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底板砖胎膜砌筑技术交底.doc_第1页
基础底板砖胎膜砌筑技术交底.doc_第2页
基础底板砖胎膜砌筑技术交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记录表C2-1编号00-00-C2-008工程名称交底日期2012年02月26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模板交底提要基础底板砖胎模砌筑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MU5灰沙砖或页岩砖、P.0.32.5水泥、中砂等1.2机具准备:大铲、刨锛、瓦刀、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1.3作业条件:1.3.1弹好基础外边线及控制线,防水基层抹灰+防水卷材+防水保护层抹灰厚度按45mm考虑,经验线符合要求。二、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砌筑水泥砂浆抹面2.2 拌制砂浆:2.2.1砌筑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配合比按(水:水泥:砂)1.41:1:6.59,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精度为5%。2.2.2砌筑宜用机械搅拌,应先将水泥与砂干拌均匀,再加掺和料(石灰膏、黏土膏)和水拌合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2.2.3砂浆应随拌随用,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每盘水泥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C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2.2.4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中。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2.3 确定组砌方法:2.3.1组砌方法应正确,采用梅花丁砌筑形式,墙高H(底板厚),墙宽240mm(间隔不大于5m、拐角处设置370240mm砖垛)。2.3.2砌筑时上下层应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2.3.3转角处或接口处留出接槎口,要求垂直。2.4 砌筑:2.4.1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砖的含水率宜为10%15%。2.4.2砖胎模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2.4.3按底板外边线及控制线放砌筑线(注意应留置内侧抹灰层厚度约20mm)。2.4.4 设置皮数杆:在砌筑转角处、交界处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砖皮数、灰缝厚度。在相对两皮数杆上砖上边线处拉准线。2.5内侧及顶面水泥砂浆抹面:将砖胎墙内侧及墙顶清扫干净,随即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厚度为20mm,同时阴角做成半径40mm圆弧形、阳角做成半径为20mm圆弧形。三、质量标准3.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要求。3.2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3.3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的作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4砌筑工程质量达到混水墙标准。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水平灰缝平直度允许偏差10mm。四、成品保护4.1砖胎模砌完及抹灰施工完后,应及时清理落地灰;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控制桩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4.2砖胎模砌完及抹灰施工完后,在未铺防水卷材前,不得破坏砂浆找平层。附图:砖胎膜做法示意图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