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马说》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马说》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马说》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 【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正确价值观,争做“千里马”。2情智目标:感情目标: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认识目标:能准确通畅地朗读课文,结合页下注释理解文意;【教学时间】 ( 2 学时)【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二)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三)自学 1.自学内容一:解题(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说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跟现在的杂文相近。马说即谈马、论马。 比如此类文章有龙说、师说 、爱莲说、 捕蛇者说等 (2)作者简介:韩愈 (公元768824年)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著有昌黎先生集。 在政治上,他反对藩政割剧,思想上尊儒排佛,文学上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其主张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3)创作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选自昌黎先生文集里的杂说;杂说共有四篇,这是第四篇。 2. 自学内容二:通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把握准确字音伯乐 祗辱 骈 槽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 外见 邪 策3. 自学内容三:翻译课文自学方法:以小节为单位,小组同学把昨天预习中存在的疑难点拿出来小组讨论互帮,再将不懂处提交全班讨论。(四)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句子翻译: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而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五)帮困 (知者自己加速,或通过帮助未知者加速) 1.集中帮困(教师或知者负责) 2.分散帮困(同伴互帮)(六)反思小结 (七)作业云阳学校 八 年级 语文 指导教学书 课题:马说 【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正确价值观,争做“千里马” !2情智目标:感情目标: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认识目标:能准确通畅地朗读课文,结合页下注释理解文意;【教学时间】 ( 2 学时)【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二)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三)自学 1.自学内容一:理解课文主旨自学方法(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2)千里马与伯乐、食马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作者借千里马与伯乐寓意之间的关系想表达怎样的情感?2. 自学内容二:进一步的理解主旨。(1)请分析文中三个语段段末的“也”字的不同表达,请注意朗读时语气变化。(2)分析七个“不”字的表达作用。 3. 自学内容三:拓展本文主旨(1)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C.董邵南 另寻高就寻发展D.陶渊明 归隐田园乐悠悠(2) 思考:马说结合创作背景来看,作者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以“人才发展”为话题,结合现今社会的状况及自己身边的情况,试着从多个角度,谈谈你对“人才发展”的看法。(四)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根据课文回答 1、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_比作“伯乐”,将_比作“千里马”,将_比作“食马者”,文中集中抨击了_的社会现象。 2、文章表面写千里马被埋没,实际上是写_,表面上写食马者的愚妄无知,实际上是写_ 3、 对文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