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中国关于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规定,它为评估和管控土壤污染提供了法定依据。该标准详细设定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如农业用地、居住区、工业区等)土壤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限值,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及人体健康。

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土壤的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涉及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

  2. 分类体系:根据土地使用功能,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三类,即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标准适用于保护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等;二级标准适用于一般农田、牧场、林地及居住区等;三级标准则适用于工业区和特定的污染地块等对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较低的区域。

  3. 污染物项目与限值:列出了多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如铅、镉、汞、砷等)、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农药残留等)及部分无机物,并针对每种污染物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别下设定了具体的限量标准。这些限值是基于风险评估和环境保护需要制定的,旨在防止污染物通过食物链或其他途径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4. 监测与实施:规定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频率及实施要求,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监控和管理。同时,要求对超标地块采取相应的治理与修复措施,以恢复土壤环境质量。

  5. 法律责任与执行:虽然本标准本身不直接规定法律责任,但作为国家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一部分,超标的土壤环境质量将依据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追究责任,促使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遵守标准要求,积极参与土壤环境保护。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5-07-13 颁布
  • 1996-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pdf_第1页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批准日期1995-05-01实施日期1995-05-0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GB 15618-1995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1 主题内容与达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2 术语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旨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防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 保持自然背景水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3.2 标准分级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3.3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4 标准值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 表1 土壤环境质理标准值 mg/kg 级别一级二级 三级土壤pH值自然背景7.56.5项目镉 0.200.300.601.0汞 0.150.300.501.01.5砷 水田 1530252030旱地 1540302540铜 农田等3550100100400果园 150200200400铅 35250300350500铬 水田 90250300350400旱地 90150200250300锌 100200250300500镍 40405060200六六六 0.050.501.0滴滴涕 0.050.501.0注: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采用旱地值。5 监测5.1 采样方法:土壤监测方法参照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的有关章节进行。国家有关方法标准颁布后,按国家标准执行。5.2 分析方法按表2执行。 表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选配分析方法 序号项目测定方法检测范围 mg/kg注释分析方法 来源1镉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 (1)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2)石墨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0.025以上 0.005以上土壤总镉、2汞土样经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钒或硫、硝酸锰酸钾消解后,冷原子吸收法测定0.004以上土壤总汞、 续表2 序号项目测定方法检测范围 mg/kg注释分析方法 来源3砷(1)土样经硫酸-硝酸-高氯酸消解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 (2)土样经硝酸-盐酸-高氯酸消解后,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0.5以上 0.1以上土壤总砷、 4铜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0以上土壤总铜、5铅土样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1)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 (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0.4以上 0.06以上土壤总铅6铬土样经硫酸-硝酸-氢氟酸消解后, (1)高锰酸钾氧,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2)加氯化铵液,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0以上 2.5以上土壤总铬7锌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0.5以上土壤总锌、8镍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肖解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2.5以上土壤总镍9六六六和滴滴娣丙酮-石油醚提取,浓硫酸净化,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0.005以上GB/T 14550-9310pH玻璃电极法(土水=1.02.5)11阳离子交换量乙酸铵法等注:分析方法除土壤六六六和滴滴涕有国标外,其他项目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现暂采用下列方法:环境监测分析方法,1983,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199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土壤理化分析,197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上海科技出版社。6 标准的实施6.1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实施。6.2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会同有关部门划分本辖区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