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钢的热处理原理和工艺,2,热处理是改善金属材料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方法。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及工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它担负着改善工件的组织和性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任务。重要的机械零件必须经热处理才能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3,1.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分类一、热处理原理1.定义将钢在固态范围内,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方法。,4,2.工艺曲线,注明:临界温度(A1、A3、Acm),5,3.原理:热处理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只改变工件的内部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方法。根本原因:是由于铁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特性,从而使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组织和结构上的变化,从而可以改善和提高获得所需要的使用性能。,6,二、热处理的分类,7,常见热处理车间,8,加热,冷却,保温,9,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1.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相变温度加热温度选择的理论依据铁碳合金状态图;但实际转变温度(相变温度)比状态图上的临界温度(A1、A3、Acm)有一定的滞后现象,采用代号表示。即:加热(c)和冷却(r)A3Ac3Ar3A1Ac1Ar1AcmAccmArcm,10,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温度,11,2.奥氏体的形成(以共析钢为例)(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2)奥氏体晶核的长大;(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4)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基本过程),共析钢中奥氏体形成过程示意图a)形核;b)长大;c)残余渗碳体溶解;d)奥氏体均匀化,12,奥氏体形成示意图,4秒,6秒,8秒,15秒,13,对于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1.亚共析钢:F+PF+AA2.过共析钢:Fe3C+PFe3C+AA,14,3.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晶粒的长大主要是依靠较大晶粒吞并较小晶粒和晶界迁移的方式进行的。,晶粒的吞并与长大过程,为了防止晶粒长的粗大,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15,4.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实际意义:钢中奥氏体晶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奥氏体晶粒细小,则其转变产物的组织也较细小,性能较好;反之,转变产物的组织则粗大,而且其性能也较差。,晶粒号的标准等级图(100),16,二、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冷却方式:等温冷却;连续冷却。,17,1.奥氏体的等温转变1)定义不稳定的过冷奥氏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等温保持,转变为稳定的新相的过程。2)转变产物珠光体(粗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马氏体(低碳马氏体、高碳马氏体),18,共析钢等温冷却转变曲线图(C曲线或为TTT曲线)表示: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温度转变时间转变产物的关系。,19,1)珠光体型转变区(A1550)高温等温转变a)形成温度范围A1650b)组织珠光体(P)粗片状珠光体片层间距0.4mC)性能强度比较高,硬度适中170220HBW有一定的塑性,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珠光体组织3800,20,a)形成温度范围650600b)组织索氏体(S)细片状珠光体片层间距0.40.2mC)性能硬度为230320HBW综合力学性能优于粗珠光体。,索氏体组织8000,21,a)形成温度范围600550b)组织屈氏体(T)极细片状珠光体片层间距c。这种操作叫淬火。获得马氏体是强化钢材的一种重要组织。,32,二、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CCT)在实际热处理生产中,过冷奥氏体转变多数是在连续冷却过程中进行的,除了等温转变获得贝氏体组织;另外常采用连续冷却曲线(CCT)与等温转变曲线(TTT)叠加,近似地分析连续冷却转变的组织和性能。,33,34,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比较,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35,3.钢的热处理工艺机械零件的一般加工工艺顺序:铸造或锻造退火和正火机械粗加工淬火+回火(或表面热处理)机械精加工其中:退火和正火预备热处理淬火+回火最后热处理,2019/12/14,36,可编辑,37,一、退火1.定义: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随炉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38,2.退火分类:;a.扩散退火:Ac3+200300b.完全退火:Ac3+2050c.球化退火:Ac1+2030d.去应力退火:Ac1;500650,39,3.退火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钢的塑性,以利于机械加工;2)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为淬火工序做好准备;3)消除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4)消除或减轻偏析、带状组织。,40,4.退火应用:1)扩散退火:适宜合金钢锭和大型铸钢件;2)完全退火:适宜亚共析钢,不适宜过共析钢;3)球化退火:适宜共析钢和过共析钢;4)低温退火:适宜铸造、锻造或焊接及切削加工后的高精度工件。,41,二、正火1.定义: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亚共析钢)或Accm以上3050(过共析钢),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2.正火的目的和应用是使钢的组织正常化,亦称常化处理;一般应用于以下方面:1)作为最终热处理要求不高的普通结构件;2)作为预先热处理含碳量高的过共析钢;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中碳合金结构钢。,42,正火的作用与退火相似,与退火不同之处是:正火是在空气中冷却,冷却速度快,所获得的组织更细。b.正火后的强度、硬度较退火后的稍高,而塑性、韧性则稍低。c.不占用设备;生产率高。,43,三、淬火1.定义: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亚共析钢)或Ac1以上3050(过共析钢),保温后在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M)的一种热处理工艺。,44,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区别:淬透性在规定的条件下,钢接受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淬硬性钢淬火后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它主要决定于马氏体中的含碳量。指出:淬透性好的钢淬硬性不一定高。,45,2淬火介质:淬火时为了得到足够的冷却速度,以保证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又不致由于冷却速度过大而引起内应力增大,造成零件变形和开裂。常用的淬火冷却介质:水、盐水、油、硝盐浴和空气等。,46,3淬火方法选择根据钢材成分及对组织、性能和工件尺寸精度的要求,在保证技术要求规定的前提下,应选择简便而经济的淬火冷却方法。,47,4.钢的淬火缺陷1)氧化与脱碳2)过热与过烧3)变形与开裂4)硬度不足5)淬火软点,48,四、回火回火是紧接淬火之后进行的,通常也是零件进行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消除和减小内应力、稳定组织、调整性能,获得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因为,淬火钢的组织主要由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有时还有未溶碳化物),存在很大内应力,如不及时消除,将会引起工件的变形、甚至开裂。淬火组织很不稳定,有向稳定组织转变的趋势,而且组织脆性大,韧性低,一般不能直接使用。,49,1.定义:将钢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2.目的:1)降低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2)调整性能(提高淬火钢的塑性和韧性)满足生产需要;3)稳定组织,防止尺寸变化;4)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回火往往是零件生产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决定钢件最后的性能。,50,3.回火时的组织转变1)马氏体分解(80200)转变产物:回火M+残余A2)残余奥氏体分解(200300)转变产物:回火M3)渗碳体形成(300400)转变产物:回火T4)渗碳体聚集长大(400)转变产物:回火S,51,4.回火后的组织和应力变化,52,5.回火时的分类及应用1)低温回火:150250,5664HRC,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中温回火:350500,3550HRC,获得高的弹性极限;3)高温回火:550650,2035HRC,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生产上:淬火+高温回火称作调质处理,53,4.钢的表面热处理在机械设备中,有许多零件,如:齿轮、花键轴、活塞销等,要求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却要求一定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上述要求,如果仅从材料方面去解决是很困难的。如:选用高碳钢,淬火后表面硬度虽然很高,但心部韧性不足;如:采用低碳钢,虽然心部韧性好,但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低。这就需要对零件进行表面热处理,以达到强化表面的目的,即:所谓外硬内韧的性能要求。,54,表面热处理分为两类:一类是只改变工件表面组织而不改变表面化学成分的热处理,称为表面淬火。另一类是既改变表面化学成分又改变表面组织的热处理,称为化学热处理。,55,一、表面淬火1.定义是将钢件的表面层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心部仍保持未淬火前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方法。2.方法(快速加热)火焰加热、感应加热、电接触加热、激光加热等表面淬火方法。目前生产上最常用是: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感应加热表面淬火。3.目的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的表层,而心部仍保持良好的韧性。,56,1)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应用氧-乙炔火焰对零件表面进行快速加热并随后快速冷却的工艺。特点:不需要特殊设备,淬火质量不够稳定;适合单件或小批量生产。,57,2)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利用感应电流通过工件所产生的热效应,使得工件表面受到局部加热,并进行快速冷却的淬火工艺。特点:加热速度冷却快,淬火质量好;适合大批量生产。,58,3)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电流频率与淬硬层的关系:,指出:频率越高淬硬层深度越浅;生产上根据零件技术要求,通过调整频率获得需要使用性能。,59,二、化学热处理1)定义将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工件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化学热处理。2)目的与其它热处理相比,能更有效地改变零件表层的使用性能。3)分类根据渗入元素不同可分为:渗C、渗N、C-N共渗、渗B以及渗金属(Cr、Al、Zn)等。,60,1.化学热处理的原理基本过程:1)分解首先在气氛中产生活性原子;2)吸收工件表面吸收活性原子;3)扩散表面吸收活性原子产生浓度差,向中心迁移,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一定厚度的扩散层(渗层)。,61,2.钢的渗碳方法:固体渗碳、气体渗碳、液体(盐浴)渗碳,62,渗C过程:将零件加热到930,开始滴入渗碳剂(煤油、丙酮、甲醇),经分解后开始向低碳钢的表面渗入碳原子,随着时间的延长,使表层的含C量可达1.0%,成为高碳钢;然后经表面淬火和低温回火后,使得零件的表面硬度可达5664HRC,而心部仍然是保持低碳钢,得到一种所谓外硬内韧的使用性能。,63,渗碳后的组织,64,3.钢的渗氮在A1温度以下,使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的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氮。目的:提高工件表层的硬度、耐磨性、红硬性、耐蚀性和疲劳强度。方法通入氨气(NH3)介质。1)气体渗氮:加热(500600)分解出N原子;2)离子渗氮:高压形成辉光放电分解出N离子。,65,渗氮专用钢:通常是指含有Cr、Mo、Al等合金元素的钢。例如:38CrMoAl就是一种典型的渗氮用钢。因为这些合金元素与氮元素形成非常稳定的氮化物。获得的氮化层薄而致密,一般为0.10.6mm。钢件氮化后具有很高硬度,1000HV以上(相当于6972HRC),并且当加热至600650使用时仍能保持高硬度,即:具有高的耐磨性和红硬性。,66,38CrMoAl氮化工艺,渗氮工件的工艺路线:锻造退火机械粗加工调质机械细加工去应力退火粗磨渗氮精磨或研磨。,67,38CrMoAl氮化后组织形态及性能表层组织:白亮层+针状氮化物表层厚度:一般为0.10.6mm表层硬度:在1000HV以上(相当于6972HRC)表层性能:高的耐磨性和红硬性,68,4.碳-氮共渗碳-氮共渗就是同时向零件表面渗入碳和氮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也称为氰化。一般采用高温(820870)或低温(570)两种气体碳-氮共渗。高温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获得高碳低氮表层;低温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实质为软氮化。,69,碳-氮共渗后的机械性能及应用:(1)共渗及淬火后,得到的是含碳、氮马氏体+细小碳-氮化合物,耐磨性比渗碳更好。(2)共渗层具有比渗碳层更高的压应力,因而疲劳强度更高,耐蚀性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安全知识考试(管理人员卷)练习试题及答案
- 管理单选试题
- 2024年光纤传输的波分复用设备合作协议书
- 建筑总承包项目联合体2024合作协议
- 加盟经营服务协议文本(2024年版)
- 2024年电子型多功能电动机保护器合作协议书
- 2024年计量标准器具:化学计量标准器具项目发展计划
- 样书年论文版权转让合同书(35篇)
- 房地产开发承包合同(32篇)
- 秋季运动会加油稿30字(22篇)
- GB/T 31953-2023企业信用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 大学武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 现代药物制剂与新药研发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苏州大学
- 市政工程排水工程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 MT/T 198-1996煤矿用液压凿岩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7715-2014工业用乙烯
- 企鹅排队课件
- GB/T 21387-2008轴流式止回阀
- GB/T 14480.2-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2部分:探头性能和检验
- GB/T 1094.11-2007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 GB/T 10001.9-202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