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练习显微手术技巧眼 科虽然属于外科系统,但多数手术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器械也相对特别,其手术操作技巧如分离、切开、缝合、打结等与“大”外科有较大的差别,更因为眼球 解剖的特殊性,有些操作如撕囊等更是眼科独有的。掌握好眼科显微手术技巧无疑是提高手术技能的必经之路。而眼科的手术器械相对价值昂贵、难以获得,动物眼 的可比性不高,国内又少有模型眼,那么刚刚接触眼科临床、缺乏实战经验的新手如何磨练自己的显微手术技巧呢?能否通过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些器械加以练 习呢?1稳定性的练习眼科手术在显微镜下完成,对手的稳定性有相当高的要求,初次接触眼科手术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手不稳,抖的厉害。解决的办法有两个。首先是心理问题, 其实大多数人经过训练都是可以作显微手术的,手抖更多的时候是心理问题,心里没有底,自己吓自己。越是手抖就越心急,越是心急就越是手抖,造成恶性循环。 这里就要求熟悉手术步骤,多看多学,做到了然于心,增强自信心。即使是成名的教授,现在剥膜就象我们剪结膜一样,但他刚做环行撕囊,刚开始剥内界膜是难道 手不抖?心理和压力也有关,我认识的一个教授,手术也比较潇洒,悟性也高,phaco1个多月就上手了,但主任来看手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手也在抖。其次 就是加强练习。加强手臂和手部肌肉的稳定性。骨科医生要求的是力量,所以手臂个个都倍粗,眼科要的是稳定性,要求精细的操作的稳定。个人的体会是平举双手,端茶杯,杯里装满水,尽量维持时间长些。我每次坚持不了时就想现在是做穿透性角膜移植,缝针到了最不方便的10点位置,能否一蹴而就就靠我手的稳定性了这样来鼓励自己。2“虚拟镜像”的练习。显微镜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所见非所得”,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个“虚像”,两点之间的距离、位置、空间高度都有差别,你想作的操作在镜下却不是这样“可望而不可及”。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对“虚像”的认识。因为平时显微镜难得,建议可通过镜子(平时梳头用的即可),在镜子前作显微线的缝合、打结等(10-0的显微线可以和手术室的护士搞好关系,偷偷的拿出来,镊子和针持就的自己花钱了)。眼睛看的是镜子里的像,指挥手的动作。再就是像裂隙等下挑角膜异物等操作,是最好的练习。如果有机会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那就最最好了。所有基本的眼科显微操作尽在其中,而且没有什么大的并发症只要你不是太猛的话。至于放大镜,我也试过,可能是因为试用的放大镜有磨损,感觉成像不清楚,故没有经验。我们这练习显微手术大都是趁着晚班或者周末休息没手术时到手术室在猪眼球上练习,猪眼球菜市场有卖的,五毛钱一个,很便宜的,但要选下,角膜混浊就不要 了,并且猪眼球周边可以带些筋膜,这样练习时就可以用大头针固定。感觉猪眼球的角膜和巩膜都比较厚,一般我们可以先练习做白内障手术后,然后再练习做角膜 的清创缝合。还有我觉得做显微操作时一定要记得不在视野范围内千万不要鲁莽操作,并且扭头去干其他事时要把手里的器械和针线放好。我有次就是显微缝好伤口后扭头去拿剪刀剪线,手却拿着缝针忘记松开了,结果缝线断了,伤口松开了,并且口子还拉大了,幸好还只是结膜伤口。本人觉得显微手术,勤练固然重要,但怎样能使上级医生放手让你有动手机会也相当重要。在基本掌握显微手术操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熟练掌握显微手术助手的要求和技能,熟悉手术的基本程序和操作要点,最好是尽量多跟同一位上级医生做手术,搞好关系,把握好机会适时要求做一些小操作,比如刚开始缝结膜,从最简单的开始,等他觉得你可以的时候会慢慢放手让你练习难一点的操作。这么说吧,间断缝合时,如果出针后直接把针习惯的放在视野右侧,线圈就容易引向右侧,不利于左手夹持线进行打结,如果有意识的把线从左侧引向右侧,应该是顺畅的,连续缝合,线比较长时应该更有体会,。不知道有没有说清楚,我也是高年资手术医生点拨我, 一开始线老是不听话,后来我按照这个动作,确实提高了效率,亲身体会。我正准备学flash,学会后做一个可能更清楚。用一种包香烟的薄的塑料纸来练习撕囊,效果不错的。我工作在一个三甲医院。眼科40张床。但平日里手术机会很少。主要是医疗纠纷太多,上级大夫很少敢放手。而且现在病号做手术,都托熟人。最多的就是夜班,眼球破裂伤。自己硬着头皮做过几次以后,自然而然就手也不抖、缝也从容了。从没练过动物眼球、葡萄什么的。懒。现在工作五年了。白内障ecce+iol只做过几例,还都是很简单的外伤障,感觉很生疏。青光眼小梁切除做得多,也从没私下里练过。当助手当过几十次上百次以后,慢慢就琢磨体会出手术技巧了。不过自己感觉,青光眼小梁刚开始做的时候,总是怕巩膜分的太深,穿透,所以总是把瓣做得太薄,对手术效果有影响。也来聊几句,我以前也是经常练猪眼的,手术的感觉都是在那时候练出来的,想当初手很抖,主任强迫我练习:左手拿镊子,右手拿持针器,在显微镜下一动不动坚持20分钟,主任在一旁一直看着,嘿,管用,这样练习了几次后,手竟然不抖了,大家不妨试试.胳膊放轻松,抖得就轻了,个人的一点体会我是骨科专业的,学习了各位高手的经验真是受益颇多!也谈谈自己在练习显微手术时的经验体会,与大家共勉!1、勤于练习,多找机会。如镜下组织位置感准确,能够很快从视野外抵达视野内的手术部位;尽量在一个平面上操作,避免上下移动造成术野模糊;适应各种放大倍数和景深;切开、缝合、分离、打结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练习过程才能找到感觉。2、对于抖动的避免我是这样克服的:座椅的高度要调整好,双脚踏地,这样全身肌肉才能松弛;从肘部到小鱼际都要有稳定的依靠,这是最为关键的;练习的过程中要不断体会自己颈部是否紧张,肩部是否紧张,手指把持器械是否过于用力,意识到紧张部位就有意识的放松一下,我自己体会效果很好。3、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手术习惯,如缝合针放视野的位置,尾线在的位置,针持镊子剪刀的位置,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是极为有益的。4、要对自己有信心,技术关键在于勤加练习,没有学不会的,别人能学会的,咱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学会!自身一点体会,见笑!我进行显微手术已经16年了,我培训我科室的年轻人的办法是:1 .拿10-0国产线将剪开的输液器袋重新缝合2.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在注射器针筒上进行“微雕”年轻人认为提高很快。大家可以试试。我进行显微手术已经16年了,我培训我科室的年轻人的办法是:1 .拿10-0国产线将剪开的输液器袋重新缝合2.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在注射器针筒上进行“微雕”年轻人认为提高很快。大家可以试试。撕囊我用的是洋葱的内皮,薄,感觉上和囊膜接近,由于有纹,不易撕园。有时我用iol包装盒中间的一块透明薄膜,先用尖刀刺个小口再用针头或镊子撕均可,大小好控制,非常园。手的练习,主要是左手,平时左手用筷子,甚至一周用左手写一页字,也很有用处,有一年左手就很灵活稳定了。在看书的时候发现这一段显微镜的调整挺规范的,发给大家看看。我想练习显微手术时必定要熟悉显微镜的使用,使其规范,以后手术时就轻松自如的调整焦点。手术显微镜的调整:使用手术显微镜前需对手术显微镜进行调节,使其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应形成程序化,其具体步骤如下:1. 0位调整即将x-y轴及聚焦微调系统均调整到0位。先将x-y轴0位调整按钮,使显微镜自动运行到中心起始位置,使术中通过x-y轴系统调整时,镜头向各方向移动有充分的余地。然后将聚焦微调系统调至0位,这样可以使术中聚焦微调有足够的升降调节范围。2.调节目镜的屈光度以矫正术者的屈光不正,如无屈光不正,目镜应在0位,需双眼分别进行调整。若屈光不正大于5d或有散光时,术者应戴矫正眼镜。用低倍镜聚焦于虹膜表面或角膜缘附近小血管,至看得非常清晰为止。术者调整后,在同一条件下助手按同样步骤调整目镜的屈光度,也能看清同一目标。3.调整瞳孔距离双眼同时观察画面,若其中一侧不在视野中心,应调整瞳孔距离旋扭,直至获得双眼立体视觉效果。4.调到高倍镜,如200,反复聚焦调节,直到能清晰看到虹膜纹理,且瞳孔在中心位置。然后再调回到低倍镜,备用。5.进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应注意调整显微镜物镜的倾斜度及患者的头位,使目镜平面与患者术眼的平面基本平行,以产生良好的红光反射。6. 倍率调节放大倍率是手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参数,放大倍数不同,可见视场直径大小及景深也不同。放大倍率越小,视野所及范围越大,反之放大倍率高,则视野范围小。4放大倍率,视场可包括所有眼睑、上及眉弓下到颧突,即视场直径约为50mm;8视场可包括内外眦部,约30mm直径范围;10视场可包括整个眼球,即开睑时所有结膜暴露部分,约22mm直径范围;20视场恰好包括整个角膜,约11mm直径范围;而25视场仅包括虹膜中周部以内,约 7mm直径范围。对以上不同倍率所及范围应有明确概念,以便在手术中根据手术部位和操作步骤作随意调整。在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中,放大倍率越高,视野越窄,景深越小,操作也越困难。特别是对初学者,高倍率下常感困难。一般而言,低倍镜下不适于涉及范围大或动作幅度较大的操作,如剪开结膜结扎缝线等用4-6比较合适,而一些精细操作如截囊、小梁切除,用10-12较为安全,作小梁切开辨认sehlemm管时可用20-25。7.如有教学镜及摄像录像设备,手术前同样进行同步视度调整,以取得最佳示教效果。8.术中调整显微镜(1)在不同层次操作时,应及时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焦点准确地落在正进行手术操作的组织上,使手术始终在最清晰的情况下进行。(2)根据手术组织的大小不同,及时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率。(3)根据手术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倾斜度,如冲吸晶状体皮质时,为获得最佳的红光反射,应将显微镜的光线垂直射入眼底,不需要红光反射下操作时,应及时改变显微镜的倾斜度,避免显微镜垂直射入眼底而损伤黄斑。我也谈谈显微手术的训练:1. 首先要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熟读显微手术学,对各种相关的操作技巧了然于胸。2. 其次要很好的熟悉仪器和手术器械,无论是裂隙灯下还是显微镜下都要加强练习,如有手术显微镜最好,要很好的掌握脚踏调节功能。至于超乳仪和玻切仪一有机会就要了解如何应用。3. 多做动物眼操作,个人体会用猪眼比较好。除了上述各位同道介绍的角膜缝合,巩膜缝合外,我介绍一下关于猪眼撕囊的技巧:一定要选择很新鲜的猪眼(最好死后 5小时以内),这时的猪眼前节还很清晰,囊膜观察比较清楚,可以用34个大头针将猪眼固定在泡沫上,保证接近人眼的手术方位,用粘弹剂最好,也可用洗洁精或胶水代替(用后2种要加快速度),用截囊针仔细操作,开始时一定要按标准的ccc开始,实在困难再改开罐式截囊。当作了几个较好的ccc后,相信你自己就会有一定的感觉了。4打好一些基础后,多争取人眼操作的机会,先从缝合结膜,各种外伤眼的角膜巩膜等缝合认真作起,贵在积累。对年轻医师来讲,急诊是最好的机会,建议大家多在急诊寻找机会。5. 熟能生巧,个人悟性和天份固然有差异,熟练更加重要。卖油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相信各位同道多找机会,勤加练习,一定会很好的掌握显微操作技巧的。告诉大家我练习手稳定的秘籍-对指练习:(这个方法在你有空没空的时候都能练习,开会的时候,甚至在早上交班的时候)方法:伸出两手的食指,从远至近,让两个指面逐渐靠近,注意不要接触,使两个指面互相靠的越近越好,这时,你从两个指面之间的缝隙可以发现你手抖的程度,训练就在这种时刻,努力抑制手抖!标准就是最小的裂隙,最稳定的手指!还有一个关键,此时,你要排除杂念,头脑里默想着你在缝合角膜裂口的最关键的一针!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右食指开始总不如左手指稳定!我们用猪眼球做显微训练时,用洗洁精做粘弹剂,效果很好,大家可以试试。 我们用猪眼球做显微训练时,用洗洁精做粘弹剂,效果很好,大家可以试试。1.动物眼上做1000次也不如患者眼上做一次啊!现在的医疗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不太可能有上级医生放手让你在人眼上练习的读博的时候一个很有名的白内障专家说他刚做白内障的时候,不论核软硬,一律超乳,有时间多练练动物眼睛还是很有益的。而且,每天都要做几只人工模拟眼。练习是硬道理!2.找一本纸张较薄的练习本,练习的项目就是掌握如何随意控制用刀的力量和方向。一刀下去能够控制到第几层纸。初学者在人眼练习的机会是很少的,多找点动物眼练习,虽然手感确实不同,但必须重视的是基本操作手法的练习。3真正台上的感觉和下面练猪眼的感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有机会时要把握住,这样机会会越来越多。所以上台前一定要对所做手术的详细步骤了然于胸,平时手术做一助要仔细观察主刀医师的操作,做到心中有数。4.心理问题很重要,胆子很重要,悟性更重要,学一得十才能进步,但靠苦练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好医生一定是兼备了很多素质的人。看到大家这么多关于练习显微手术的文章,尤其是开篇关于在葡萄上练习撕囊的,感觉还是深受启发的。我觉得做显微手术手抖的时候心里一定不要着急,给我的感觉是越急手抖的越厉害,这时候最好是能够放松,慢慢来这样手也就不会那么抖了,还有就是双手一定要能找到一个支点,这样手也不会那么抖了。在诸眼球上做显微手术,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厚,刚开始的时候一个100显微缝线被我缝一下,针头就断了,指导老师在旁边心疼不已,只差没把我赶下去了。并且猪眼球暴露久了角膜就会混浊,看不清,幸好菜市场上猪眼球便宜,才5毛一个,一次买个几十个也不是很贵。总之觉得做显微手术还是要多练习就熟练了,先做简单的,然后一步步练习。看见大家谈了很多,也想谈谈自己工作中的点滴,一起分享,希望对初学者有用:1、我认为在上手术前,很有必要首先花20分钟来研究显微镜。坐到主刀的位置上,在显微镜下估计眼球应该放的位置,放一个参照物(如棉签头部或自己的手掌),再慢慢翻复调节显微镜,如瞳距、目镜的度数、放大倍数、微调、光线的亮度等,反复练习脚踏,这样反复调整多次,直到每次都能顺利调到满意。同时,双手也在手术的位置试着操作。这样,对你要用的显微镜就很快熟悉,上手术台时心理才有数,不会在手术中因为调结不清而慌张。我最初用显微镜时,没有按这样的方法,让护士来调,始终不满意,反复调护士还有些不满意,也不知道是显微镜本身的原因还是没有调好。因为每台显微镜都不完全一样,通常给我们年轻作急诊的显微镜,都不是最好的,有时可能显微镜本身有问题;每个医生用的参数不一样,特别是目镜的倍数和瞳距,初学者一定不要忘了事先调好,记下自己的度数,以后才好让别人帮调,这样心理 踏实多啦。2、克服心理紧张大家都谈得较多了:除了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支点(如双手的小鱼际方向放在病人头部、双肘内收等),特别注意有的初学者上台就忘了;另外,当你紧张时不防闭眼30秒,深呼吸一口气,你戴了口罩的没有人知道你的嘴形,哈哈!很有效的。3、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最基本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自己良好的手术习惯,我发现有的医生手术做了不少,可是进步却很慢,手术中有不少的费动作,如缝线打结时,反复调节缝线位置才能用镊子夹到恰当的位置,即浪费时间,又浪费缝线。所以平时养成把缝针放到视野中恰当的位置(常在视野边缘);拉线时一次到位至尾线每次只剩2-3厘米(每人的习惯不一样,初学者可以留长一点);手持镊子剪刀的位置等,平时仔细看其他同事和老师的这些小的容易忽视的方面,你就会比别人进步快。好啦,只要多看、多练、多总结,一切就会ok。谈谈显微缝合的具体要点吧:1.夹针:右手持持针器夹住针的后1/3处,应该夹紧,有扣的持针器可以上齿 ,左手持有齿镊夹住要缝合的组织(有齿镊的双齿应夹在缝合边缘的内侧,这样不易打滑) 2.进针:针尖应垂直组织,应距离组织边缘12mm 3.出针:利用腕力顺着针的弧度,在组织的深2/3处出针, 初学者应缝一边后出针再缝另一边,注意两边缝合的深度要一致 4.夹针:这时夹针应避免夹针尖,以免损坏针尖,因此出针要有足够的长度以留空间夹持 5.拉线:我的习惯,线的末端在缝合的对角的角膜缘处 6.绕线: 应该有逆时针的动作后在放针,这样打结时线就比较顺畅 7.放针:应根据自己的习惯把针放在视野右侧(动物练习时可放在巩膜上,人眼手术时可以放在上睑右侧)以利于下次夹持 8.打结:左手换无齿镊夹住线出组织约12cm处,绕线就不具体描述,打完第一个结时,拉紧之前,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的调整缝线末端的长度,以节约线,然后拉紧,把线打在靠角膜端,以利于埋线。提醒: 1.在连续缝合时,如果向右缝合,出针后应该有顺时针的动作,在缝下一针时,线就很顺畅,反之亦然。 2.进口针在很短的线头时可以接上国产线,充分利用资源,毕竟国产针无可比拟,但线可以用。我说的都是细节,只有练习时牢牢把握细节,我想进步是可观的。说得不好请指教。呵呵,看到大家的文章对于我这种初级选手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阿。提供一个我们比较常用的简易粘弹剂制作方法。就是胶水兑水,至于比例就得看各位的摸索了。我觉得比较好用的。我的老师主要搞眼底病的,玻切手术做的多些,所以我的显微手术技巧是从缝结膜开始的。第一次:3个结膜切口居然缝了好久(感觉有3分钟还多),手不听话, 线不听话,好在老师不在旁边,(估计帕我紧张)。后来,多看书,多练习,主要多看老师的手术习惯,每位老师的身上都有很棒的闪光点,这些书上都没有。另外,悟性也很重要。“天道筹勤”,各位多努力。非常不错,经过仔细阅读,觉得要做好ccc还需要良好的显微镜适应能力,和显微操作技术,这是一个前提。看了同行的发言,感触颇深。我今年研究生刚毕业,在上研究生期间只是当过助手,没有做过手术。最近我一直在显微镜下练猪眼,结膜、角膜、巩膜切开后后缝合,青光眼瓣,撕囊等操作,自己以为一般的眼科小手术没问题了,上次,夜班时遇到一个巩膜裂伤,主任问我有没有问题,我说问题不大,上手术台后,手抖的很厉害,连最基本的缝合都做不了。你们不知道那个丢人啊,如果有老鼠洞,我一定就钻进去了。我自己的经验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分析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1:主任在旁边,无形中增加了心理压力,说明自己的心理素质好。2:第一次上台,心理紧张,怕做不好。3:台下练习与台上大不相同,手术台上没有很好的支撑点,病人眼球虽固定了,但仍活动。虽然本人这次失败了,但不一定说明我台下练习的方法不对,对吧。我练习的方法如下:在泡沫上挖一个能放眼球一办的洞,取出眼球,前房或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使眼球压力大体与人眼相仿,大头针或缝线固定,然后开始练习。另外,平时写字时,尽量将前臂抬高,用小拇指做支撑点,对于减少手抖很有好处。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一定说出来噢,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对手抖的体会是:1,眼科手术医生忌讳上肢肌肉的过分锻炼。2,手术前准备要充分,切记不要一开始就手忙脚乱,3,手术前不要和护士拌嘴!我个人认为手抖与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你不妨放松心态, 可能会好一点, 刚上临床的时候, 大家都是一样的, 你不必沮丧, 熟能生巧 , 慢慢就会好一些. 另外我还可以告诉你, 有很多眼科手术医生手发抖, 但是手术都做的很好. 不要害怕嘲笑, 你需要战胜的是自己. 祝你成动物练习phaco没有玻璃酸钠,可以直接打空气进前房撕囊,也很有效的哟,不信试试我看到前面的不少帖子与手的稳定性有关,且基本上都是内眼手术时手的稳定性问题的。我初入眼科临床几个月,却遭遇到了外眼手术时手抖的问题。刚开始时,我做眼外伤的缝合及普通的霰粒肿小手术时,手都抖得厉害,我上研究生时因为导师需要做实验的人,我并未在临床呆多长时间,而且没有独立的做过一次小的外眼手术,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麽临床动手的机会(我想这一点有不少研究生可能与我的遭遇相似),因此我认为和自己压力过大,过于紧张,加上练得少,操作的基本功不好都有关系,因此虽然主任天天追问我:“手还抖吗?”,且他宣扬的科里人都知道我的手抖,我并没有失去信心。我在家让家人看着我缝猪皮时、以及以前动物身上练习时,我从没有手抖过,因此我认为自己只要选对调整方式,稳定情绪,术中寻找到手合适的支撑点,我的手会好起来的。可是就在前几天我发现临床工作了十年左右的两位三十三、四岁的眼科医生做外伤缝合及霰粒肿手术时手依然在抖,而且看了几次手术它们一直在抖,让我很震惊!自己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认为自己的手再练也好不了了。主任也不断给我施压,当着全科人的面说都是小意思,且说我手抖干不成眼科,更不能上内眼手术(虽然我现在呆的医院眼科还没有开展内眼手术),笑话我的手这样还上了眼科的研究生,我的感觉真的是生不如死,我的爱人不断地给我鼓励,说我会好起来的。我很想干好眼科,上学时是抱着很大的热忱和很美好的愿望的。我现在呆的眼科不太景气,到目前为止我自己独立完成的小手术还只有三个,练习的确实也不够。我想请教各位战友:我的手还能好起来吗?多久才能好起来?有什么好的调节或者练习的方法吗?我还能继续干眼科吗?刚开始工作就遇到这样一个困难,至少对我来说是一个大障碍,心情是很难受的,望大家能够体谅。急切寻求大家的帮助关于手抖的问题,我觉得除了锻炼心理素质外,在操作时让手有个支点固定很重要,不然手悬空是很容易抖的,最近跟师兄学习做动物角移的实验,这是他传授给我的经验,我试了一下觉得很有改进,大家不妨一试:关键从肉眼到显微手术需要一个过程。本人在猪眼上进行过ecce+iol手术的各个基本操作,自感量为质变,shouhuo很大。真希望有机会再继续练习1000-2000猪眼,只要付出努力,手术是很简单的事情。看了以上同仁的经验之谈,颇有收获工作两年,谈下眼科新人心得共参考在我们这里作翼状胬肉患者较多,手术方式两种,单纯切除和干细胞移植选择单纯切除者较多,因此有大量学习操作显微手术机会,开始手抖我认为是正常的,抖的厉害时可以将眼睛离开目镜,深呼吸几下(当然不要让患者感觉到),与病人亲切交谈,安慰病人同时也是镇静自己随着操作和经验积累手抖自然会克服,我认为手术不在大小,关键是精,在显微镜下操作开始要慢些,谨慎,轻柔,努力把胬肉切除干净,光滑,力争减少复发率,切忌刚开始图快,时间长些不是问题,关键是效果干细胞移植很能锻炼显微操作,特别是缝线因此也特别珍惜小手术机会,力争做到最好,我认为这是最佳成长机会动物实验也很有帮助,我在上台青光眼前天有时间就会到手术室拿猪眼或羊眼练习,将眼球用大头针固定于泡沫板上(预先在板上挖好凹槽),眼压低时可以通过固定紧张度或必要时用手压迫眼球提高眼压,练习作巩膜瓣,小梁切除,缝合等等,到第二天若有动手机会心里有底,操作也能令自己满意,当然更容易让上级医师满意,这也是更多动手机会的保障手术前的练习的确能事半功倍以上新手之谈,向同仁志士学习我谈点镜下缝合的经验:首先我主任告诉我显微操作切忌手上有多余的动作,大多数动作是手指在动,当然手腕更要灵活,平时无事可以做一些手指操,锻炼指关节的灵活性和可控制性。下面我就缝合谈谈我的体会:1.左手持镊夹住伤口,右手持针器自切口进针(此时左手镊不能对切口施加拉力和压力,轻轻提起以便进针)。2.自切口出针后,左手指不动,右手持针器缓缓拉动缝线,直到镜下见切口对侧缝线预留够打结长度(此时右手不动,左手镊于够打两个环处夹住线后,右手换结扎镊)。3.将右手镊放在左手镊线处与切口之间后不动,左手镊向前一绕右镊就是一个环,同法再绕一个环(此时双手一起移动右镊夹住线头打结)。4.拉紧缝线后,左镊夹线不动,右镊靠近左镊线,左镊向回一绕一个环,再双手移动夹住线头打结。5.第三结:右手镊松线后,左手不动,右镊再放置于左镊线处,左镊向前一绕一环,双手移动夹线打结。我是把缝合的步骤分解来说的,当然做起来是连贯的,希望能对一些新手有所帮助,我是希望上面那段话新手要仔细体会体会。在显微镜下手把手的讲给我们科里的新手,他们很快就理解了,关键是:贵在熟能生巧和悟性上。今天第一次在猪眼上练撕囊想问下,做角膜缘切口时,如何避开虹膜(猪眼瞳孔并没有完全散大,原还以为死后瞳孔会散得很大的),我老是会在虹膜在扎个洞,也是水平刺入的呀?3撕囊的练习。我用过猪眼,但不好用。角膜巩膜太厚,加上练习的刀是用过的,不快,加上眼球软,注水效果也不明显,切口不好作,前房稳定不好,囊膜根本就看不清,而且猪的前囊很厚、很韧,撕起来没有感觉。现在用的葡萄thumbs up简单易得。个人体会:1选紫色或深紫色的好,绿色的葡萄撕开后边缘不易看清与绿色的果肉缺乏对比,就象白色白内障。2撕囊时要注意控制方向和大小。尽管是模拟,也要像模像样。成功撕囊的要素:自如的控制撕囊大小、能改变撕囊的方向、能挽救已经撕向周边的裂口、确保撕囊的清晰度。在开始撕囊前就要在头脑中设定撕囊的大小和位置,我一般是从葡萄蒂的对侧撕,那里有个小点可作为假想的前囊中点。一般是距其2mm开始,因为我没有撕囊镊,用的是普通眼科弯镊,尖端不锋利,是用的“暗劲”裂开最初的葡萄皮的。这里的要点是镊子不要太深,不要深入葡萄肉呵呵,和撕囊的要求一样,然后就是要多次改变夹的位置,控制撕的方向,夹的位置尽量靠根部,不要向上提可能会使葡萄皮向周边撕裂。一般都可以撕成较圆的性状。然后还可以将现在这个假想为撕囊口不够大,就象先作小撕囊然后囊袋内超乳,然后扩大撕囊植入人工晶状体一样。如果在撕囊中有撕裂,还可以练习囊镊挽救,有同方向和反方向两种,书上有,我就不罗嗦了。我也谈谈自己在显微手术方面得体会.1不要急于上手,对于每一个手术步骤要熟知,象放电影一样在自己得脑海里放过十遍百遍甚至千遍.2要多看包括手术录像,别得医生得手术技巧,正确的和错误的都要看,并逐渐领会其中的奥妙.所谓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3不要一口吃个胖子,作结膜瓣,缝线打结,作巩膜瓣,作侧切口,撕囊,水分离,娩核,劈核,植入晶体,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等这些技巧要一步一步的掌握熟悉,4在手术中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最小的损伤获得最大的效果,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手术能力,譬如撕囊,不要一味的追求ccc,如果是小切口,信封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ccc是我们的目标,但我们在手术时首先考虑的是手术效果.5条件许可,应该给自己的每一次手术录像,要反复看自己的手术过程,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手术技巧.6动物试验在初学时有一定的帮助,但认为自己在猪眼上做的很好就能很好的在病人上手术的想法是会遇到很多麻烦的,活体以及病眼所遇到的复杂性是猪眼上不能遇到的,只能是在基本功上有所帮助.以上是自己对显微手术方面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大家指正.意在抛砖引玉.我们常规裸眼手术最大的问题是手的牵拉方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而显微镜下操作是绝对不会让你产生落空感的.国产显微镜景深大约2cm左右,进口的大约4cm,倍率越大,景深越小,移动范围越小,很多初学者经常在镜下找不到针线.我的经验是显微镜下用5-0线缝纱布,什么时候达到缝纱布的全过程都在视野内,同时能够控制好显微镜进行粗调微调,再考虑下一步操作.ccc并不难,我强烈要求斑竹加分,再告诉大家我的认识.我的心得是: 多玩电脑游戏. cs, 魔兽等竞技游戏对精细操作,反应速度, 眼手协同的要求比眼科手术高得多. 对心理素质也是极大的煅练. 玩得好的话,什么 phaco,玻切.都不在话下.说真的, 不是开玩笑动物实验中如果没有粘弹剂,不妨试试眼科b超使用的医用耦合剂,我感觉效果不错,还容易弄到。不妨试试!听了各位前辈老师们的经验受益颇多。晚辈在此小发拙见:有条件弄到动物眼,尸体眼当然是最好了如果大家也是跟我一样还是穷学生一个的话推荐两种练习材料听前辈说过可以用橡皮擦来练习切割力度还有师兄推荐脐带脐带的硬度跟角膜的差不多可以跟妇科的朋友要些放在冰箱里需要时就能用来练习缝合等我谈谈我用兔眼练习撕囊的体会:兔眼可以从实验室的研究生那里获得,用他们即将处死的兔子。完整挖出眼球,(最好是将兔头取下,练习效果好,不过似乎太残忍,也太麻烦)。显微镜用手术室退下来的国产显微镜,眼科器械用眼科实验室做动物试验的。初学者可以先练习角膜缝合,结膜缝合,巩膜隧道切口;接下来可以练习撕囊。我的体会是1. 兔子的晶体比较大,后囊不容易破,2. 兔眼的前囊比较韧,撕囊的感觉跟小孩病人相似,和老年病人的前囊不大一样。初学者动作幅度大一点都没关系,适合初学者撕囊练习;不过,初学者在练习兔眼撕囊过程中,动作尽量放轻、规范,以达到和实际手术逼真的效果。关于手术时手抖的情况我在这里浅谈一下我个人的感受,不当之处敬请指出。1、手术时手的位置:从大书法家悬腕挥毫,初学者一笔一划不难看出,手腕的固定与否很关键,如果手术床有架住手腕的地方的话当然最好,不过现在的床虽然有好像都不用。这样的话可以借病人的额头来用一下嘛,毕竟你的手腕、前臂的重量是可以接受的。2、手腕弯曲的角度:你可以做一个试验,将前臂靠在桌子上,极缓慢背屈你的手,并做稍长时间的停留,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某一个角度时会出现手抖的情况,所以,调节显微镜的位置、座椅的高度也是有必要的。3、身体的状况:有两次手术接近完成时手不知道为何开始抖,怎么调整也不行,后来分析了一下,可能是手术时间过长(本人主要从事后节手术,这两个都是很复杂的眼外伤),疲劳、低血糖(下台后发现饥肠辘辘)也和手抖有关。4、心理状况:有几次外院医生来参观手术(主任陪同并特别交待过),手术时边讲边做,精神高度集中、紧张,偶尔出现手抖,好在通过几次深呼吸、暂停手术得以缓解,所以调整好手术前、中的心态也是很关键的。以上是我暂时能想到的,有不当之处还请不吝执教!我个人的经验是猪眼的囊膜太韧,不易练习太多,要掌握技巧还是先用烟盒子上的薄膜吧我觉得不管做什么手术手放的位置一定要有支撑点谈谈猪眼微波炉处理,练撕囊1、把握微波炉处理的时间,时间不能太久,应在40秒左右,太短了未形成白内障,太久了角膜都混了,猪眼都熟了。2、撕囊练习应在新鲜的猪眼上,处理过的晶体较白,做ecce可以。3、撕囊练习是做phaco的基础,学习曲线很重要,在人眼上,在熟练做好小切口ecce和ccc的基础上方可练习phaco4 平时多在显微境下练习其实用葡萄撕囊的感觉赶不上西红柿或者是柿子的感觉,可以用它们来试试我觉得自己手抖大部分因素和心理素质差有关系,我上班将近一年了,做清创缝合、麦粒肿手术时手还是抖,自己在下面模拟练习时手却基本上一点都不抖,我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行,心里始终放不开,总觉得真正的病人和模拟练习时感觉和气氛都很不一样,总是提前紧张,我这个样子是不是应该看看心理医生呀?小妹我很苦恼,苦恼到了极点,各位有过手抖经历的战友,能否敞开心扉,帮小妹一把,我该怎麽办呀?怎样进行心理调节呀?大家有过这么长时间的手抖经历吗?我是不是不能好了?科主任也总是说我,过一段时间就去看看我的手怎麽样,我觉得生不如死。大家帮帮我吧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手,每次上眼科手术,我手都抖得厉害,越是想控制越是抖得厉害,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干眼科,还打算转科。好在我的老师是个脾气和耐心都很不错的人,每次都不说我,让我慢慢的来,还帮我找原因,后来找到我手抖的原因:首先是很紧张;其次就是上肢的肌肉太紧张,腕关节没有放松。后来我紧张的时候就深呼吸,放松上肢。现在我能在显微下控制自如地打结、缝合。首先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在我手抖时没有打击我,让我能坚持下来我到眼科后,刚开始老师说手术机会少,不管什么病号都可以拉到显微镜下操作,所以第一年,我在镜下挑结石,冲泪道,小的外伤,角膜异物,显微器械都被护士收起来,摸不着,刚开始我都用普通器械镜下炼缝合,把5-0线拆成两股,难哪,不过显微器械操作上手的就很快了,勤练是最重要的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手,每次上眼科手术,我手都抖得厉害,越是想控制越是抖得厉害,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干眼科,还打算转科。好在我的老师是个脾气和耐心都很不错的人,每次都不说我,让我慢慢的来,还帮我找原因,后来找到我手抖的原因:首先是很紧张;其次就是上肢的肌肉太紧张,腕关节没有放松。后来我紧张的时候就深呼吸,放松上肢。现在我能在显微下控制自如地打结、缝合。首先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在我手抖时没有打击我,让我能坚持下来如果没有粘弹剂,用胶水代替也可以,造价很低,效果也不错!不过做猪眼只能练习撕囊,因没有晶体核,故练习超声的意义不大!这的确和心理素质有关系,特别是有时候别人认为简单的操作,比方说抓上直肌,跟着另一位老师(导师下面的医生)做时很快就缝到;但有时候老板直接把开睑器拿掉,用斜视钩给我充分暴露时,我反而开始手抖,之后我想了想,可能是自觉这是小事应该会做好,反而压力更大,刚下去那一下便抖了,好在基本上能抓住,但是感觉不爽。我在结膜的连续缝合时基本上不会出现手抖的情况,但是自认为要把结膜缝得成一条直线也需要一点练习,正如楼上几层的人说的,尽量减少多余的动作。刚开始,我把针从结膜的上唇穿过去了就如同缝了一针,又再去找结膜对应的下唇,无形中增加了动作,浪费时间;后来我都能一部到位,特别是出针时一定要顺着显微针的弧度出来,否则就是硬拽;我在缝角膜也有一点感受(当然都是夜班时的角膜穿通伤),第一次:我先用显微有齿镊夹住伤口的上唇、进针,再夹住后唇、进针,但是感觉很别扭,动作比较大,后来注意到老师在缝角膜或巩膜时的细微动作:上唇有齿镊夹持,垂直进针,然后水平推进,再顺弧度出针(同时用显微镊抵住出针的位置,便于出针);第二次机会时,我就很顺利的完成了部分角膜的缝合,感觉动作很干净。有时候都是些基本的东西,但在显微镜下就尤其重要了,只是一点小小的感受,让大家见笑了;随着学习的深入,希望能有更多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交流。本人认为在动物眼上练习手术步骤还可以,但是与在人眼上的手感大不一样,我个人不宜在动物眼上练习的次数太多我觉得自己手抖大部分因素和心理素质差有关系,我上班将近一年了,做清创缝合、麦粒肿手术时手还是抖,自己在下面模拟练习时手却基本上一点都不抖,我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行,心里始终放不开,总觉得真正的病人和模拟练习时感觉和气氛都很不一样,总是提前紧张,我这个样子是不是应该看看心理医生呀?小妹我很苦恼,苦恼到了极点,各位有过手抖经历的战友,能否敞开心扉,帮小妹一把,我该怎麽办呀?怎样进行心理调节呀?大家有过这么长时间的手抖经历吗?我是不是不能好了?科主任也总是说我,过一段时间就去看看我的手怎麽样,我觉得生不如死。大家帮帮我吧! 我也有很长的时间手抖,一度痛苦想放弃眼科,后来遇到两个短暂的同事,陪我上了两次手术,鼓励我,并让我独立完成手术,第三次自己就单独作了,手也不再抖了。你在裂隙灯下挑角膜异物吗?一定不手抖,从这里着手可找到自信。可能是自己太自大了,刚进眼科时,看了同事的显微手术,觉得也不难.后来自己做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时,很轻松,手一点也不抖,只是做的不好,后来再在猪眼上加以练习,手一般不会抖.可能只是在6倍下做的原因吧.只是有次主任在旁边看的时候,出了一身汗,哈哈!现在主要是缝巩膜不好,唉,穿针不顺利.打结这些倒还是没问题!我一般是用兔眼练习,说一个粘弹剂的代替品,非常容易弄到手,就是我们做眼科b超的导电糊,没想到吧,呵呵,注意要用针管接上20ml的针头先吸入ns后排空,这样抽吸后不会产生气泡,大家可以试一下,效果不错啊,不过时间可不能太长啊,这个东东可能对内皮有害啊我是刚毕业三年的住院医.谈不上什么经验.但有自己的体会.说出来,别见笑!呵呵.1. 首先就是手抖的事情.记得刚缝合时,区区巩膜瓣两针竟然缝了七遍!七遍!以至到了第八遍,我实在是坚持不了了啊!你能想象巩膜瓣都成什么样子了吗?手僵硬的不行了.汗一直下.此时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大师兄,慢慢来!刚开始都这样. 终于缝的满意了.但回去后被同事们开玩笑了,害得我破财请客.2.关于撕囊,主任们都不放手让我,所以没有什么具体感受!3.对了,我们大多做ecce+iol(小切口),phaco较少.但我会努力的!我用兔眼练习过角膜缝线,有以下几点小体会:1. 固定眼球的时候可以用装试管的泡沫盒,上面一个个小洞正好可以放眼球,拿大头针固定2-3个就可以了;同时可以在不用的小洞里装点水,保持一个相对的湿环境,也可以随时给角膜滴水而眼睛不离开显微镜。科里护士们用完试管一般就将盒子扔了,我们正好可以再利用,节省资源。2.保持一定的眼内压力可以采取玻璃体腔灌注,准备象静脉输液一样的吊瓶和输液器,将头皮针扎入玻璃体腔,自己可以控制压力的大小,比较方便。3.拿持针器的方法不一定要跟别人一样,但一定要拿的舒服,且进针出针时用力不能太大,要先垂直后顺着角膜板层走行,如果力太大会将针弄变形甚至弄断。其他的体会与战友们一样,希望我的小体会对刚开始练习的战友有一定的帮助!谈谈自己的经历。其实,开始在显微镜下时,拿刀是不敢用力的,是用刀一点一点划,后来,用药盒在镜下刻字,比如“利多卡因注射液”几个字,刻完后在用镊子撕下来,渐渐的可以感到手上的力量了我刚进眼科临床不到半年,记得第一次上显微手术时,沾血,棉签我都找不到眼睛,呵呵,当时真是一颗石头落到心里啊!纤维镜下,动作的幅度与平时相差太远了,当晚就下狠心练习,我是在显微镜下练的,在一张白纸上用笔轻轻的点个点,1ml注射针头练习把点找到,然后挑点的中央,尽量不要把纸弄穿。先后练习了几天,再上手术时就没有了找不到眼睛的痛苦历程。这一招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练习了手抖的问题。因为第一次做胬肉时,没感觉出手抖,当时心境很静,虽然第一针缝了好久-老是把缝线拽过头shyshyshyshy。显微镜下挑角膜异物更是得心应手啊!以前也听老前辈说要多多练习,买猪眼睛练,但是找了好多地方都没发现有猪眼睛卖的。在现有的条件下,只有多多跟上级医生上手术了,虽然没有动手的机会,不可气馁,坚持、坚持。在白内障组时,超乳我们实习研究生是不会有任何机会动手的,管它呐,能上手术就行,尽管只是消毒铺巾、角膜点水。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有时主任想星期六、日排手术,问我有没有时间,“有啊”。呵呵,我是每个周末都会跟他上手术的。现在已经转到别的组了。十一放假了,在楼下偶尔碰到白内障主任,“明天有没有时间啊”,准是有手术要上,“有啊,假期我不出去“(本来跟同学说好,一块去爬山的),”明天有一台胬肉,给你做了“,当然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收获也是颇丰啊)smilesmilesmile我跟他做了10台白内障,最后一台他让我用i/a抽吸了两下,这是平时上班时间根本不会得到的赏赐啊!最后胬肉完全交给我了,主任在一旁耐心的指点,从持针的手法,进针的方向,还有镊子夹线方式.呵呵做这一台胬肉的时间可以做3台白内障了shyshy这就是我学习的经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水滴石穿,不为事小而不为之,获的上级医生的认可,尤其是主任,他们带我们做一次手术所得远远大于自己摸索十次二十几次我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从裂隙灯下取异物开始练的,基本上从一开始肘下就没垫过东西,好像也不抖动,去年在一个比较知名的医院进修上夜班的时候研究生都说我的手好稳呀。后来就开始上手做翼状胬肉,感觉就是速度慢些,也还没怎么抖过,可能和心理素质有关系吧。我觉得手术台上铺巾以后和你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眼睛的时候感觉又不一样,就感觉这是个有病的东西,我是在解除疾苦,这样想可能会好些各位说的都很不错. 但是,在我看来除了手术的操作练习外, 还有一些事情是绝对值得一做的. 第一,想象,我指的是在安静的环境下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想象自己在做某一个操作。感觉自己的手就在做那个动作,并且想到这个动作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我的经验是这可以让人呼吸很平静,动作很稳定。像瑜伽一样。 第二,如果是右撇子就多练左手的灵活性,反正亦然。自己的手术一定要录下来。手术显微镜有录像系统的,一般都有s-video或者av输出。我自己买了一个jvc的硬盘录像机,可以内录,不跟科里的手术录像系统掺和。自己录下来,自己看步骤,然后找几个高年资的大夫看看,帮忙指点一下。比如,我在撕囊的时候,逆时针从4点开始撕,到达2点的时候,就容易撕跑。后来看录像的时候,发现,每一次倒手的时候,撕囊镊张开,粘弹剂就从切口跑出来,倒手几次以后,撕到2点时,粘弹剂已经少了许多。前囊逐渐隆起,于是容易撕跑。如果没有录像,自己撕囊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在镊子尖端,估计要很久以后才能发现这个问题。手抖的时候,一定是支撑不好。显微手术第一条:让自己舒服。手一定要有良好的支撑才能不抖。即便是手抖,一般也是在一个方向上,比如前后,或者水平,调整一下手的位置,让抖动的方向不影响操作就可以了。比如剪线,让剪刀前后抖动,线总在刀刃中间,抖也能剪。见过一个老外讲显微缝合的录像,非常好关于手抖,我想说几句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就是动物眼,我也有点抖,教授让我上外伤的显微缝合我吓的都不敢喘气后来我在看了老教授的手术后发现,1,双臂一定要紧靠在身体上,不能放两边,至少要顶在胸口前,上臂的一点运动,到手上就成了地震了。2,穿手术服的时候,让把后面弄紧点,这样袖子能给你前臂一定的支持,也能好点,相当与长跑打绑腿,举重扣腰带3,手腕要尽量放松,所有力量只放在指头上,我开始的时候练2小时,是脖子和手腕都酸,后来注意到放松手腕,就好多了。4,前臂的力量和耐力练习也很重要,良好的握力我感觉很重要,所以天天要练握力圈,斑竹说举茶杯,好方法,但是很费时间,我举的是砖头,每手1快整砖,现在能坚持1分没问题。5,感觉很多时候方位不顺手,我建议大家练练左手用器械,我用左手用筷子,现在已经能用左手用持针器了,这样有些地方还是很方便的,做霰粒肿我都是左右开弓。6,不要难过,要是不能克服,就利用他,有的时候也是有用处的,我们老教授ecce的时候,截囊,就把手臂抬高,手就抖的厉害点,让后他基本不用怎么动,就把囊截了,关键是自己的心里有数还有一点补充,猪眼软是吧?简单,先把眼球固定好,从边上用很粗的针头往里打比较稀的鞋油,还有很多的颜色可选择,不要把针管拔下来,就那样加压固定上,就不软了(自己想的,效果一般吧我觉得练习显微手术的时候要对自己有信心,其实我觉得如果平常就喜欢在家里做做模型、做饭,洗碗等,对你的动手能力是有很大的提高的,生活的积累是能影响你的工作的。还有大家说的那些手术方法都很好,在学习中,谢谢于手抖的问题谈谈我的浅见。记得临毕业时大家都准备在上海找工作,我却准备“响应党的号召”回家去家乡的二甲医院,不过当时迫于父亲的压力,勉强去试了一次面试,当时考题出得有点特别。考官拿了一个杯子,用了一只手套套上杯子,让我们缝线打结,100尼龙线,肉眼操作。我当时就慌了,因为我只在纱布上练过。当时觉得自己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苗木收购合同样本
- 刮灰合同样本
- 临聘合同样本
- 加盟运营商合同样本
- 住宅物业托管合同标准文本
- 农场田地分租合同样本
- 光学包装采购合同范例
- 乡村植树合同标准文本
- 加盟连锁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小区建房合同标准文本
- 口腔检查-口腔一般检查方法(口腔科课件)
- 畜禽养殖场排查情况记录表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试卷【含答案】
- 弗雷德里克 桑格
- 浅谈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 论文
- 历史时期的地貌变迁优秀课件
- 心血管内科五年发展规划
- GB/T 38620-2020物位计性能评定方法
- 纳米酶研究进展
- GB/T 12009.2-2016塑料聚氨酯生产用芳香族异氰酸酯第2部分:水解氯的测定
- 弹塑性力学(浙江大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