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 提要 本文以高校专业课( 非英语专业) 课堂教学语篇为研究对象,对 自然状态下课堂教学的录音转写语料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描写了课 堂教学语篇的主要衔接方式:指称关系、省略和替代、逻辑连接、言 语复现、问答句式。教学语篇中与衔接相关的语病主要表现为:指称 不当、省略不当、逻辑联系语使用不当、言语复现不当、问答句式使 用不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基本对策:提高教师的口语技能; 讲究方法、注重实践。 关键词:教学语篇衔接方式逻辑连接言语复现 a b s t r a c 量 t h i st h e s i sd e a l sw i t ht h es t u d yo fc o l l e g e s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 m a j o rc l a s s e s ( e n g l i s hm a j o re x c l u s i v e ) 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 d i s c o u r s e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z e sc l a s s r o o mt e a c h i n gr e c o r d st r a n s f e r d i s c o u r s em a t e r i a l su n d e rn a t u r a lc o n d i t i o n s ,d e p i c t i n gt h em a i n c o h e s i v em a n n e r so fc l a s s r o o mt e a c h i n gd i s c o u r s e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 s u c ha sr e f e r e n c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e l l i p s i sa n ds u b s t i t u t i o n ,l o g i c a l c o n j u n c t i o n ,l a n g u a g er e p e t i t i o na n di n t e r r o g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p a t t e r n t h em a i n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o ff a u l t yf o r m u l a t i o nr e l e v a n tt oc o h e s i o n i n t e a c h i n g d i s c o u r s ea r e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r e f e r e n c e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e l l i p s i s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l o g i c a lc o n j u n c t i o nu s a g e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l a n g u a g er e p e t i t i o na n d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i n t e r r o g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p a t t e r n t w ob a s i c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a r ep u tf o r w a r dt os o l v et h ee x i s t e n t p r o b l e m s :i m p r o v et e a c h e r s s p o k e nl a n g u a g es k i l l sa n dp u ts t r e s so n m e t h o d sa n dp r a c t i c e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l ix i m i n g ( c h i n e s el i n g u i s t i c s ) d i r e c t e db y 羚o f l is h e n g 越e i k e yw o r d s :t e a c h i f l gd i s c o u r s e c o h e s i v ed e v i c e s l o g i c a lc o n j u n c t i o nl a n g u a g er e p e t i t i o n 附件一: 独创性声明 7 0 1 1 ; 凸妒d 伊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 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孝熹砷 签字日期: j - 年占月同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壹璺塞堂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考丧巾 签字r 期:刎厂年占月只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亏附笔饴 签字日期:z 神,年月fz 同 电话 邮编 引言 1 研究背景 篇章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是2 0 世纪5 0 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汉语篇章 语言学起步相对较晚,到2 0 世纪8 0 年代才开始。我国篇章语言学研究的现状, 呈现出如下特点:“f 1 1 在收集到的研究成果中,理论介绍类论著多于对具体语言事 实分析类论著;( 2 ) 在具体语言事实分析类论著中,外语语言事实分析类论著多于 汉语语言事实分析类论著;( 3 ) 汉语语言事实分析类论著中,宏观性研究论著多于 微观性研究论著”。 1 1 这就是说,我国的汉语篇章语言学目前还处于理论构建阶段, 对语言事实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具体,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本文以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语篇为考察对象。选题来源于导师的研究课题高 校专业课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该课题系江西省教育厅2 0 0 2 年教改 课题。 教师语言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语言,不仅用于组织教学,还向学生传递信 息,是课堂活动研究的主要方面。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学语言研究十分薄弱,表 现为:“( 1 ) 关于高校专业课教学语言,只有零星的教学经验总结。与中小学的教师 语言、教材教法的研究及其理论体系相比,高校专业课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缺乏, 语言学界、教育界对其重视都不够。( 2 ) 目前有多本关于教师口语方面的教材,但 主要是对教学语言作感悟式、印象式的分析,提出主观建议。至于教学语言的客 观情况究竟如何,无论是研究者还是高校专业课教师自身都缺乏认识,几乎未见 系统的调查和定量统计及较为全面的语言学分析。( 3 ) 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在 研究课堂教学语言时,主要是研究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语言,很少关注高校各专 业课的教学语言”。1 2 1 “语篇的衔接和连贳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也是语篇研究能否站得住脚的关 键”。“1 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文试图对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语篇的衔接方,进行 系统的描。;和分析,揭,j :其特点和规律。 2 研究方法 2 语赣羧冀 选取南昌大学文科( 非英语专业) 、理科、工科专业基础课( 总共1 4 节课, 约7 0 0 分钟) ,采用随堂录音形式。不打扰正常数学秩序,观察者出现于课堂中做 一些笔荣及谋窒活秘记录,溢霞蘩磐逢掌握零1 分橱鼗雾藜豹教擎语言。袭联察者不 知观察糟的观察目的,这样有利于取得自然状态下的语料。然后,对谦潋录音进 行书面转写( 约1 4 万字的语料) ,以便统计分桥。 2 2 语糕分耩 本文以语篇分析中的衔接理论为主要参照框架,并运用率士会语言学、语用学、 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所有谬料进行系统的话语分卡厅。 锈绥理论是簇耄语言学静重凝痰容之一。它谈秀,鬻技楚个语义鬣念,捂豹 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进行 解释时,便产生了徵接关系。本文主要描写和分析课堂教学语篇的衔接方式和特 点,势舒对其存在静裙觅淹遥搀滋裙应懿对策。 3 研究意义 3 , 理论意义 对内然的、翔实的口语语料避行语篇分析,描写和解释商校教师驭渡语言的 运用状况,揭示教师讶言的规律,推进社会语言学、领域语畜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3 2 实践蠢义 。 丰鬻人们的语言知识,帮助离校教师调节鞠规范自己的语言,增强职业语言 意识,提高职业语言运用能力,对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水平、专业课教学质蹙的提 毫其鸯鞍努戆现实爨义。 第一节研究回顾 1 教学语言的研究 教师语言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语言。由于课堂教学语言作用于教师的整个 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历来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 视。 教师语言的研究历史悠久,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始于2 0 世纪7 0 年 代末。二十多年来,教师语言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理论框架日趋完善,己形成 一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边缘语言学科。1 4 1 1 1 教师语言的界定 教师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这一职业工作时使用的语言,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 体。在这方面,研究者的意见比较统一,认为教师语言包括教师口语、书面语和 体态语,其中课堂教学语言是中心。尽管不同的研究者使用的名称有细微的差别, 但总体框架基本一致。如汤燕瑜、刘绍忠( 2 0 0 3 ) 认为,“教师语言是指教师职业的 语言,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总称,包括教师所使用的口头语和书 面语,堂上语言( 比如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课堂活动的组织 与实施、师生双向交流、学生行为评价等过程中使用的语言1 和堂下语言( 比如课 间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 ,以及其他育人活动( 比如家 长会、主题班会、作业批改、讲座、野营活动等1 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可以说,教 师语言是指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总称”。 总的来看,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语言研究的重点,许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都 是围绕它进行的。书面语和体态语也有相关研究,但数量相对较少。 1 2 课堂教学语言的类型及其功能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对谍堂教学语占的类型的划分还缺乏明确的 标准。大多数研究是根据教学环节来划分类型的,如郭启明、赵森林( 1 9 9 8 ) 将 敦学语言分为导语、提6 删 、阐释语、f 世变语和结晤。也有按照表述方式来划分 的,如宋其蕤、玛显灿r1 9 0 9 ) 将教师! i 浯分为讲谍语( 叙述语、f 嘲释语、分忻 语、抒发语) 和提问语( 发问语、归结语、谈话语、组织教学活动语) 。在论及课 堂教学语言的功能时,庄文中( 1 9 9 4 ) 指出,教师教学语言具有表意功能、指示 功能、传情功能、教育功能。 1 3 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已有的对教学语言特点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的论述,只有少量学术论文使用了 定量总结的方法。对教学语言特点的定性论述大同小异,研究者普遍注意到规范 性、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等特点。如王熙嘉( 1 9 9 4 ) 认为教师语言在交际对 象、交际环境、交际目的等方面有特殊性,因此,教师语言具有规范性、科学性、 教育性、形象性、启发性等特点;在表达上,教师口语具有口头语与书面语有机 结合、独白和会话语和谐统一、口头语和态势语协调配合、课前的预计和课堂的 调控相结合的规律。定量总结研究,如李裕德( 1 9 9 5 ) 归纳出教学语言的如下特 点:( 1 ) f :习使用率高,并有其特殊作用。广泛使用的是起延时作用的代词。( 2 ) 很少使用修饰语。教学语言中常常把用作定语的词断成多个分句放到中心词后面, 以避免中心词过于冗长。( 3 ) 疑问句多。疑问句在教学中有特殊作用,年级越低 这一特点越明显,其作用主要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启发他们思考。( 4 ) 教学语言 中有许多“半截子话”。 1 4 课堂教学提问语的研究 教学提问语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对其分类存在许多分歧,主要原因是缺 乏明确的标准。首先,对于什么是提问语,各家观点还不一致。大多数研究者认 为,课堂提问语不仅包括教师使用的问句,而且包括问句之前的预设和问旬之后 补充说明的内容,即问句的上下文。 其次,划分提问语的标准不一,划分出的种类也很复杂。目前,对提问语的 研究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还不多,只有少数研究者对提问语作了一些尝 试性分类。如崔达送( 2 0 0 0 ) 从语言形式和运用的角度,划分出了七种类型,即 独立式提问语、铺垫式提问语、解释式提问语、总分式提问语、连锁式提问语、 推进式提问语、并列式提问语。他同时还概括了教学提问语的四种教学功能,即 心理沟通功能、集中注意功能、训练思维功能、了解反馈功能。 15 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语言研究 第j ? 沿吾教学,在国内e 要是英w 湾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讯哥教师的语! j 较 之其他学科的教师语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然而,对语言教师的语言研究却相当 滞后,只有少量的学术论文。 我国的英语教学大多以母语为教学语言。研究者大多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教 师语言,对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质和量,尤其是对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特征作了 初步的研究,为广大在一线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如何便利地运用英语课堂语言提 供了指导或参考。如周星、周韵( 2 0 0 2 ) 通过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 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模式”的课堂中的话语,从话语量、问话方式、交 互调整、反馈方式等方面对教师语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 似乎还只是停留在对教师语言的一般性的描述或材料的收集层面上,没有结合有 关的理论对这种特殊的职业语言进行系统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对外汉语教师语言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彭利贞( 1 9 9 9 ) 总 结了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主要特点:产生的阶段性、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发展过 程中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与自然语言的关系上参数递变性、构成成分上的正确 有效性、编制过程中言语行为主体思维活动的自觉性。刘殉( 2 0 0 0 ) 对对外汉语 教学语言的特点和规则作了系统的论述,指出其三大特点:一是慢,放慢语速, 增加停顿;二是简化,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三是详细化,输入更多信息,包 括多余信息,采用重复、释义、迂回的办法,以便学习者理解。 2 语篇衔接研究 衔接是语篇分析中的基本概念,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衔接理论自出现 以来,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因为它对语篇分析、翻译理论、人机对话 和文体学研究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1 衔接理论的来源与研究的发展 在语篇分析领域,h a l l i d a y 和h a s a n 对衔接理论的发展做出厂重大贡献。一般 认为h a l l i d a y 和h a s a n ( 1 9 7 6 ) 的英语中的衔接( c o h e s i o ni ne n g l i s h ) 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衔接理沦的创立。此后,他们对语篇衔接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沿着自己 的研究方向继续探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衔接理论。 国内学旨黄国文、l ! i jj 壮麟、朱永d 二、张德禄、刘辰诞等在h a l l i d a y 利h a s a n 等人研究成共的基础h 对衔接和连啦理论进行j 介绍和研究,、他们既自 致的 看法,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的还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模式。 2 2 衔接的界定和分类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语言学家对衔接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b r o w n 和y u l e ( 1 9 8 3 ) 、s t u b b sf 1 9 8 3 ) 等都把衔接看作是语篇的表层结构关系, 而连贯则是语篇深层的语义或功能关系。也就是说,语篇的衔接是通过词汇和语 法等表层结构形式实现的,而连贯则是通过句子或语段( u t t e r a n c e ) 之间的语义或功 能关系实现的。h a l l i d a y 和h a s a n f l 9 7 6 ) 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是语义上的 一种联系,如果篇章中的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这两部分之 间就存在着衔接关系。h o e y ( 1 9 9 1 ) 认为,衔接是篇章内句子里的某些词或语法特征, 是能将该句与它前后的句子连接起来的手段和方式一个篇章就是靠各旬中这些成 分的出现组织或创造出来的,读者对这些成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周围的句子。阁 国内学者通常认为衔接表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也就是说,语篇的衔接是 通过词汇和语法等表层结构形式实现的。如黄国文( 1 9 8 8 ) 指出衔接是语篇特征 的重要内容,它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语法手段( 如照应、替代、省略等) 和词汇手段( 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 的使用,都可表现结构上的粘着性,即结 构上的衔接。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h a l l i d a y 和h a s a n ( 1 9 7 6 ) 对英语衔接手段作了相当全面的静态分析。他们把 衔接分为5 类:照应( r e f e r e n c e ) 、替代( s u b s t i t u t i o n ) 、省略( e l l i p s i s ) 、连接 ( c o n j u n c t i o n ) 和词汇衔接( 1 e x i c a lc o h e s i o n ) 。后来,h a l l i d a y ( 1 9 8 5 ) 又把省略 和替代合并成一类。黄国文( 1 9 8 8 ) 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类,前者 大致相当于h a l l i d a y 前三类,后者大致相当于h a l l i d a y 的最后一类。胡壮麟f 1 9 9 4 、 1 9 9 6 ) 提出了衔接的多层次模式,认为语篇衔接和连贯是多层次的,不仅仅限于语 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多层次模式的最上层是社会符号层,包括语境、语用知识; 第二层为语义层,除及物性外,还有逻辑连接和语篇结构:第三层为词汇层,包 括词汇搭配、指称性:第四层为句法层,包括结构衔接和主位结构;第五层为音 系层,包括语调、信息结构以及语音模式。 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在衔接j 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f ,目前仍存n 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乍,沦的 点是衔十g m 连贯c i 的”川问题,门纳起来大致7j 以下1 i 同的睨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连贯的语篇必须是衔接的,即衔接是连贯的必要条件。 h a l l i d a y 和h a s a n ( 1 9 7 6 ) 认为,衔接是产生语篇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有了衔接 不一定会产生语篇,但是没有衔接则一定不会产生语篇,衔接是连贯的基础。 第二种观点强调语用知识在解释语篇连贯性中的作用,认为衔接既不是语篇 连贯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不能把是否衔接视为语篇连贯的惟一条件。 孙t ( 1 9 9 7 ) 认为不论衔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对于一段自然而不是杜撰的话语来 说,衔接都是在连贯的基础上产生的,连贯是第一性的,衔接是第二性的。连贯 是前提,是听话人理解话语的一种假说。 第三种观点可以看作是第二种观点的延伸。持这一观点的人大都承认衔接既 不是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但他们更注重从语言运用的过程和认 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语篇的连贯性问题。这一观点的出发点在于语篇的连贯性与 语篇接收者的认知有关。杨若东( 1 9 9 7 ) 认为语篇衔接关系的建立仅凭语言知识是不 够的,还需要语言以外知识的参与和辅助,尤其是当跨文化交际双方的非语言知 识发生矛盾、差异或空缺时,就难以建立语篇的衔接关系。因此,他认为语篇理 解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互补的过程,理解者只有在补充交际过程中说话双方知识 的空缺,才能达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2 4 英汉衔接方式的对比 英汉衔接方式的对比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如左岩( 1 9 9 5 ) 以朱自清的散文名 篇背影及其英译文为语料,对汉英语篇衔接手段上的一些差异作了比较。在 衔接手段上,英汉各有侧重。英语中为避免原词复现而多采用照应或替代衔接上 下文,而汉语则一方面广用复现使语篇连贯,一方面为了避免过多的重复( 包括代 词重复1 ,又大量使用省略,通过省略某些词或短语的办法来实现前后语句间的紧 密联系。 第二节课堂教学语篇的衔接方式 在语篇中,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一个成分的释义有赖于另一个成 分时,它们之间就构成了衔接关系。衔接是篇章的有形网络,体现在篇章的表层 结构上。 应该指出的是,目前关于衔接方式的论述,基本上都是基于对英语篇章的分 析,而英语与汉语属不同的语系,在篇章的衔接上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本 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汉语篇章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校专业课课堂教 学语篇中的衔接方式进行初步的描写和分析。 1 指称关系 1 1 指称的含义 指称关系( r e f e r e n c e ) ,又称为“照应”,指的是篇章内部通过代词与它指代对 象间前后呼应而体现语义上的联系。指称代词出现在篇章中的时候,都有一定的 所指对象,这些对象通常可以在上文或下文中找到。例如: 1 一个从监狱放出来的人,或者是饿了几天的人,他吃这第一个馒头的时候 特别香,特别香。( 旅游经济学) 例 1 中的“他”指的是“一个从监狱放出来的人,或者是饿了几天的人”, 二者构成指称关系。要对“他? 作语义上的解释,就得在上下文中寻找和“他” 构成照应关系的词语。 1 2 教学语篇的指称类型 胡壮麟( 1 9 9 4 ) 根据各种指称成分可分指语篇中的不同内容,把指称成分区分 为语篇指称、人称指称、时间指称、地点指称、社会指称。课堂教学语篇中,前 三种指称类型出现较多。 1 2 1 语篇指称以“这、那、这样、那样、这些”等复指前文,这在教学 语篇中十分常见。因其所指小是人事或物,【 1 1 i 是地点或时间,而是指向语篇 巾的某萌i 述,所以胡f f :麟f l9 9 4 ) 称之为语篇指称。例如: 2 根据自己的收八和旅游偏好,来决定怎么桴个人消费使得个人的自费效 墨姿到最杰焦! 煎:全厶鲍鲨霆垒垒搓垂全厶蝗垒自鸯鲍爨堑釜囤盍鲍睦剑王 叁查是这壁垒堡工! 焦堡全厶鳢道囊姿到熬奠曩杰垡。垫是微观经济学所强调的 内容。( 旅游经济学) 3 】所谓需求层次理论,就是把人的需求啊,分为五个层次,就是满足基本的 生墨熏曩,然后塞全的重要,塾塞盟重要、蔓重鲍囊裴和自巍塞毽鲍妻袅五类。 那么,这五层次理论呢,只有当第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上不断的 递进。( 旅游经济学) 1 2 2 时间指称指用具有时间意义的词语指称前文提及的时间。在教学 语篇中采用的指称词语多为具有口语色彩的“这( 个) 时候”,“那( 个) 时候”。 例如: 4 】滚珠,实际上就是起个润滑的作用,还有那像那个门锁,如果锈住了,就 不灵了,这个时候点点油进去,那么,这个油也就是起润滑作用。( 物理化学绪论) 【5 记得当时是大概是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叠全喳堡有些报纸就提了,说下 个世纪是化学的世纪。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化学世纪。( 物理化学绪论) 1 2 3 人物指称在教学语篇中,第一人称使用比较多,第二人称和第三人 称使用较少。 6 】这个创新的观念是很重要的,那么呢,韭希望大家以后啊,都有这样一 个观念。( 物理化学绪论) 7 虽然都是碳元素,但是由于两者的结构不同,那么在性能上就有很大差 异。这个在化学里我们叫做同分异构。( 物理化学绪论) 8 】如果是两个力的话,这两个力平衡,你们自己记一下,如果是两个力平 衡的话,这两个力是什么特点呢? ( r 物理力学) 13 教学语篇的指称特点 1 3 1 指称词语通常只用于前指,较少用于后指 前指,又称上指,指称词语的所指对象在上文。如例 2 。后指,又称f 指, 指称词语n 1 所指对象在f 文。例如: 9 那拿,大家垫仝圭鱼吧应该是很多的,可能有然金i 塾亟鲍、还有可能璧直 的,但是足多数,大多数我想可能还是从事科研的。( 物理化学绪论) 1o 所,我们大眷,垒尘墨盔秒是说希望太室堕仝塑墨有时皿熟班璺 主簋圭 翻一翻,弘翻杂志,平时看看,这- t 钝能掌握学斟的一些发展的动向,这1 、对将 来,对今后是肯定有好处的。( 物理化学绪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语篇中,指称词语通常只用于前指,较少用于后指。因 为在口语表达中,如果没有特定的上下文的提示,直接使用后指,往往会使学生 因对后指所表述的语义内容迷惑不解,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但是在书面语体中,为了制造某种悬念吸引读者,使读者对作品中的表述线 索加以特别关注,创作者经常使用“后指”。有时候,在一些较长的语篇中,“后指” 指称词语与后指对象的距离非常远,要用较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为了解读上的需 要,读者必须沿着这个表述上的线索进行跟踪式的阅读,并努力使相关的后指词 语和与之相关的指示对象发生语义上的联系,以便完成特定篇章内容的解读”。同 例如: 1 1 他,不是孩子了,已经2 0 岁了;他不稚嫩了,身高1 米8 7 ,体重迭1 1 0 公斤。尽管这样,丝毕竟还是个孩子,总喜欢做梦,总是想看那7 1 米0 8 的记录, 总是盼着超过这个纪录。怨谁呢? 谁叫丝爱上了链球呢? 一个优秀运动员谁不想 破纪录、拿金牌? 这是很自然的事。这就是挝。这就是他的链球梦。 ( “中国青年报1 9 8 8 年1 2 月4 日) 1 3 2 代词出现的比例相对较高 由于教学口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表达比较松散、哕嗦,不像书面表达那样完 整、独立。通过具体语料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教学语篇中代词出现的比例相对 较高,而书面表达中零代词的比例相对较高。原因在于:“在就某一个指称对象传 递一串复杂的信息时,书面语倾向于将其表达为一个紧凑的整体,口语则易于将 整个信息拆分为更小的部分”。( 高原2 0 0 3 ) 。例如: 12 汽车它前面的那个保险杠还是我们的那个化工材料,它那个其实比那种 不锈钢的要好得多,它的缓冲性能要比那个不锈钢的好。( 无机材料工艺学”) 13 首先我们看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这个我们知道这个大干世界纷繁复 杂,那个学到现在我们这个化学也学了不少,前面的无机分析已经学了,邢我们 也知道化学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f 物理化学绪论) 14 茅昏,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乳名燕昌,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生于乌镇。 一九一零f 每,# 离乡t 学。一九一一六年a 月,。池大预科毕业,# 无力 学, 羔八上海商务印书馆二、“羔改革老牌的“小说只报,成为疋学研究会的前席评 论家。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羔筹建中国共产党,兰t f - 计 l 参加国 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兰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 北京广播网) 例1 4 1 是典型的书面语,除了用来宣读,它不可能以其他的口头形式表现出来。 在这个例子中,作者运用了许多零代词,使其成为一个十分紧凑的语篇。例 1 2 】和 f 1 3 1 属于口语表达,使用了许多代词,句子显得松散、哕嗦,但是同时也使得句子 容易说出,容易听懂。这也正是说话所需要的。如果讲话过于简练,讲话人要思 考好半天才讲一句,听话人又要推敲半天才能理解,交流就会比较困难。 1 4 教学语篇中指称的功能 1 4 1 经济的、有效的衔接功能 在篇章中引进某一对象后,包括引进某人、某事、某物、某状态、某行为等, 如果在篇章的其他地方再现这些对象,作者常用同形表达式、局部同形表达式或 异形表达式来表示指同。“话语回指受两条原则的制约:一是经济性原则,二是明 晰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受制于明晰性原则,经济使用话语必须保证避免意义含混, 否则就要牺牲经济性来保全明晰性。这两个原则都是从话语生成的角度得出的。 在课堂教学语篇中,作为衔接方式之一的指称关系便是一种常用的、经济的、有 效的手段。例如: 【15 】我们文学批评史嘛,这个课程的话,它的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当然我 也不可能把这三本书在一个学期讲完,我也不想这么做。希望就是查姿仝运 垄里垫煎煎! 我们杰壅熊墼至盈二王! 丝箜垒生堡盎:是曼! 当丛生! 赢些圈墼 盟堑! 互丝金塑墨盟生筮窒鎏= :量! 惑壑盎鱼叁茎叠直适煎。就强调壅二:量吧。( 中 国文学批评史) 上例中的“这一点”指代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由于内容较多,所以教师重提时使 用了指代词的形式,这符合话语回指的经济性原则,既明晰又经济。如果使用同 形指同,显然会导致话语臃肿累赘。 1 4 2 诱发合作,增强情感的修辞功能 人称指称可分为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以及第三人称。有趣的是,我们 注意到话语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说话者通常部是用第一人称来称呼自己的。 但事实上,我们可能违反人称和数的语法规则。 说话人为了表示理解、希望、同情等感情,或者为体现关怀体贴,拉近关系 等目的而站在听话人立场上说话,通常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来代替第二 人称代词,以加强同听话人的感情交流,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例如: 1 6 乖,我们不哭,妈妈很快就回来。 1 7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 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 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一点,应当引为全体同志的教 训。(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在教学语篇中,教师对学生说话,委婉地提出要求时,也常常用复数第一人 称代词来指代第二人称,这样就显得口气亲切,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也让学生 乐于接受。例如: 1 8 】这个,像我们上了大学,应该说,大家这个在层次应该是提高,也就是 说我们把目光应该放远一点,将来我们要什么,这个,现在的这个趋势,大家这 个去向吧应该是很多的,可能有做公务员的、还有可能经商的,但是大多数,大 多数我想可能还是从事科研。( 物理化学绪论) 1 9 这个稍微扯远了一点,扯远了一点。讲的远一点,主要我觉得就是说盎 们这个上课吧,学习的目的,在学校最重要的并不光是这个书本,不光是书本。( “物 理化学绪论) 国外语言学家在研究礼貌问题时提出了两种理论,一是面子论,一是礼貌原 则。面子论由b r o w n 和l e v i n s o n 首先提出,它的出发点是认为交际双方要使交际 顺利进行下去就要给自己和对方留面子。礼貌是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要遵守的 共同准则。不论交际双方使用何种语言,也不论其文化背景如何,礼貌现象是每 个语言社团都有的普遍社会现象。一旦破坏了交际双方的礼貌平衡,交际就无 法进行下去,这是礼貌的共性特征。 在上面的例子中,讲话人都通过使用“我们”表示出一种亲近和自谦,似乎 是在以一种商量的语气与对方谈及自己的看法,这是礼貌原则的具体体现。“我们” 的使用拇近了讲话人! j 听众之间的距离,最终达刮劝说的目的, 2 省略与替代 1 9 7 7 年h a l l i d a y 和h a s a n 把省略和替代看作两个独立的衔接方式,但同时 也认为,省略实际上是替代的特殊形式一一零形式替代。1 9 8 5 年,h a l l i d a y 把省 略和替代合为一种衔接手段。 2 1 省略 2 1 1 省略的含义 省略是指篇章内部的句子或者小旬中的一些基本结构成分的缺省,但可以在 上下文中找到的现象。由于被省略的成分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这样一个成分就 给另外一个成分提供了理解上的依据,两个部分之间就构成衔接关系。对一个句 子是否省略,目前人们多是以形式为依据进行判断的。因此,吕叔湘先生特别强 调要注意两点:“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了上下文或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 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实际上是可以有的,并且补 的词只有一种可能,这样才能说省略了这个词语”。“1 吕先生这段话有一点非常重 要,即省略与语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 1 2 教学语篇中常见的省略类型 省略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根据缺省项目的性质,省略可以分为三 类: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小句省略。0 1 教学语篇中名词省略出现的频率较高。例 如: 2 0 1 这节课我们着重讲哪一些属于国家的基本权力。那么现在我们概括了四项 一一 ( 基本权力) 啊,书中也列了四项基本权力,那么哪四项( 基本权力) 呢,第一 项( 基本权力) ,第一项基本权力呢,就是独立权。( 国际法) 2 1 1 f 么独立权呢,它实际上包含着两层含义: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独立处 理本国范围内的事务,另一方面呢,是处理这些事务的时候,免受外来干涉,啊, 免受外来干涉。那么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来看,独立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一个根本性 的标志,( 一个) 根本性的标志。( 国际法) f 2 2 1 现在这个外国评论我们中国,中国在进行国防建设。但是呢,中国现代化 建设我们不是搞军备竞赛,不能搞军备竞赛,是吧? 如果搞( 军备竞赛) 的话, 会引发地区军备竞赛。( 邓小平理论) 例 2 0 省略名词性词组中心语“基本权力”,例1 2 1 省略名词惟词组中的f f j 加成 分“一个”,例【2 2 1 省略整个名词性词组“军备竞赛”。 动蠲省略纛枣訇嚣臻在语辩中缀少整瑷。簇爨嚣在予动邂签臻蠢小固销咯多 出现在对话的语言环境中,而教学语篇为独白憔的语体,故不多见。 2 1 3 教学语篇中省略的功能 “畿路是一嚣言瀣孬为,莛筏惩语言熬缝莱。害臻萄瑟 毳语成分或港义成分 有所省略的话语句予”。“”省略的使用是为了避兔重复,突出主要信息,怒语篇中 非常重骚的衔接手段。 篱一,使语言麓鞠、糖炼,避免表这上显褥冗繁不堪。在语恁层次上,省旗 与人的需耍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的一种心锂取向和价锻取向。 法国语富学家马丁内( a m a r t i n e t ) 为此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他认为“言 语活象审存在着觚痰箨程捷语言遮凌发震懿力豢,这秘力鲎可敬癌维为人秘交际 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艇理上( 体力上) 和精神上( 镏力上) 的自然惰性之间的潺本冲 突”。“”瓣者趋向于表达的复杂化殿变异性,而厝者则要求遣调造句遵循省力原则, 趋蠹予绦约往表达。这是就语言系绞琚霹发震瓣大鹜暴孬言鹣。蓑共辩戆澄言存 在状态丽言,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也无时无刻不遵循着简洁高效的“经济原则”。 非正式体( 如谈话体) 毅求语言活泼、便捷,因此,教师往往尽量利用语域条件, 把话说褥篱雀,意愚疆了戴霉,最大辗度逮灞镪学生记忆嚣联想裁积摄毪。表现 在言语结构形式上就怒大量省略现象的出现。 第二,使语言表达突出新信息,即突出授课的新内容。言语交际实际上是一 个黄遂僖怠,接较信惑静过程。入镪在运爱语富避幸亍表达簿,一般要遂缳获已知 信息到新信息的原则。由于新信息是所要表达的新内容,教师授课时要尽缀突出 耨信息,省略旧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嶷中到授课的掰内容上。 2 2 替代 2 2 。1 教学语篇中的常见替代类型 替代,指的是篇肇中用某些词谮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的语句的现象。根据替 代矮瑶静缝矮可隧怒誉我分为三类:名词替霞、凌谲替饩、代溺替代。“2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教学语篇中常见的j l 有代词替代,动词替代和代词替代 很少f 日现。代词替代戆指篇章巾用一个代词特代上文曾经出现的小句的现象。汉 语申戆够瘸子替代套訇鼢诱语彳i :“这、这毒莩、瓣、臻幸莩”。穰魏: 【2 3 我觉得我们同学的话,马上要走上社会,要尽心尽力地要培养这种本事。 真的,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发言。我的体会就是垫竖的。( 中国文学批评 史) 2 4 1 另一方面呢,它的产业属性越来越鲜明,产业属性啊产业属 生越来越鲜明。 报社电台电视台不是像过去那样,啊,办事业全部靠什么呢,上头的拨款。( 新 闻侵权诉讼) 替代的使用与文体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名词替代多见于散文。动词替 代多出现在对话体中,在这种文体中,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应答者一般不会重 复前面谈到的内容,而是采取用动词性成分替代前面内容的方式,这样就使交际 变得更加直接和便捷,避免出现一些误解。这类动词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为数不 多的几个,如“来”、“干”、“搞”等。相比较而言,代词替代受文体的影响不太 明显,比名词替代和动词替代的使用范围广一些。所以,在教学语篇中代词替代 出现的频率较高。 2 2 2 教学语篇中替代的功能 第一,使语言简洁。信息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信息传播的通 道非常广泛。这就要求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应采取更加简洁、快速的方式。教学语 言作为课堂的主要交际工具,也呈现出简洁、快速的发展趋势。替代是语言简洁 的种重要方式,它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 第二,衔接上下文。因为学生要理解含有替代形式的语句的意义,就必须从 上下文中寻找被替代的语句,从而使上下文衔接起来。 3 逻辑连接 31 逻辑连接的含义 逻辑连接又叫“逻辑联系语”,指的是用各种具有连接功能的词语来体现篇章 内部各部分之间语义关系的一种衔接手段。“3 1 通过连接性词语的运用,人们可以 了解句予之间的语义关系,甚至可通过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旬的语义。 “从j b 能e 来看,连接成分是用来明确表达语言片断之问在语义上的种种转承 关系:从位置上来说,篇章中绝人多数连接成分位于句首,在主语之前,j 有少 数位f fr j t p ,在谓语z 前”。1 3 2 教学语篇巾的连接成分 3 。2 ,l 连词、裁词:困爻、巍手、还、也、又 3 2 2 时间词:首先、其次、最后、刚才 3 2 3 顺序词:第x 、其x 3 ,2 ,4 超强成分:漩轰逶舞谖、_ | 蒺囊鬟下、孬 充一点、铱篦方说、举令 例子来说、拿x 来说 3 3 教学语篇中连接成分的功能类型 觚麓素懿稳或看,一个连贯懿篇章必矮爨鸯一定数量豹褥接或努,窝与段戆 排列应该符合逻辑,向与旬在语义上必须具有内在的联系。目前关于连接的具体 分析,通常是根据连接成分所体现的语义关系。郑贵友( 2 0 0 2 ) 把汉语篇章的衔 接方式分麓鏊大类;菇列、霆栗、逆转、颓彦。 3 3 1 并列指的是处于同一主题之下的几个句子所表示的平列、递进、换 言、补究等关系。属于广义的并列关系。教学谮篇中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成分通 害有: 3 3 1 - 1 平列: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主观上来说( 讲) 客观上 来说( 讲) 、另外、另一个 【2 s 】勇骨幺遗珑藏游需拳蚤髓着徐格震奎这祥的变纯呢2 = 查垂我钠说舂 两种效瓷,第一种效应呢就是边际效应,边际效应的递减。什么是边际效蘸的递 减呢? 姿墨二壅煎丝盈垦。璧兰查垂丝星圈:塑:筮兰疲亟生墨旦丛蕉,从 事场泰诱,由于这个价貉秘提高,份捂翡提高,鄂幺专驽题需求量下转。由于价 格提高了,市场的这个需求会下降。另外一个我们也可以选样地讲,由于景点门 票的增加,这意味着或者是说相关的商品的价格上涨,那么就意味着旅游者的实 际收入下洚了,啊,翱对下跨,所以,丛垄叠焘亟盘查垦,这个,随着价格的提 高,啊,价格提高,消费数量就不一样,就会减少。五盐,煎直二仝立亟啦盈旦, 就是当纂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相互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和服务 更具有竞争能力,更嚣有这个谤惑力。比如说( 旅游经济学) 1 2 6 】第二个原因啊第二个原因,全民法制意识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增强。那 么在过去啊,一方面呢,自身合法权黍受侵害鲰人啊,受到这个媒体伤害的人,他 慑于呢舀对新阉媒侉特殊的政治地位,前面讲过,动不动髋给人家扣那种有政治 问题的这种帽子,谁都不敢去啊不敢投诉,不敢去上告,这样一种心理。但是, 另一方面啊另一方面呢,我国的法律也不健全,没有规定公民的哪些权益,没有 明文规定啊公民的哪些权益是不可以、禾容许侵害的,不容许侵犯的。因此呢,i 一 左亟垂胆怯啊,= 主亟垂胆怯,丕= 查亟墨也无法可依。在这种情况下,投诉无 门,无可奈何。因此呢,一直没有出现这种新闻官司。( 新闻侵权诉讼) 2 7 所以除了个人这个因素以外,啊,旅游动机的形成还受两个方面影响, 至塞亟全立亟型嗑。丛圭墨占盔丛,和这个人的什么,这个心理背景啊、爱好或 者他那个审美情趣有一定的关系;丛奎婆旦盂盔进:丛窒丝盘生盔进,旅游动机 的产生也和当时的这个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他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啊,有 着密切关系,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旅游经济学) 2 8 我们的城市化只有3 0 ,所以中国( 除了) 要大力发展工业以外,五= 个很重要的调整就是要加快城市化,必须加快城市化,城市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 是很重要的,你知道吧,城市化可以推动工业化,同时还可以繁荣服务业和第三 产业。( 邓小平理论) 3 3 i 2 递进:而且、并且、加上、再加上、进一步来讲、甚至、再说、特别 2 9 1 旅游成为大家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消费方式,所以呢,这个慢慢地更多 的人走出传统的观念,盐互i 垂城市里的中青年人啊追求这种旅行的环境,巫旦社 会经济条件呢,也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使得产生旅游动机的人越来越多。( 旅 游经济学) ) ) f 3 0 1 通过各种检查来剥夺农民,否则社会主义工业化资金是没办法筹集的。 但是这种政策的惯性到今天还是延续的,再加上我们知道,再加上我们党的各种 政策的制定、执行,特别是执行,( 虽然) 中央政策比较好,但在下面执行起来就 走样了。( 邓小平理论) 3 3 1 3 换言:换句话说、也就是说、( 这那) 就是说、具体地说、或者说 3 1 】旅游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很高,啊,对收入的敏感程度很高,垫鱼垄 说,服务增加很小一部分,很小一部分,那么需求会有更大的这个变动,发生更 大的变动,也就是说,这两个之间的距离要小于另外两者之间的距离。( 旅游经济 学) 32 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数量啊,由于不同 的价格,就可能产生不同的需求数量,盎查亟,啊,丛生适煎,旅游者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专题02 字音、字形和字义(讲义)
- 涉外合伙合同协议
- 2025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614人(河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合同范本
- 营销策略合同协议
- 装修招商合同协议
- 2025工业副产品购销合同
- 银行支付合同协议
- 树脂购销合同协议
- 软件运营合同协议
-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7400字(论文)】
- 周围神经损伤教案
- 五一劳动节假期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例题
-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件)
-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疗指南
- GB/T 20446-2022木线条
- YY/T 0165-2016热垫式治疗仪
- YS/T 922-2013高纯铜化学分析方法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辉光放电质谱法
- GB/T 818-2016十字槽盘头螺钉
- GB/T 6026-2013工业用丙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