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师范入学硕+ 学位论文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题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研究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申请人:余晓珍 指导教师:石书臣( 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隧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和世 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和方式不仅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而且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以 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 发展理,这为今后我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彝,也成为思 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的指导理念。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观念发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思想渊源、 愚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概念和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的入本内涵、思想政治教育 观念发展的人本要求等方面阐述了“以人为本 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内在关联。 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在“以人为本 理念下发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必要性,主 要包括: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人的全 面发震静主体性诉求;是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观念的结果。第三部分,分析 和论述了在“以人为本 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发展要求,这是本文的主要内 容和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价值溉;社会目标与个 体目标有机结合的目标观;全面性、时代性和丰富性的内容观:多样性、互动性和 实践性的方法观;教育主客体辫证统一的主客体观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观 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走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观念;发展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a b s t r a c t 上海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i t l e :s t u d y i n g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c o n c e p to f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u n d e rt h ei d e ao f “p e o p l e o r i e n t e d m a j o r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d e g r e ea p p l i c a n t :y ux i a o z h e n t u t o r :s h is h u c h e n ( p r o f e s s o r ) s i n c et h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u p ,w it h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f r o m p l a n n e de c o n o m yt om a r k e te c o n o m ya n dt h et r e n do fw o r l dm u l t i - p o l a r iz a t i o n 、 e c o n o m i c9 1 0 b a l i z a t i o n 、i n f o r m a t i o nn e t w o r k 、c u l t u r a lp l u r a l i s mi nc h i n a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c o n c e p ta n dm o d en o to n l yh a v e b e e nc h a ll e n g e da n di m p a c t e d ,b u ta l s on e e dt ob ef u r t h e ri n n o v a t e da n dd e v e l o p e d i nn e wc e n t u r yn e ws t a g e ,t h en e wc e n t r a ll e a d e r s h i pg r o u p , w h i c hi sl e a d e db y t h eg e n e r a ls e c r e t a r y c o m r a d eh uj i n t a o ,s c i e n ti f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v i e wa st h ec o r e o f 搿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h a sb e e np r o p o s e d ,w h i c hp o i n t so u tt h ed i r e c t i o nf o rt h e e c o n o m i c 、p o l i t i c a l 、c u l t u r a la n ds o c i a la l l r o u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f o rf u t u r e ,a l s o b e c o m e st h el e a d i n gp r i n c i p l ei d e ao ft h ec o n c e p to f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d e v e l o p e d s o ,s t u d y i n g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c o n c e p to f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u n d e rt h ei d e ao f “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h a s i m p o r t a n tt h e o r e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i sp a p e r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s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 ,m a i n l yf r o m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c o n n o t a t i o no f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t h ec o n c e p t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m o d e so f i d e o l o g y a n dp o li t i c s 、t h eh u m a n i s m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m o d e so fi d e o l o g ya n dp o l i t i c s 、t h eh u m a n i s mc o n n o t a t i o nr e q u i r e m e n t o fe d u c a t i o n a lm o d e so fi d e o l o g ya n dp o li t i c sd e v e l o p e da s p e c t se x p o u n d st h e i n h e r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 “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a n dt h ec o n c e p to f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i n gt h e n e c e s s i t yo f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m o d e so fi d e o l o g ya n dp o l i t i c sd e v e l o p e du n d e rt h e i d e ao f “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s :t h i si st h eo b j e c t i v er e q u i r e m e n t i l 上海师范人学硕七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o ft h et i m ea n ds o c i e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i st h ei n t e r n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o f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p u r s u i n gs u b j e c t i v i t yi na l l - r o u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e o p l e ; i st h er e s u l t sa f t e rr e f l e c t i n go n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c o n c e p t t h et h i r dp a r t ,a n a l y z e sa n dd i s c u s s e s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q u i r e m e n to f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m o d e so fi d e o l o g ya n dp o l i t i c su n d e rt h ei d e ao f “p e o p l e o r i e n t e d ”it h i si st h ep a p e r sm a i nc o n t e n ta n dc o r ep a r t i tm a i n l y i n c l u d e s :t h ev a l u e so fs o c i a lv a l u ea n di n d i v i d u a lv a l u ei n t e r n a lu n i f i e d ;t h e t a r g e tv i e wo fs o c i a lg o a l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g o a lo r g a n i cc o m b i n e d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n e s s ,e p o c h a lc h a r a c t e r ,r i c h n e s so fc o n t e n tv i e w ;t h ed i v e r s i t y , i n t e r a c t i o na n dp r a c t i c a l i t ym e t h o dv i e w ;t h es u b j e c to b j e c tv i e wo fe d u c a t i o n s u b j e c to b j e c td i a l e c t i c a lu n i f i e da n ds oo n t h eo b j e c t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s h u m a n ,i n s i s t i n go nt h e l e a d i n gp r i n c i p l ei d e ao f “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w h i c hi st h ei n t e r n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a n di n e v i t a b l et r e n do ft h ec o n c e p t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i o n k e yw o r d s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c o n c e p t : d e v e l o p t o f :t h e ( y p e o fp a p e rt h e o r c t i c a ls t u d y: i i l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 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 谢意。 作者叛瓮吼鸣 矽甚 , j 日期砷垆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 信鸱名乃巨嗽硼夕砰 上海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导言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研究 导言 1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和世 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传统的意识形态、道德观 念、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等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当前,我国各个领域晕都面临着诸多需要改进和创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教 育也不例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传统的思想 政治教育往往注重社会目标和社会要求而忽视个人价值和个体目标、忽视教育对象 的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教育方法手段单一、教育内容陈旧并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 情感人文关怀等,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 很多学者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上,力图寻找适合的、科学 的指导理念。在2 0 世纪8 0 年代末9 0 年代初期,一些学者受到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理论与实践的启示,纷纷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完善要坚持“以人为本”理 念的主张,并提出一些极具启发意义的理论观点,如调动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的主体性、自主性;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交相互动的方法;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 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等等。在新 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二十一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的指导理念。将“以人为本一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 教育的整个活动过程,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更为思想 政治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度的加快,党中央、国务 院越来越重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改革。1 9 9 4 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 9 9 9 年中共中央下发 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 0 0 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 鼯言上海师范人学硕十学能论文 予迸一步翔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 为本”。与前两个文件相比,此文律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赔近学生、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理念,也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 针的重要体现。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力图通过“以人为本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 展的关系、“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的必要牲以及“以人为本 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发展要求这三方面的阐释,对我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和发展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1 2 研究的意义 1 2 1 选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有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各个领域内相继兴起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 热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党的政治优势之一,贯彻落实以入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成为必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而提出,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贯彻和落实,需要抓住科学发展观中灵魂和精髓的质的东 荫,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本质的精 神,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固然也要做到以人为本,以 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论文就是以“以人为本 理念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 的始终,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贯彻落实。 第二,有助予增强思想政治教肖的实效性。 我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图思 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与实践提供了跳跃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在掰形势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目标、方式难以与时代和社会发展 相适应,如内容上,忽视了生命人文关怀;舀标上,忽视了人的个体目标;方法上, 手段单一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出现了弱化现象。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在目 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呈现出的种种不适应,首先表现在和根源于观念上的不适应。 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尤为重要,尤其是发展与时代和社会新 2 上海9 币范入学硕十学位论文 导畜 形势、耨要求楣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第三,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根本露的就是通过有舀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提高人的综合 素质,麸而实现入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包括内容、霉标、方法等各个方 面,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内容观、目标观、方法观等观念上强调更加注重 久的主体性的发挥、人的个性他的发展、久薛情感关怀等等,满足人的多样他的需 求,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 2 2 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一,深化现代愚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持有的先导性、根本性、全局性 的理念、观点,它根本上决定和影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学科定位,同时规定和制 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理论、方法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整个思想 政治教育过程中,起者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笔者在前入磷 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发 展进行了一些新的探讨。 第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反映在内容、霉标、方法等方面,相应形成内容观、 目标观、方法观等方面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思想政 治教育理论层面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串存在着人本缺失的现 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片面的、依附性人格的人。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的全面发震的主体性诉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要求,这些依据都强 烈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在思 想政治教育价值观、酲标观、方法观、内容观、主客体观等方面褶应地要求社会价 值与个体价值内在统一、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结合、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向互 动、注重入文关怀和生命教育、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等,这在观念 层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 3 研究的现状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琨的提出,以人为本成为大家耳熟麓详的词语,社会 3 导言上海师范入学硕士学位论文 各领域都围绕着如讶贯彻和落实以入力本焉展歼探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尤其是 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和运用。因此,以人为本 的内涵是什么?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 以人为本 ? 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什么要颦 持“以人为本? 在实践中如何举持以人为本? 等等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 研究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恧对“以人为本 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发展 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从当前的研究来看,这些问题都是零散地出现在以人为本 与思想政治教育栩关内容的文章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尼个方面: 1 3 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专著和学术论文中,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个常见的词语, 健是对其概念却很少有入进行解释。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被大家理所当然地认同、接 受,相关的论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一词也很自然。下面笔者对涉及到思想政治 教育观念概念的,傲下简单地梳理。邹掏云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麓观念创新 中,对观念及教育观念作了解释。所谓观念,通常是指人对事物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带有某种颓囊性的主观反映;教育观念则是入们在实践活动的基 础上对教育系统的理性认识,在这种认识中,对整个或不同教育的一些共同闯题或 基本问题的谈识丽产生的教育观,我们把这种教育观组成的体系称之为教育观体 系,它是由教育的本质观、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观和教育的质量观所构成。 宏观的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发展观、教育历史观、教育社会观、教育结构观、教育 功能观,它主要足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来回答教育的基本问题;微观教育规主要 包括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和曩的观、教师观和学尘观、教学观、课程观、教育 管理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它主要是围绕教育活动的目标展开。除此之外,我们还 霹以默其他学者手张所应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这个角度来领略和体会思想政 治教育观念的概念。1 如唐晓燕、连淑芳在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一 文中所提及的思想政治教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观、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观。如汤建在简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内容的创新一文中 提及的价值观、钰务观、主体观、质量观,等等。这些学者所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 观念,是学者邹柳云对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概念定义中的关予微观层面意义上的观 念。不管怎样,以上所有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认识,为我们范确理解和认 1 邹柳云: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f j 】,科教文汇,2 0 0 7 年4 月。 4 上海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导言 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供了依据。 1 3 2 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对应确立怎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国内很多学者有着各自的阐述。如张才国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改革刍议中所主张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大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的观念、与时俱进的观念、服务经济与社会观念等四种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如 唐晓燕、连淑芳在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出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 值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教价值观;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四要素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结 构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观等。如汤建在简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内容的 创新一文中所提到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灌输社会规范与 培养能力和个性有机结合的新任务观;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 一的新主体观;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等观念。如罗琼在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一文中指 出要确立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社会规范与培养人的素质相 结合的任务观和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存的新主体观等观念,等 等。总的来说,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不同看法,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依据, 都为我们探讨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原料。 此外,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欧美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没有 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但是他们有根基深厚的人本主义思潮,他们也强调人的 主体地位,注重人性,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关注人的价值实现等等,但需要弄清楚 的是,西方所谓的人本主义和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有着质的不同,他们所讲的 “人 是抽象的人,是区别于我们以人为本中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 。 不管怎样,国外学者也是很重视研究德育与“人 的关系。例如:在德育目的上, 强调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在德育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在 德育方法上,倡导情感和理性相结合,实际上这些是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领 域内的体现。但是毫无疑问,这些观点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第一章“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关系上海师范入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以人为本 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关系 在以社会为本位的传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本 缺失的阈题,这邑不适应警代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 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合乎时 代要求的发展。笔者尝试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思想渊源、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 概念及其特征的分析入手,提示“以人为本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指导理念 的内在联系。 1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思想渊源 1 1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就晌彻整个孛量大地,很多学者 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刻地揭示和阐释以人为本的内涵。夏甄陶教授指出,以人为 本理念包含着以人为基的的理念,在人的世界中,入本身就是入的世赛的根本,人 就是人的最高本质,人不是附庸不是用来实现自己陶的的工具。1 黄捅森教授指出,以入为本是人们处理和解决一个闻题时的态度、方式、方法, 即人们抱着以人为根本的态度、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所谓的根本就好似最后 的根据或最高的出发点与最后的落脚点。同时指出以人为本是不同予以个入为本和 以我为本,“一个社会中,人人都是中心,每一个人不但不关照他人和社会,而且 按照自己的需要要求于社会,那就只筢天下大乱了。2 韩庆祥教授指出:以人为本的“本 ,就是要把人当作主体、本质和目的。以 入为本有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 的的地位肯定。其次,它是种立足于解放人、为了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价值取向。 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提高入的生活质量;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是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人与人的关系 上,就是强调公觅,关注弱势群体;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是尊重人的合法权利, 夏甄陶:论以人为本【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3 年第3 期,第6 3 6 8 页。 2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l 亓i 答以人为本研究中的几点疑问【j 】,中华魂,2 0 0 4 年第4 期,第5 l 页。 6 上海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关系 尊重人的能力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不断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最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确立起 人的尺度,实现人性化的服务。1 孙显元教授指出,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是对“人是历 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 的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科学表述,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人 是历史的主体 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要 以人为自玎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杨超博士指出,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原则、 一种要求、一种需要、一种体现、一种目的,以人为本是展示人格主体的自我意识 和独立人格的理念。2 j 还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分析和解决与人相 关的问题。认为在现代意义上,以人为本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人是社会的主 体,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第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地 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3 对于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阐述众说纷纭,综合 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第一,以人为根本,提升和确认人的主体性。 以人为根本,侧重从人的地位来阐述以人为本的含义。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 定,不仅深刻地表现为人的存在目的,而且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原则的真实主旨, 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即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于是,贯彻“以人为本 理念关 键在于千方百计地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这样,才能反映出人的世界和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人的世界和社会只不过是入的存 在的组织形式的实质。 第二,以人为基本,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 以人为基本,侧重从人的要素内容柬阐发以人为本的含义,即在明确人的主体 地位基础上的对人本身尊重的认识,主要包括人的生命、人的权益、人的个性以及 1 韩庆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j 】,河北学刊,2 0 0 4 年第3 期,第6 7 页。 2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 】,广东教育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8 2 8 3 页。 3 肖芳: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j 】,求索,2 0 0 4 年第3 期,第1 1 4 页。 7 第一章“以人为本”0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关系上海师范犬学硕+ 学能论文 入的尊严等等。具体地来说,尊重人的生命,让人豹生命价值高予一切;尊重入的 利益、权利,让人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获取正当利益;尊重人的个性,让人的个性得 到健康培养与塑造;尊重入的自由,让人始终能保持强烈的自主意识翻自主能力; 尊重人的尊严,让人不再成为被奴役、被宰割、被控制的对象或工具,使人有自己 的人格,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尊严。总之,凡是涉及人性展示的方面,都是簋 得理解和尊重的,每个人既要尊重囱己,也要尊重他人,因为人人都是人格的主体, 都有人格的尊严。1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入当作入,要把自己当作人,也要把链入当作 人,这就是略持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以人为姿本,注重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煮定。 以人为资本,侧重从方法论的角度来阐述以人为本的含义。不仅视人为目的, 同时视人为实现人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入的主体性发挥,最终实现入的发展,这 是人的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存在。人作为人格主体的一个根本内涵,就在于人是 创造价值、生成意义的。剖造价值、生成意义是人的生存及其活动的隧的。欲更普 遍范围讲,人积极地创造价值、生成意义决不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还要能够 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一个人失了满足健入和社会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服务,是 人生的一种崇高目的,实现这个目的,更体现出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2 可见,人是 在创造价值和釜成意义的过程中实践入的作用方式和实现入的发震、完善的根本薯 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肯定和重视人的价值和意义存在的同时,想方设法为 人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生成更大意义提供条件。 1 0 1 2 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1 1 2 1 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懿唯一有机构成要素,嚣绕人的实践,必然产 生“人的理论。3 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有着丰富的人本思想。而中国古代的“人 是以“民的形式出现的,民主要指当时社会的主要劳动者。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予之歌】意思是说,人 民可亲丽不霹畏,人民是黧家的根本,根本巩固,函家才能安宁。管停说:“天下 者,国之本也;囡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 1 杨超:现代德育入本论【m 】,广东:入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8 1 8 2 页。 2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 】,广东:人比 l j 版社,2 0 0 5 年版,第8 2 页。 3 手力士:中国古代臻家氏本思想瓣寤示嘲,理论学习,2 0 0 1 年第8 期。 8 上海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关系 本也;身者,治之本也”。【管子五辅】因此,“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管子霸言】要想稳定统治,管理好国家和社会的 事,关键之处,就在于取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提出“以人为本 的准则,并 认为能否执行这种教育思想,关系到国之存亡兴衰。这是“以人为本”一词的首次 出现。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上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 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上】还有荀子说:“禽兽有生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无论孟子还是苟子 都提出了民贵君轻这一春秋战国时期人本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体现了那个时期, 思想家对人的思考和对人的作用的重视。 到了汉代,贾谊则提出了“无民不为本 的思想。他说“过以为本,君以为本, 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 【贾谊:新书大政上】说的是人民作用的重要,体现对人的重视。到了明清时 代,一些思想家又将“民无不为本 发展为初步的民主思想。黄宗羲说:“古者以 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原君】在他看来,君主及其臣僚应当是天下的仆 役,民众是君臣们为之服务的主人。可以说这是古代人本思想的重大发展,构成了 中国历史上民主思想的发端。 通过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考察,可见,人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思想资源,为现代人本思想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原料。 1 1 2 2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 1 这是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最为经典的科学概括和诠释。它从人们总是所处 的各种社会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和呈现人的本质,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实践性、社会 性等特点,成就了“现实的人”的科学描述。马克思认为的“现实的人”笼括人是 自然存在物、意识存在物、实践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有机统一,即人的本质是自 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在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里,人既不是理性、 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化身,也不是只有生物肉体而没有社会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自 然人,他是一种包含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实际活动着、发展着的人。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论述,强调人的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原则,把人的理 解植入人的生活世界中,人就变成了现实的、感性的、历史的、活动的、开放型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5 6 页。 9 第一章“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天系上海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总体的存在。1 把入从思辨抽象的入和自然的人中解放出来,是对以往思瓣传统谈论 人的超越,真正赋予了人的现实本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理论的基本价值内涵就是,以实践为基磊,从现实的、完 整的人出发,通过批判异化的人和人的异化,以消除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态,最终 实现入的全面而囱由的发展。2 马克思主义入本思想“麸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 出发 ,3 以“人的解放”为枢纽,把“每个人的自出发展 作为人的发展目的和理 论构建的妇痞,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入文关怀,又表现出马克思主义对入的科学 态度和现实关切,为当代德育人本转向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 1 2 3 西方的入本主义思潮 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视宇宙万物皆为“人 而存在的一 种思想学说体系,它提出的中心概念是人、人格、个性、入的本性、入的潜能稠价 值等等。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根基深厚,源于古希腊哲学,“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著 名命题被看作是入本主义理论的肇始。在1 4 世纪中时至1 7 世纪,整个欧溯处于文 艺复兴时期,反对封建教会和神性至上,要求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因此,两方教 育界掀起了人文主义热潮,提倡以“入”为中心,歌颂“人 的价值和力量,号召 人类要从神本主义下解放出来。到了1 8 、1 9 世纪,人本主义思想在社会广泛传播 和逐渐深入人心,并被圜益地运用剜教育领域罩,形成了以入为本的入性化教育理 念或教育思想。如卢梭“自然适应性原则为代表的以儿童为主体的自然主义教育 思想和赫尔巴特“发展个人、“发展个性 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他们都描述了教育 对象地位同益突出的发展趋势。2 0 世纪6 0 、7 0 年代起,人本化的教育思想得到了 深刻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奥尔波特等,他们主张个 人是万事万物的中心,教育应以个人的“囱我完成和“主观性 为出发点。他们 强调人的主体性、个体性、“自我创造”、“自我设计 、“自我超越”,强调入应警“复 归本来自己 ,反对人的“物化 、“机器化、“划一化”,反对由现存社会制度、现 代大生产和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人格异化”。4 从西方人本主义以及人本德育思想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本主义 1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 】,广东:人比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7 5 页。 2 卢斌、晓颜:马克思蜇学的价值囊涵吲,社会主义研究,2 0 0 4 年第1 絮,第2 8 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7 3 页。 4 郑永廷、李小鲁土编:人本德育论【m 】,北窳:人民出版社,2 0 0 7 年舨,第1 2 9 1 3 2 页。 1 0 上海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关系 所理解的人与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中的人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本主义者抽去人 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把人的研究转化为一种个体的、孤立的研究;它不是 普遍地研究人类及其活动,而是注重个人,它不是一般地注重个人,而是注重个人 的心理、本能、意志和非理性方面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是现实的、实践的、 具体的、社会的人,而不是片面强调理性和非理性的片面人、与社会脱离的抽象人。 我们强调个人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强调“个人主义 和“自我中心 。但是不管怎 样,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以及人本德育思想为我国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很 多的思想原料和理论借鉴。1 1 2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概念及其特征 1 2 1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观念两个词的集合,要正确理解思想政治 教育观念,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和观念进行分别的阐释。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 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 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 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 那么观念是什么呢? 在哲学领域里,对观念持有 各种不同的观点,如康德认为观念是“纯粹理性的概念”,黑格尔认为观念是“自 在而自为的真理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而柏拉图认为观念是指永恒不变 而为实现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实体。尽管他们表述不同,但他们都 认为观念属于精神性,是意识的东西,而非物质性。一般来讲,观念是看法,是思 想。它是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邹柳云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中指 出,所谓观念通常是指人对事物一定的认识和看法,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带有某种倾 向性的主观反映;而教育观念则是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教育系统的理性认 识,在这种认识中,有对整个或不同教育的一些共同问题或基本问题的认识而产生 的教育观,包括教育的本质观、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观和教育的质量观等等。 综合以上有关概念解释,笔者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指人们进行思 想政治教育时所持有的先导性、全局性、根本性的观点、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前提性环节和过程。观念是行动的指导,思想政治教 育观念从根本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 1 郑永廷、李小鲁主编:人本德育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1 4 7 - 1 4 8 页。 2 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6 页。 第一章“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犬系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内容体系、理论、方法和实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隧熬,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合理与否。因此,进一步有效地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震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研究戈为重要。 1 2 2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作为一种先导性、全局性、根本性地位的观点、理念,它具 有自身的特征,总的来说,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先决性与指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属于精神性,它的精神作用不可低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支配和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从根本上影 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指导性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在正确、合理观念的指导下,思想 敢治教育活动就能顺利开展,并能获得实效;反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会受到阻 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就会出现弱化现象。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