“砌墙脚”、“起墙脚”也是同一个意思,但都不够 规范,把口语与书面语混为一谈了,应统一标准, “挖墙脚”改为“挖墙基”好些。“起墙脚”和“砌墙 脚”均改为“砌墙基”好些,这样才有书面语味道。 七、标点符号用错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 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它们,造成一些不 必要的语言交际错误。标点符号用错大概有几个原 因:一是轻视,认为标点符号很简单,不需要学都会; 二是不懂装懂,认为只要能断句就行了,用那个符号 都一样。当然,也可能有校对不认真的问题。其实, 标点符号在法律文书里也很重要运用错误的话,会 引起语意不明。标点符号用错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 方面: 1 逗号与顿号错用。例如: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原告x 诉 称1 9 8 4 年我们用仅有的积蓄和的离休 费、原想在大儿子的二楼加建一屋”。 “离休费”后面的顿号要改为逗号,因为“顿号是记 录句中最短的、并列语词之间的停顿”。此处用顿 号语意不明确。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被告在 通往原告家一条长7 0 米,宽约3 米的必经之路上挖 穴,毁路”此处旬中两个逗号均应该改为顿号 比较合适,因为其中的停顿是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2 逗号与句号错用。例如: 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经审理查明:原 傍见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年3 月,第1 3 7 一1 3 8 页。 0 沈开木,现代汉语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8 年。第4 的页。 万方数据 1 0 0 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2 0 0 9 年4 月 告王x 于1 9 7 3 年与被告徐队的父亲徐x 结婚, 婚前徐已生育有三个子女,婚后王x 带有一养 女王珍,后改名徐珍,1 9 7 8 年原告夫妇与被告 已分开生活,1 9 8 4 年原告夫妇用自己积蓄的款项在 镇路建有二层楼房,第三层有队之弟徐 福出资叠建,1 9 9 0 年徐福死亡,1 9 9 3 年其妻收 取原告夫妇1 万8 千元后推出该房。” 这段话一逗到底,语意层次不清楚。我们认为, 此段话中间有三个层次,要用句号分开。“后 改名徐珍”、“第三层有队之弟徐福出资叠 建”后面均要用句号,这样才能使整段话层次分明。 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本院认为: 矿泉水公司向农行借款6 8 万元,逾期本金 及利息未还。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还款责任。” 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完整的,但是中间的句号破 坏了句意,也就是说,一句话未完就用句号,语法上 是不对的,“利息未还”后面应改为逗号。 3 该用逗号而不用。例如: 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本人家属曾找 被告协商但遭无理拒绝。”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中间应该用逗号停顿,在 “但”的前面加逗号。这样转折关系才明显。 综上所述,法律文书的起草、撰写和实施法律效 力的过程中,语言文字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 不能只顾法律术语和程式套路,而不顾语言文字的习 惯用法和正确搭配,影响了法律效力和语言交际。 参考文献: 1 熊先觉司法文书研究 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 0 0 3 2 王志胜实用法律文书 m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 0 0 3 3 周道鸾法律文书教程 m 北京:法律出版社,2 0 0 3 4 卓朝君,王素芬新编法律文书学 m 北京: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2 , 5 刘永章实用法律文书写作 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 大学出版社,2 0 0 2 6 王楠法律文书写作 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 0 0 2 7 程滔法律文书格式与写作技巧 m 北京: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2 8 马宏俊法律文书学 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 0 0 1 9 严孚良法律文书 m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 0 0 1 1 0 于绍元法律文书写作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 9 9 9 【1 1 徐冬蓉司法实用文书写作 m 南昌:江西高校出 版社。2 0 0 3 1 2 张靖法律文书制作糟解 m 北京: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