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界.ppt_第1页
生物分界.ppt_第2页
生物分界.ppt_第3页
生物分界.ppt_第4页
生物分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一、生物分界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物质世界,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最大的蓝鲸:有20-30m长,重达100多吨,1、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一)生物的基本特征,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同化作用(合成代谢):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异化作用(分解代谢):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变态发育,3、生物都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遗传(heredity):生物在繁殖时,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变异(variation):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遗传性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变异性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5、感应性和适应性6、稳态(homeostasis):指生物系统内部的各种组成成分能够相互协调,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反馈feedback: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与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二)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1、二界分类(1735年,林奈)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植物界动物界2、三界分类1860年霍格(J.Hogg),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3、四界分类(1938年美国人考帕兰H.F.Copeland),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4、五界分类(1969年美国学者惠特克Whitaker),原核生物界,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无膜无丝分裂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生物细胞核具核膜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原生动物、藻类,真菌界,细胞具细胞壁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营腐生和寄生生活,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在食物链中的还原者,如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植物界,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自养;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动物界,营养方式:异养;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五界分类,初级细胞阶段,真核单细胞阶段,真核多细胞阶段,自养,异养,腐生,5、六界分类非细胞生物1.病毒界II原核生物2.细菌界3.蓝藻界III真核生物4.植物界5.真菌界6.动物界,1979年,由我国生物学家陈世骧先生提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蓝藻界,细菌,蓝藻,原生动物,藻类,病毒界,细菌界,动物界,真菌界,植物界,五界分类系统,六界分类系统,二、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Animalbiology)的定义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各个领域:动物机体的物质构成、基本结构、功能及调控、动物界的类群、动物的行为等。,三、动物生物学发展简史(一)描述生物学阶段1.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动物自然史2.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共同提出的细胞学说(celltheory)3.虎克(Hooke,R):显微镜,4.林奈(CLiuu,17001778):创立了动植物分类系统,植物种志,植物属志5.达尔文(C.Darwin,18091882):物种起源,进化论6.贾思勰(xi):齐民要术7.李时珍:本草纲目(二)实验生物学阶段1.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的分离、连锁和交换三大定律2.巴甫洛夫:循环生理、消化生理、神经活动生理。,(三)分子生物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1.蛋白质分子结构、酶的性质、DNA双螺旋结构(1953年沃森)2.DNARNAProtein中心法则,1.基因的组成、表达、遗传、标记、分离、提取、转导、缺失、突变、跳动、序列测定等等2.人类基因组计划3.克隆技术、胚胎移植、干细胞研究等等未来的生物学将是数理化天地生等的大综合科学,(四)生物技术革命和揭开生命奥秘的阶段,四、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基本观点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1.观察描述法2.比较法3.实验方法4.人工模拟生命动物药理实验、动物病理实验、计算机模拟(输入动物声音,探索高级神经思维活动的规律),(二)基本方法,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比较分类、归纳求同、演释推理的方法,掌握动物的体制结构,形态机能,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等基础知识,并加深对以动物代谢和适应为中心,发育为骨干,及动物界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三)动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在于揭露和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动物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动物科学专业,简明扼要地介绍动物界的一般现象和规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物学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有关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四)学习动物生物学的目的,五.动物生物学的分类学知识,(一)、生物分类方法1.人为分类法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生物体的简单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就是人为分类法。2.自然分类法用科学的方法从形态、生理、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和类缘关系来确定动物在动物界中的系统地位。这种分类方法能反映彼此之间亲缘关系以及种族发生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动物界的自然类缘关系,所以称之谓自然分类法。,1.分类的阶元(等级)在自然分类系统中: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阶元,分类地位更精确表达,在种以前的六个基本分类等级之间加入中间阶元在某一分类等级下可加设亚(Sub-),上可加设总(Super-),即:亚门、亚纲、亚目、亚科;总纲、总目、总科等,(二)、分类等级,界Kingdom门Phylum亚门Subphylum总纲Superclass纲细胞lass亚纲Subclass总目Superorder目Order亚目Suborder总科Superfamily(-oidea)科Family(idae)亚科Subfamily(inae)属Genus亚属Subgenus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野猪所属的各级分类单位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真兽亚纲(Eutheria)偶蹄目(Artiodactyla)不反刍亚目(Non-Ruminantia)猪科(Suidae)猪属(Sus)野猪种(SusscrofaL.),小家鼠所属的各级分类单位动物界(Animal)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家鼠属(Mus)小家鼠(M.musculus),(1)按照自然分类法,种是分类的最基本阶元(2)是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3)具有相对稳定性种是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殖的动态群(4)不同种间存在形态、生理、地理、生殖隔离杂种优势:抗病耐劳,寿命长于亲代(5)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基本间断形式,2、物种(Species)的概念,亚种(subspecies):种下分类阶元,指同一种内由于地理隔离,彼此分化形成的个体群变种(variety):个体变异变形(form):差异很小品种(cultivar或breed):生产实践中培育的具有某些经济性状的类型,是非生物分类单位,双名法:每个学名-属名(n)+种名(adj)+命名人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命名人姓名、姓氏或其缩写。如:狗,家犬的学名:CanisfamiliarisLinne。Canis是属名,表示犬属familiaris是种名,意思是熟悉的Linne(有时可缩写为L.)表示学名是林奈定的,3、种的命名方法,书写规则印刷体:学名用斜体排版,命名人姓氏用直体排版如,CanisfamiliarisLinne家犬手写体:学名下加下划线CanisfamiliarisLinne,当某个研究对象的种本名尚未确定时可用:属名sp.表示。如:Culuxsp.即为库蚊属的某种蚊子。学名的属名更改后:在学名的初定名人姓氏上加括号如池鹭BuphusbacchusBonaparte更改为:Aedeolabac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