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E M R与 E S Dppt课件.ppt_第1页
浅谈 E M R与 E S Dppt课件.ppt_第2页
浅谈 E M R与 E S Dppt课件.ppt_第3页
浅谈 E M R与 E S Dppt课件.ppt_第4页
浅谈 E M R与 E S D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EMR与ESD,基础知识解剖,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消化腺: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唇腺、颊腺、舌腺、食管腺、胃腺、肠腺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肛管,基础知识解剖,食管:总长约25cm,三个狭窄。小肠:总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总长约1-1.5m,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基础知识解剖,盲肠:长约6-8cm。阑尾:长约6-8cm。结肠:升结肠:长约15cm;横结肠:长约50cm;降结肠:长约20cm。乙状结肠:长约45cm。直肠:长约10-14cm。肛管:3-4cm。,基础知识消化管壁构造模式图,粘膜层(mucosa)粘膜下层(submucosa)肌层(muscularis)浆膜(serasa),经典的大肠隆起型病变,消化内镜医生的梦想,早期发现并及时切除内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病变,一直是内镜医生梦寐以求的目标。肿瘤性息肉的检出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和人们对肿瘤疾病的重视和消化内镜各项技术的开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推动了内镜切除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患者在避免外科手术的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内镜下治疗设备,内镜下治疗设备,息肉切除术,1.直径小于0.5cm的息肉,一般可直接采用电切术、热活检钳咬除术。(临床最常见)。2.有蒂息肉:较小的有蒂息肉可采用直接圈套的方法。,常规圈套法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2.有蒂息肉:如果蒂部较粗、较宽或怀疑有粗大血管,可先用尼龙线圈套结扎后再电切。3.广基息肉:一般采用EMR或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LST各型内镜下形态结节混合型,结节混合型表面亦呈颗粒状,但颗粒大小不一,病变周边或中央混杂有较大的结节样颗粒,其最大直径常超过3毫米.,LST各型内镜下形态结节混合型,LST各型内镜下形态扁平隆起型,扁平隆起型表面无颗粒,呈扁平样改变,周边常呈伪足样向四周突出,其整体外观类似于花瓣状外形;,颗粒均一型,直肠颗粒均一型LST病变。,颗粒均一型,轮廓非常清晰,表面可见均一大小的颗粒样。,EMR(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对胃肠道早期癌、平坦型腺瘤及粘膜下肿瘤可以应用该技术行内镜下切除,经典的EMR技术包括:粘膜下注射法粘膜切除术(EMR术)、粘膜下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PiecemealMucosalResection,EPMR术)、透明帽辅助法粘膜切除术(Cap-EMR术)及附加外套管透明帽辅助EMR术。,粘膜下注射法EMR术:,已成为标准的平坦型病变内镜下治疗方法。适用于直径在20mm以下的早期癌及平坦型腺瘤,在日本已广泛应用,国内多数医院已成功开展此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注射法粘膜切除术(EMR),横结肠LST病变,EMR术切除成功。,注射法粘膜切除术(EMR),横结肠LST病变,EMR术切除成功。,EMR术乙状结肠粘膜内癌切除,横结肠早期癌切除,横结肠早期癌切除,IIc型早期大肠癌EMR切除,注射法粘膜切除术(EMR)优点和缺点,优点损伤小,适用于结肠各部位的病变;对肌层无损伤,如操作正确,可避免穿孔危险;对小型平坦型病变可一次切除干净;出血发生率低,配合钛夹缝合可基本防止出血发生;切下标本电凝损伤小,便于病理观察。缺点操作难度较大需用特殊器材(注射针及带钩圈套器)不适于较大病变,注射法粘膜切除术(EMR),进针部位选择:可选择病变口侧或肛侧的边缘进针,以口侧为佳,对病变深度较浅的病灶亦可于病变中央直接进针;进针深度:以进至粘膜下为最佳;生理盐水注射量掌握:对直径10mm大小的病变,一般注射2-5ml盐水即可,大者可适当增加注射量,如注射量超过5ml而病变尚无明显隆起,则表明进针过深已达肌层,此种情况易致操作失败;电流选择:尽量选择切割电流(cut),亦可用混合电流,但应避免用凝固电流,否则易损伤肌层,并可使切下标本产生电凝损伤。,EPMR术(粘膜下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与标准的注射法EMR术原理相同。适用于直径在2030mm的大型平坦型病变,超过30mm的病变日本内镜学会建议外科手术处理。,2019/12/15,31,可编辑,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适用于较大的平坦型病变,对大型的LST而言,EMR术无法一次切除干净,采用EPMR是最佳办法,否则,需外科干预。但对于很大的病变,EPMR术操作难度很大,要求术者具备较高的技巧,如无把握,最好转交外科处理。,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直肠LST病变内镜下注射法EPMR术。先从病灶周围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分片将病变切除,先切除病变中央部,再切除周围残余病变,共分三次,最后病变全部切除干净。.,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前一患者行EPMR术后一月复查,见原病变残基形成一线状浅疤痕,周边粘膜集中,染色后更清晰。,EPMR术直肠巨大粘膜内癌,EPMR术直肠巨大粘膜内癌,直肠巨大LST,直肠巨大LSTEPMR术后8月复查,Cap-EMR术(透明帽辅助法粘膜切除术)适合于胃及直肠的小型粘膜下肿物,尤其适用于直径在10mm以内的无转移证据的类癌。附加外套管CapEMR术(附加外套管透明帽辅助EMR术)目前仅在日本个别医院有应用。国内尚未见报道。,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可用于切除平坦型病变,缺点是容易切除过深,引发穿孔危险,适用于具有较厚肌层的食管、胃及直肠等部位的病变。,直肠类癌透明帽切除,Cap-EMR术,Cap-EMR术,放大内镜观察:IV型Pit,Cap-EMR术,放大观察,接合部有残留腺瘤,放大观察:残余腺瘤完全凝固,外套法CapEMR方法,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优点和缺点,优点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对较小平坦型病变一次可切干净对小型粘膜下肿瘤尤为适用无须特殊器材缺点切除深度不易掌握易损伤肌层,有引发出血和穿孔危险不适于较大病变,ESD(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是指直接沿粘膜下层分离肿瘤将其完整的切除。相对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而言,ESD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肿瘤的残留和复发。ESD对早期胃癌整体的切除率为96.7%,明显高于EMR的62.6%,但同时对内镜医生有更高的技术要求。,适应症,1.食道早癌,Barrett食道,平滑肌瘤,脂肪瘤。2.早期胃癌,直径大于2cm。3.早期结肠癌,扁平大息肉。4.老年患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其他原因不愿意受术者。5.病理为重度不典型增生。,ESD步骤,1.标记2.粘膜下注射3.边缘切开4.剥离,电凝标记,抬举征,粘膜切开,剥离,并发症及处理,出血:(发生率10%-25%),根据医生操作的熟练程度选择内镜下止血方法,局部电凝、酒精注射、钛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