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pdf_第1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pdf_第2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pdf_第3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pdf_第4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近几年来, 国际经济秩序演变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 国际经济秩序主要是由主权国家特别是由大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塑 造和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从产生到建立,体现的都是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而发展 中国家却受到侵害,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处于较低的位置,处于无权或少权的地位。全球 经济失衡的不断加深导致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无序和动荡等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 世界经济的发展;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逐渐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了 国际经济秩序向着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演变。 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首先对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的理论观点进行梳 理,给出几种有关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比较经典的理论,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 对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把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因素分为 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偏向性”因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全球贸易失衡、经 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外生变量,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进程;“主体、位置、次序、规则”四个变量为国际行为体互 动、博弈的内生变量,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进程。国际经济秩序 的演变是内生与外生变量共同作用、国际行为体互动博弈的结果,并且合作博弈是国际 行为体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最优选择。最后,在理论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 和全球立场出发,对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和建立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博弈分析 ii abstract in the past few years,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im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is mainly made up of sovereign countries, particularly the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by nation mold and dominan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from production to establish, it reflects the will and interests of all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had been viol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in the lower position or less right in the right position. the deepening of global economic imbalances cause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isorder and turmoil appear such problems. it has seriou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led by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gradually exposed many contradictions and the question. restric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to be the direction of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volution. under above background, first of all, the evolu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to sort out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give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of several more classic evolution theory, and give my own point of view. whats more,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to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of factors into the internal factors, the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bias” actor.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global trade imbalance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uping that affect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nd exogenous variables. they affected the evolution of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to some extent. subject, location, order, rule,” the four variables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tors, the game of iii endogenous variables. they determine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ocess.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is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variables interac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tors, the result of game. and cooperative game is the biggest international actors to realize their own interests best choice. finally, in theory and game based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it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global,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nd establish a reasonabl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global economic imbalanc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evolution factors, game analysis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章 导言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国际行为主体在某一时期与其他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 为 了实现自身最大经济利益而彼此相互竞争、 博弈, 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均衡状态。 从国际经济格局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国际经济秩序的产生和建立,从一开始就是为 资本主义制度和殖民统治服务的,进而为国际垄断资本和霸权国家服务的。国际经济关 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国际经济秩序产生的前提,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以国际经济格局的变 化为基础。国际行为体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位置变动是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特征,一国 的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实力影响一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位置。 一国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干 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综合经济实力。 大国操纵和控制了国际 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为自身的经济利益服务。 21 世纪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在以美国主导、 多极化发展这两种矛盾、 摩擦和斗争中逐 步演化和发展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发展中出 现了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逐渐暴 露出一些与世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 因此需要对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 序进行调整,使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和演变。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失衡加剧,使人们再次对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 反思,促使人们对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力量、因素及路径进行研究与探讨。在国际 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研究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过程,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 现实角度出发,对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选题来自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全球经济失衡下国际经济秩序演变 路径研究的一部分,论文思路和分析框架以及一些主要观点均来自导师的课题。从博 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空白点, 本文以国际经 济秩序的演变为主线,以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因素为内生、外生变量,在全球经济 失衡的背景下研究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与意义,开始写作进程的。 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 2 二、 文献综述 目前就国内外对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来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 国外研究现状 罗伯特吉尔平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 (1987) 一文中提出“霸权稳定论” , 该理论认为领导权、 全球经济调整和国际规则与国家自主权之间的冲突是影响国际经济 秩序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国际竞争中权力最大限度的集中于一个或者两个国家,国家 拥有了支配国际体系的垄断权力, 那么这种单极结构或霸权体系就形成了。 ” 换句话说, 造就并维持国际稳定的是权力的优势, 霸权体系的存在对稳定国际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 用。一国霸权的力量结构有利于国际规则的强势发展,而霸权的力量削弱则会导致相应 的国际经济规则力量的减弱,霸权与国际制度力量成正比,国际经济秩序的变化反映了 国际力量分配的变化。 德国的奥帕曼在经济秩序的地区化与全球化 (90年代初) (t.oppenmann)一 文中认为,地区化和全球化是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主要动力。地区化和全球化是影响国 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外部因素,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进程。随着 地区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区化与全球化是当代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主要趋势。 瑞士的石瓦布(k.schwab)和斯马德亚(c.smadia)(1995)提出:实力和政策是影 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主要因素。一国实力的强弱决定了该国的国际地位的高低,一国 实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还包括政治实力及国际地位、国际声誉、军事实力等等。中国 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指出: “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 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 robert gilp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p.364-408. 德奥帕曼.经济秩序的地区化与全球化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0,6(6):15-18. 第一章 导言 3 (二) 国内研究现状 韦正翔(2000) 认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变化、变迁与国际经济活动主体的权力有关。 权力的大小与国际经济主体的经济实力成正比, 权力主体通过国际经济秩序来谋取经济 利益。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大国权力的终结与国 际经济秩序的形成与演变有关。 罗肇鸿(2001) 认为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 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中国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规则,在世贸 组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国际经济新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 张晓君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主权面临的挑战及其理论更新(2004) 一文中,从 现实主义的研究范式提出权力与规则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国际经济秩序的演进和变迁。 李素琴(2011) 认为,“主体、位置、次序、规则”是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 内生变量,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全球贸易失衡、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 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外部因素,国际经济秩序的变化是内生与外生变量、国际行为 体互动博弈的共同结果。 以上学者的观点表明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因素具有多重性, 因此需要从多维的 角度来分析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因素。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经济秩序的研究历经了从界定国际经济秩序的概念 探讨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因素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设想的过程。 前人的研究 虽然涉及到对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变化因素的探讨,但其研究存在两大缺陷。其一,在研 究方法上多半采用规范分析,缺乏数理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其二,在研究影响国际 经济秩序变化的因素上,其分析仅局限于推动国际行为主体变化的外在变量研究,只强 调外力推动的单向作用,而忽视了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内在因素;在国际经济新秩 序的构建上,只强调发展中国家单向力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发达国家在建立国际经济新 秩序中的作用;在全球经济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缺少行为体的互动与博弈 对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 即把国际行为体的互动与博弈作为内生变量 研究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较少看到, 特别是从哲学层面用系统演化的观点把内生变量与 韦正翔.权力与国际经济秩序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1):12-14. 罗肇鸿.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1(1):22-26. 张晓君.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主权面临的挑战及其理论更新j.经济法论坛,2004:56-58. 李素琴. 2010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经济失衡下国际经济秩序演变路径研究”研究报告r.2011. 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 4 外生变量相结合; 以新的宏观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来分析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研 究则更少见,从全球经济失衡的视角分析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因素尚属首次。 三、 论文基本观点及主要内容 (一) 基本观点 1本文从系统演化的观点入手,揭示开放的稳定系统其实是远离平衡的,非平衡 的系统是系统的常态,非平衡性是有利于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 2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国际经济秩序是由主权国家特别是经济 大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塑造和主导的。 21世纪的国际经济秩序就是在美国主导和多极化发 展这两种矛盾、摩擦和斗争中发展和演变的。本文选取“主体、位置、次序、规则”四 个变量作为国际行为体互动、 博弈的内生变量,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 全球贸易失衡、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外生变量, 中国与美国经济行 为体的博弈在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中偏向性相异。 3国家之间通过世界市场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市场机制因其内在缺陷根本 不能进行自我调节,而需要调控。这种高度的调控表现为,通过各国之间的协商,即国 际经济秩序演变的机制为: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与全球治理。 4 “金融、粮食、能源”是行为体掌控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主要“偏向性”因素, 不同国际行为体掌控金融、粮食、能源三要素的能力强弱,往往左右它在“主体、位置、 次序、规则”四个内生变量的位置、次序和制定规则权力的大小。大国之间的博弈对国 际经济秩序有重要的影响,金融、粮食、能源三个因素形成了对国际经济秩序变动的牵 制力。 5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是内外生变量共同作用、国际行为体互动博弈的共同结果。 如果仅仅分析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外生变量,会导致研究结果的片面性。 (二) 论文主要内容 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 从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因素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经济秩序研究的几种理论进行 了梳理;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分析了影响国 第一章 导言 5 际经济秩序变化的外生变量,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市场力量一体化、区域经济一 体化是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主要外部因素;然后又用博弈论分析了“主体、位置、 次序、规则”是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内生变量;最后选取金融、粮食、能源是行为 体掌控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主要偏向性因素。第三部分论述了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机 制,包括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和全球治理。第四部分在上述理论与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了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中应采取的对策, 这些对策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广大发展 中国家都具有借鉴意义。 图 1-1 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结构图 四、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建立有限理性博弈分析框架,用于分析具有有限理性特征的、一定规模的特定群体 成员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国际行为体地位不同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处理重大国际问题的 先后顺序不同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和参与国际事务制定规则的主被动地位的有限次重复 博弈,从多个角度来论证分析问题。与静态、动态博弈模型相比,有限理性博弈能更好 的反映博弈各方参与人达成的均衡的动态稳定性问题,这是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二) 不足之处 1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参与主体的目标函数及博弈策略集 合在客观上是多维变量。而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为了研究的方便,都只假设其为一维变 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偏向性因素 国 际 政 治 经 济 格 局 变动 全 球 贸 易 失衡 经济全球 化与区域 经济一体 化 主 体 位 置 次 序 规 则 金 融 粮 食 能 源 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 6 量,这有可能掩盖了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某些特殊个体行为,所以也会导致研究结 果的片面性。 2由于作者研究能力有限,未能利用现有模型对国际经济体的博弈行为作出现实 及理论上的指导对策,这将成为作者以后努力学习和研究的动力。 第二章 制约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因素 7 第二章 制约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因素 一、 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外生变量研究 全球经济失衡下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外生变量主要来自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的变动、全球贸易失衡、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等几个方面,但国际金融危机后 的反全球化力量以及国际生产中心的转移与国际行为体主导国权力的“固化”的矛盾则 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快慢进程。分析外生变量的突变,特别是全球经济失衡及美元 霸权下金融中心与制造业中心分离的特征对国际经济秩序演变进程的影响, 为这部分研 究的重点。 (一)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同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利益制 衡状态。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和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国际 关系和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对今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将产生深远 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格局震荡, 加速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关系的调整。 国际权力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大国向中小国家转移和扩散,新兴经济体的经济 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世界多极化趋势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力量格局逐步向均衡化 的方向演进。国际新旧体系并存,博弈加剧,转型加深,国际不安全与不稳定因素也在 增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科学技术发展是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动的重要力量。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爆发 是导致战后世界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 的,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战后,以电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为 核心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展,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影 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战后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的一切发展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 到这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而引起社会变 革,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变动产生巨大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 8 表 2-1 2008 年世界主要大国(国家集团)部分宏观经济数据 国家 gdp 增长率% 人均 gdp(美元)gdp(购买力平价法)亿美元(2) 人口(亿) 中国 9.0 2940 79032 13.26 美国 0.4 47580 142043 3.04 欧盟 1.0 38821 108998 - 日本 -0.7 38210 43546 1.28 俄罗斯 5.6 9620 22885 1.42 印度 7.4 1070 33885 11.40 巴西 4.1 7350 19766 1.92 韩国 2.2 21530 13580 0.4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9 年 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变化是全球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从 17 世纪以来世 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历史上世界制造中心依次出现了从 欧洲到美国再到亚洲的转移,从国际生产中心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一国是否成为世界 生产中心,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现存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 的产物,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经济上的表现。 (二) 全球贸易失衡 全球贸易失衡是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外部因素, 也是影响各国贸易收支和世界 贸易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全球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因素差异,而不是贸易 政策的变化。2008年全球国际贸易额达32.5万亿美元。其中,出口16.1万亿美元,进口 16.4万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9%和15.1%。尽管全球贸易量逐年增长,但贸易失衡 问题却与日俱增。 全球贸易失衡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 化国家之间发展速度落差增大的后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企业的外向型程度不 断加深,外贸依存度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及成本限制、 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影响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全球贸易失衡反映了不同行为体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对抗性矛盾 在开放贸易条件下,一国商品的进口等于另一国该商品的出口,一国贸易条件的改 善意味着另一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贸易失衡意味着两国之间利益存在对抗性。从 第二章 制约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因素 9 长期来看,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分配不均衡, 两大贸易集团在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上的对抗性非常突出。 伴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关系不平衡性的日益变化, 发达国家往往借助各种手段来提高发展 中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以达到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输出和保护本国国内市场的目的。 “全球经济失衡的实质是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失衡以及由此决定的各国在全球经 济活动中的权利失衡和利益失衡,是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外在表现。 ” 全球贸 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由美国推行的内外政策、 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美元的霸权地位 所导致的,是“国家投资行为人”恣意的结果,存续的全球贸易失衡对国际经济新秩序 的建立、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形成巨大挑战。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美国和全球各国经济普遍受到影响,全球政治经 济体制和运行模式也深受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 性。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以美元本位制为主体的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美元本 位制和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巨额贸易赤字使得美国从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获得收益, 这是美国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推行美元霸权的内在要求, 美元本位制是导致全球贸易 失衡和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美国在世界中的金融霸权地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 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方向和进程。 2贸易失衡改变一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位置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的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加, 对外贸易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 各国贸易条件变动引起的贸易利益变动在 gdp 中的比重也随之改变。 贸易条件开始成为 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必然影响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 ” 发达国家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者, 其贸易状况处于有利地位, 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推动其经济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位置较低, 其贸易状况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其初级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贸易差额逐渐 扩大,这不仅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短期经济增长,还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陷入“悲惨的 增长” 。全球贸易失衡导致国际分工和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全球贸易失衡表现在占世 界贸易主体的中美两国的贸易失衡。美国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其国内消费减少,对中国的 进口急剧下跌,中国因外需不足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国内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破产和倒 陈锡进等.“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战略调整基于国际分工重塑视角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 坛,2009,16(6):56-60. 朱哲等.贸易条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9,(5):39-41. 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 10 闭的危机使出口贸易额大幅下跌。可以说,中美贸易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全球贸易 失衡。 国际贸易失衡的表现是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 而贸易条件的恶化暴露出了现行的国 际货币体系的严重弊端。 全球贸易失衡以及美元霸权下金融中心与制造业中心分离的特 征对国际经济秩序演变有重要影响。 3全球贸易失衡引发产业转移 生产力变革引起国际生产体系的变化和世界经济中心权力的转移, 国际经济秩序的 变化和发展反映了经济霸权力量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产业转移导致的赤字或盈 余的转移,改变了全球贸易失衡的方向和对象。国际生产体系与国际货币体系相适应, 可以保证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为了建立一个 与国际生产体系相匹配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个责任就落在了以拥有货币主权的大国身 上。 (三)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新现象,成为影响世 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 1经济全球化 近些年来,全球资源控制与市场开拓,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使国家之间的经济 关系逐步走向相互渗透、广泛合作、利益共享的新阶段,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 一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服务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 传播,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本、生产资源、 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的配置超出国家范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 要求各国逐步开放国内市场,与其他国家共同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经济全球化 把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整体,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利用发展中国 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跨国公司利用各主权国家在 争取跨国投资方面的竞争,通过生产贸易转移规避管制,从而剥夺了国家原有的某些管 理权限。 张贡生.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2001,(4):21-23. 第二章 制约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因素 11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重要表现, 因为经济全球化符合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进行市场扩张和追求超额利润的需要。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 面具有别国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由美国主导的经济全 球化已被看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他们不仅掌握先进技术、大量资本、丰富的信 息,而且是全球化规则的制定者,控制着国际经济组织,左右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 人们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福利的同时, 经济全球化也对国际经济格局带来了一 定冲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地位不平等,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国际经济制度 体系,即现存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 球化进程中攫取有利地位,利用冷战后许多国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有利机遇,向全球 推行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力图通过维持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 利益,将广大发展中国家纳入到他们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 局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发展本国经济。 面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 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发展机遇和有力条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 步, 增强本国经济实力, 改变在国际中的被动和不利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 但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和金融监管滞后,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运行处于无序状态,加剧 了全球经济失衡。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要加强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和发达 国家在制定国际经济秩序的规则上进行博弈,改革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既是发展 中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也是一种 经济秩序。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体化特点。 2区域经济集团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二战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和新现象, 区域经济集团化即区域经济 一体化,是指“一些地缘临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了谋求本地区的 共同利益联合起来,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解组织,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 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 12 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互补和共同经济繁荣的过程。 ” 区域经济 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也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产 物。例如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组织就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 产物。20 世纪 90 年代后,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最显著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基本原因: 第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 的主要经济基础。区域经济集团化改变了旧的国家关系和经济关系,使经济发展突破了 边界、市场和体制障碍。第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 成的重要原因。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但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的现实长期存在,决定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三,当代世界市 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列宁指出: “从自由竞争中成长 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此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剧 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 ” 当今的世界经济就是如此。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消除 贸易障碍、提高竞争力、缓解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和矛盾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集团化 组织的形成使为某些国家和地区解决眼前的困难和应付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提供了便利 条件。第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在当今国际社会,各国都力图谋求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发展中国家对区域经济集 团化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加强,可以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 组织中的谈判地位,享有更多的发言权,改变西方大国操纵国际经济规则的局面。区域 经济组织因其灵活性和适用性可以比国际性经济组织更好地使区域各方制定政策和协 调利益。此外,在未来的区域经济组织的创建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要重视区域合作,避 免彼此的立场分散化,缩小分歧,以求国际经济组织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以区域经济 合作为契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区域经济集团化和贸易集团化的本质, 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和资源的 一种手段,是对其势力范围的重新界定,其消极后果是全球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全球 经济失衡愈演愈烈,发展中国家更加“边缘化” 。因此,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国际经济秩 序的演变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0-106. 列宁选集 (第 2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807-808. 第二章 制约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因素 13 二、 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内生变量研究 “主体、位置、次序、规则”四个变量为国际行为体互动、博弈的内生变量。通 过比较不同国际行为体gdp的变化;国际经济活动主体从事国际经济活动时处于国际经 济主流之内或之外(主流之内和之外),与其他国际经济活动主体的地位是否相等,是 强势主体(国际经济秩序的确定者和裁判者)或者弱势主体;参与处理重大国际经济问 题的先后顺序;参与国际事务制定的规则的主动与被动来分析主体力量的演化、相互制 衡关系,证明这四个变量是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主导因素。发展中国家行为体的强势博 弈以及能否成为强势主体决定国际经济秩序能否向公正、合理、公平方向演变的主导力 量。进而论证中国与美国经济行为体的博弈在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中偏向性相异。 发达国家(美国、欧盟、日本、g20)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国际经 济秩序的主导者;新兴工业化国家(亚洲“四小龙”)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发展中国家(brics n-11)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从属或被动地位。选取以上几种类 型中的国家为研究对象, 建立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来证明不同行为体力量博弈对国际经 济秩序演变的影响。 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基本理论: “给定一个基本博弈g (可以是静态, 也可以是动态) , 重复进行了t次g,并且在每次重复g之前,各博弈方都能观察到以前博弈的结果,这样 的博弈过程称为“g的t次重复博弈”,记为g(t)的“原博弈”。g(t)中的每次重复称为 g(t)的一个阶段。” 对于有限次博弈来说,假定对局的次数为n,n是有限的。如果从 第n次即最后一次的对局开始,对于厂商a来说,如果他是理性的,他会作出如下推理: “厂商b采取的是以牙还牙的策略,但现在是最后一次对局,即使我采取低价竞争的策 略, 他也无法报复, 因为已经没有下一次了。 而且我还能从低价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 因此,厂商a将在第n次选择低价竞争的策略。对于厂商b而言,他的推理也与厂商a完全 一致,也就是说,他也将在最后一次对局中选择低价的策略。不仅如此,厂商b还会进 一步推理: “既然厂商a在第n次一定选择低价策略,那么我在第n1次选择高价的策略 又有什么意义?我的合作态度是不可能得到回报的” 。因此,厂商b从第n1次对局开始 就将采取低价策略。反过来,厂商a也会做出同样的推理,所以,厂商a和b都从一开始 就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故有限次的博弈与一次性博弈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将得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9-70. 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 14 到同样的结果,即(低价,低价) 。 在一次性的博弈中, 无论一个行为体如何行动, 另一个行为体的最佳策略都是背叛, 即背叛是一个纳什均衡。合作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则共同背叛是双方基 于理性的选择。然而,如果两个行为体之间的博弈是重复进行的,每个行为体就有机会 惩罚或回报对方的先前行为。重复博弈提供了用非合作博弈理论来研究合作的框架,为 研究行为模式的变迁提供了良好工具,因此可以对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作出较好的解 释。重复博弈能够表现局中人行为模式随着博弈进程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种策略进化 过程研究国际经济均衡体制的形成。重复博弈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带来一种 博弈双方间的均衡。 “在霸权衰落之后,由不同国家通过一系列博弈,公共选择产生的 一系列国际经济制度和规则对维护国际经济秩序起到的重要作用, 国际经济秩序本身是 由竞争导致的合作结果,它可以通过理性预期引导和约束国家行为。 ” (一) 国际行为体地位不同的有限次重复博弈 国际经济关系的主流观点认为,国际经济体系的实质是以大国为核心的,由多边和 双边国际条约与协议联系起来的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体系。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长期恶化,贸易差额不断扩大,这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短 期经济增长,还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经济利益。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历史,反 映出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在国际经济秩序中争得有利 位置而展开激烈的博弈和斗争,但最终博弈的结果必定是各国经济实力的体现。生产力 变革引起国际生产体系的演变、世界经济中心权力的转移,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反映了 经济霸权力量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不同类型的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的位置变动 是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特征, 一国的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实力影响一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 的位置。 庞晓波等.国际体系结构与国家行为:一个博弈理论模型j.东北亚论坛,2010,(3):25-28. 第二章 制约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因素 15 表 2-2 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单位(亿美元)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美国 97648 123761 131329 137514 142043 欧盟 62472 101306 107133 122776 135655 日本 46674 45521 43760 43843 49093 韩国 5334 8449 9518 10492 9291 新加坡 927 1209 1392 1670 1819 中国 11985 22359 26579 33823 43262 俄罗斯 2597 7645 9906 12901 16078 印度 4602 8102 9149 11769 12175 巴西 6447 8822 10891 13333 1612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首先以市场进入阻挠博弈为例,分析国际行为体地位不同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在一 次有限重复博弈中,如果进入者首先采取行动,此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就是 进入者选择进入,而在位者保持合作态度,两者分别得到50和60的支付。 表 2-3 市场进入阻挠博弈 在位者 合作 不合作 进入 50,60 -10,0 进入者 不进入 0,300 0,300 现在假定有30个相同的市场,进入者每次进入一个市场,博弈就变成了30次重复博 弈。假定进入者首先进入第1个市场,在位者应如何反应?我们的猜想是,从一个市场 看,在位者的最优选择是合作;但现在有30个市场要保护,为了阻止进入者进入其他29 个市场,在位者应选择不合作。但这种猜想是错误的。 在这个博弈中, 在位者选择不合作的原因是希望这种行为能够对进入者起到一种威 慑作用。但是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不合作不是一个可信的威胁。如果前面29个市场已 经被进入,进入者现在进入第30个市场。最后阶段的博弈中,博弈双方选择不合作已经 没有任何威慑意义,因此,在位者的最优选择是合作,进入者将会选择进入。现在考虑 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因素研究 16 第29个市场。因为不论在位者选择什么行动,第30个市场上的均衡结果将不受影响。这 样一直倒推回去, 我们得到这个博弈的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在位者在每一个市 场上都选择合作,进入者在每一个市场上都选择进入。 以国际行为体在国际上的地位不同为维度建立博弈模型, 通过对国际行为体地位高 低的分析,来判断双方博弈地位的强弱;又因为双方博弈地位的改变,最后导致国际经 济秩序的变迁。从社会行为的角度出发,选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行为主体,两 者之间建立一种博弈关系。 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关系中, 发达国家的行为和发展中国家的行为是博 弈具体的展开过程。其静态含义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是弱势群体,处于博弈地位的弱方, 而发达国家则处在强势的一方;其动态含义为博弈是一个过程,更是国家之间实力此消 彼长的力量转化过程。同时,双方都希望通过策略博弈来维持或改变自身的博弈地位。 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存在n个国家(参与者),在垄断国际经济市场结构下,单极国a (霸权国家)对国际经济规则的确立具有垄断权力。当主导者a的规模为y 0,n时,国 家a所获得的支付为 p r(y),再令y=y/n 0,1。在只考虑联盟规模对主导国收益的影响 下,先做出两点假设: 0)( yrp (2-1) 0)( yrp (2-2) 式(2-1)的含义为:a国从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中获得的收益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大小 呈正相关,参与者数目的增加意味着国际市场规模的扩大。 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