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抛物面高速研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pdf_第1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抛物面高速研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pdf_第2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抛物面高速研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pdf_第3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抛物面高速研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pdf_第4页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抛物面高速研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抛物面高速研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利用弯曲成形法制作磨具是进行抛物面零件高速研磨加工的新 方法。本文通过力学和高等数学知识建立了磨具弯曲成形法的数学 模型,推导了各类施载条件下的磨具宽度表达式。 根据理论分析进行了磨具设计的方案优化,设计制做了一种适 合凸抛物面零件研磨加工的磨具系统,该磨具结构简单,制做成本 低,适用范围广,便于操作,成形精度高。 磨具弯曲戍形实验表明磨具弯曲成彤精度是较高的,平均误差 达到o 0 6 2 8 m 卅;研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弯曲法设计的磨具能够进行 研磨加工抛物面的零件,研磨塑料工件廓形平均误差达到 0 0 5 2 1 m m ,研磨金属工件廓形平均误差达到0 0 27 9 肌川,进一步表 明采用磨具弯曲成形法研磨加工效率明显提高,成本显著降低。 关键词:磨具弯曲成形抛物面研磨 a b s t r a c t h i g hs p e e dl a p p i n go ft h ep a r a b o l o i dw o r k - p i e c ew i t ht h el a p p i n g t o o l b yb e n d i n gi s an e wm e t h o d t h i sa r t i d eh a se s t a b l j s h e dt h e 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o f1 印p i n gt 0 0 1b e n d e dt h r o u 曲m e c h a n i c sa n dt h e h i g h e rm a t h e m a t i c sk n o w l e d g e ,i n f e r r e dw i d t he x p r e s s i o no ft h el a p p i n g t o o lu n d e r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e a c hk i n de x e c u t i n gc a i e s t h ep l a ni so p t i m i z e da c c o r d i n 2t o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v s i sw h i c h t h el a p p i n gt 0 0 ld e s i g n e d t h ed e s i g nh a sm a d eak i n do ft h e1 a p p i n g t o o ls y s t e mt os u i tt h ep a r a b 0 1 0 i dw o r k p i e c e1 a p p i n g ,w h i c hs t i u c t u r e s i m p l e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c o s tl o w ,a p p l i c a b l es c o p eb m a d ,o p e r a t i n g c o n v e n i e n c e ,f o m i n gp r e c i s i o nh i g h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o fb e n d i n go ft h e1 a p p i n et o o lh a si n d i c a t e dt h a tt h e p r e c i s i o no ft h el a p p i n gt 0 0 1i sv e r yh i 曲,t h ea v e r a g ee r r o ra c h i e v e s o 0 6 2 8 m m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u l t so fl a p p i n gi n d i c a t et h a tt h el 印p i n g t o o lb yb e n d i n gm e t h o di sa b l et ol a pp a r a b o l o i dw o r k p i e c e ,l a p p i n gt h e p l a s t i cw o r k p i e c es i l h o u e t t ea v e r a g e e r r o rt oa c h i e v eo 0 5 2 1 m m , l a p p i n gt h em e t a lw o r k - p i e c es i l h o u e t t ea v e r a g e e r r o rt oa c h i e v e o 0 2 7 9 m m ,f u n h e ri n d i c a t e dt h a tt h e1 a p p i n ge m c i e n c yi si m p m v e d 酽e a t l ya n dt h ec o s ti sl o wg r e a t l yb yt h i sm e t h o d 1 【e yw o r d s :l a p p i n gt o o lb e n d i n gp a r a b o l o i di a p p i n g 第一章绪论 1 1 非球面加工技术的现状 自1 9 3 1 年史密特成功地应用真空弯曲方法发明制造了非球面斯 密特校正板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非球面零件在军事、民用 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也推动了非球面加工技术的发展。但是, 随着非球面光学零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非球面的加工技术从精 度和效率上还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它主要体现在加工效率低而加 工成本较高,因此,探索一种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加工方法 是非球面加工领域所追求的目标。 制约非球面加工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由于非球面零件的特殊 性所带来的。非球面大多数只有一个对称轴,表面比较复杂,大多 数只能单件加工:非球面各点曲率不同,在抛光时表面难以修正; 非球面对另一平面或球面的偏斜无法用磨边来纠正,所以不能用定 心的方法解决两光学表面的同轴性;非球面检验不象球面的检验容 易实现,特别是对某些非球面的检验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所以,非 球面制造工艺复杂,单件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因此非球面的加工 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 加工精度是评价一种非球面加工方法的重要指标,按照所加 工零件的制造精度非球面可分为三个等级:精度要求小于o 5 “m 的 称高精度,如天文仪器中的主物镜,用于摄谱仪器中的物镜,平行 光管中的非球面物镜。精度在1 4 m 的称中等精度,如各种光学仪 器中的物镜、目镜、反射镜等。精度在0 0 2 一o 2 m m 称为低精度, 如显微镜和放映机中的聚光镜,探照灯的反光镜,医疗仪器中的反 射镜及聚光镜等。 非球面加工方法通常可按照加工特点分为三类:去除法加工、 变形法加工和附加法加工。按照这三种分类方式介绍一下常用的加 工方法的特点, 去除法加工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使光学零件表面形状最终与要 求的表面形状相吻合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研磨法、切削法、 离子抛光法等。研磨法按磨具与零件的接触特性又可分为点接触、 线接触、面接触三种。在一般情况下点接触加工精度较低,线接触 次之面接触最高。研磨法是通过凸轮仿形机、各种修整工具及现 代数控机床等来实现的。目前国内非球面加工主要采用研磨法,其 中以修整法为多,特别是高精度的非球面加工,采用修整法,在普 通抛光机床上即可完成。这种方法对机床的精度、操作者的经验等 要求较高,而且效率低。切削法是切削刀具按一定的进给方式进行 切削加工,使工件被加工表面形成符合图纸要求的面形,从而得到 了要求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方法。目前主要以塑料为切削材料,制 造塑料非球面透镜。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也被利用到加 工中来了,用数控机床切削来获得较高精度的光学零件成为可能。 六十年代初期,美国发表了数控非球面试验磨削机床,以后不断地 改进,日本近年来也在研制这种非球面加工机床。离子抛光法是用 一种高能正离子轰击光学表面的加工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获得高 精度光学表面。可以获得r a o 0 7 5 “m 的表面粗糙度和o 1 “m 的面形 精度,但是效率低。 变形法加工是通过一定手段使材料发生变形,获得所要求的非 球面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弹性变形法、热压成形法、压铸法和热 吸法等。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热压成形法,这种方法生产的光学零件, 可用作一般的聚光镜、简易光学零件,有时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光学 零件,也可作为研磨法加工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毛坯或初形。热压成 形法特别适用于塑料非球面透镜的加工。目前国内生产的塑料非球 面透镜,大多是用金属模具热压成形的。如非涅耳放大镜,斯密特 校正板( 用于投影电视系统) ,这些在国内已商品化了。随着金属模 具的高精度化、自动化的发展,已研制出能满足光学零件粗糙度要 求和任意曲面形状要求的金属模具,这就使热压成形制造的塑料非 球面光学零件更多地代替了一部分光学零件。 附加法加工主要有镀膜法和复制法。真空镀膜法加工非球面实 质是在抛光的球面或平面( 基底) 上,用真空镀膜方法镀以透明或者 不透明的变厚度膜层。在待非球面化表面的不同带区上,膜层厚度 的变化是靠挡板( 带有圆形孔的屏幕) 来保证的。常用膜层物质是铝、 氟化镁及硫化锌,以硫化锌最为合适,其最大膜层厚度可迭16 u m 。 真空镀膜法加工非球面技术中,关键的是通过计算求得非球面镀制 工艺中所用的挡板,它的形状和精度决定了镀制的非球面的精度。 非球面加工技术一直是光学加工领域中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因此,不断出现新的加工技术。目前国内外非球面加工的新技术、 新方法主要有: 采用应力盘技术加工非球面。”。“应力盘是采用大尺寸刚性盘 作为基盘,在周边可变应力的作用下,盘的面形可以实时的变成所 需要的面形,在抛光过程中,安装在应力盘上的驱动器根据计算机 发出的指令,使应力盘产生变形,形成的表面曲率半径与工件所要 求的非球面相匹配。这种加工方法中的磨具尺寸较大,所以适合于 加工大尺寸工件。它既可用于抛光,又可应用于散粒磨料研磨。这 种方法能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小尺寸度的高频面形误差和大尺寸范围 的低频误差,加工过程面形收敛速度快,对人工依赖少,因此受到 了人们重视。国外已将这一加工技术应用于生产上,我国也开展了 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种加工方法中的磨具要在 研磨加工中实时调整曲率半径,控制复杂,因此还存在着理论加工 误差。 在线电解修整金刚石砂轮超精密磨削法( e u d 镜面磨削法) 9 ,这种方法先是日本学者进行了研究,目前国内也进行了相关 的研究工作。这种加工方法的原理是:使用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 在砂轮与电极之间加一个脉冲低电压,磨削液作为电解液,磨削过 程中铸铁达到非线性溶解,使砂轮始终保持锐利的切削刃,达到镜 面磨削效果。用这种方法在数控磨床上获得了光学级表面粗糙度的 球面透镜和非球面反射镜零件。使用超微粒金刚石磨粉直径约为 4 朋l 时,可获得勘3 0 6 0 n 小表面粗糙度的非球面光学零件。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非球面加工 技术的发展。月口疵砌e “m d 公司开发出胁n o 向册25 0 超精密加工系 统”“”。,该系统具有两轴超精密c ,c 机床,在该机床上既能进行 超精密车削,又能进行超精密磨削,另外还能进行超精密抛光,该 机床最突出的特点是能直接磨削出满足光学表面质量和面型精度的 硬脆材料的光学零件。机床数控系统的分辨率为0 0 0 1 胛,位置反 馈元件是分辨率8 6 n m 的光栅或分辨率1 2 5 h m 的激光干涉仪,加 工工件的面型精度优于o z 聊,表面粗糙度优于r a o 0 1 群m 。英国 c r 口,l 加以大学的精密工程研究所( c d p e ) 研制,l o c e n f 陀非球面光 学零件的加工机床f h d c 阴跳2 5 0 、 k ,l d c 蹦胞6 0 0 ,是一种3 轴超 精密c n c 非球面加工装置,通过合理化的机床结构,使用高刚度伺 服驱动和液体静压轴承使机床具有较高的闭环刚度,x 和z 轴的分 辨率是1 2 5 n m ,该机床被认为是符合现代工艺规范的。加工工件直 径为,25 0 m 肌和f6 0 0 m 聊,其面型精度优于o 1 胛,表面粗糙度优于 r a 0 0 1 胛,c 叫咂还为美国柯达公司研究、设计和生产当今世界上 最大的超精密大型c c 光学零件磨床“伽g m 2 5 0 0 ”,该机床主要用 于光学玻璃等硬脆材料的加工,可加工和测量2 5 m 2 5 埘0 6 1 m 的工件,它能加工出2 m 见方的非轴对称光学镜面,镜面的形状误差 仅为1 删。日本丰田工机研制的魈6 0 一3 d 是一台c c 高精度三 维磨削和车削机床,它能在盖、z 和b 三轴控制下磨削和车削轴向 对称形状的光学零件,在x 、z 和y 轴2 个半轴控制下能磨削扣车 1 | f l l 非轴对称的光学零件,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迭r a o 0 1 6 舯。国内 现在已有一些单位开展了非球面零件的超精密车削技术的研究工 作,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1 2 本文研究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学非球面零件的应用日益广泛。这是由于 光学系统中应用非球面镜既可以减少光学零件的数量,简化系统结 构,减小系统尺寸,减轻重量,降低光能损失,又可以消除像差, 提高光学系统成像质量”。”1 。如采用非球面镜来实现广角照明;在 定向照明中使用抛物面反光镜;在电视投影仪器中利用非球面镜来 校正球差;在放映系统中采用柱面镜来实现宽银幕的放映;在光谱 仪器和不可见光学系统中使用非球面镜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在医 疗器械( 如医用手术灯) 及日常生活中( 消散光眼镜) 也都应用了非球 面。尽管非球面镜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其加工制造较为困难,成本 较高,这就使得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从目前国内外各种非球面加工技术看,它们都存在加工效率低、 加工精度有限的缺点。本课题正是针对这一情况,将我们现有的 平面高速研磨技术推广应用到非球面加工上,提出一种新的磨具弯 曲成形法来高速研磨加工非球面。该方法采用高速研磨加工技术, 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高( 目前在平面研磨中高速研磨技术已能将表 面粗糙度为r a lum 的工件在几分钟内加工到表面粗糙度为r a l n m ) 。 为提高磨具的成形精度和保证磨具制造和修整方便,磨具设计成一 等高度梁,而磨具的宽度是一变量,它是根据工件廓形需要而进行 专门设计的特殊曲线。该曲线要保证磨具在受到一给定力或力矩时, 磨具产生的弯曲变形所形成的曲线正好生成工件廓形母线,从而对 工件进行成形加工。这种加工方法的磨具宽度曲线比较特殊,其加 工误差相对来说较大,但它对磨具弯曲变形后的形状误差影响很小, 因此用这种方法成形的磨具形状精度高,有利于加工出高精度的非 球面工件廓形。 4 本课题的新颖之处在于首先将对磨具成形后面形精度影响较大 的磨具高度取成一常量,使磨具成为一等高度梁,这既容易保证这 一尺寸,提高磨具成形精度,也简化了制造过程;然后根据非球面 加工对磨具所提出的特殊形状要求,改变磨具宽度,这样磨具宽度 就成为较为复杂的函数,其加工误差相对来说也较大,但磨具成形 精度对它不敏感,也就是说磨具宽度误差对磨具成形精度影响很小, 因此这种新方法有利于保证磨具的成形精度和被加工工件廓形精 度。其实质是将对磨具成形精度影响大的磨具表面取为易于加工的 表面和精度容易保证的表面,而将磨具的难加工表面取为对磨具成 形精度影响较小的表面。本课题提出的非球面超精密高速研磨新方 法可以解决以往非球面加工难题,促进非球面镜的广泛应用,对我 国的光学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球面超精密高速研磨 技术与理论研究。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磨具的弯曲成形理论 应用于非球面加工领域,为非球面加工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主要 研究内容有: 1 、磨具成形理论研究 ( 1 ) 利用力学和高等数学知识推导磨具弯曲成形的微分方程 ( 2 ) 根据磨具受力及边界条件求解磨具受力微分方程,得出弯 曲曲线方程; ( 3 ) 根据不同载荷作用方式探讨磨具宽度函数与载荷的关系; 2 磨具研制 ( 1 ) 优化磨具设计方案 ( 2 ) 设计制造磨具,包括安装、固定方式及有关工装; ( 3 ) 优选磨具的检测方式、方法及相应的仪器和设备: 3 实验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是一种新的加工技术,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完善 有关技术,所以要进行相应的实验。 2 1 引言 第二章磨具弯曲成形理论 在非球面中最为常见的是有一对称轴的回转非球面,在回转非 球面中又以二次回转非球面应用最为广泛1 。本章重点是以二次回 转非球面中的抛物面为例来探讨高速研磨加工理论,推导出二次抛 物线的微分方程。在非球面加工中重点和难点是磨具的设计和保形 加工,然而从传统的研磨加工非球面来看,存在着磨具设计复杂、 修复难度大的弱点,而且存在着边研磨边检测工件的面形来不断地 修整磨具的面形,以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的困难,这就给研磨加工带 来了较大的难度,也对操作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使非球面的研磨加工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本文提出的采用磨具弯曲 成形法来加工非球面克服了传统研磨加工非球面的许多不足。磨具 弯曲成形法研磨是使磨具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弹性弯曲变形,产生与 所加工零件的廓形相吻合的曲线,在压力作用下再使磨具与工件产 生相对切削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去除加工。 2 2 抛物面高速研磨原理 抛物面是回转曲面,其母线为抛 物线。在研磨加工抛物面时,要求磨 具廓形为抛物线,并与工件母线一 致,见图2 1 所示。在研磨时,磨具 的抛物线与工件的抛物面对称轴共 轴,磨具绕该轴旋转,进行研磨加工。 该磨具的抛物线是对平直的磨具作 用一弯曲力矩而生成。磨具在不受力 时,其附有磨料的表面是一平面。其 图2 1 抛物面研磨原理图 加工、检测都很方便。在研磨时对磨 具作用一弯矩,使其产生弯曲变形,形成一所要求的抛物线。当磨 具磨损后,磨具的加工面不再是所要求的抛物线,这时去除所施加 在磨具上的弯矩,磨具的加工面就不再是原来的平面,因此要对磨 具进行研磨修整,使其加工表面仍为平面。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 抛物面高速研磨原理。“” 2 3 抛物线的形成 磨具在弯曲成形的过程中,根据所加工的抛物面的特点有三种 产生变形的方式:受力型、力矩型及二者结合型下面就受力型和 力矩型分别探讨抛物线的形成。 2 3 1 受力矩型磨具的抛物线形成 假设磨具是一等高度的平直简支梁,下面的分析中就简称为梁 受一弯矩m 作用,如图2 2 a 所示。受弯矩作用后,梁产生弯曲变形 变为抛物线。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1, y 2 _ r 。1 z p 为与梁的变形一致,上式可写成 v + k : 。 2 p 为求出七,设梁受力对称、变形 对称。当x = f 时,y = 0 _ _ 卜j _ _ 一耍 f 1 k a ) v i l _ 一一。l x lf 。 b ) ( 2 1 ) 图2 2 平直粱受弯矩作用弯曲变形示意图 为使梁在变形后满足式( 2 1 ) ,就要改变梁的截面形状。由力学及 财r 一印 所 扣 高等数学有: 1肘 。日 式中,p 一一曲率半径,m 研 肘一一粱受的弯矩,m m 小 一一材料弹性模量,m m 2 j 一一粱的截面惯性矩,舢 由材料力学选一步得到: 式中: 一一梁的高度( 本文取为常量) ,册 b 一一梁的宽度函数,m m 姗加吉2 丽茜p ( 1 + y2 ) 。 可得到梁的弯曲变形微务方程为: 南。争r :斋。嚣( 1 + y 2 ) 3 正v( 1 + y 1 2 ) 3 e 。丑 由式( 2 1 ) 得: v :三 p 1 v 。一 口 分意2 意寺 p 乒争( 矿1 ( 2 2 ) ( 2 3 ) ( 2 4 ) ( 2 5 ) 8 令:罟。- b 。竺:g ! p 则式( 2 5 ) 变为 1 一 p 2 p ( p 2 + 石2 ) 3 积分得: f 2 工2 。 2 p2 p 注意:e _ ,( f ) 一0 ,y ( o ) = 0 ( 一f 算s f ) 积分常数c 1 = c 2 o 由式( 2 4 ) 和( 2 5 ) 得 1 2 m e b 矿 ( p2 + 工2 ) 3 肛器厅研, 这表明,只要梁的宽度b 满足式( 2 7 ) 的条件 粱的弯曲变形后,就成为式( 2 1 ) 的抛物线。 算例: 若取肘= 2 x 1 03 卅卅 p = 5 0 m 肌 庐2 x 1 05 触m 皇2 m m 则由式( 2 7 ) 得 ( 2 6 ) ( 2 7 ) 当受到m 弯矩时 9 b :蜉 1 6 1 0 4 当 z - 0 坍,l 时,曰一0 7 8 m m x = 5 0 m m 时,b - 2 2 m m x 旺垂兰士三斗x 图2 3 梁宽b 的变化示意图 工1 0 0 m 玎;时,b 一8 8 m 坍 以梁宽度中心线为x 轴,以长度中心线为y 轴建立坐标系,画出宽 度随x 的变化图,如图2 3 所示。 2 3 2 受力型磨具的抛物线 形成 受力型又可分为受集中 力和均布载荷作用两种形式, 下面分析这两种受力方式的 抛物线形成。 ( 1 ) 受集中力作用的抛物线 形成 同样假设磨具是一等高 度的平直简支粱,如图2 4 a 所 示。梁受作用在c 点的集中力 f 作用后,产生弯曲变形,变 为抛物线。建立坐标系为 x d y 。 由静力学方程求出粱的支座 反力: 彰一鲁m 鲁 a y o ,x ( x ,) f b ) 图2 4 平直梁受集中力作用弯曲变形示意图 式中:巧叫点支反力,;8 点支反力;p 集中力, 卜梁长一半朋朋;口f 离4 距离,l ,l ;6 f 离口距离肼 则: a c 段距离a 端为x 。处截面的弯矩m 。表达式为: 毗雌:。务,吣出a ) ( 2 9 ) e b 段距离a 端为x :处截面的弯矩肘2 表达式为: m 2 i k ( 2 l z :) 一鲁倒一x :) , ( 口s x :s2 ) 弯矩肘图如图2 5 ( a ) 所示,在c 点时弯矩最大。 如图2 5 ( b ) 所示如果集中载荷作用在梁的中点处 m 7 l l 彰工:罢x :,( os 工:s f ) 肘,i 嵋( 2 7 一工:) 昙仁一z :) ,( fs x :暮刃) 由于在分析梁的受力状态和弯曲宽 度函数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坐标乐,“ 为了分析的方便、直观,必须采取坐标 变换,把两个坐标系化为同一个坐标系 下。对于受力状态的坐标系原点是建在 梁的最左端,我们称之为原坐标系 ( 工o y ) ,而弯曲宽度的函数的坐标原 点是建在梁的中点,我们称之为新原坐 标系( 肋y ) ,通过平移变换就可以把宽 度函数的表达式用新坐标系表示,即: 1 x 皇x + z ,_ ) ,7 = y 。 t2 1 0 ) 即口= 6 = ,时 ( 2 1 1 ) 则在新坐标( 乃d y ) 中弯矩肘。,胍 图2 5 受集中力作用的弯矩图 的表达式为: 脚等”f ) ,( 地 删 ( 2 - l ,2 t 鲁( f 飞) ,( n - f s 郴f ) ( 2 将式( 2 1 2 ) 代入( 2 6 ) 式得到a c 段宽度b 。的函数表达式为: 即篇f ) 厨,( _ 协一_ f ) ( 2 将式( 2 13 ) 代入( 2 6 ) 式得到c b 段宽度b :的函数表达式为: 跏羔:) 厢,鲫( 2 _ 现在再分析宽度函数宫j 和宽度函数岛是否在连接点连续: 由式( 2 1 4 ) 和式( 2 15 ) 可知,当工j = 砭= f 时,丑? - 也。 这说明宽度函数b 在区间【f 上是连续的,且不存在着拐点。从 而提高了磨具的工艺性。 受集中力作用最简单的方式是力的作用点在梁的中点处。当f 作 用在梁的中点处时宽度函数表达式为: 卧器,) 而i ( - 剐) 即筹:) 丽,( 0 妄:。( 2 算例: 若取f = 5 0 n v 净10 0 卅州 | 口= l o 吩肼 z 2 x lo5 砌坍 = 2 m m 图2 6 梁鐾集中力作用的宽度示意图 则由式( 2 1 6 ) 得 b z = 1 8 7 5 1 0 一7 0 l + 1 0 0 ) ( 1 0 0 2 + 算1 2 ) 3 ,( 一1 0 0 s 工1s o 玩= 1 8 7 5 l o 一7 ( 1 0 0 z 2 ) ( 1 0 0 2 + x 2 2 ) 3 ,( o s 工2s l o o ) 以梁宽度中心线为石轴,以长度中心线为y 轴建立坐标系,画出宽 度随x 的变化图,如图2 6 所示。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受集中力作用的梁只要宽度满足一定的条 件就可以生成所要求的抛物线。 1 2 了 下 。 行 一 一 , 。一二一 ( 2 ) 受均布载荷型磨具的抛物线形成 如图2 7 所示,在梁的中点两侧( 关于中点对称) 受长为2 d 的均 布载荷q 的作用后,梁产生弯曲变形,建立坐标系x d y7 ,如图2 7 ( d ) ,根据石的位置不同弯矩的表达 式有三种不同形式。 由静力学方程求出粱的支座反力: 巧- t 驴 ( 1 ) 当工满足条件0 s z s f 一口时, 如图2 7 ( a ) 所示, 则距离爿端为工处截面的弯矩m 表 达式为: m :- l x ;彬 ( 2 17 ) ( 2 ) 当工满足条件f ns 石s f + n 时,如图2 ,7 ( b ) 所示, 则距离彳端为x 处截面的弯矩尬表 广一一亏一 h 、4 茁一莨 p 。e q 磐 志 广;l _ r 、# 吨夏 l l 一j 迭式为:f 。f j 】l f ;。l 石一咖一“一a ) 】掣未:七一:_ _ l 磊 - g 盯一要防一( f 一口) r 。一一 一等工7 2 + g 缸一詈( f _ 口) z ( 2 18 ) 粤2 7 梁受均布载荷作用的矩图 ( 3 ) 当x 满足条件z + n x e 丑 时,图2 7 ( c ) 所示, :! 鼍苎? 、兰为z 处截面的弯矩 m 和( 。2 ) 肘3 表达式为: 州妇! j ”7倒,“ m ;k x 一2 碍口( 工l f ) 、 、 - 2 q 口f q “7 ( 2 。1 9 ) 二一f 一 。i _ n 一 图2 8 是用描点法绘制出弯矩 图。从式( 2 1 7 ) 和式( 2 1 9 ) 可图2 8 受集中载荷作用磨具弯矩图 1 3 以看出弯矩方程m m ;是工的一次函数,故弯矩图是直线;而从 式( 2 1 8 ) 可以看出弯矩方程肘;是工的二次函数,所以弯矩图是二次 曲线。 应用坐标变换:工= x + ,y - y ,得到在新坐标系下的弯矩m , m 2 ,肼3 表达式为: m 1 _ q 日0 + z ) ,( 一fs xs 一口) m :- 一罢。+ f ) 2 + q f o + f ) 一薹( f 一日) 2 ,( 一口s x s 口)( 2 - 2 1 ) m 3 曩2 q 口f 一卵( j + ,) ,( 墨工z ) ( 2 2 2 ) 把式( 2 2 0 ) 代入式( 2 7 ) 得到a c 段的宽度函数b 为: 即器) 。而 ( - 绷) ( 2 _ 23 ) 把式( 2 2 1 ) 代入式( 2 7 ) 得到c d 段的宽度函数b z 为: 驴器- 【- 丢) 2 + m f ) - 扣们丽 - 器恤h 2 - 口2 ) 腑( 州) ( 2 2 4 ) 把式( 2 2 2 ) 代入式t2 7 ) 得到d b 段的帘度函数b ,为 驴潘”石) 厅两( 口f ) 由口、鼠和夙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在点z = 毋石= 口处是连续的,这就 保证了磨具宽度变化的连续性,从而使之有较好的工艺性。 算例: 若取口;1 0 ,l 肌 口= 1 0 0 n m m z = 1 0 0 m m 口;5 0 m m e = 2 x 10 。佃m = 2 m m 1 4 则由式( 2 2 3 ) 、式( 2 2 4 ) 和式( 2 2 5 ) 得 b ,2 j :;罴( t o 。+ 上) 、f i i ;i 研 2 3 1 0 ( 1 0 0 + 石) ( 2 5 0 0 + 工2 ) 3 ,( 一1 0 0 z 一1 0 ) 岛。丽罴( 2 1 。x l o 吣2 - 1 0 2 ) 届两万 。1 5 x l o 。( 2 0 0 0 x 2 1 0 0 ) ( 2 5 0 0 + 工2 ) 3 ,( 一1 0 茗1 0 ) 如煮器恶( 1 0 0 叫莉 = 3 x 1 0 。6 ( 1 0 0 一工) t 。_ - _ _ _ _ _ _ - 。- h - 。_ _ - _ _ 一 宽度曲线 ( 2 5 0 0 + 工2 ) 3 , 、 ib j 一,一 ,一一一。7 d ( 1 0 “圳o ) 。一一,j 书三一鼻,。,寸_ 根据宽度函数 一一l 一一。 的表达式曰,、占:和 、 。 一i b ,绘创表格2 1 、图2 9 梁受集中载荷作用的宽度示意图 2 2 和2 3 。 以粱宽度中心 线为石轴,以长度中心线为y 轴建立坐标系,应用取点法画出宽度 随x 的变化图,如图2 9 所示。 l 工( 月聊)一l0 08 06 0 6 55 03 0 一l0 i 占1 ( m m ) 05 0 4 5 7 15 7 953 0 3 4 1 63 5 8 z 沏胧) 一10 5o 510 日2 m ) 3 5 8 03 5 6 83 5 6 3 3 5 6 83 5 8 0 z 沏m ) 1 0 3 05 06 0 6 58 01 0 0 l 历( m m ) 3 5 4 1 6 35 3 0 35 7 1 7 5 7 9 l5 0 3 80 条件就可以生成所要求的抛物线。 定的 1 5 2 。4 本章小结 本章阐述了利用磨具弯曲法产生目标抛物线的形成过程,通过对 抛物线的形成理论研究,利用力学及数学知识建立了抛物线的数学 模型,系统地分析了梁在几种载荷作用下的宽度函数表达式,为进 一步的磨具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章的主要研究工作是: 1 提出了一种利用弯曲成形法产生抛物面磨具的方法,阐述了抛 物面高速研磨的原理。 2 建立了抛物线形成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利用弯曲法产生抛物 线的过程,推导出宽度函数的表达式。说明通过选择磨具不同的载 荷作用条件以及磨具的宽度,使磨具弯曲就可以形成所要求的抛物 面磨具。 3 1 引言 第三章弯曲成形法磨具设计 前面对磨具的弯曲成形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磨具只要满足一定 条件,产生弯曲变形就会生成所要求的抛物线。本章主要探讨采用 弯曲成形法的磨具设计制做过程,主要研究在弯矩和厚度不变而磨 具宽度为变量的情况下的磨具设计制做过程,同时设计相应的磨具 安装、固定方式及工装,并探讨磨具成形后的检测方式及方法。 3 2 材料的选择 选择材料包括选择制造磨具磨具基板( 前面理论分析中称为梁) 的材料和选择磨料的材料,它是成功制做磨具和进彳亍研磨加工的关 键。 3 2 1 磨具材料的选择 磨具材料的选择是 磨具制造的前提,它直接 影响磨具的生成质量。这 里主要分析制做磨具磨 具基板的材料选择。由材 料力学可知,对于大多数 金属、合金及有机合成材 料,经过施加一定的作用 力后都会产生变形,再释 放作用力后能恢复到原 来的状态,称之为弹 生变 耍二五二二苓冀 酗3 1 材料机械性能曲线图 形。但是这种弹性变形必须在材料的弹性极限盯。内( 如图3 1 所示) , 突破弹性极限后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从而使这种弯曲成为不可恢 复的变形。因此磨具材料应该选 择弹性性能好的材料“”。 工艺性能好的材料为磨具加 工带来方便。一般说来,过硬材 料的加工性较差,不但浪费工时, 也增加了弯曲过程中施加弯矩难 度。同时,过软的材料( 如橡胶) 虽然容易产生弯曲变形,但是在 研磨加工中受外力作用容易改变 形状,破坏成形精度。总之,制 做磨具应该优选磨具材料。 磨其 图3 2 磨具热变形研磨示意 材料的热变形也是设计磨具必须考虑的因素。我们知道,在研 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与磨料的摩擦运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 不能及时地传递出去,会使磨具及工件的温度升高,然而大多数材 料在受载荷作用发生变形后再发热就会产生新的变形,必然破坏原 来的变形,甚至导致永久变形,从而破坏面形精度,最后导致工件 的加工误差增大( 如图3 2 所示) 。为了克服磨具热变形的不利影响, 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地 传递出去,二是选择受热变形影响系数小、导热快的材料来制做磨 具。因此,除了优化磨县选材外,在研磨过程中还应采取措施使磨 具在恒温条件下工作。例如:可以采用水浴和风冷的方法进行实时 降温。如图3 3 所示的一种水浴冷却方式,整个研磨过程在水中进 行,磨具和工件研磨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控制水的流量和温度 就间接地控制了磨具和工件的温度,保证了研磨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图3 3 水浴降温研暗示意图 管 3 2 。2 磨料的选择 磨料是研磨过程中直接作用在工件上的切削工具,磨料的种类 和性能直接影响研磨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多年来,众多学者和工程 技术人员努力研究、探索在研磨加工领域中使用最佳的磨料,以改 进研磨工艺,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并取得了很大的进 步,推动了研磨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采用弯曲成形法产生的磨具进行研磨加工,首先应该根据工件 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研磨磨料,再考虑磨料的结合方式,最后还要考 虑磨料磨损后的修复。磨料是用于制做磨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它是 具有棱角、一定的硬度和韧性的粉状或粒状物质,由于磨料在研磨 中的突出地位,因此对磨料应有特殊的要求。 磨料的基本要求:“” ( 1 ) 硬度是磨料的最基本要求,固为磨料颗粒硬度高,才自皂够 切入被加工物体内,使低硬度的物体表面得到加工; ( 2 ) 韧性要高,研磨压力作用不会引起其破坏,且不易磨损; ( 3 ) 应有适当的自锐性,随研磨压力而产生相应的小碎屑,应 呈贝壳状断口的多角形。 ( 4 ) 熔点或软化点应较高,研磨发热时磨粒尖端不应融化或 变软。 ( 5 ) 化学稳定性要好,以免加工时与其他物质起化学反应。 ( 6 ) 形状和粒度应均匀一致。 磨料的截类: 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高硬磨料系及软磨料系等 四类。氧化物系磨料的主要成分是a l :0 。由于它们的纯度不同、结 晶工艺不同,而分成不同的品种。氧化物系磨料因为强度,韧性大, 与钢铁不发生反应,主要用于研磨钢类零件。 碳化物系磨料主要以碳化硅、碳化硼等为基体。由于它硬度高、 强度低、韧性低与钢铁发生化学反应,故主要用于研磨铸铁、硬质 合金、宝石等硬而脆的材料。 高硬度磨料东主要有人造金刚石及立方晶氯化硼,人造金刚石 磨料是硬度最高的磨料,适用于研磨除钢铁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 特别适合于研磨硬而脆的硬质合金、宝石、光学玻璃等。立方氮化 硼是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人造材料,它因为耐热性( 1 4 0 0 ) 高于 金刚石( 8 0 0 ) ,对铁族金属的化学惰性高,特别适合于研磨硬而 韧的钢材。在加工高速钢、模具钢、耐热钢时,立方氮化硼的切削 能力为金刚石的5 1 0 倍。立方氮化硼的切削刃锋利,可减少研磨 时的塑性变形,研磨加工出的工件表面质量比用一般磨料高。此外, 用立方氮化硼磨料研磨的工件表面层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故所加 工的工件耐磨性较高。立方氮化硼磨料在高温时( 1 0 0 0 ) 与水容 易产生化学变化,使磨料消耗增大,故用立方氮化硼磨料时不宜用 水质切削液。 表3 1 常用磨料的特性 磨秽 立方氮化硼金刚石氧化铝碳化硅 特性、 强最强 强度 中等程度 低 解理面 0 1 1 )解理面( 1 1 1 ) 高温与水 反应性与铁反应稳定与铁反应 及碱反应 热空气 13 0 0 6 0 0 2 10 0 150 0 氧 稳 中 稳定氧化熔解 化 定真空 16 0 0 转化1 4 0 0 1 7 0 0 2 2 0 0 分 性中 为h b n 转化为石墨 同上 解 工件的具体要求来选择磨料的种类及结合方式。天体上有两种方式 来利用磨料来制做磨具的磨削部分:应用现有的成形磨料如砂带和 丸片制做磨具的磨削部分,另外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散粒磨料固定 在磨具上,制做成磨具的磨削部分。 3 3 磨具设计制做 磨具是高速研磨所采用的切削工具。对于高速研磨来说磨具对 研磨加工的影响比较大,它直接影响着研磨加工精度、加工质量、 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一般情况下,磨具是根据被加工工件的具体 要求以及研磨机的状况来设计和制做的。 3 3 1 磨具设计方案的优化 根据第二章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本文提出了两种磨具设计方案 如图3 4 所示的方案i 和方案1 i 。这里不再讨论磨具弯曲抛物线的 参数选择问题,特别是在各个参数条件下宽度函数的理论计算及优 化过程未写入本文,本节只从磨具的结构和功能上讨论方案的可行 性及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磨具主要由磨削部分、磨具基板、安装夹持部分组成,如图3 4 所示。磨削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对被加工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弯 曲成形法制做的磨具则需在磨具上附加磨料,形成磨具的磨削部分。 磨具的基板是弯曲法磨具设计主要部分。安装夹持部分是根据磨具 基板和所采用的机床来决定的。 方案l :磨具由磨削部分、磨具基板、辅助力臂、锁紧螺母、 螺栓和磨具座组成。磨具基板与辅助力臂焊接在一起,辅助力臂通 过螺栓和螺母被固定在磨具座上,当逐渐拧紧上面两个螺栓同时反 方向拧紧下面两个螺栓时,使得两个辅助力臂上侧向外倾斜,下侧 向内倾斜,促使磨具基板发生向上凸的弯曲变形;当按照反方向操 作两个螺栓时就会产生向上凹的弯曲变形。当所施加的弯矩达到预 期值时,理论上,磨具基板发生弯曲变形的曲面的一条母线就应该 是所要的抛物线。 此设计的优点是:弯曲操作简单、省力,便于微调;上下两个 螺栓同时反方向作用,能够抵消辅助力臂对磨具基板的轴向作用分 力,使磨具基板的弯曲变形免受轴向力的影响。 此设计的缺点是:磨具基板与辅助力臂的焊接方式可能会改变 基板焊接点附近的组织性能变化,对弯曲不利;下部面形检测扣研 磨加工的空间较小。 方案i i :磨具由辅助力臂( 上、下) ,磨削部分,磨具基板,螺 栓,磨具联接头和磨具横梁等组成。磨具基板被紧固螺钉固定在上 下辅助力臂之间,辅助力臂在螺栓的作用下能在横梁的滑槽内移动, 磨具联接头固定在横梁上,能够使磨具与机床主轴连接。当同时驱 动两个螺栓时,使得两个辅助力臂在横粱的滑槽内向外移动,对磨 具基板产生弯矩作用,使之弯曲变形,当所施加的作用力达到预期 值时,理论上磨具基板产生的弯曲形状就是所要求的抛物线。 此设计的优点: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微调;下部的面形 检测和工件加工的空间大。 此设计的缺点:辅助力臂作用时能够对基板产生轴向作用分力, 影响磨具基板的弯曲变形。 ( 口) 方案i 1 一辅助力骘,2 一磨削部分3 _ 磨具基板4 一锁紧螺母,卜螺栓,6 一磨具座 5 4 ( 6 ) 方案l i 卜一辅助力臂( 下) ,2 一磨削部分,3 一磨具基板,4 _ 一紧同螺钉,5 一辅助力臂( 上) 6 一螺栓t7 一磨具联接头,8 一磨具横梁,卜联接螺栓 图3 4 两种磨具设计方案结构图 综合两个方案的优缺点,本论文采用了方案i i 的磨具设计。下 面就详细阐述磨具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制做过程。 3 3 2 磨具基板的设计 宽度县曲线 一一一:i 一二t f 丁 j l 工二l 一 = = 二= = = = = = = = = = = = = = 1 6 图3 5 蘑具基板零件图 设计过程如下: 选取一块材质为6 5 m n 的坯料,满足外形尺寸要求,加工成图3 5 所示所示的尺寸和精度要求;特别是宽度曲线b 的加工应该严格按 照宽度函数表迭式来加工,即经过理论计算得到的宽度函数为: 占= o 6 8 7 1 0 - ( 2 5 0 2 + x 2 ) 3 。随着现代加工方法的不断进步,加 工这样的曲线不是很复杂,如采用数控铣床或数控线切割等就可以 进行加工,只要控制好加工精度,就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宽度。基 板长度的选取应该根据所要加工抛物面零件的口径大小。 上下两个平面的平面度以及平行度是影响磨具基板厚度的两个 主要因素,由于厚度误差对磨具基板的弯曲曲线误差影响较大,因 此应尽量保证精度要求。 根据理论分析梁是在两端铰接简支的条件下受载弯曲变形的, 而在实际设计上为了便于施加弯矩的作用,需在两端设计成刚性的 辅助力臂,由于磨具基板的厚度相对于辅助力臂厚度小得多,变形 时就忽略了辅助力臂变形的影响。如图3 6 所示,为了安装和更换 1 一 一 p f 一 l 的方便把辅助力臂设计成上下两部分,把磨具基板夹在上下两部分 之间,用四个螺钉固定。磨具基板发生弯曲变形的过程中,它的有 效弯曲变形长度为两辅助力臂之间的长度。 锁孀螺钉 毒具基板+ 辅助力臂( 下) 图3 6 磨具基扳与辅助力臂结构示意图 3 3 3 磨具安装夹持部分的设计 磨具的安装夹持部分是连接基板和主轴的中间环节,也是弯矩 的作用和保持的重要部件,它的设计结构、稳定性、强度和实现功 能直接影响弯曲成形效果及加工过程的精度。因此它的优化设计尤 为重要。 磨具的夹持部分主要应满足如下的要求: ( 1 ) 设计的结构应满足功能要求,即起到连接基板和主轴作用, 并能使基板弯曲成形,研磨过程中保持弯矩恒定; ( 2 ) 与主轴联接部分应有特定的定位方式,保证磨具的旋转中 心与主轴的旋转中心重合,且稳定、牢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