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专业论文)论国际教育合作与其对增强我国软实力的启示.pdf_第1页
(国际政治专业论文)论国际教育合作与其对增强我国软实力的启示.pdf_第2页
(国际政治专业论文)论国际教育合作与其对增强我国软实力的启示.pdf_第3页
(国际政治专业论文)论国际教育合作与其对增强我国软实力的启示.pdf_第4页
(国际政治专业论文)论国际教育合作与其对增强我国软实力的启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摘要 教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国际教育合作作为一种国际服务贸易,是一个 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际教育合作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直接或间接对国 家软实力产生影响。研究国际教育合作对于提高一国软实力的作用,借鉴其它国家 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经验,为调整和改进我国国际教育合作的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无疑将有益于我国软实力的增强。同时也要看到,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对发展国际教 育合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际教育合作;国际政治;软实力:硬实力 引言 所谓国际教育合作,一般指不同国家( 地区) 的教育机构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 以不设立新的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以两国( 地 区) 公民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本文所研究的国际教育合作中涉及我 国的部分,主要指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通过缔结国际条约( 协议) 或加入w 1 o 后与其它国家进行的国际教育合作。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国际教育合作的研究特别是 合作机制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国家软实力的概念,由美国的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 0 年代初首先提出。他认 为实力是指影响别人以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威胁、利诱、 吸引等体现出来的,其中的“吸引能力”就是软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同 样重要。硬实力的发展既为软实力提供物质条件保障,也对软实力建设提出了新的 更高的要求。国家软实力的范畴很广,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社会制度、发展模 式、民族凝聚力、文化吸引力、国际影响力与形象等等,其核心在于价值观,而价 值观的形成与教育息息相关。国家软实力在国际政治较量中就是力争做到“不战而 屈人之兵、屈人之心”。目前,学者们对国家软实力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2 0 0 3 年3 月。 。国家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2 0 0 4 年6 月。 。杨鸿玺,“软实力”、文化外交与国家形象h l t p :伽柚c h a ,g m 砒c i 妇h o 4 s p x ? i d = 5 0 5 3 ,2 0 0 5 年1 1 月1 4 日。 1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一、国际教育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 一) 国际教育合作简述 国际教育合作一般指不同国家( 地区) 的教育机构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不设 立新的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两国( 地区) 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日内瓦w 1 d 统计和信息系统局按服务的部 门( 行业) 的不同,把全世界的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1 2 大类:( 1 ) 商业服务:( 2 ) 通信 服务;( 3 ) 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 4 ) 分销服务;( 5 ) 教育服务:( 6 ) 环境服务:( 7 ) 金融 服务;( 8 ) 健康与社会服务:( 9 ) 旅游及与旅行相关的服务;( 1 0 ) 娱乐、文化与体育服 务;( 1 1 ) 运输服务;( 1 2 ) 其他服务,下分1 4 3 个服务项目。教育服务( e d u c a t i 衄a ls e n r i c e s ) 属于1 2 类服务贸易中的第5 类,按各国公认的中心产品目录 ( c 锄t r a lp f i o d u c ta 船s i 6 c a c i o n ,简称c p c ) ,在项目上又分为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 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及其他教育服务五类。w i o 服务贸易总协 定第1 3 条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 核定例外领域) ,凡收取 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贸易服务范畴o 。 国际教育合作是到二战后才开始规模化发展的。初期的国际教育合作表现为国 家行为,蕴含着较多的政治取向。留学生的交流主要是作为政府、官方机构和组织 间的合作、互换和公派,或者作为对外援助项目进行。如战后英、法等国,制定了 一系列吸引政策和措旌,吸引其原势力范围国的留学生;德国虽在战争中丧失了全 部殖民地,但当经济恢复后,便开始增加投入,推动海外德国语言文化的传播,投 资外国留学生教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提出了到 2 0 世纪末吸收1 0 万海外留学生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并以之作为追求成为政治大国 战略的重要部分;前苏联曾接收了很多来自亚非拉国家的留学生,也主要是作为对 亚非拉国家的援助项目来进行,显示出很强的政治色彩。中国早期的来华留学教育, 也体现着这种取向。 进入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冷战的缓和,国际竞争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 国际教育合作也越来越多地渗透着追求经济收益的思维和趋向。一些发达国家开始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关于w i d 教育服务贸易的背景资料,中国教育报2 0 0 2 年5 月。 。赴澳网,中国国际教育交流现状调查报告h n p :, w 啊邪s f r a u a 啪y o r g ,n e w 蚺h o 啪c w 8 2 勰p ? 卜k w s i d = 4 2 5 ,2 0 0 5 年7 月6 日。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数出现较快增长。 总的来说,我国国际教育合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合作项目( 机构) 和就读学生数量可观。截止2 0 0 2 年底,全国共 有7 1 2 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项目) ,共有5 6 8 所高校拥有接受国际学生的资格, 已与1 7 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有1 1 万多外国学生在这些高校中学 习。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相对集中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及大中 城市,如上海( 1 1 1 ) 、北京( 1 0 8 ) 、山东( 7 8 ) 、江苏( 6 1 ) 、辽宁( 3 4 ) 、浙江( 3 3 ) 、 天津( 3 1 ) 、陕西( 2 9 ) 、广东( 2 7 ) 、湖北( 2 3 ) 等省市。 再次,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如:美 国( 1 5 4 ) 、澳大利亚( 1 4 6 ) 、加拿大( 7 4 ) 、日本( 5 8 ) 、香港( 5 6 ) 、新加坡( 4 6 ) 、 英国( 4 0 ) 、台湾( 3 1 ) 、法国( 2 4 ) 、德国( 1 4 ) 、韩国( 1 2 ) 等。 另外,办学层次分布全面,包括了高中、初中、幼儿园、职业学校、中专、学 士乃至研究生,其中以硕士项目为主,共计1 1 2 个,学士项目次之,共4 9 个。 同时,教育合作专业覆盖面广泛,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 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外国语言文学、计算机信息、经济学类、艺术类、 教育学类等,不同于以往的比较单一的语言类和中医学。 最后,教育合作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并相对灵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 分别从办学资格、办学方针、设立程序、组织管理、教育教学、资产财务、法律责 任等方面对合作办学进行了规定,使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具体的教育合作中大多实行自主招生考试,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准入和 教师进入等方面,结合用人部门和学员的需求上有较大的灵活度,引进外文原版教 材和外方师资的比重较大并广泛采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o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h t t p : 玛啊c d u c 蚴0 3 0 4 0 7 3 0 8 1 6 2 8 曲t i d l ,2 0 0 3 年4 月7 日 。唐晓萍,中国一东盟教育台作机制初探,学术论坛,2 0 0 4 年第4 期。 6 硕士学住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二、国际教育合作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分析 ( 一) 国家软实力的内涵 二战之后,美国文化魅黧稳慧豳凹弼望j 整p 两辩掣毓苇副耸塘蕊出捕塔 瞄倦霎剐# 羞副婴i 埋潺淫鹰甚骚协馥誊蹦薅吐期冒学教育酮疆。展靶祚甜r 醭型 丽即墅烘萋刭唑掣;墅如勤群姒更醒,馨匙墓翌艮嘲函丝一刀9 自驾纠自| _ 丘惕j 弛 d 孰型轴薪# 萝薪“鞘酣露前,全球有超过2 7 0 万的学生在国外学习,留学生的主 要输出国有美国( 2 0 0 4 年输出留学生约1 9 万人) 、中国( 目前中国有超过5 0万人在国外留学,2 0 0 5 年度 中国输出留学人员达1 1 9 万人) 、印度和韩国( 韩国目前有超过1 8 万人在国外留学) 等国家。世界留学生输入大国依次是美国( 截至2 0 0 4 年底,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 约8 9 万人) 、英国和德国,我国也是留学生输入大国,现有大约1 1 万名留学生在 我国学习。目前国际教育合作越来越显示出其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 的影响。 ( 二) 国际教育合作迅速发展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经济与教育有着特殊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全球化 是国际教育合作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容置疑的客观趋势,已经 并正在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教育合作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形 式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项内容,必然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必然 带动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更深程度开发、利用和交流和重新配置,同时迫使各国 的教育资源向其他国家开放。 其次,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同时带来人才需求、人才标准的 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人才并选派到世界各地, 人才将更经常地进行全球性流动,这就导致人才培养和使用标准的国际化。从事跨 国经营的经理和员工不仅要熟悉国际经济运行的规则,更要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与合作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因此,人才 培养和使用标准的国际化在客观上促进了国际教育合作。 再次,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脑等为主体的现代信息网络的建立已 经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网络无可比拟的性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形成了全球性信 息一体化、同步化,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快捷的网络使各大学成 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学术、教育的共同体,大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术交 美元,钢产量为3 2 0 0 万吨,外汇储备为1 0 0 0 亿美元。,这些指标对于一个拥有超 过1 0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应该说是较低的,由于印度综合“硬实力”不强,即使印 度在其文化、艺术方砸成果丰富如印度每年的电影产量数目可观,但是印度在国际 事务中仍然没有多少实质影响力,国家“软实力”也明显不足。 而对“硬实力”很强的国家来说,如果“软实力”跟不上,它们的国际影响也 要大打折扣。日本就是一个例子,日本在许多行业( 像汽车、钢铁、半导体等) 都 领先或相当于美国,它的“硬实力”( 除军事之外) 几乎可以和美国媲美,但是, 由于日本没有政治价值上的感召力,通俗文化也无法和美国竞争,另外日本社会的 自我封闭及排外的国民特征显得毫无吸引力,再者,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有很 沉重的历史包袱,同时由于日本对二战历史的“赖账”,日本没有国际道德权威来 施展其影响,此外美日建立军事同盟又使日本丧失了极大的外交主动权,因此日本 在国际社会中没有相应的地位,东京的国际影响力只能靠“经援外交”来支撑,这 种仅靠金钱来维持的国际影响力是不能长久的,2 0 世纪9 0 年代,当日本经济停滞 不前、不得不削减“经援外交”时,东京的国际影响力就更不如从前了。 发展国家软实力并不能够一劳永逸。美国从建国以来就一直重视塑造软实力, 并服务其对外战略扩张的现实需要:早在美国建国初期就大力推行基督教式的自由 民主价值观,随着国力的上升,美国又先后提出了具有煽动性和迷惑性的门罗主义、 威尔逊主义,在国际上树立了与老牌殖民帝国不同的新殖民主义形象,使美国的国 际吸引力大为增强,并曾一度被美化为“异教徒的逃难所”、“世界的乐土”、“民主 的灯塔”,各国人才纷纷涌入美国,特别是在吸引留学生方面,二战胜利后走上顶 峰的美国成为各国留学生的集散中心,其中又以亚洲学生为主,其背景正是美国为 了对亚洲在政治上进行渗透、文化上施加影响。冷战结束初期,美国的新自由主义 模式、三权分立、多党制度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的典范,华盛顿模式一度 为各国所垂青,美国的可口可乐文化也横扫全球,可以说,美国的软实力同其硬实 力一样,独霸全球。但近几年来,由于布什政府推行新现实主义路线,追求霸权、 武力与单边主义,从波黑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的单边黩武政策日 益突出,引起世界范围的反战反美高潮,在国际上的形象不断恶化。据有关民意测 验数据显示,美国在世界上四十多个国家的吸引力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新自由主 义在拉美、东南亚等许多国家纷纷碰壁,美国的文化渗透也遭到许多国家民族主义 的抵制。可见,软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硬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效果,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甚至在某些方面达到硬实力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程瑞声,中国与印度经济的比较,h l t p : 椰啊c - e c o n o l i c c 0 i n 血五d ,8 3 3 1 h t m ,2 0 0 4 年1 2 月2 2 曰。 8 硕士举住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既然软实力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提高国家软实力就成了每个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二)影响软实力的因素 首先是政治影响。事实上,为增强本国软实力,扩大本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 力和吸引能力,各国都在竟相推销自己的社会发展模式与成就。如前所述,由于美 国过去一直重视软岗窗誊茸千! ;蠡懿一浑蝣碱难翦“罚鹜甭寿鹱爰趟。8 寄垦彳企 程9 ;4 萄订誓煞即4 ;鼗葡镌醛舀甄醒轿菲:萁籍 i 丰慈刃乙囊蛸妨驱驵? 恽牟篇 嚣新载为丞器瓢粪i 韵莹扪昏耐酬霸斟型雾i 荔j 阿 鲢“兹锊鹾晒薛巍。善缆崭 馀答犟露碧竖娶囊瑟嚆擅饵曲落瞿矗i 并爱簪心善嚣;囊五 别霎堑终年爵鹜: 理濑隧h ;毒滴烫滴弦沥写瓷酹曩型誊避函醛0 融妾雕剐;柔聪辱酾社孙矾醵目 的晒萌i 酌辩舞著罐糟撬囊甜蒂由雷晕罅的,当时他是作为优秀的贵族青年被选 拔赴中国留学,同行的有阿倍仲 麻吕等人。据记载,当时有不少外国人在华一住几年或几十年,这些人刻苦学习中 华文化,并参加了中国科考。据分析,考中唐朝进士的外国人,其归国后的地位, 应远高于今天的海归博士,因此,来华留学在盛唐时期的许多国家中都是备受推重 的,国家软实力对教育合作趋势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近代以来,外国学生来中国 求学的人数仍然络绎不绝。到了建国初至1 9 7 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期间, 来华留学生基本是中国政府为给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友好国家培养人才而招收的,据 统计,自1 9 5 0 年至1 9 7 8 年的2 8 年间,全国30 余所院校累计共接收培养了1 2 8 0 0 余名留学生,他们几乎全部由我国政府提供奖学金。1 9 7 8 年到1 9 8 9 年间,外国自 费留学生开始进入中国,到1 9 8 9 年全国共有2 50 0 余名白费来华留学生。1 9 9 0 年至 今,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随着中 国的日渐崛起和中国高等教育质 量的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规模以年均增长3 0 以上的速度迅速扩张,是来华留学 生教育事业迎来的空前大发展时期,高等学校成为 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主体,自费 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最近几年已经超过来华留学生总数的 9 0 。外国人来华学习的渠道和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可以申请政府问合作协议规定 的奖学金名额,可以通过高等学校之间的校际学生 交流渠道,可以通过中介服务机 构,此外,还可以个人申请。据统计,从1 9 5 0年我国接收第一批来自东欧国家的 3 3 名留学生至2 0 0 4 年,来华留学生累计已超过6 3 万人,其中1 9 9 2 年2 0 0 2 年的 十年间累计达4 1 万人,仅2 0 0 2 年,来华留学生的总数就达到8 5 8 2 9 人。这些来华 留学生中,有1 0 多位先后担任本国的驻华大使,目前,来华留学毕业生已遍布在 世界1 7 0 多个国家,他们正在为本国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本国和中国的交流与合 作发挥着积极作用。另外,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 专业也由起初的中文、中医等传 硕士举位论文 m a s t e r s t h e s i s 点,这些特点直接或间接对国家软实力产生影响: 作用之一,由于教育既是文化的推动力,又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教育本身具有 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教育过程即是文化传播过程。进行国际教育合作的两国无 论是哪个国家的留学生教育、课程的选择、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质量体系的认证, 无疑都同时包含着对对方国家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同时,有交往,就有沟通,两国 教师、学生观念互相影响和渗透乃至一定程度的融合,促使他们的文化习俗、文化 特质在具体教育过程有一种好的契合,也就是说这一过程是一个文化交流融合的过 程,将会导致国家问文化的“碰撞”和“竞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家的软实力 的发展。如果在整个教育合作过程中,通过外籍教师和外来留学生为载体进行文化 交流,善于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我们的国家 和民族将更加得到其它国家的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走得更远,我们的国家影 响力将会更大,我们的软实力将会更强。 作用之二,教育合作作为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的一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其世界市场越来越大且利润可观,w t d 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 3 条规定除了由 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 教育服务贸易范畴。贸易形式的国际教育服务己经在某些国家成为一项主要的贸 易,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教育服务贸易分别是本国第二、第四和第五大出 口业。它们的教育出口值,占本国服务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分别是1 1 6 ,4 9 和 3 8 。 英国是最明确提出以教育服务贸易获取收益的国家,也是教育服务贸易最大的 赢家。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英国改变过去以强调援助和交流的做法,取消了对来 自非欧盟国家留学生的学费补贴,代之以全额收费。1 9 9 9 年,英国首相布莱尔更是 明确提出,希望英国的教育产业能在2 0 0 5 年夺得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四分之 一的市场份额。据2 0 0 3 年英国官方公布的资料,海外学生已占到英国大学生总人 数的1 2 ,伴随着日益膨胀的赴英留学大军,是从各国滚滚流出的金钱跑到英国人 的口袋里,每年为英国带来数十亿英镑的收入。以中国在英留学生为例。每个留学 生每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平均约为1 5 ,2 0 万元人民币。扣除国外产生的部分,按每人 每年平均1 0 万元人民币计算,中国现在每年流向英国的资金在6 0 多亿元人民币, 英国是中国教育服务贸易最大的入超国,也是中国自费留学最大的获益者。 据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统计,截至2 0 0 4 年在德国各高校注册的外国留学生人数 已超过1 8 万人,占全德国大学生总数的近9 ,与2 0 0 3 年相比增长了l o ,5 。德 国由此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接受国。 1 1 澳大利亚明确提出“把援助变成商贸”的口号,并把移民政策与留学结合起来, 扩大接受自费留学生的数量。2 0 0 0 年,外国留学生为澳洲经济带来的收入达3 7 亿 澳元。 新西兰则声称:教育产业对新西兰未来具有关键作用,希望通过教育服务贸易 改变其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状况。近年来,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已成为其新的最大 出口行业。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国际教育已经是美国的第五大创汇行业,每年收入达 1 2 0 亿美元。以中国赴美留学生为例,虽然由于美国采用的签证政策,使进入美国 的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能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再加上个人打工或亲友资助等因 素,估计每人每年平均在2 万元人民币左右,因此因教育由中国流入美国的资金年 总数仍然在1 5 2 0 亿元人民币。 总之,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教育合作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使国家国际贸 易的总量得以扩大,国家国际贸易的质量得以提高,通过增加国际贸易来增强国家 硬实力这个基础,从而间接提高国家软实力。 作用之三,国际教育合作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际化的人才。到外国留学归来 的学生们无疑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他们学习到外国先进的知识,得到了更加科学的 技能,能够更加充分地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这是在国际上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 要条件。比如,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改革开放以来的留学归国人员占绝大多数, 在工程院院士中,其比例也超过了5 0 。在百所高校中,校级领导的5 1 、院系领 导的3 5 均有过留学经历,下述人员具有出国留学经历的比重分别为:院士7 6 , 博士生导师4 5 岁以上为5 5 ,4 5 岁以下为5 8 ;在我国的著名大学中,留学归国 人员在学术领导骨干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重点大学。另外,在高等院校和科 研机构中有一批具有国际经验的主要领导管理骨干。这些人才及其所带动的团队是 国家科技、军事以及经济发展并促进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的不竭源泉。 作用之四,留学归国人员成为扩大本单位、国家与国际社会交往的辐射源,尤 其是成为我国与国际学术界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国际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与交流对年轻人学习在国际市场中运作是十分重要的,有7 7 3 的留学归国人员认 为自己的留学经历,对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程度很大。即使是滞留国外的留 学生在传播我国文化、开展民间外交、促进我国与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 沟通、维护祖国统一、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等方面 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即使是留居海外的公派( 自费) 留学人员都是我国在海外储备 着的高级专门人才,大都在想方设法直接或间接地为祖国服务,他们在传播我国文 1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化、开展民间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已成为在海外维护我国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扩大我国影响的重要政治力量。 作用之五,有利于提高国家教育的知名度,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竞争力。知识无 国界。对教育系统来说,强大的国际教育元素是十分重要的,国外的思维方式对本 国教育事业的影响帮助提高了教育水平。目前,我国的高校在知名度、竞争力等方 面还远远比不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这其中有众多的影响因素,但是我国高校同 境外高校的交流不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通过中外教育合作,可以提高大学的开放 程度。如清华大学在国际教育合作中经常聘请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跨国公司的总裁 到清华大学讲课,中国人民大学每年1 0 0 人以上的国际会议有7 0 多个,等等。同 时,在教育合作中展示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无疑会对提高我国高校的知名 度和竞争力大有裨益,同时还可以通过高等学校这条纽带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 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影响度、增强我国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国家软实力。 作用之六,国际教育合作使我国几乎所有学科的知识,包括学术思想、理论和 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更新,创设了一大批曾经空白的学科,陆续引进了 大批新教材以及新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学科建设和教育的水平,对学校 中学习到一些活生生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内容。同时国家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内 急需、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不断改进我们 强我国软实力。 作用之七,国际教育合作有利于促进我国在有关或相近的制度的建设更加适应 国际化进程。国际教育合作在我国虽然已经初具规模,比如,改革开放20年出国 留学人数总数超过近代百年的总和,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1d几年,又超过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只有短短几个年头,仍然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运作机 制、保障体系等,许多工作甚至可以讲是从零开始,有的地方,行政管理与教育市 场运作的划分不够科学,实现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路子仍然很长,促进国际教育合作, 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两个国家的教育管理制度造成一定程度的互相磨合,这种互相 磨合在一定条件下将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过程,有利于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 等教育事业逐步走向国际化,有利于促使我国教育合作更加迅速、健康、全面的发 展并为增强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用之八,国际教育合作有利于促进外交关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 国际教育合作过程中,两国学生互来互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必然带动两国人民 之间互相了解、互相沟通,必然更有利于发展友谊、促进共同发展,这对两国外交 关系影响巨大,而外交关系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促进国际教育合作必将直接或间接增强国家软实力。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j s 澳大利亚则专门制定由学生对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办法,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 效果等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检查。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特别重视在境外的办学质 量,1 9 9 5 年专门颁发了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实旅准则,特别强调办学水平和 办学质量,并对有关合作办学活动进行质量抽查,从而保证了该国高等教育的国际 声誉。新西兰政府为提升海外形象并加强优秀学生和教师的国际交流曾着力加强新 西兰与主要国家之间教育往来并提供新的推动革新和多样化的手段,并在2 0 0 4 年 提出价值超过2 4 0 0 万美元的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国际教育事业。该项预算案包括将 建立4 0 0 项国际学生奖学金和留学奖以及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市场开发和产业创新 的基金,从而建立新西兰作为受教育目的国的良好声誉,并保证新西兰国际教育行 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增长。其工作重点将着眼于确定留学生提高学业的最有效方法, 包括发展确立良好的运作模式和质量保证指标,扩大新西兰海外办学机构中教育质 量保证的范围,加强质量管理等。这样就大大促进了困际教育合作健康发展:首 先是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升国家软实力:其次是抢 占了国际教育市场,为国内剩余的教育资源寻找出路,高校可以把合作办学收入作 为其教育投入的有效补充,实现经济利益,高等教育的这种产业化运作为某些国家 的教育开创了崭新的出口创汇纪录,这就在经济上增强国家软实力从而间接提高国 家软实力;再次是接收到了全世界的优秀专门人才作为教育对象,产生了良好的社 会效益,不断扩大高校乃至整个国家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同样有利于提高 国家软实力。 ( 二) 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教育合作由来已久,而上规模的出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教育合作 是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也必然会发现一系列的新 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参考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将对解决我国如何进行卓有成效 的合作并利用这种合作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问题有所启发。 目前是各国纷纷“抢夺”外国留学生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市场的扩张,国际教育合作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机会难得,我们要 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对教育合作历史的分析,充分认识教育合 作对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科学决策,灵活处置,不仅强调传统的国际教育合作 的静态收益和经济收益,更要寻求动态收益和非经济收益,最终使国际教育合作成 。魏能涛,自费留学成主流世界教育市场争夺中国留学 型蓉鳝霪翼鋈蓬篓羹,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为增强我国国家实力特别是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如果中国以其臼渐先进的科学技术 为依托,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推进教育合作,那么可以得到教育合作这项国际贸易的 经济利润,而且在推广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影响国际政治潮流的过程中也将不无裨 益。要增强国家软实力,就需要不断促进国际教育合作良好的发展。如果我们在观 念上不够重视,坐失良机,将会失去一条作为强国特别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高效益 的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国际教育合作虽然规模不小,但与国家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仍有较大 距离,比例仍然偏低,这与我国人均经济水平较低有关,中国的教育合作市场仍然 有待开发。按照韩国人口4 8 3 8 万人计算,有1 8 7 万人到国外留学,占0 4 ,照此 比例,中国人赴海外留学发展的人口比率仅为其1 1 0 。参照拥有3 亿人口的美国, 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报告指出,在2 0 0 3 2 0 0 4 学年度,共有5 6 万名外国学生到美 国留学,而同一时期,共有1 9 万名美国学生赴外国留学,在我国,2 0 0 3 2 0 0 4 学 年度只有不到1 2 万人赴国外留学,按人口比例计算只相当于其1 ,8 ,人才越是国际 化,对国家软实力越具有增强作用,越有利于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教育合作要制定明确的合作规划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 化背景。一个成功的教育合作必须规划先行,统筹考虑,超越现有地域、覆盖现有 社会背景并明确教育合作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才能实现。国际教育合作管理水平 对于海外教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组织严格、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选拔优秀 教师,科学设置课程,控制教学质量。 国际教育合作过于集中某个国家并不是一件好事,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 来,美国一直集中了约全世界三分之一左右的留学生,这是由于对于中国人来说, 赴美留学更有着特殊的历史和意义。从第一批留美学童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 先河,到百年之后,又是赴美的第一批访问学者拉开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出国留 学教育的序幕。所以新时期出国留学的大门一开,美国便成为最热门的留学目的国, 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内地开放留学的头2 0 年,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出国留学者约3 0 多万人,其中仅美国就达1 6 万多人。出国留学过于集中一国,不符合博采各国之 长的原则,同时也带来其它一些闯题。 要善于学习国际教育合作的新方式。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通过商业运 作的方式,将一国的几所高校联合起来成 x 顾士学住论文 m a s t e r st h b s l s 化的发展。这对我国的国际教育合作事业不无启发,国家要鼓励民间积极参与, 鼓励高校之间和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国际教育合作,如果企业参加了合作,就有可能 把更多的资源吸引进来,同时又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并促进教育合作的可 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国际教育合作发展了,国家软实力也上去了。 客观看待教育合作过程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中文热”就要进行“冷思考”, 不能以为目前汉语学习热已经很高了,必须看到,在美国,目前有1 0 0 万名美国学 生正在学习只有7 0 0 0 万人使用的法语,而只有不到5 万名学生在学习有十几亿人 使用的汉语,而且从h s k 的需求来看也不像韩国等亚洲国家那样多,远远不及英 语托福在世界的影响,我们不能因此妄自尊大。必须知道,任何超越地域性的语言 现象,都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条件下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的较量,即使是在英语成为世 界强势语言之前,拉丁语、世界语、法语和德语都曾出现过强势,如第一次世界大 战前后,当时德国经济风驰电掣,2 0 多年间平均每年出现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德 语曾取代英语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语言。但随着这种语言的母语国家经济政治影响 力下降,语言强势纷纷不复存在,有的甚至已经边缘化。语言发展的规律是这样, 教育国际合作也是相类似的。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上去了,我们国家的市场扩张了, 我们国家的投资利润增高了,我们的软实力越是增强了,我们的语言就越受欢迎。 在国际教育合作要保障教育主权与文化主权,要有一些硬性指标切实防止文化 渗透,保障国家软实力的增强而不是丧失。这种政策要有好的操作性,真正在教育 合作过程中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增强我国的软实力。虽然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对中外双方的资格和权利进行了规定,但随外方投入人 和物的多寡不同,可能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存在权力的博奕。另外,境外教材的引 入也潜在着文化侵略的可能。为了提高国际教育合作作为一种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 要途径的作用,要有一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