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工商管理双学位论文.doc_第1页
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工商管理双学位论文.doc_第2页
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工商管理双学位论文.doc_第3页
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工商管理双学位论文.doc_第4页
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工商管理双学位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资料目 录摘要(1)关键词(1)前言(2)1 文献综述(2)1.1 制度创新的研究(2)1.2 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5)2 制度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7)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8)4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作用(10)4.1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互动作用的背景(10)4.2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互动的研究方法(11)5 基于制度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条件和途径分析(12)5.1 条件分析(12)5.2 途经分析(12)6 案例分析(13)7 结论(16)致谢(17)参考文献(18)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学生姓名:胡仁俊专业名称:工商管理指导老师:谭江涛教学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创新能力成为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企业与全球的大型企业进行竞争,如果没有自主创新,一味的模仿他人,我们就将逐步被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可以说,创新对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企业的创新进程中,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主要通过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based economy,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core of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market competition,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survival of enterprises.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s enterprises to compete with large enterprises around the world, if there is no independent innovation, blindly imitate others,We will be phased out gradually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It can be said that th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business innovati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essential.In this paper 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能力,企业 Key words:institutional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nterprise前言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成为一种时代热潮的现实背景下,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已成为整个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针对当前我国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制度存在缺位以及关于技术制度方面研究不足的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金周英教授呼吁,要促使技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同步发展,只有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促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和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后,至今已一个世纪了。但明确提出技术创新能力并加以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就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通过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份额,而且其水平和影响也不亚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和产业化;有利于促进科技体制的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我国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代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专门部署,着重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实际经营的中小企业缺乏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弱、产品不能及时实现其商业价值,进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进一步成长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也进一步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我国现代企业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技术创新在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代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是提升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自我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先进技术知识和客户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在知识以非线性扩张的速度增长的今天,企业如果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取需要的所有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花费昂贵,而且困难重重。企业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学习、引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并以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内外部知识的共享和整合,这样才能实现创新的成功,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必须不断地与外界相关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进行技术创新知识的学习与交流,才能保持企业的技术先进性。1 文献综述1.1制度创新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人的行为的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仍假定人是理性的,但已用效用最大化替代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假定,理性被理解为人能根据各种约束作出一系列欲望、期望与偏好的选择(吕爱权,2002);二是认识到按传统理论的观点,整个经济活动的协调与组织受“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会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样实际上是假定了市场的运作不存在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交易费用(宋长瑞,2000)。事实上,任何一项交易的完成,都需要进行合约的议定、对合约进行监督和讨价还价等,因而必然存在交易费用,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才产生了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不同制度安排;三是完全竞争模型要求完全界定私产制度,认为这样是最有效率的(程恩富,1999),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种理论期望,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现实生活中产权结构的多重特征也证明了这一点。基于这些认识,产权学派企图揭示产权制度的功能及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内生的,并探讨了制度的基本功能、影响制度变迁的各种因素以及作出不同制度安排选择的原因等多个方面(蔡彬彬,2004)。关于制度创新的定义,普遍的观点认为主要是指创新者为获得潜在利润而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的种种措施和对策(李文涛、苏琳,2001)。兰斯戴维斯(Davis,Lance,1971)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C.North,1989)认为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五个主要的阶段,即形成“初级行动集团”阶段、“初级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的阶段、“初级行动集团”对已提出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的阶段、形成“次级行动集团”阶段、“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协作实施制度创新并将其变为现实的阶段(王娴,1999)。并认为这个过程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制度创新存在时滞效应(Davis,Lance,Douglass.C.North,1989),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与组织的时滞,即从认识外部利润到组织初次行动团体所需要的时间;二是发明的时滞;三是“菜单选择”时滞,即搜寻已知的可替换的菜单和从中选定一个能满足初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创新的时间;四是启动时间时滞,即可选择的最佳创新和开始旨在获取外部利润的实际经营之间存在的时滞(黄新华,2002)。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企业由生产型到经营型、再到创新型的变革(张承谦、陈利建,2000),创新型企业与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和经营型企业有很多的不同,创新型企业在内部实现研究和开发的制度化,把开发研究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目标、运行机制、企业的管理等都完全依靠企业创新,而制度创新则成为了一切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王家斌等,2002)。从制度角度对企业进行分析,始于罗纳德科斯,他在其成名作企业的性质中把企业定义为与市场相对应的可以相互替代的经济制度(沙恩水,2002),从而引发了现代经济学中新制度主义革命;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是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而新制度学派的主流观点,则是把企业看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认为企业是契约的有机组合和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郭卫等,2003);随着企业制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市场和企业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交易成本理论(宣烨,2002)和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代理关系的代理理论两大分支,其共同点是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高核、徐渝,2003)。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正如我们上面所讲的,企业作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安排来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的,因而企业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核心纽带和基础。有人讲,企业就是出资人之间的合约,也就是出资人以契约方式规定出企业制度,然后按照所规定的企业制度来组建企业。因此,没有企业制度,就根本谈不到企业的存在,当然更谈不到企业的发展,因而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就是企业制度。 (2)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因为企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活动行为,都要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所以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规范。企业及企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都必须遵守企业制度的安排,不能违反企业制度的任何一种安排。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说,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3)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组成人员,无论是CEO,还是一般的普通员工,其行为都必须遵守体现企业制度要求的各种规则,也就是要按照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的准则,就是企业制度。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把企业制度称之为员工的行为规范。 (4)企业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企业活力虽然来自于许多方面,但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制度安排。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有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有活力的。反之,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不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个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没有活力的。就像中国原来的国有企业之所以没有活力,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有问题,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无法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制度是企业活力的最重要的保证,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就根本不可能有企业的活力。 (5)企业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企业要有序化运行,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而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就必须要有一个运行的程序,程序要对企业运行有约束,那么约束企业运行的程序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企业制度。因此,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约束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为以及企业本身行为的一种准则。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的有序化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企业制度。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就没有企业的有序化运行。例如,我们有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无法有序化地运行,就是因为缺乏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因而有的民营企业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活力是很充足的,但是没过几年就消亡了,原因就在于它的企业制度设计不合理,企业制度设计也可能确实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及企业的活力,但是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约束,因而很快就消亡了,成为短命的企业。由此可见,企业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保障。 (6)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无论是生产经营活动,还是资本经营活动,都必须要在一定的体制框架中进行,这种体制框架,就是企业制度。因此,可以说,没有一种合理的企业制度安排,就不可能有企业的高效经营活动,因为没有企业良好的企业制度,企业经营的活动就没有体制保障,从而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根本无法高效地展开。正是基于此,所以人们通常说,高效的企业经营活动实际上是有赖于良好的企业制度的。 正因为企业制度有着上述这六个方面的重要性,所以讨论企业问题,首先要讨论的是企业制度创新问题。也就是说,所有要研究企业问题的人以及经营企业的人,都首先要考虑企业制度的创新问题。就经营企业的人来说,如果企业制度问题解决不好,就谈不到企业充满活力的问题,也就谈不到企业的有序化发展的问题,当然更谈不到企业高效益经营的问题;就研究企业问题的人来说,如果搞不清楚企业制度创新问题,就根本不可能深入地把握企业的实质性问题,从而就不可能正确地研究企业问题。由此可见,讨论企业问题,往往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1.2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我国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技术创新浪潮此起彼伏,已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许多中外知名企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也充分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并不乐观,表层问题是技术创新效率低下,深层原因则是创新动力不足。因此,在我国已成功加入WTO、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探讨如何增强创新动力,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内外技术创新动力理论进行认真总结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论文针对创新动力相关研究缺乏整体性的现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该系统由两大子系统构成,其中,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由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技术推力和政府政策行为支持力等动力要素构成,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则由企业利益驱动力、企业家精神影响力、企业文化感染力、企业激励机制催化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保障力等动力要素构成,从而将所有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国外早就开展,并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柏格曼和曼迪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列综合特征;巴顿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等等。国内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研究者把这一概念引入到微观企业中。浙江大学的许庆瑞教授认为,可以从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来探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韩景元、杨忠敏、李荣平等人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表达为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资产x技术创新过程。也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开发与转化的条件与力量。综合来看,可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是企业筹集必需的资金,将技术开发设想转变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并组织生产、销售最终获利的资金、智慧、设备、法律、技能技巧等各方面力量的综合。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明确提出技术创新能力并加以研究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主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的构成要素,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加以界定。Burgelman(1996)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一系列综合特征,包括企业的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结构和文化条件。Larry EWestphal(1984)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获得能力的综合。Seven Muller(1986)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开发能力、改进生产技术能力、储备能力、生产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DLBarton(1992)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能力、管理系统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艾米顿在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中把“创新能力”界定为:企业创造新思想的能力,使用好思想的能力,好思想最终成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能力。西方学术界在界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时往往坚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新产品需求的获取、新产品的研发、新产品的生产以及新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都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考察要素。这种观点有利于启发期望获得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促进其从企业内部,自上而下,从市场到研发、再到生产和销售进行创新能力的改造,实现企业创新战略。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许庆瑞和魏江,他们从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来分析,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是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五个方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反映在企业研究出来的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对创新产品投入生产能力以及产品市场化的能力。具有类似观点的还有远德玉等人(1994),他们以技术、产品和生产工艺过程创新、组织和管理创新、经济过程创新三类创新资源在不同阶段的配置和利用状况作为评价标准,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企业的技术与市场机会选择能力、技术设计能力、样品制造能力、中试能力、规模生产能力、销售与市场开拓能力、市场信息反馈以及产品更新能力等方面。付家骥(1998)把技术创新能力归为技术能力的一部分,与吸收能力和生产能力共同构成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它可以分解为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曹崇延和王淮学(1998)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企业整体的系统能力,并且是以产品创新能力、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管理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体,协调发挥其实际经济利润的能力。根据技术创新的过程、主要内容和影响因素,可以把技术创新能力分为RD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投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产出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很多观点。显然,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承接了国外学者的很多观点,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改进,如更加强调营销能力、对产出能力的研究更加深入、率先提出了技术与市场机会选择能力等等。但总的来说,他们大都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行为主体能够实践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条件的总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维普、万方中文期刊等数据库中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的大量文章,了解到目前不少专家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如万兴亚(2006)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具备通常生产经营条件(即满足生产力三要素)的同时,还应拥有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或能够完成技术创新任务的内在根本条件。他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进一步成长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用。巴顿 (D.L .B arton)(2003)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价值观。孙学敏(2003)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该模型由核心机制、客体系统、支持系统三个子模型组成。魏末梅,陈义华(2006)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是始于决策而终于市场实现这一评价目标下,将评价体系分解为技术创新基础、技术创新开发能力、技术创新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销售能力这5个指标构成ANP评价结构的主因子层。从而定量的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孙晓峰,陈泽聪(2005)定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投入能力、R&D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产出能力等七个方面构成的综合能力系统。其中关键的是投入能力、R&D能力和产出能力。检索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目前研究领域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正处于探索时期尚 未形成成熟的理论,而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基于此,本文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企业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在推进技术创新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相比,却相对比较滞后,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现行科技研发投资体制,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国家,企业研发投资占国家研发总投资的40%-60% 。而在我国,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以国家为主的投资体制,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的研发经费约占研发总投资的70%左右,企业投入仅占20%左右。这还是仅指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对于一些私营中小型企业则很难申请到国家的研发经费。国际上普遍认为,企业要生存下去,其研发支出至少应占销售收入的2%-4%,低于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才有竞争力。而我国许多企业的研发支出还不到营业额的1%。正是由于多数企业研发投资少,造成我国科技开发总体投入不足。另外,在企业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我国也明显低于欧美国家。欧美国家是2.5%-3%,而我国虽然从1991-1996年科技研发投入每年平均增长17.3%,但从1990年以来,研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年年下降,还不到1%,是世界上企业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偏低的国家之一。由于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少,一些科技成果中试和批量生产的经费缺乏,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我国企业设备引进比例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能力比较薄弱,且技术引进比例低,引进技术的总体效益不高。由于资金流向大都集中在关键设备和成套设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主导产品的技术和装备主要还是依靠国外。同时,对引进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和二次研发的比例很低,对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资也非常少,重复引进或者多次引进现象经常发生。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不紧密,科研单位向企业转移技术困难。科研单位一般只进行纯技术性的研究,科技成果很难自己推广,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比较低。一般来说,技术创新企业的规模都不大,没有足够的资金买断技术,并且很难在短期内收回购买新技术的费用和得到预期的超额利润。而技术创新企业出于资金和商业利益考虑,创新的动力就大大减弱。同时,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应国内外技术信息和技术服务,因此,企业不敢贸然购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和证券市场体制尚不健全。我国目前有各类科技信托、风险投资公司近百家,具有一定的投资能力,但资金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真正的风险性科技创业投资较少。例如,国内证券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新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受资产规模、盈利水平等条件限制,在其发展过程中难以通过并购和控股的形式筹集到快速发展的资金,很难得到国家批准给予新股投资发行额度,这都影响了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企业技术创新是对企业全局性的安排,对长期竞争力、长期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不仅要从指导思想、基本框架方面做总体性策划,而且要对构成技术创新战略的各方面、做出规划。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和评价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把握和分析这种创造性活动能力的本质与规律,对其进行系统、科学地定量描述的重要手段。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是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指标的科学性;二是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三是度量的简明性;四是选择合适的评价参照体系。综合克拉克(Clark K)和傅家骥教授、赵晓康、王维红、魏江、史鸿等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因素重要性排序的分析研究来看,大多能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构成、提高途径,有的很科学、全面,有的很简便、易操作,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因而采取何种指标体系关键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目的和用途。从我们对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人员的调查来看,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实现能力 3大类9个指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操作性。技术创新投入类指标,主要从技术开发投入比重、技术人员比重和技术装备比重等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考核;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主要从专利、新产品数量及开发新产品先进程度等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考核;技术创新实现能力要从创新产品的利税率、销售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考核。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创新效益企业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DnC1BnB1AnD1CnA1 . . . .图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在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一些数学方法。常用评价数学方法包括以下三种:(1)线性加权和法该方法的评价程序包括:一是统计指标的标准化;二是确定权重值。在实际计算中,可以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法确定权重值,既考虑了人们主观上对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又考虑了各项指标原始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它们对总体评价指标的。影响;也可以采用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并结合研究者主观上对每项指标在体系中重要程度进行权衡确定,等等;三是计算各项、各类指标值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值。(2)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就是根据指标体系,运用综合集成方法和技术,对数据加权处理和分析,计算出综合效果,最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是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是首先确定各指标的统一评价标准,若作纵向比较,可以企业基期各项指标的实际值作为标准值;若作横向比较,可选择某个企业的各项指标当前实际值作为标准值。然后,再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确定各指标权数,并将各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标准值相除得到该指标的指数值,最后将各指标指数值加权平均,即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在综合指数法中,各指标权数一般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3)模糊评判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成其谦、汪虹昱和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张国政、杨瑞海、梅志敏等人,在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和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事物往往具有多种属性,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兼顾各个方面。当因素较多且其权重各不相同时,不妨将其划分为若干层次逐一加以考虑,在分项考虑后再进行综合,最后作出整体评价,这就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基本思路。考虑到各种数学方法的精确度尽管不同,但由于指标体系中都含有定性指标,其测度都含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要结合自身用途选择合理的方法。4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作用分析4.1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互动作用的背景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关系的认识,存在着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之争。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变迁决定着制度的变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是以凡勃伦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技术决定论者认为,技术是自主的,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轨迹”。技术变迁是技术内在逻辑的产物,它的发展决定着制度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技术创新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而制度则是技术的侍奉者,不适应技术的制度必遭淘汰,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也认为,技术在历史上是起推动作用的决定力量,技术是生产力,制度是生产关系,技术是自变量,制度是应变量。制度决定论则认为制度创新决定着技术创新。制度决定者则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发展的制度创新理论则认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是同一件事,决定性的因素则是制度创新,虽然技术自身的演进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但技术演进的过程是可选择的,即相应的制度安排可以延缓或加速这一进程,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存量规定了人类活动的上限,但其本身决定不了人类何以成功,而正是制度安排决定了知识和技术的增长速度。诺思甚至表示,即便没有技术创新,单是制度创新也能实现经济增长。从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的争论可知:他们都承认技术与制度间的相互作用,区别在于强调的主次有别。技术决定论强调制度滞后,正因为如此,制度“瓶颈”的打破将为技术发展提供机会,制度决定论强调制度前提,而制度分析表明,制度创新是对获取机会的应答,而不少的获取机会是由技术变革带来的。事实上,如果将创新看作成一个系统的话,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它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双方共同构成互相联系、互相推进的有机整体,惟有它们整合在一起,才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现实力量。一般而言,技术创新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冲破旧制度的束缚,导致制度变迁,而制度的变迁又为新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宽松的创新条件,激励进一步的创新。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此起彼伏的矛盾运动才构成了创新系统的不断发展,创新系统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导致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水平不断上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一系统的阶段,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也会发生变化。正如诺思所言:“知识和技术确立了制度创新的上限,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则需要知识、技术的增长。”反之,似乎可以说:制度确立了知识和技术进步的上限,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技术创新总有受阻的时候,而此时,制度创新又成为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制度成为了技术创新“瓶颈”,制度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前提。当一种制度处于比较发达和完善的状态时,技术创新占主流,对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当完善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时,制度变迁显得相当重要,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持续贡献则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4.2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互动的研究方法马克思的思想就是我们研究的起点,其实马克思早就洞见了技术和制度变迁间的相互关系。其理论的说服力也恰在于它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学所抽象掉的所有要素:制度、技术、国家和意识形态。但是在当时由于受经济本身发展的时代局限,马克思还没有充分注意到诸如交易成本、外部性(externalities)和搭便车(free rider)等问题的重要性,所以造成了其分析上的某些缺欠。正是在这一点上,后来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以及理性选择社会学等,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学术视野,提供了较为锐利的分析概念和工具,使我们有可能对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同一框架内进行分析。在这一学术潮流中,社会学和经济学竟拥有同一个核心假定,即“人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有目的的行动者”。如果我们接受这一假定,就可以对制度和技术,也就是对两种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加以分析。正是人的有目的的行动,无论是发明活动、创新活动、市场活动,还是改革活动、寻租活动,最终都引起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并将带来其间相互关系的变革。这样,创新就是社会中自然人、法人为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采取的重新塑造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过程;只有当创新主体的预期纯收益大于零的情况下,创新才会发生。这既是支配创新的动机,也是一切创新主体决定其是否采取创新行为的最后判据。以上述考虑作为创新研究的一个基点,必然导致“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这种研究以个人行动和交互行动(transaction)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力求找到宏观变量的微观基础。也许,由此会引发学科性的纷争:这到底是创新的社会学?还是创新的经济学?它也曾使我们疑虑许久。但是,当我们看到社会学家科尔曼(J.Coleman)冒社会学传统之大不韪,果敢地以“理性行动”重构社会理论的基础时;当我们得知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威廉森(O.E.Williamson)号召人们关注组织社会学成果时;当我们从创新社会学家凯龙(M.Callon)等人那里读到他的名言创新者是不管学科界限的异质工程师(heterogeneous engineer)时,我们感到学科界限毕竟是次一级的问题。从这一视角出发进行的探索,有可能为我们对技术创新问题乃至那些已经很长时期烦扰着我们的现实存在的大量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认识,找到新的思路。5 基于制度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条件和途径分析5.1 条件分析要开展技术创新,企业必须具有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创新构思的形成、开发设计、中间试验直至生产管理等环节组成的连续过程,它要求企业必须按技术创新的目标建立快捷、高效、既充分发挥各部门功能,又能实现整体协调、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以及最佳配置企业资源、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能动性的管理方式。所以,创新的机制和管理是企业能否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此外,开展技术创新,要从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结合。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从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上,都要量力而行。技术上主要以应用为主,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方式,共同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节约技术创新的成本。另外,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谨防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脱节。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企业原有的技术资源,防止不切实际的“变革”和由此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要努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收入。这些要求都或多或少的对制度创新提出了一些要求,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先把相关制度完善和规范化,这个制度的规范化不仅仅涉及到企业自身的规定,同时也涉及到政府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制定。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必然要在政策引导,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等方面上给予大力支持。5.2 途经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程,也是企业战略中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所依赖的不是传统经济所依赖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而是在员工头脑里的知识和智慧。这些可贵的知识和智慧是无法捉摸,也无法夺取的,只有在员工自愿进行合作的时候才能将它们充分运用出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曾说:“每个人都拥有一些特殊的信息,每个人只有愿意合作的时候,才会运用这些信息。”也就是说,技术创新需要大家交换意见,相互交流才能产生很好的创意,而要能够很好的进行意见的交换,就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环境。首先,需要制定以人为本的制度观点,重视知识和人才,从精神上激励员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和财富,知识产权一旦拥有,就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多的资源,而且它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所以在制度建设上面要对员工激励进行重新组合,改变一些以往旧的制度,制定出一些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和重视知识开发利用的制度。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为了尽快获取、掌握和保存最有价值的知识,专门设置了一批新式的知识主管,这些知识主管给公司提供的不仅仅相应的数据,还是经过提炼、创造的智力资本。企业里的员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有不断创新和创新的能力,所以他们就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时候,需要给与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表扬或是赞扬等激励,而需要制定一种新型的能够使员工意识到自己也是企业的一个管理者,进而才能使其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其次,要设立能让企业的员工进行交流的场所,重视创新的萌芽和发展要达到知识和技术共享从而推进技术创新的目的,就要进行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提供一个可以公开交流的基础网络。现在,不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管理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化管理,而且我国的一些企业也在网络化管理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都是严格按照刚性管理要求进行设计的,在层次上是不可超越的。高技术企业就要打破这种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建立能适应新要求的制度。只有让每一名员工的信息或意见都能传达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那里,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再次,要建立透明、民主、公平的决策机制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建立集体的价值观和创造力,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达到的要求。哈佛管理杂志提出:要笼络员工的心,公平透明的决策过程比加薪更重要。为了说明这个结论,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得到体现。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曾经收购陷入困境的Nixdorf电脑公司,并将其改名为SNI公司,几年以后,SNI公司的员工从5.3万削减到了3.5万人,整个公司里面弥漫着焦虑和恐惧。在SNI公司的副总裁舒密勒上任之后,马上就给公司的1万多名员工开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会议,他希望公司的所有员工都能体会他把公司建设好的愿望,扭转公司的逆境。他如实的告诉自己的员工,公司的处境不容乐观,进一步的裁员势在必行。如果在此期间还不能展现自己的生命力,那个部门就将被裁撤。他提出明确严格的决策规则,然后征询志愿改革者的意见,在接下来短短的几个月里,志愿者由最初的30人增加到了最后的9000人。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员工和管理者同样可以提出意见,大家都能了解决策的来龙去脉,大多数员工都觉得这种表达意见的过程很公平,SNI公司在处境艰难时却令员工满意度大幅提升。现在,SNI公司是欧洲最大的信息科技提供商,在欧洲的企业史上,SNI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6 案例分析厦新电子是由成立于1981年8月的原厦新电子有限公司发展而来,是厦门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7年5月,由厦新电子有限公司为主要发起人发起设立厦门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同年6月4日,“夏新电子”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3年8月5日起更名为“夏新电子”)。上市之初,厦新的主营业务是录像机的生产与销售。但公司管理层认为VCD产品在视听效果方面优势明显、将成为录像机的替代产品,于是,厦新主动放弃录像机转向VCD的生产销售。由于转型较早,厦新获得了产品创新收益的“第一桶金”:公司业绩从1996、1997年每股收益0.37元大幅提高到1998年的1.02元。但好景不长,由于VCD行业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行业快速衰退,厦新1999年每股收益迅速下降至0.11元,2000年厦新决定再次转型生产手机,重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经历了2000、2001两年连续亏损,2002年企业实现扭亏为盈。(1)厦新成功的数据描述与经验总结受制于VCD产业连年不断的价格战以及相对单一的产业结构,厦新连续两个财年亏损:2000年17647万元,2001年7824万元。因为亏损,公司丧失了配股资格并面临退市的风险,上交所于2002年初对其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ST厦新)。但是,通过对公司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2002年厦新手机销量突破200万台。公司2002年年报数据显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87亿元,同比巨幅增长354%,实现净利润607亿元,取得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9.72亿元,净资产收益率68.25%。相应地,该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每股净资产,分别达到1.69元、2.71元、2.48元,均居全国上市公司前列。2003年公司每股收益1.43元。厦新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在于:公司出现亏损后,并没有轻易实施资产重组,而是采取更为务实的办法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扭亏为盈。显然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厦新股票价格的暴涨正是二级市场对企业基本面改善的提前反应。厦新的技术创新有其独到之处,笔者认为可称其为二次创新。与其他公司不同,厦新电子的技术研发不是关注芯片和操作系统等3C领域的核心技术,而是把精力放在外观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等层面,即所谓“次核心技术”。国内企业的优势在于贴近消费者需求,厦新正是由于及时把适用技术转化为切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获得了赢利的空间。厦新基于产业价值链上组建的增效整合战略联盟不同于国内企业的单向整合策略,而是采取上游(与韩国手机设计公司建立设计协作联盟,力争产品设计专业化)下游(由熟知终端消费者的渠道销售商介入市场规划)的系统整合策略,较好地解决了产品设计与市场销售衔接问题,大大提高了销量。(2)技术创新及创新收益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在熊彼特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人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技术创新是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科学技术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而进入生产过程,使它和生产紧密结合,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于厦新要在手机核心技术芯片上取得突破短期内不可能也不必要,那样可能导致风险与预期收益不对称的情况。看到了国外移动通讯产品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内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厦新决定将手机产品作为转型突破口,并以中高端产品为自身定位,着力在手机外观设计、功能、信号、环保及个性化等次核心技术方面打造自己的产品,突出特色优势。而厦新A8更以其独特的外观、视听效果赢得了商家及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产品售价曾高达5000元以上并一度脱销。2002年厦新手机产品的平均售价是全国同行业的1.6倍。由于手机生产相对较低的成本及新产品极高的销售利润率,厦新电子各项财务指标得以迅速改善。“一个产品拯救了一个企业”。由此看出技术创新的创新收益与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是一致的。厦新成功个案引出的经验结论:在企业成长初期及关系企业生存的关键时点上技术创新至关重要。(3)企业发展的双引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企业创新主要表现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两者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推进的有机整体,惟有它们整合在一起,才形成推进企业成长的现实力量。通过对国内少数成功企业调查研究和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可以看出,成功的企业一方面都不断地进行了力所能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