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doc_第1页
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doc_第2页
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doc_第3页
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1 目的为保证实验设备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 保证检测工作中检测环境的安全和卫生,保证检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适用于实验中心各检测部门的安全作业和员工的健康管理,确保检测过程中危机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3 职责3.1综合科负责中心安全、内务管理办法的制定和监督检查。3.2中心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各自科、室的安全作业和内务管理。4 程序4.1管理办法的制定 4.1.1综合科负责制定安全作业和内务管理办法,报中心主任批准后,下发至各部门执行。4.2安全和内务管理4.2.1检测人员负责各自检测区域的清洁卫生,保持环境清洁。4.2.2各检测现场应保持控制新鲜,并尽可能地保持在恒温和恒湿的状态下进行工作。4.2.3实验室的设备、样品等存放必须有序,非检测人员不得随意动用和移动检测设备。4.2.4检测室应按规定做好各种记录,如:温湿度记录、温度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等。4.2.5进行现场检测或抽样时,应严格遵守现场工地的安全规定。4.2.6样品室应保持整洁,样品分区安全保存,区域标识醒目且不得放置无关用品。4.2.7员工离开实验室或办公室时应对电源、水源、空调、门窗进行检查。4.3现场作业安全管理4.3.1检测人员进入工作现场进行检测时必须佩带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防护帽、防刺鞋、工作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检测部门负责人应督促员工佩带防护设施、实施防护措施,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停止作业。4.3.2进入现场的仪器设备必须配有防漏电插销板和电源电压检测仪表,以及仪器设备防水、防尘护罩及防震措施等。4.3.3现场检测的环境要求.3.4检测负责人在制定检测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所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对被测对象的测量要求制定出现场检测时的极限环境条件和条件保障。如:(1)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障;(2)供电供水的条件及保障;(3)供气通风与气压条件;(4)易燃、易爆品的控制;(5)粉尘和烟雾干扰;(6)有毒物品和腐蚀品的控制;(7)其他特殊条件和保障。4.3.5对有条件要求和限制的检测活动,赴现场检测时,检测负责人应组织配带相应的监测设备。现场监测设备的使用要求应符合WFJN-TX-PF-17仪器设备管理程序要求。4.3.6开展现场检测时,检测负责人应组织携带全部检测仪器设备和环境监测设备,与设备管理员共同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在正常完好状态,并履行借用手续。4.3.7达到现场作业区后,检测负责人应首先安排架设环境监测设备,开展对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进行定量评价。4.3.8在确认环境符合检测要求后,检测负责人邀请委托人一起对各种条件保障进行核查。当确认各种环境和条件已满足检测要求后,即可组织实施现场检测。4.3.9现场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校准后,使用人必须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4.3.10检测中应注意观测和记录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当环境条件超出了规定的要求时,检测负责人应责令停止检测作业,直至环境条件恢复检测规定的程度。4.3.11对难以控制的环境条件,检测活动应考虑在时间和地域上实施隔离,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4.3.12检测活动中,检测人员除了应当记录检测数据和环境检测结果,还应记录被测对象的详细情况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可参照仪器设备管理程序有关要求。4.4检测环境的隔离4.4.1当环境监测结果显示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要求时,检测负责人应决定停止检测。对不能间断检测活动的检测数据宣布数据无效。4.4.2检测负责人应与委托人协商,实施时间隔离。即考虑在无干扰时段时进行检测。并希望做好必要的条件保障。4.4.3当现场环境持续达不到检测要求时,应停止现场检测计划的实施。可请委托人考虑可否改变检测方法。如实施在实验室中的模拟检测或其他方式。4.5应急处理措施4.5.1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和维护中心的安全制度与试验设施,在遇到或发现险情后有责任实施救助。4.5.2当员工在作业时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时,中心的任何人员应根据事故程度立即实施救助措施。当施救无效时可呼救附近任何人员帮助拨打“120”紧急救助电话求助。采取救助的同时,应设法通知中心的领导做善后处理。4.5.3当工作现场出现诸如火灾、水灾、燃油或化学品泄露、环境污染等蔓延性灾害时,任何员工都有责任、义务和权力采取防止灾害蔓延的一切施救措施。同时应呼救人员帮助救助。当施救无效时可呼救附近任何人员帮助拨打“119”火警紧急救助电话求助。在采取救助的同时,应设法通知中心领导做善后处理。4.5.4当出现仪器设备或设施损坏时,当事人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害继续蔓延,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中心的领导,做好损坏现场的记录。5 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