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纺织工程专业论文)缝迹对针织服装缝合质量的影响分析与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i i i i i l l11 1i i i i lli ii i iiiil y 17 7 3 213 一、本论文从针织物的基本组织结构性能及常用的线迹类型分析入手, 对针织服装缝制过程中常用的两种线迹,即双线锁式线迹和三线包缝线 迹在不同缝迹密度状态下织物的缝合质量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二、测试过程中,模拟针织服装在实际穿用过程中的受力状态。纵向试 样是沿短边方向对折缝合,测试受力垂直于线缝方向,模拟针织服装的 衣领、袖口、裤口、裤腰等部位沿垂直线缝方向受到的拉伸。横向试样 是沿长边方向进行缝制,测试受力平行于线缝方向,模拟针织服装的裆 缝、衣领、袖口、裤口、裤腰等部位沿线缝方向受到的拉伸。 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制定缝合质量检验标准,指导实际生产具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i l i 摘要 针织服装是服装中的一个大类,以其柔软、舒适、贴体又富有弹性等优良的性能, 形成了独自的风格,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 度假、娱乐已成为当今人们的主流休闲方式,同时,人们越来越青睐穿着舒适的针织 服装,因此,制作出高质量的针织休闲服装成为服装生产商家的竞争焦点。 针织面料的最大特点是其拉伸性与脱散性,因此,用于缝制针织物的线迹结构必 须具备与缝料相适应的拉伸性,并能防止针织物边缘线圈的脱散。针织服装的服用性 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缝迹特性的影响,不同结构的缝迹对针织服装的缝合质量影响 差异很大。 针织服装的缝合质量与缝合牢度、拉伸回复性有关。缝合牢度包括接缝效率、断 裂伸长率,拉伸回复性包括最大拉力和拉伸回复率。 本课题主要研究平缝线迹、包缝线迹在三种缝迹密度( 6 2 c m 、8 2 c m 、l o 2 c m ) 下对四种常用针织物组织( 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提花组织) 的接缝 效率、断裂伸长率、最大拉力和拉伸回复率四个指标所产生的影响。旨在提高各种组 织结构针织服装的缝制质量,提高其服用性能。 本课题的研究以国家标准为指导,结合生产实际,通过试验测得相关指标数据, 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研究的结论。课题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制定 缝合质量检验标准,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针织服装缝迹接缝效率断裂伸长率最大拉力拉伸回复率 a b s t r a c t 1 1 1 ek n i t t e dg a r m e n ti si nac l o t h i n g sb r o a dh e a d i n g ,w h i c hr e c e i v e sp e o p l e sg e n e r a l r e c e p t i o n 晰mi t ss o f t ,c o m f o r t a b l e ,b o d y f i t t e da n de l a s t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w i t i l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p e o p l e s m a t e r i a la n dc u l t u r a l l i f e ,m o r ea n dm o r ep e o p l e f a v o r c o m f o r t a b l ek n i t t e dg a r m e n t s t h e r e f o r e ,t op r o d u c eh i g h - q u a l i t yk n i t t e dc a s u a lw e a ri st h e f o c u so fb u s i n e s sc o m p e t i t i o nf o ra n yc l o t h i n gm a n u f a c t u r e r s s t r e t c h a b i l i t ya n dr a v e l l i n gp r o p e r t ya r et h em o s tp r o m i n e n tf e a t u r e so fk n i t t e df a b r i c a sar e s u l t ,t h es e a ms 咖c t u r ew h i c hi su s e dt os e wk n i t t e df a b r i cm u s th a v e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s t r e t c h a b i l i t y 、析t 1 1m a t e r i a la n dc a l lp r e v e n tt h ec o i lf r o ms c a t t e r i n go f ft h e e d g eo ft h e k n i t t e d f a b r i c 1 1 1 ew e a r a b i l i t yo fk n i t t e dg a r m e n t si sa f f e c t e db y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t i t c h e s ,t h a ti st os a y ,t h es e a mq u a l i t yo ft h ek n i t t e dg a r m e n tw i l lb e l a r g e l yi m p a c t e db yt h es e a ms t r u c t u r e t h es t i t c h i n gq u a l i t yo fk n i t t e dg a r m e n t si sr e l a t e dt of a s t n e s sa n dt e n s i l er e c o v e r y f a s t n e s si n c l u d e st h ee f f i c i e n c yo fs e w i n gs e a m sa n de l o n g a t i o na tb r e a k ,w h i l et e n s i l e r e c o v e r a b i l i t yi n c l u d e sm a x i m u mt e n s i o na n ds t r e t c h i n gr e c o v e r y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m a i n l ys t u d i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t h a tt h ep l a i ns t i t c ha n do v e r l o c ks t i t c h , u n d e rt h r e ek i n d so f s e a md e n s i 哆( 6 2 c m 、8 2 c m 、10 2 c m ) ,h a v eo v e rt h ej o i n te f f i c i e n c y , b r e a ke l o n g a t i o nr a t i o ,m a x i m u mt e n s i o na n ds t r e t c h i n gr e c o v e r yo ff o u rm a i nk i n d so f k n i t t e df a b r i ct e x t u r e ( w e f t - p l a i nr i b ,r i bk n i t ,i n t e r l o c ks t i t c ha n dp a t t e r nw e a v e ) ,a i m e da t e n h a n c i n gt h es t i t c h i n gq u a l i t ya n dw e a r a b i l i t yo fa l lk i n d so fk n i t t e dg a r m e n t s u n d e rt h eg u i d a n c eo ft h en a t i o n a ls t a n d a r d s ,t h ea u t h o rc o m b i n e st h et h e o r yw i t ht h e a c t u a lp r o d u c t i o na n dd r a w sac o n c l u s i o n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d a t aw h i c ha r ea v a i l a b l ef o r t h e t e s t s n o to n l yc a n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i sr e s e a r c hb ea p p l i e di nf r a m i n gs e a mq u a l n yc o n t r o l s t a n d a r d s ,b u tt h e yc a na l s ob r i n g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p r a c t i c a lu t i l i t yt o i n s t r u c tt h ep r o d u c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k n i t t e dg a r m e n t s ,s e a m ,j o i n te f f i c i e n c y , b r e a k e l o n g a t i o nr a t i o , m a x i m u m t e n s i o n , s t r e t c h i n gr e c o v e r y 目录 第1 章绪论1 1 1 前言1 1 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l 1 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2 第2 章针织面料的基本知识3 2 1 针织面料的结构性能3 2 。1 1 纬编针织物3 2 1 2 经编针织物5 2 2 针织面料的缝制特性8 第3 章缝制针织服装的线迹类型1 0 3 1 线迹结构的分类1 0 3 1 1 线迹的基本联结方式。1 0 3 1 2 线迹的国际标准化类型1 1 3 2 缝制针织服装常用的线迹性能与用途。1 4 第4 章缝迹对针织服装缝合质量的影响分析1 6 4 1 试验材料16 4 1 1 缝纫线1 6 4 1 2 织物1 6 4 2 试验方法16 4 2 1 引用标准。1 6 4 2 2 名词术语1 7 4 2 3 试验原理。1 7 4 2 4 仪器设备1 7 4 2 5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条件1 7 4 2 ,6 样品1 7 4 2 7 式样18 4 2 8 试验设定及操作18 4 2 9 计算方法1 8 4 3 试验方案l8 4 3 1 试样准备。l8 4 3 2 试样制作1 9 4 3 3 对纵向试样进行断裂强力及接缝强力测试1 9 4 3 4 对横向试样进行拉伸回复测试2 2 4 4 试验数据与分析2 5 4 4 1 试验数据2 5 4 4 2 数据处理2 8 4 4 3 纵向不带线迹5 种试样的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比较3 0 4 4 4 纵向5 种试样不同缝迹密度下的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比较图3 1 4 4 5 纵向带线迹5 种试样的接缝效率及断裂伸长率测试图3 3 4 4 6 横向不带线迹5 种试样的最大拉力及拉伸回复率比较3 9 4 4 7 横向5 种试样不同缝迹密度下的最大拉力及拉伸回复率比较图4 0 4 4 8 横向带线迹5 种试样的最大拉力及拉伸回复率比较4 2 第5 章结论4 8 5 1 试验总结4 8 5 2 结论4 9 参考文献。5 0 致谢5 1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5 2 第l 章绪论 1 1 前言 第1 章绪论 针织服装轻柔而富有弹性,穿着舒适健美,是现代服装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随 着针织服装面料以及针织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对针织服装加工技术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针织缝纫工艺对体现针织服装的风格、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的档次 有着直接的影响。 针织面料的最大特点是其拉伸性与脱散性,从服装生产的观点来看,可以说是 一种难以加工的材料,在缝纫过程中,容易产生纱线断裂而引起衣片的脱散、卷边、 抽丝等缺陷,因此,用于缝制针织物的线迹结构必须具备与缝料相适应的拉伸性,并 能防止衣片边缘线圈的脱散。广义上,针织服装可分为外衣、中衣、内衣、配套服饰 用品四大类。在缝纫过程中,针织外衣和中衣多使用双线链式线迹、四线包缝线迹、 绷缝线迹等,门襟、领子、口袋等部位使用结构坚固的双线锁式线迹;针织内衣多使 用三线包缝线迹、曲折形双线锁式线迹等,在缝制补正内衣中的硬撑时,多使用直线 型的双线锁式线迹;配套服饰用品,如袜子、手套、帽子、围巾、披肩、领带等多为 成型的服饰用品,需要缝制的部位多使用锁式线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线迹 类型的缝纫机功能愈加完善,能满足各种材料、各种组织结构针织面料的缝纫要求, 但不同的线迹类型对针织服装的服用性能影响不同,总体来说,在缝制过程中对缝迹 有以下要求:0 缝迹应具有与针织物相适应的拉伸性和强力;缝迹应防止针织物边 缘线圈的脱散;缝迹密度要适当。 1 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缝迹对针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谭磊、胡心怡通过对课题缝迹对针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得出如下三个 结论: 1 织物缝上线迹后,其断裂强力因为缝针对布的损伤而降低。做上平缝线迹的织 物的断裂强力高于做上三线包缝线迹的织物。 2 缝上线迹后,织物的断裂伸长增加,主要是因为针织物在缝制过程中发生伸长 变形,使线迹皱缩造成。这种伸长的增加无多大实用价值。 3 线迹结构对织物的断裂伸长影响不大,但对线迹本身的拉伸性能有很大影响。 包缝线迹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远远高于平缝线迹,因此,针织内衣常常使用。 天津j :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缝迹密度对缝迹特性的影响瞄1 谭磊、胡心怡通过对课题缝迹密度对缝迹特性的影响的研究得出如下四个结 论: 1 随着缝迹密度的增加,不同缝迹的强力、延伸性和耐疲劳性的变化规律不同, 这与“随着缝迹密度的增大缝迹的强力和延伸性将逐渐增大 的理论并不一致。 2 随着缝迹密度的增大,梭式缝迹的断裂强力逐渐降低:三线包缝缝迹的断裂强 力逐渐增大:四线包缝缝迹的断裂强力先增大后降低,在密度为8 线迹数2 c m 时为最 大。 3 随着缝迹密度的增大,梭式缝迹的断裂伸长率横向逐渐增大,纵向逐渐减小: 三线包缝缝迹纵横向的断裂伸长率都逐渐增大:四线包缝缝迹的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 减小,在密度为8 线迹数2 a m 时为最大。 4 随着缝迹密度的增大,三种缝迹的耐疲劳性能均增强。 目前,未见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资料。 1 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本课题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的线迹、不同的缝迹密度,对不同组织结构的针织面 料缝合质量的影响,为提高针织服装的穿着舒适性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的研究成果, 对制定缝合质量检验标准,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 第2 章针织面料的基本知识 第2 章针织面料的基本知识 2 1 针织面料的结构性能 针织面料是由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按生产加工方式,分为纬编针织物和 经编针织物两大类。 2 1 1 纬编针织物 纬编针织物是由纬编针织机将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 弯曲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而成的一种针织物。纬编针织物的组织种类很多,包括基本组 织和花色组织两类。基本组织有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及双罗纹组织,花 色组织有衬垫组织、毛圈组织、波纹组织、菠萝组织、纱罗组织等。 ( 1 ) 平针组织 是一种单面组织,如图2 1 所示。在织物的正面和反面形成不同的外观,织物易 拉伸和脱散,裁剪后易卷边。广泛应用于内衣、外衣和各类成型产品中。 ( 2 ) 罗纹组织 是一种双面组织,如图2 2 所示。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而成, 按正、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数目的不同,可分为1 + 1 、2 + 2 、1 + 2 、3 + 5 等等不同名 称的罗纹组织。罗纹组织具有很好的弹性,广泛应用于t 恤、夹克衫等服装的下摆、 领口和袖口等部位,也可用于制作内衣、运动衣、毛衫等。 图2 1 ( 3 ) 双反面组织 如图2 3 所示。 图2 2 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间配置而成,有1 + 1 、2 + 2 等 天津下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同组合方法而形成的凹凸条纹,多用于毛衣、运动衣和童装等。 ( 4 ) 双罗纹组织 又称棉毛组织”,如图2 4 所示。由两个罗纹组织复合而成,在织物的正 反面均有相同的外观,俗称“双面布 。 图2 3 图2 4 ( 5 ) 衬垫组织 由平针织物作地组织,其反面衬垫一根或几根衬垫纱线,如图2 5 所示。衬垫纱 一般采用较粗的纱线,经拉毛起绒整理后成为绒布,衬垫织物的横向拉伸性小,增加 了厚度。广泛用于制作旅游休闲装和运动装。 l 2 图2 5 ( 6 ) 毛圈组织 在针织物的一面或两面有环状纱线覆盖其上,形成单面毛圈针织物和双面毛圈针 织物。如图2 6 所示为普通毛圈组织,图2 7 所示为花色毛圈组织。毛圈组织针织物 经割绒或拉绒整理后可制成天鹅绒针织物。 ( 7 ) 波纹组织 图2 6 4 图2 7 第2 章针织面料的基本知识 是一种双面纬编组织,如图2 8 所示为移动一个针距的波纹组织。若移动不同的 针距数目,可获得各种凹凸感不同的外观效应。广泛应用于羊毛衫编织中。 图2 8 ( 8 ) 菠萝组织 如图2 9 所示,为最简单的一种组 织。由于沉降弧被拉伸,使相邻的线圈 抽紧,在织物正面形成凹陷。如果按一 ;定的花型配置这种抽紧的线圈,就可得 ; 到凹凸的花纹效应。这种组织透气性 好,但强力较低,一般用作女外衣、女 衬衣和童外衣。 图2 9图2 1 0 ( 9 ) 纱罗组织 如图2 1 0 所示为一种单面纱罗组织。它是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线圈进行移圈而 成,可以形成网眼效应,设计不同的移圈方式,可形成所需要的花纹图案。 2 1 2 经编针织物 经编针织物是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经纱于经向同时喂入经编机的所有工作 针上进行编织而形成的针织物,一般情况下,每根纱线在每个线圈横列中只形成一个 线圈。经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有经平组织、经缎组织和经绒组织,变化组织有经平绒 组织、经平斜组织和经斜编链组织等。 ( 1 ) 经平组织 每根经纱轮流在相邻两根针上垫纱,如图2 1 1 所示为由开口线圈形成的经平组 织。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织。 图2 1 1 ( 2 ) 经缎组织 每根经纱顺序在3 根或3 根以上的织针上垫纱成圈如图2 1 2 所示为五针经缎组 图2 1 2 6 第2 章针织面料的基本知识 ( 3 ) 经绒组织 由两个经平组织组成,如图2 1 3 所示。每一个经平组织相隔一针织针成圈,形 成三针经绒组织。 ( 4 ) 经平绒组织 如图2 1 4 所示,是最常见的一种经编面料组织结构。在双梳栉经编机上,后梳 栉以经平组织方式垫纱,前梳栉以经绒组织方式垫纱,而垫纱运动方向相反。由于经 绒组织一面易磨出绒毛,故经磨毛整理后可成为仿麂皮绒经编织物。 , 2 图2 1 3 经平斜组织 图2 1 4 如图2 1 5 所示,经编机的后梳栉作经平组织垫纱运动,而前梳栉作经斜组织 图2 1 5 垫纱运动,由于前梳栉的延展线较长,布面平整,手感和光泽都较好。 7 天津工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 6 ) 经斜编链组织 经编机的后梳栉作经斜组织挚纱运动,而前梳栉作编链组织挚纱运动。这种组织 性能比较稳定,不易卷边,广泛用作衬衫和外衣面料。 以上介绍了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的基本知识,从线圈结构可以看出,纬编针 织物比较容易脱散,单面织物还容易卷边,因此,衣片边缘需用包缝机拷边。而经编 织物不易脱散,在裁剪加工中比较方便。 2 2 针织面料的缝制特性 针织面料的结构性能,对缝制加工有重要影响,掌握针织面料所具有的某些特性, 才能进行正确的设计加工。不同组织结构、不同材料的面料,在缝合时应采用相应的 线迹类型和线迹密度,才能达到完美的缝制效果。 ( 1 ) 脱散性 当针织面料的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连接后,会按一定方向脱散,使线圈与线 圈发生分离现象。因此,在缝制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止,如采用包缝、 绷缝等防脱散的线迹,或采用卷边、滚边、绱罗纹边等措施,防止衣片边缘脱散,同 时在缝制时应注意,缝针不能过粗、针距不能过小,否则易刺断纱线,形成针洞,引 起缝份儿周围线圈脱散,影响产品质量。 ( 2 ) 卷边性 单面针织面料在自由状态下,边缘会产生包卷现象,这是由于线圈中弯曲的纱线 内应力不平衡,力图使纱线伸直而引起的。卷边性一般发生在单面针织物上,如常见 的汗布组织织物等。裁剪好的衣片卷边后,不利于缝纫工人的操作,降低生产效率, 有时还会产生边缘缝份儿皱缩堆积,影响正常送布,出现缝迹不匀等现象。为克服卷 边问题,可采用在衣片边缘喷洒粘合剂的方法。 ( 3 ) 拉伸性 针织物由于其线圈结构的特点,在受外力拉伸时,有尺寸伸长的特性,当外力去 除后,线圈结构又回复到原来的形状。拉伸好的面料,应防止牵拉,以免成品规格尺 寸发生变化,在缝制过程中,应适当降低压脚压力,选用与缝料拉伸性相适应的弹性 缝线及线迹结构,如采用双线链式线迹、三线包缝线迹等等。 ( 4 ) 钩丝与起毛起球 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碰到尖硬带刺的物体,其中的纤维就会被钩出,之后在穿着 或洗涤过程中经不断摩擦,纤维从织物表面外露出来,而形成茸毛,如果这些起毛的 纤维不能及时脱落,就会相互纠缠在一起,形成纤维团,即所谓“起球”。由于针织 面料结构比较松弛,较易发生钩丝与起毛起球现象,因而,在缝制过程中,缝纫机的 台板、针板、压脚底板等都应光滑,无毛刺,以克服此类现象的发生。 8 第2 章针织面料的基本知识 ( 5 ) 抗剪性 针织面料的抗剪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表面光滑,用电刀裁剪时,层与层 之间易发生滑移现象,使上下层裁片的尺寸产生差异,二是裁剪较厚层数的化纤面料 时,由于电刀速度过快,摩擦发热易使化纤熔融、粘结。具有抗剪性的针织面料,在 缝制过程中也易产生一些故障,如产生滞布现象,熔融的化纤造成缝针针孔、针槽堵 塞而引起断针、断线、跳针等故障。遇到此类情况,首先应放慢缝纫机的速度,也可 使用双节针,或在针织物的表面涂些冷却剂等,以保证缝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 6 ) 纬斜性 多路进线的圆纬机织造的针织面料,线圈横列会发生倾斜,缝制品一经洗涤就会 产生扭曲变形。为此,缝制前要采取整纬处理,缝制过程中,彩格彩条面料一定要对 格对条,素色面料的纵横向线圈要对正,保证成衣的穿着效果。 ( 7 ) 透气性和吸湿性 针织面料由线圈组成,其中含有空气量较多,透气性和吸湿性均较好。在成品流 通和仓储过程中,应注意通风干燥,以防霉变。 ( 8 ) 工艺回缩性 针织面料在缝制加工过程中,在长度与宽度方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回缩,为确保 成品规格的准确,工艺回缩率的大小,是设计样板时慎重对待的一个工艺参数。 9 天津t 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 章缝制针织服装的线迹类型 线迹是由缝纫机的成缝机件按特定的运动规律,将缝线相互串套或绞合联结而 成,不同的联结方式,可以形成不同形状的线迹结构。一连串的线迹配置于缝料上就 形成了缝迹,因而,线迹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缝迹的性能。 3 1 线迹结构的分类 根据不同用途的要求,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缝纫机钩线机构,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线 迹结构。 3 1 1 线迹的基本联结方式 ( 1 ) 单线套环穿套联结 如图3 1 所示。由一根线形成线圈,前后串套而成,沿逆缝制方向具有脱散性a 图3 1 ( 2 ) 两根线套环穿套联结 如图3 2 所示。由两根线分别形成线圈,相互串套在一起,沿逆缝制方向同时抻 拉两根线,会产生脱散。 ,” t 图3 2 1 0 第3 章缝制针织服装的线迹类型 ( 3 ) 两根线的线环交错绞合联结 如图3 3 所示。这种联结方式线迹结构坚固,不脱散。 图3 3 实际应用中,以上面三种基本联结方式为基础,可衍生出近百种具体的线迹结构 形式。 3 1 2 线迹的国际标准化类型 1 9 8 1 年,国际标准组织拟定了线迹类型的国际标准,即i s o - 4 9 1 5 1 9 8 1 纺织 品线迹的分类和术语,将服装加工中较常使用的线迹类型分为6 个级别,共计8 8 种不同类型。我国亦于1 9 8 4 年制定了线迹类型的国家标准g b t 一4 5 1 5 1 9 8 4 线迹的 分类和术语,等同于i s o _ 4 9 1 5 1 9 8 1 标准。而后,随着缝纫机械的不断更新,又出 现了新的线迹类型,1 9 9 1 年,国际标准组织又颁布了新的标准,即i s 沪4 9 1 5 1 9 9 1 纺织品线迹的分类和术语,将线迹分为6 个级别9 2 种不同类型,主要增加了3 2 8 、 3 2 9 、3 5 1 和5 2 2 线迹型式。相应我国也制定了新的标准,即c g b t 一4 5 1 5 2 0 0 8 线迹 的分类和术语。 按照国际标准,这六个级别分别是: ( 1 ) 1 0 0 级链式线迹 是由一根针线穿过缝料形成套圈前后串套而成。编号为1 0 1 - - 1 0 5 、1 0 7 、1 0 8 , 共7 种,图3 4 所示为典型的线迹结构形式。 i 图3 4单线链式线迹 l l 天津丁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2 0 0 级仿手工线迹 起源于手工缝纫的线迹。其特征是一根缝线穿进穿出缝料,把缝料固定住,缝 纫机上使用的是双头直针。线迹编号为2 0 1 ,2 0 2 ,2 0 4 ,- - - - 2 0 6 ,2 0 9 ,2 1 3 - 2 1 5 ,2 1 7 , 2 1 9 ,2 2 0 ,共1 3 种,图3 5 所示为常用的线迹形式。 2 0 9 。 , 图3 5仿手工线迹 ( 3 ) 3 0 0 级锁式线迹 一组缝线的线环,穿入缝料后与另一组缝线交错绞合而形成的线迹。编号从 3 0 1 3 2 9 、3 5 1 ,共3 0 种,图3 6 所示为常用的线迹形式。 够t a 妇缈二 3 0 l 图3 6锁式线迹 ( 4 ) 4 0 0 级多线链式线迹 由两根或更多根线形成,穿过缝料的一根线或多根线的线环与另一根缝线的线 环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线迹。编号为4 0 1 4 1 7 ,共1 7 种,图3 7 所示为常用的线迹 形式。 1 2 第3 章缝制针织服装的线迹类型 白新伊 妊”蟛 图3 7 多线链式线迹 ( 5 ) 5 0 0 级包边链式线迹 由一根或多根缝线形成,穿过缝料的缝线与其它缝线在织物边缘互相循环串套 而成的线迹。编号为5 0 1 5 1 4 、5 2 1 、5 2 2 ,共1 6 种,图3 8 所示为常用的线迹形 式。 $ 0 11 牺濂 图3 8包缝线迹 ( 6 ) 6 0 0 级覆盖链式线迹 由两根或多根以上的缝线穿过缝料,与底线互相串套并在缝料表面配置一根或 多根装饰线而成。编号为6 0 1 - 6 0 9 ,共9 种,图3 9 所示为常用的线迹形式。 图3 9覆盖线迹 1 3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 缝制针织服装常用的线迹性能与用途 针织物的最大特点是其拉伸性与脱散性,因此,用于缝制针织服装的线迹结构 也必须具有与缝料相适应的拉伸性,并能防止衣片边缘线圈的脱散。 针织生产中常用的线迹,按照我国的习惯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 1 ) 链式线迹 链式线迹是由一根或两根缝线串套而成。图3 4 中的1 0 1 号线迹为单线链式线 迹,图3 7 中的4 0 1 号线迹为双线链式线迹,这两种线迹的正面外观相同,反面皆 呈链条状,线迹的拉伸性能较好,在针织服装缝制中用的较多。当缝线断裂时,单 线链式线迹会发生连锁脱散,因此,在缝制过程中,这种线迹很少单独使用,而是 与其它线迹配合使用。双线链式线迹的两根缝线具有自锁性,不像单线链式线迹容 易脱散,在针织服装缝制中用途很广,如裆、袖的合缝,滚领,上松紧带等。还可 与三线包缝线迹构成复合线迹,将两道工序合二为一,提高了缝制效率和缝制质量, 如图3 1 0 所示,为复合成的五线包缝线迹,常用于缝制针织外衣和衬衣等产品。 图3 1 0五线包缝线迹 ( 2 ) 锁式线迹 锁式线迹又叫穿梭缝线迹,常用的是由两根线形成的双线锁式线迹。如图3 6 中的3 0 1 号线迹为直线型锁式线迹,从其结构上可以看出,正反两面的线迹外观完 全相同,结构坚固,用线量较少,线迹的拉伸性较差,只适于缝制针织服装中不易 受拉伸的部位,如衣服的领子、口袋、封门、商标、滚带等。3 0 4 号线迹和3 0 8 号 线迹属曲折形锁式线迹,用线量相对较多,拉伸性明显提高。其中3 0 4 号线迹叫“二 点人字线迹 ,3 0 8 号线迹叫“三点人字线迹 ,它们还具有美化缝迹外观的作用, 常用于缝制有弹性要求的裤口、袖口或作装饰衣边之用,在妇女、儿童服装中运用 较多。 ( 3 ) 包缝线迹 包缝线迹的共同特点是使缝制物的边缘包住,起到了防止针织物边缘线圈脱散 的功能。如图3 8 所示,从结构上看,组成包缝线迹的缝线之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 相互转移,因此缝迹的弹性较好。在服装生产中,包缝线迹的应用最为广泛。在针 织服装上,最常用的线迹有三线包缝线迹和四线包缝线迹。5 0 4 号、5 0 5 号和5 0 9 号 1 4 第3 章缝制针织服装的线迹类型 线迹都称为三线包缝线迹。其中5 0 4 号俗称为三线包缝线迹,5 0 5 号俗称为三线包 边线迹,5 0 4 号线迹的弹性不及5 0 5 号线迹大,在缝合受拉伸较强烈的部位,如裤 裆合缝等,常用5 0 5 号线迹,5 0 4 号线迹的外观线圈造型美观,在实际生产中运用 较多,5 0 9 号线迹不易脱散而被称为安全缝线迹。5 0 7 号、5 1 2 号和5 1 4 号线迹由四 根线组成,统称为四线包缝线迹,它们的线迹结构中都包括两根机针线,其中一根 为加固线,使整个缝迹的牢度提高,因此,也可叫作安全缝线迹。这三种线迹,在 弹性和外观上有一定区别,可根据缝制的要求加以选用,多用于针织外衣的缝制生 产中。 ( 4 ) 绷缝线迹 绷缝线迹的特点是强力大,拉伸性较好,同时还能使缝迹平整,也可起到防止 针织物边缘线圈脱散,美化服装外观的作用。绷缝线迹多用于针织服装的滚领、滚 边、折边、拼接缝、绷缝和饰边等。如图3 7 中的4 0 6 、4 0 7 号线迹,图3 9 种的 6 0 2 号、6 0 3 号、6 0 4 号、6 0 8 号线迹,均为针织生产中常用线迹,其中6 0 0 级覆盖 链式线迹为带有装饰线的一类线迹,可起到美化缝迹外观的效果。 天津j 【业火学硕+ 学位论文 第4 章缝迹对针织服装缝合质量的影响分析 针织服装的服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缝迹特性的影响,针织物因其线圈结构 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如果缝迹的拉伸性能与缝料不一致,则服装在穿着过 程中极易将缝线拉断,致使线缝开裂。缝迹的拉伸性能与缝迹结构、缝迹密度及缝 线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4 1 试验材料 4 1 1 缝纫线 缝纫线采用3 1 2 t e x 涤纶线。 由y g 0 6 1 f 型电子单纱强力仪经1 0 次测试求平均值得到:纱线断裂强力f = 9 6 9 n 。 断裂伸长率s = 1 8 6 1 。 4 1 2 织物 试验织物如表4 1 所示。 表4 1 实验织物 编号颜色 成份纱支组织结构横密纵密 1 湖蓝色全棉 2 1 s 平针 6 61 0 5 6 2 粉红棉氨纶( 9 5 5 )4 0 s罗纹 5 87 6 4 3 橙全棉 3 2 s 平针 7 48 6 8 4浅蓝全棉3 2 s小网眼6 1 27 9 6 5提花全棉3 2 s双罗纹6 48 1 4 2 试验方法 4 2 1 引用标准 g b 3 9 2 3 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嘲 g b 5 7 0 8 纺织名词术语( 针织品部分) 1 6 第4 章缝迹对针织服装缝合质量的影响分析 g b 6 5 2 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 b 6 8 3 6 涤纶缝纫线 g b l1 0 5 0 机织物断裂强力的测定抓样法 g b l 3 7 7 3 机织物及制品接缝强力和接缝效率试验方法 f z 0 1 0 3 1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法 4 2 2 名词术语 缝迹密度:规定长度( 2 c m ) 缝迹内的线迹数。 接缝:用缝纫线将两块织物缝合而成的公共界线。 接缝强力: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对接缝试样施加垂直于缝迹的纵向拉力,直至 织物中纱线或缝纫线断裂,或织物中纱线滑移而使接缝裂开,记录最大的负荷值( n ) 。 接缝效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测定接缝试样接缝强力( n ) 和织物的断裂强 力( n ) ,接缝强力和断裂强力的百分比( ) 就是接缝效率怕。 断裂伸长率:织物或接缝试样拉伸至断裂时,断裂伸长值与织物或接缝试样原长 的百分比( ) 。 拉伸最大拉力:织物拉伸到指定长度时的负荷值( n ) 。 拉伸回复率:织物拉伸到指定长度( 停滞指定时间) ,再回复到初始长度( 停滞 指定时间) ,最后拉伸到受力与初始拉伸受力一致时,所得到的回复率( ) 。 4 2 3 试验原理 1 按规定条件准备织物和制备带有一条缝迹的接缝试样。根据规定的试验方法, 测定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接缝试样的接缝强力及织物和接缝试样的断裂伸长率。 2 按规定条件准备织物和制备带有一条锁式线迹的试样和带有两条包缝线迹的 试样。根据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织物及试样的拉伸最大拉力和拉伸回复率。 4 2 4 仪器设备 工业用缝纫机( 平缝机、包缝机) 、y g 0 6 5 电子织物强力测试仪。 4 2 5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条件 按g b 6 5 2 9 规定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预调湿和调湿。 样品调湿和试验采用g b 6 5 2 9 规定的一级标准大气。 4 2 6 样品 1 7 天津j 二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按照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或者有关各方商定的方法裁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本实验以 5 a m x2 0 c m 为样品规格。 4 2 7 试样 带线迹及不带线迹的试样。 缝纫线张力均匀,缝迹要求平整,试样在接缝部位不起皱,面线与底线张力均匀。 本试验用纵向试样作断裂测试,用横向试样作拉伸测试。 4 2 8 试验设定及操作 本试验设定夹距为l o o m m 。调整仪器拉伸速度为l o o m m m i n 。 在规定的预加张力条件下,将试样的两端分别夹紧于上下铗钳内,使试样纵向中 心线与两个铗钳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1 对于断裂测试,接缝试样的接缝应位于两个铗钳距离的中心位置,并与铗钳边 保持平行。 启动仪器,直至织物断裂或缝纫线断开,或织物纱线滑脱而使接缝裂开,试验终 止。记录断裂强力、接缝强力值及断裂伸长率旧。 2 对于拉伸测试,平缝线迹试样的线迹应与两铗钳距离的中心线重合。包缝线迹 试样的纵向中心线应与两铗钳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启动仪器,直至试样拉伸到1 0 处,停滞5 秒,再回复到初始位置,停滞2 0 s , 最后拉伸试样到受力与初始受力一致停止,得到最大拉力和拉伸回复率。 4 2 9 计算方法 计算纵向各试样的平均断裂强力、接缝强力和断裂伸长率。 按下式分别计算每对试样的接缝效率。 接缝效荆= 渊1 0 ( 矧_ 1 ) 计算横向各试样的平均拉伸最大拉力、拉伸回复率。 4 3 试验方案 4 3 1 试样准备 试样准备如表4 1 所示。 1 8 第4 章缝迹对针织服装缝合质量的影响分析 4 3 2 试样制作 1 机器:平缝机1 台、包缝机1 台 2 制作方法: ( 1 ) 纵向试样的制作 用平缝机和包缝机分别对沿短边方向对折的纵向试样进行距布边l c m 缝份儿的 不同缝迹密度的缝制,制作出接缝试样。如表4 2 所示。 表4 2 纵向试样表 缝合方式平缝包缝 线迹密度 o681 0681 0 ( 个2 c m ) 试 15555555 样 2 5555555 数3 555 5 555 量 4 5 5 5 55 5 5 ( 个)55555555 ( 2 ) 横向试样的制作 用平缝机对横向试样沿长边方向取中线进行不同缝迹密度的缝制。 用包缝机对横向试样沿两条长边进行不同缝迹密度的缝制。如表4 3 所示。 表4 3 横向试样表 缝合方式平缝包缝 线迹密度 o681 0681 0 ( - f - 2 c m ) 试 15555555 样 25 55 5 5 55 数 35555555 量45555555 ( 个) 55555555 4 3 3 对纵向试样进行断裂强力及接缝强力测试 1 试验仪器:y g 0 6 5 电子织物强力测试仪。 2 试验仪器参数设定:试样夹距:l o o m m ;拉伸速度:l o o m m m i n 。 3 记录相关数据:如表4 4 、4 5 所示。 1 9 天津工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表4 4 缝上双线锁式线迹的纵向试样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测试结果 试 测 测试结果 样试缝迹密度 平均值方差 编指c 剃2 c m ) 号标 l2345 03 5 33 5 03 4 13 4 83 3 93 4 6 22 8 5 6 断裂强69 11 0 29 58 99 69 4 6 2 0 2 4 力( n ) 81 2 41 6 41 4 21 5 31 4 71 4 61 3 4 1 02 5 32 3 02 4 32 4 12 3 52 4 0 46 0 6 4 l 07 9 68 1 17 8 48 0 58 2 18 0 3 41 6 0 2 4 断裂伸 64 84 8 44 7 64 6 14 7 24 7 4 60 6 2 2 4 长率( )86 7 85 8 86 0 75 7 66 1 66 1 3 1 2 5 2 8 1 07 0 57 1 16 9 26 7 96 8 86 9 51 3 4 03 9 93 7 53 8 03 7 33 7 03 7 9 41 0 6 6 4 断裂强 61 0 81 4 31 3 21 2 81 2 l1 2 6 41 3 5 4 4 力( n )81 6 21 6 41 5 81 5 51 4 91 5 7 62 8 2 4 1 01 8 61 9 71 9 41 8 01 7 71 8 6 85 9 7 6 2 o4 1 9 4 3 1 3 9 5 3 8 7 3 4 5 3 9 5 48 8 7 0 4 断裂伸6 4 1 54 2 74 3 14 5 64 4 84 3 5 42 1 7 8 4 长率( ) 84 3 43 8 94 7 94 2 64 7 74 4 11 1 4 3 6 1 04 6 84 4 64 4 14 4 54 5 64 5 1 20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电子支付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电信服务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瓷砖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燃气热水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2025-2030游泳池甲板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混泥土机械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洗面奶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2025-2030泛昔洛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水产饲料补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村镇银行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高端半导体激光芯片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植物拓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课件
- 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正式版)
- 装修合同增项补充协议工程
-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 乳腺结节手术后的护理
- 电厂灰场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 设备购置分析报告
- 《动物的家》课件
- 超声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中国专家共识 2023版
- 九小场所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