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地以9 的速度高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 平有了普遍的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居民收入的地区、城 乡差距正在不断地扩大。尽管适当地合理拉开差距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必要条 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过分的差距显然会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也正因此,目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日益重视。本文主要关注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现象,认为衣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机会存在两个约束,其一是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偏 向城市和高等教育,导致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过低,其二是家庭的收入约束, 现存的收入水平部分地限制了农村孩子的教育权利。这种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导 致了城乡劳动力的受教育数量和质量差异。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受教育程度和质 量是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在劳动力市场中教育是获得高工资 的一个强信号,因而这种教育投入的差异必然会引致教育回报率间的差异。如果 这种差异足够大,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它也是造成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扩 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在明塞尔工资方程的基础之上,利用最近的抽样调查数据估计了我国的 教育回报率,并对城乡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总体上来说我国教育回报率近年来 有所提高,但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城乡之间的教育回报率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投资的差异才是收入差异的根源。由此本文认为,珏须 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矛盾时,必须优先 考虑基础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教育质量,普及真正的义务教育, 才有可能减缓目前城纠史八分配过分拉大甚至极化的趋势,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教育回报率城乡差异收入分配 a b s tr a c t i nt e r m so ft h ef a c to fu n e v e ni n c o m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t h i s p a p e ra r g u e s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si nt h er a t e so fr e t u r nt o s c h o o l i n g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p l a ya n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e n l a r g i n gt h eg a po fi n c o m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u s i n gt h el a t e s ts u r v e y d a t a s e t ,w ee s t i m a t e t h er a t e so fr e t u r nt o s c h o o l i n go nt h e b a s eo ft h eb a s i c m i n c e r - t y p ee a r n i n gf u n c t i o nf o ru r b a na n dr u r a ll a b o r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ef i n dt h a to n t h ew h o l et h er a t e so f r e t u r nt os c h o o l i n gi nc h i n aa r ei n c r e a s i n g ,b u ti t ss t i l ll o w w e a l s of i n dt h e r ei sag r e a tg a p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l a b o r sr e t u r nt os c h o o l i n g t h i s p a p e ra r g u e s m o r ei n p u t st or u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m p r o v i n g r u r a le d u c a t i o n q u a l i t y r a d i c a l l ya n du n i v e r s a l i z i n gc o m p u l s o r ye d u c a t i o na r en e c e s s a r yt or e d u c et h et r e n d o f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i ni n c o m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e r i s a r es u s t a i n a b l e g r o w t h k e y w o r d s i n e q u a l i t y i n e d u c a t i o n ,r a t eo fr e m mt o s c h o o l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 ,i n c o m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2 图表索引 图1 1 分析思路 图3 1 城乡居是人均收入增长与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动比较图一 表31 中学毕业生, t l d 学毕业生升学率及学龄儿童入学率一 表3 ,2 1 9 9 0 2 0 0 2 年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 表3 3 教育经费来源情况,1 9 9 1 2 0 0 2 一 表3 4 学费占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纯收入) 的比重 表3 5 全国城市、镇和乡村的家庭户规模一 表3 6 教育支出构成,1 9 9 6 2 0 0 1 一 表3 7 城乡人均教育经费与教师负担学生数比较 表3 8 城乡全职教师学历程度比较,2 0 0 1 表3 9 城乡分性别1 5 岁及15 岁以上人1 5 文盲、半文盲人口比较 表3 1 0 每十万人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比较 表3 1 12 0 0 4 年广东省珠海市不同学历工资指导价位 表4 1 城乡分段教育水平小时工资率比较 表4 2 变量定义表 表4 3 学历对工资的影响( 以文盲为基准组) 一 表4 4 以l n ( h r s w a g e ) f l , 3 被解释变量的o l s 回归结果( 对方程4 - 3 的估计) 表4 5 以l n ( h r s w a g e ) 为被解释变量的o l s 回归结果( 对方程4 4 的估计1 o m b h h 心 加 ” 丝 丝 玛 勰 如 如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1 引言 1 。1 问题的提出 自1 9 7 8 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地以平均9 以上的速度高速增 长,居民的经济状况日益得到改善,然而,我们也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正在不断地拉大甚至有两极化的趋势。根据 k u z n e t s ( 1 9 5 5 、 的倒u 型假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不平等程度先上升后下降, 劳动者受教育越来越多,一国的收入分配将会越来越平等。然而自改革以来,特 别是9 0 年代以来,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显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平均受教育年限 从1 9 9 0 年的6 ,2 6 年上升n 2 0 0 2 年的7 7 3 年,但是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基 尼系数从1 9 8 8 年的0 3 8 2 快速增自h n l 9 9 5 年的0 4 5 2 ”( k h a n 、a z i z u ra n dc a r l r i s k i n ,1 9 9 8 ) ,再n i 2 0 0 2 年的0 4 5 4 ( 李实,2 0 0 4 ) ,已经超过公认的警界值0 4 。 这表明中国教 i 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合理的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 积极性,对于整个经济而言是有益的,而且是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但是,毫无疑问,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显然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压力,最终 将会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增长。诸多的迹象表明,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富人阶层正在形成。因此,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的效率与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之 间的关系日益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我国的经济稳 定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尽管效率与公平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造成当前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很多,有学者把它归结为发展因素、政策因 素以及体制因素。,如林光彬认为由于社会等级关系格局制约着生产、收入与分 配关系,当前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户籍制度及就业用工制度等等一系列体制必 然产生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林光彬,2 0 0 4 ) 。本文认同这些历史的外生因 素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但也将指出,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个 人劳动生产率间的差异将越来越表现为工资从而收入间的差异。中国目前仍处于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条件下, 劳动仍然是劳动者的主要谋生手段,或者说劳动收入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其他生产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李实估计的基尼系数是1 9 9 5 年0 4 3 7 ,2 0 0 2 年0 4 5 4 ;泰尔指数从1 9 9 5 年的o1 2 2 到2 0 0 2 年的01 5 7 。 。参见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经济研究,1 9 9 7 年第9 期;蔡畴、杨涛: 城乡收入差异的改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 0 0 0 年第4 期。 - l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劳动挣得。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表明,投资于人 力资本不仅有助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对个人在劳动力市场增强自身的竞 争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方式,它的不平等无 疑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差异作为内因在长期中甚至是决定 性的原因。 自上世纪8 0 年代末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以来。,大量文献研究了各种人力资 本投资的回报率问题( b y r o n m a n a l o a1 9 9 0 :m e n gx i n1 9 9 5 ;j o h n s o n g c h o w 1 9 9 7 :z h a n g 2 h a o2 0 0 2 :e ta 1 ) 以及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 赵人伟、李实、 孟昕、j o h nk n i g h t 、薛进军等学者都有做过深入的分析) 。教育投入包括公共和 私人投入两部分,本文试图从私人教育投资差异从而教育回报率之间的差异角 度,分析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并利用最近的抽样调查数据来揭示当前我 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另种可能的因素,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1 2 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理论分析方面,主要分 析了农村教育投资( 包括公共与私人部分) 的不足导致低的教育数量和质量,教 育一方面是提高劳动力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获得高工资的 个重要信号,私人教育投资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在实证分析方面, 主要是利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课题 组关于农民工流动和浙江省企业调查数据集,实证检验了在城乡劳动力工资决定 中,教育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并且城乡教育的回报率之间有多大的差异,这种差 异是否足以影响到收入差距的扩大。 1 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本文拟从公共财政教育投入的不平等以及城乡劳动力的出身、家庭收入情 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出发,考察这些因素引致的城乡劳动力受教育机会的 不平等进而受教育程度和质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认为由于教育是劳动力市场 中一个获得高工资的强信号,其不平等必然影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收入分配的 。在工资制度改革以前,大家都有相同类似的工资,因而这一问题无法也没有必要展开研究。 - 2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不平等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它又反过来作为受教育的一个约束加深 教育的不平等程度。如何打破这个循环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力 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是收入分配差异的主要根源。本文将指出, 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农民私人投资受既存的收入约束的条件下,只能通过公共投资 来弥补,也即政府的教育财政政策必须向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倾斜。具体的分析思 路如下图所示- : 图i 1 分析思路 本文余下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给出了分析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问题的 基本理论框架,主要涉及了教育的作用和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两方面内容。 第三章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探讨了目前的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现象, 分析了引起教育不平等的原因,以及这种不平等给收入分配带来的影响。第四章 中利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课题组的 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教育在收入分配的作用。第五章作了一个简要的结论性评 述。第六章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收异一 一人差一一个的一一了配一 一致分tf_产 一度异一 一 一程差一 一 一育的一 一 一教量一 一 一人质一 孚 一问等一 一 一力平一 一 一动不一 一 一劳育一 一 一乡教一 一? 翮i一 蘧罐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2 理论分析框架 2 1 教育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 配第的著名论断“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暗含了劳动这个人类特有 的能力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开创性 地把一国居民的所有后天获得的能力看作是资本的一部分,并强调了这种资本对 社会财富形成的重要性。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更进一步地强调了人才,特别是 有特殊才能的企业家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教育是一种资本,能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也指 出“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 。尽管那时经济学家已经 开始重视人力的重要性了,看到了人力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由于受所处 时代的限制,未作深入的分析,经济学理论仍然一直把人力视为种单纯的自然 禀赋,直n 2 0 世纪5 0 年代,人们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才逐渐地深入,特别是西奥 多舒尔茨( t h e o d o r d w s c h u l t z ) 、加利贝克尔( g a r y s b e c k e r ) 和雅 格布明塞尔( j a c o b m i n c e r ) 对人力资本的系统研究,人力资本才作为一个 理论迅速地发展起来,人力不再假定为一种外生变量,而是可以通过后天投资来 获得的。 传统的经济学分析都假定了劳动力是均质的,劳动者的技能和熟练程度等像 物质资本一样都是无差异的,因而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也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然而这显然与真实世界不符合,劳动力的能力显然会存在差异,劳动力是异质的。 不同的劳动力具有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而也具有不同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本概 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人的这种异质性。那么什么是人力资本呢? 现代人 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指蕴涵在人身上表现为劳动者的能力 和素质的资本,包括知识、技能、资历、经验以及技术熟练程度,并且这种能力 和素质可以通过诸如教育、培训、流动等后天的投资来获得。加利贝克尔( 1 9 6 4 ) 在人力资本书中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 货币收入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面,在 。转引自赵履宽等主编: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7 5 页。 。- 5 歇z b 8 6 ,而农村仅为3 8 。下图3 1 给出了城乡居民改革以 来的收入增长变动情况以及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动比较 收入水子 ( 1 9 7 8 2 0 0 2 ) 恩格尔系数 ( y u a “) ( ) 9 0 0 08 0 8 0 0 0 7 0 7 0 0 0 6 0 6 0 0 0 5 0 5 0 0 0 4 0 0 0 4 0 3 0 0 0 3 0 2 0 0 0 2 0 1 0 0 0 1 0 0 0 1 9 7 81 9 8 01 9 8 51 9 8 91 9 9 01 9 9 l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 2 0 0 02 0 0 12 0 0 2 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占一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图3 1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动比较图( 1 9 7 8 2 0 0 2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 0 0 3 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第3 4 4 页相关数据绘制。 从反映生活水平高低的恩格尔系数的变动可以看出,尽管城乡居民的食物支 出占收入的比重逐年在下降,但城乡的差距保持在1 0 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另一方 面,受教育的直接费用日益的在上涨,高等教育的学费近年来一直在上涨,学费 占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农村家庭来说,这一比重居然高达 1 6 4 6 。表3 4 显示了这一比例的城乡对比。当然造成这一比例的差异也由另外 的原因,如表3 5 显示的,可能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家庭出于农村现实的考 虑( 如养老等) ,乡村超过三口的家庭比例要比城市高出2 6 5 4 个百分点。在家庭 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人口的增加当然会减少人均收入。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考虑 。施虹:论统筹城乡发展,载王东京主编中国经济观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 0 0 4 年第l 期。 。该数据还不涉及城市居民载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国家补贴,如果考虑这些的话,实 际的差距估计达到5 :1 6 :l 。 - 1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z 理论与实证分析 这一问题的话其实根源也还是城乡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学费占( a )农村居民人均 学费占( b ) 年份 学费 支配收入( a ) 的比重纯收入( b )的比重 1 9 9 71 6 2 0 5 1 6 0 ,33 l 3 92 0 9 0 ,17 7 5 l 1 9 9 81 9 r 45 4 2 5 13 6 3 8 2 1 6 2 09 1 3 0 1 9 9 92 7 6 9 5 8 5 4 04 7 3 02 2 1 0 ,31 2 5 2 7 2 0 0 03 5 5 06 2 8 0 05 6 5 32 2 5 3 4 1 5 7 5 4 2 0 0 13 8 9 56 8 5 9 6 5 6 7 82 3 6 6 41 6 4 5 9 资料来源:转自戚谢美、管晓恰,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学分析,载浙江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皈) 2 0 0 4 年第4 期,第1 5 员。 表3 5 全国城市、镇和乡村的家庭户规模( 单位:) 六人及 地区台计一人户二人户 三人户 四人户 五人户 以上户 全国1 0 1 37 7 01 8 4 13 1 6 92 3 0 61 1 7 97 3 5 城市 1 0 09 3 22 2 3 74 2 9 51 5 2 9 6 7 6 3 3 0 镇1 0 0 8 1 1 2 0 1 43 5 ,4 52 1 1 29 ,4 15 7 5 乡村 1 0 06 8 01 6 0 62 5 2 62 7 3 5 1 4 8 2 9 7 2 资料来源:2 0 0 3 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第1 1 4 页。 家庭的收入水平对教育的影响还在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 的激励不同。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消费,但更表现为是一项对未来的投 资,存在着风险。人们对于教育水平的选择是从教育的收益和成本( 包括直接的 和间接的) 的权衡中做出的。b e c k e r l e w i s ( 1 9 7 3 ) 的家庭教育决策模型,假设 孩子的教育水平是由父母选择的,父母根据一系列外生因素决定孩子的数量和质 量( 包括对学校教育的投资) ,家庭的消费水平等。由于接受教育取得回报的周 期较长,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家庭来说,与其让家里的孩子上学从而将来可能 获得好的收入还不如现在就参加劳动获得低工资来得更为实际。按照消费者会理 性选择投资方式的假设,那么如果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太低,就会 使得农民把更多的钱投资别的地方而对教育的投入减少,而这又导致若干年后城 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差距的迸一步拉大,进而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农 村经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3 3 2 教育机会的公共财政投入约束 上文的分析已经指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存的农村家庭收入限制了农村 劳动力对教育进行的投资,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将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挣得能力从 而收入的差异,如此反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在目前看来只 能通过公共教育投入的增加来弥补农村私人教育投入的不足,也即政府的政策应 该向农村地区倾斜。然而,众多的研究和迹象表明,现行的公共财政教育政策并 不是倾向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尽管也关注于农村教育) ,而是过分地强调发 展高等教育。从表3 6 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每年上涨3 个百分点左右,而中等和初等教育的投入比例则逐年都在递减。 表3 6 教育支出构成,1 9 9 6 2 0 0 1 支出构成( ) 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 高等教育 1 6 31 7 22 0 32 2 82 552 7 8 中等教育 4 3 94 3 74 2 04 1 24 0 03 7 8 初等教育 3 5 43 4 ,73 2 83 1 ,32 9 72 9 6 其他教育 4 34 44 94 74 74 9 总计 1 0 0 01 0 0 01 0 0 01 0 0 o1 0 0 01 0 0 o 义务教育 1 0 0 01 0 0 01 0 0 0l o o 01 0 0 01 0 0 0 乡村 5 7 55 6 65 6 85 585 4 35 8 8 城市4 2 54 3 44 3 24 4 24 5 74 1 2 注: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中等教育指技校、普通中学、职业学校等,初等教育指小学、专业教 育学校和幼儿园。义务教育支出只包括初级中学和普通小学。 资料来源t 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 0 0 3 年v o l 1 n o 3 , 第3 6 5 页。 公共财政教育政策的制定是各种社会力量的不断互动和组合过程,是各种利 益集团相互搏弈过程,在该过程中,我认为城市居民占据优势。首先,农村低收 入集团由于规模较大,组织较散从而为增进集团利益的行动成本比较高,而相比 之下,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富裕集团则对政府的政策选择有着较大的影响。城市居 民可以通过舆论、投票等方式给政府施压寻求“保护”( 如对外来人员的子女收 取不低的借读费等) ,获得种种法规政策获得教育上的照顾。其次,目前“农民 的公民权力仅相当于城市居民的1 4 ( 有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原则为证) “,以致出 现“人多但力量不大”的悖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政府对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符合城市居民的利益,也符合政府一些官员 牟取短期政治利益的要求。首先,因为基础教育产生的正面效应相对来说周期长, 对追求任期内的短期功利价值的官员来说,或许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资于见效更 快的“精英教育”上更有利于其个人政治生涯的发展。近年来,出于各种原因的 考虑,如延缓就业压力,我国高校连续几年都进行了大规模扩招,且不论扩招 是否会带来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问题 ,仅就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整体有效性而 言,我认为是值得思考的。据统计。,每年国家为每个大学生拨付的经费近4 0 0 0 元,而相比之下,每个中学生的经费则只有5 3 5 3 元,小学生更少只有2 5 7 9 元。 其次,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者是城市居民。教育并不是像食物那样的生活必需品, 而是层次相对较高的一种消费品( 或投资) ,因而不同的收入水平对教育的层次 与规模、教育资源的分配当然会有不同的要求,无形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利益集 团,城市高收入集团与农村低收入集团。就教育经费的分配而言,农村许多家庭 连普通中学都上不起,更不要说价格更高的高等教育了。 即使只考虑基础教育投入部分,目前的公共教育政策也是偏向城市的。农村 拥有8 0 的人口,但教育经费的2 3 却用于城市。,农村地区只占全国义务教育经 费的5 5 左右,并且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城市占的教育资源比例越高,趋于越 有利的地位。我国城市义务教育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却主要由农民自己 负担。据统计。,1 9 9 5 1 9 9 9 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中政府财政拨款的比例为 5 3 5 ,教育费附加、集资、学杂费( 包括按规定的和违规收取的) 约占经费总 投入量的4 0 ;而在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中,中央财政支出仅占1 5 2 , 省级财政投入约为1 1 ,一般不超过2 0 ,乡镇一级高达7 8 左右。当前我国农村 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 自1 9 9 4 年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部分地由于配套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没有跟上, 县乡基层政府可以利用的财政资源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许多地方的财政入不敷 。据人民网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 0 0 3 年6 月2 3 日发表的一份有关世界高等教育情况的报告中指 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在过去非常短的时间里翻了一番,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尽管消息令人鼓 舞t 但在农村基础教育尚来得到有效地落实巩固的条件下,片面强诵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社会长期发展而 言,这或许并不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 。在学校的师资、硬件等约束条件下,大规模的扩招显然会对教育的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转自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有关阀题研究合作研究课题组:财政教育投入青关问题研究,财政研究, 2 0 0 0 年第1 0 期第7 页。 。转自施虹:论统筹城乡发展,载王东京主编中国经济观察2 0 0 4 年第1 辑,中共中央党梗出版社。 o 转自宋、擞远、谢子平:乡村债务与公共支出中国乡村债务形成原因和激励探讨,载中国农业经 济评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 0 0 4 年v 0 1 2 一n o1 ,第7 页。 1 9 鱼塑婆查堂婴圭堂焦堡奎 塑直至! 箜塑! ! 堡垒坌里塾窒:墨丝兰壅至坌堑 出,出现数额可观的赤字。而另一方面,在农村,教师的工资主要地是由县乡一 级政府财政承担的,可以想象在农村执教的教师待遇是如何的了。教师作为个人 他对自身进行了成本昂贵的人力资本投资,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事实上在目前 中国农村,教师工资偏低不说,许多地方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发不出教师的工资, 试想这样一种情况下,教师的动力怎么可能充分地激发? 优秀的教师怎么会愿意 去农村执教? 表3 7 和3 8 或许正好反映了这一事实。从人均教育经费看,不论是 普通中学还是普通小学,城镇学生都要远高于农村学生。从教师负担的学生数看, 城镇也要占据优势。在师资质量来看,城市普通小学教师总数中文化程度在大专 及以上的教师比例比农村高出一倍以上,普通中学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则 超出更多。 表3 7 城乡人均教育经费与教师负担学生数比较( 单位:元人、学生人数傲师数) 普通中学普通小学 年 人均教育经费教师负担学生数人均教育经费教师负担学生数 份 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 1 9 9 21 3 9 91 6 2 82 0 1 62 2 8 3 1 9 9 31 3 7 41 6 1 92 0 6 02 3 1 4 1 9 9 4 1 4 2 31 6 6 42 0 9 82 3 7 1 9 9 5 1 4 9 21 7 4 l2 1 1 72 4 3 2 1 9 9 61 1 5 0 0 08 8 4 2 71 5 3 01 7 9 87 0 5 9 74 9 9 82 1 4 32 4 8 9 1 9 9 7 1 6 6 3 5 69 0 0 8 91 5 3 51 8 4 47 3 4 6 55 3 2 ,5 62 1 8 72 5 3 9 1 9 9 8 1 9 3 7 4 【8 5 4 1 71 5 5 81 8 7 58 4 3 3 95 7 0 0 7 2 1 8 32 5 1 6 1 9 9 9 2 0 6 3 8 88 4 5 6 41 6 1 71 9 3 69 3 9 7 56 3 2 0 9 2 1 1 72 4 2 1 2 0 0 0 2 1 7 8 8 38 5 3 3 41 7 0 52 0 0 91 0 3 6 6 97 2 1 9 7 2 0 6 62 3 1 2 2 0 0 1 2 2 3 2 9 5 1 1 2 4 8 61 7 9 3 1 9 9 01 3 7 2 5 88 5 2 3 1 1 9 6 52 2 6 8 2 0 0 2 1 8 2 92 0 0 1 1 9 4 82 1 9 0 均值 1 8 7 1l l9 1 0 5 31 5 6 91 8 2 89 3 8 8 46 3 4 8 02 0 8 22 3 6 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 9 9 2 2 0 0 3 年计算整理而得。其中人均教育经费根据各年年鉴“各类学 校教育经费情况”页和“各地区普通中学( 小学) 分城乡招生数和毕业生数”页相应在校生数计算获得。 教师数通过“各地区中学( 小学) 按城乡和主办部门分的教职工数”获得。中学包括高中和初中。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表3 8 城乡全职教师学历程度比较,2 0 0 l ( 单位:) 全国城市农村 小学教师合格率 9 6 ,8 l9 8 2 69 6 0 4 小学教师文化程度 2 7 4 04 0 ,9 42 0 2 5 在大专及以上的比 中学教师合格率 8 8 8 19 2 3 28 4 7 4 中学教师文化程度 1 6 9 5 2 3 5 19 3 5 在大学及以上的比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 0 0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当然,发展高等教育也是必须的,但是本文要指出的是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 育矛盾时,不论是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还是重点扶持农村经济,都应优先考虑发展 基础教育。这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扩招必然意味着耗费教育资源,这必然会挤占 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在我国总的教育经费总量有限的条件下,从国家的长期发展 来看,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缺乏扎实的基础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 然会受到制约,最终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偏重高等教育,忽视中 小学教育,这与义务教育的原则是相背的。农村地区“普九”尚未普及且辍学率 高的条件下,他们显然不能享受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的好处,即便是一部分 人有可能进入大学,但由于受现有收入水平的约束而上不起大学 。 3 3 3 教育机会不平等与城乡劳动力的素质差异 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与长期咀来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异, 特别是基础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异也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 城乡公共和私人教育投入的显著差异。一方面,由于农村的公共教育投入,诸如 学校图书馆藏书、教室操场数量、师资数量和质量等软硬件设施投入都相对显著 较低,另一方面,由于义务教育并不是“免费”的,许多农民子女因为收入的限 制时常面临着! 觳学甚至更本就上不起学,农村的义务教育实际上是“农村教育农 民办”,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基础教育的产出或者说教育质量会低于城镇。而在中 国当前的高考招生体制下,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录取。陈 。谈松华( 2 0 0 1 ) :“短缺教育”条件下的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公平与效率,教育研究2 0 0 1 年篇8 期第3 页。 。尽管有国家助学贷款,但是面对数量众多的农村学生来说,贷款的数目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 2 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金永( 2 0 0 2 ) 曾从录取分数线的差异研究了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机会不平等现 象。目前我国的高招政策中,对于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有一定的照顾,但从来 没有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可以加分照顾,相反的是对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 大城市则有着这样那样的照顾政策。 教育投入的差异显然会影响到城乡劳动力的素质( 当然素质还包括很多其他 因素,但受教育程度毫无疑问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差异。农村的九年制义 务教育普及率不n 5 0 ,与城市已经普及高中教育形成巨大的差距。根据2 0 0 1 年 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仅文盲率这一项乡村就比城市高出9 个百分点( 见 表3 9 ) 。 表3 9 城乡分性别1 5 岁及1 5 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人口比较( 单位:人、) 1 5 岁及以上人口数文盲半文盲人口数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 总计男文总计男文总计男女 城市 2 4 5 2 21 2 1 7 71 2 3 4 51 4 3 2 93 0 9 61 1 2 3 25 8 42 5 49 :1 0 镇 1 2 4 6 06 2 1 4 86 2 4 5 79 7 5 72 2 2 87 5 2 97 8 33 5 81 2 0 5 乡村 5 7 5 9 02 9 3 0 52 8 2 8 58 5 6 2 22 5 2 6 86 0 3 5 41 4 8 78 6 22 1 3 4 资料来源:2 0 0 1 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 版 2 0 0 2 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第3 5 3 7 页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另有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统计年鉴2 0 0 1 ) ,在平均百个农民劳动力中,不识 字或识字很少占7 6 ,小学程度占3 1 1 4 ,初中程度占4 8 8 8 ,高中程度占9 6 5 。 每十万人口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比较( 表3 i 0 ) 中,随着教育水平的上升, 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地在大专及以上人口数这一档次的,城市的数量 是农村的近3 0 倍( 1 9 9 0 年) 和近2 0 倍( 2 0 0 0 年) ,这也从一个层面部分地反映了 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受益者是城市居民。 表3 1 0 每十万人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比较( 单位:人) 全国城市农村 1 9 9 02 0 0 01 9 9 02 0 0 01 9 9 02 0 0 0 小学3 7 0 5 73 5 7 0 12 6 5 8 2 2 3 5 4 64 0 9 2 64 2 5 5 8 初中 2 3 3 4 43 3 9 6 13 0 3 4 43 5 3 4 22 0 7 9 73 3 2 0 2 高中、职高8 0 3 9 1 1 1 4 61 8 0 7 72 1 0 8 34 3 5 75 3 0 2 大专及以上 1 4 2 23 6 1 14 8 5 98 7 6 91 6 44 8 4 资料来源: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1 9 9 0 、2 0 0 0 ) ,凰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3 4 教育在j 故入分配中的作用 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质量对其就业及收入的重要性得到了大部分研究者的 肯定。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个人收入增长是极其重 要的。夏普、雷吉斯特和格里米斯等人认为,贫困起源于劳动力资源所有权与资 本资源所有权差异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劳动力质量低下( 尤其是受教育的质量低 下) 、技术水平低下、资本存量少与资本积累低、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差异与无效 率以及过高的人口增长率。尽管k n i g h t s a b o t ( 1 9 8 3 ) 指出在二元经济中,教 育的两种相反的效应:结构效应( c o m p o s i t i o ne f f e c t ) 和工资压缩效应( w a g e c o m p r e s s i o ne f f e c t ) 对收入分配会有复杂的影响,教育的扩展对收入分配的总 效应可能是不确定的,但是本文认为在中国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对个人工 资水平的正面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下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一推测,即学历 在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仍然是影响工资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这从各地政 府都制定了不同学历工资指导价位也得到一定的反映( 如表3 1 1 为2 0 0 4 年广东珠 海市的指导价位) 。 表3 1 12 0 0 4 年广东省珠海市不同学历工资指导价位( 单位:元人) 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平均数 学历 年薪月薪年薪月薪年薪月薪年薪月薪 博士及以上1 4 0 3 0 81 1 6 9 2 4 5 7 4 33 8 1 21 3 3 3 31 1 1 15 8 2 0 84 8 5 1 硕士 1 1 8 8 3 59 9 0 35 2 1 7 34 3 4 81 7 0 2 21 4 1 95 7 0 6 74 7 5 6 本科1 0 0 4 6 58 3 7 23 6 4 6 53 0 3 91 1 8 3 89 8 74 1 3 5 93 4 4 7 大专7 0 0 1 2 5 8 3 42 7 0 6 02 2 5 59 8 6 48 2 23 0 4 0 42 5 3 4 高中、中专、技校4 4 9 9 73 7 5 01 5 8 7 8 1 3 2 37 1 7 75 9 81 9 0 2 01 5 8 5 初中及以下2 8 3 5 02 3 6 31 0 1 5 08 4 65 6 9 04 7 41 2 0 4 71 0 0 4 资料来源:南方雕2 0 0 4 0 7 2 8 ,h t t p :啊札s o u t h c n c o m j o b g d s a l a r y d e f a u l t h t m 可见,目前在我国,受教育程度在劳动力市场中仍然是一个较强的获得高工 资的信号,高学历与高收入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一些研究的结论似乎也支持这 一相关性,在我国,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教育回报率是上升的,高等教育的回 。转自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管理世界2 0 0 4 年第4 期第3 9 页。 - 2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报率最高。m a u r e r f a z i o ( 1 9 9 9 ) 的研究结果认为,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 教育是决定下岗、再就业和收入的关键因素。蔡畴等( 2 0 0 4 ) 的研究表明,对经 济活动人口而言,在决定就业地位时,教育比年龄更重要。教育对失业有着非常 强的影响。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比仅受过初等教育者的失业率更低,1 9 9 6 年低 5 9 。对于女性而言,教育对其就业地位的影响则更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 数的上升以及文盲率的降低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劳动力的流动 及农村城镇化:荧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王德文,2 0 0 3 ) 。赵耀辉的以四川省数据为 基础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决定因素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诚然,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地 区教育的不发:逸状态,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还面临着 诸多的困境。如前文指出的,一方面,当前所谓的“义务教育”并不是免费的, 而另一方面,学杂费等却日益上涨,由此必然造成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失学或者 中途辍学。城乡劳动力的教育质量存在的差异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城乡劳动力的教 育回报率之间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假定在重点名牌高校接受高等教育 的学生将来毕业时平均大都能获得较高的工资的话,那么城乡基础教育质量的差 异显然会影响到城乡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地位。这一假定是符合现实情 况的。而在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中,受教育程度仍然是用人单位招聘的一个重要的 指标,政府部门也为不同学历的劳动力制定了指导性工资价位。工资性收入对城 镇居民来说仍然是收入的主体部分。,就农民的收入增长而言,非农收入的增长 是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而非农收入中,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又是其主要来 源。因而,城乡劳动力由于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引致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 进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劳动力市场中就反映为工资的差异。 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能够给带来高的工资收入,也即教育具 有生产能力。教育更主要的作用在于它的配置能力。如果说生产能力主要体现为 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受教育程度所增加的产品产量,那么配置 能力是则指“发现机会、抓住机会,使既定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从而使产出增加 的能力”。,是一种应付非均衡状态的能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拓宽了他 。2 0 0 2 年的抽样谖c 查显示工薪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7 0 ,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 2 。载2 0 0 3 中 国发展报告第1 2 6 页。 。赖德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操表演解说词(共5篇)
- 学度第一学期高三级化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 《田口实验方法》课件
- 《衬衫的结构知识》课件
- 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学生版-专题03:文言文阅读之翻译句子(练习)
- 食品原料运输服务合同三篇
- 电子商务行业推广成效总结
- 铁矿石加工厂建设工程合同三篇
- 咨询行业中HR顾问的工作概述
- 建筑工程行业话务员工作总结
- 河南省驻马店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 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九年级英语期末试题
- 超声内镜穿刺护理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最全
-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培优篇)
- 教练技术工具之:平衡轮课件
- 全国各省市县统计表-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管理案例分析》2023年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4)
- 醋酸加尼瑞克注射液
- 中学查寝记录
- 战略目标新设计-BLM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